要说最让颜师古满意的地方,就在于横批之说,告诫同僚,好一个告诫同僚啊!
这不仅仅是给户部官员们看的,更是给大唐百官看的!
这时的宫中,李世民对王珪大加赞赏,“王卿,此番做得很好,赏银千两!”
王珪急忙告罪,“使不得,这都是秦王殿下之功,老臣不过讨个便宜而已,陛下若真要赏,不如赏给秦王殿下!”
李世民听到此,忍不住额头黑线,“他李方晨不是都跟朕要了五万贯?”
王珪解释道:“那不是赏殿下的,殿下的意思,那是户部所有官员的年终奖。”
年终嘉奖,李世民一听便猜出了话中含义。
五万贯还真不多,毕竟之前查抄贪官污吏,就让国库进账了几十万贯。
只是这五万贯由秦王分给户部,李世民有些心里不爽。
“那你倒是与朕说说,他此番举动寓意何为?”
王珪正了正身子,好在之前殿下早有提点,陛下问起来,他腹中早有答案。
“廉不养官,既不愿让官员贪墨,那就多赏!”
“再讲,朕倒要听听,那个臭小子是怎么交代你来哄骗朕的!”
王珪继续道:“清廉不顾家,当官为何不贪?若有钱可赏,为何要贪?”
相当于后世的双倍工资,若真是爆发出来,怕不得激起朝堂震动。
李世民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面色略有不喜。
对此王珪还有一个解释,“户部罚贪,三倍抄家,从中取五万贯贴补清官,有何不妥?”
这个老家伙也是被李方晨洗脑了,换做以前,哪有这么理直气壮要钱。
李世民无语了,摆手道:“罢了,既然他有这想法,朕随了他便是。”
不过五万贯而已,就是六部各拿五万贯,他李世民也出得起。
只是可惜了,如今能有这种享受的,只有户部!
毕竟,人家有靠山啊!
户部不像工部、礼部,这其中若是有官员涉贪,那可真是大麻烦。
对于李方晨这个年终奖,心中总有点不满,发钱的事儿,难道不应该让他这个父皇来做?
想着想着,他又将一旁手边放了许久的《户部管理方案大全》挪到面前,足足几十张,开始一张张的翻看。
不久后,他忍不住道:“不行!不能让这小子笼络人心!”
刘三成匆匆走入殿中,“陛下,二殿下他”
“何事?”
“他把户部变了。”
“变了?”
放下手稿,安排人备驾,赶往户部。
户部之外,王珪站在门口,一步不愿移动。
“殿下,这是您写出来的?”
李方晨摇头,“颜老头写的。”
边上颜师古一脸不爽,“王珪,老夫的字你都认不出来了?”
王珪摇头,叹气道:“字是你的不假,可这文,怕还是与殿下有关才对。”
李方晨被逗乐,忍不住一笑,“走吧,我们先去看看。”
第一感觉,就是户部要办喜事,王珪进来都傻眼了。
“殿下,您这是打算给户部娶亲不成?”
李方晨嘴角抽搐,明显没想到王珪会有这种想法。
“年岁了,装扮一下,也让户部有几分喜气儿,不好吗?”
“好老臣也不知。”
这算是又开了一次先河,户部什么时候有这么热闹过?
颜师古却径直走到一旁坐下,“平日里都见不着,如今可算是开眼界了。”
桌上摆着一个木篮,里面都是洗干净的水果。
颜师古也不客气,抓起一个,大口品味。
王珪忍不住急道:“这是我们户部的!”
颜师古看都不看,啐了王珪一口,“还不都是秦王殿下准备的,和你这老家伙没什么关系。”
王珪置气一样,上前抢,结果明显低估了颜师古的不要脸程度。
“不就吃你两个果子,至于吗?”
随手又塞入怀中几个,颜师古这才罢休。
李方晨一旁捂着脑门,略有无奈,“过几日,本王会派人送去颜家一些。”
颜师古笑眯着眼,“那可多谢殿下了。”
外面车马作响,有听到内侍通喊“陛下驾到。”
三人走出大唐,转移到门口。
李世民和王珪之前的形象一模一样,盯着大门口的一副楹联评头论足。
上写横批:告诫同僚。更是让他忍不住哈哈大笑,大口称赞。
“臣等,拜见陛下!”
“儿臣,拜见陛下!”
“免了。”
很是高兴,拍了拍李方晨的肩膀,以示嘉奖,而后拉着王珪就往内堂走。
还特别好奇地问了颜师古一句,“你怎么在这?”
颜师古赶忙道:“殿下让老臣来写楹联。”
“这楹联是你写的?”
“殿下出的词。”
“不错,字很不错!”
第三百五十五章 挨打的李泰【本章赠与神罚天官】
“王卿,你这户部,可算是热闹了。”
看着院中喜气盎然,李世民忍不住赞叹道。
王珪赶忙谦逊,“都是托了陛下和秦王殿下的福!”
“哦?钰儿,做得不错。”
回身看了李方晨一眼,而后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继续往内中走。
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
这宫里都没有这么热闹过,真要是想起来,还是当初秦王在西宫时,才会做这些。
难不成,这臭小子把户部当成他自己的第二个“西宫”了?
入得内堂,坐下后,随后还拨了两个荔枝放入嘴中。
那自在的模样,不愧是掌握全天下的男人。
“钰儿啊。”
“儿臣在。”
“朕听说,你要给户部官员发钱?”
王珪和颜师古同时竖起了耳朵,一旁候着。
李方晨诧异道:“我不发啊。”
“你不发你跟朕要了五万贯!”
颜师古听得心惊肉跳,咱们这位秦王殿下实在是厉害,从陛下那要出来五万贯?
李方晨点头,“是啊,户部官员今年挺累的,想着给他们些闲钱,也好让大家过个好年不是?”
“那你这还不是要发钱?”李世民挑眉道。
李方晨这才反应过来,指着一旁王珪道:“有户部尚书在,我发什么钱?”
“你的意思是让王卿来发?”
“对呀!”
众人同时将心中的石头落地,差点以为秦王殿下要笼络人心。
李世民忍不住轻咳两声,掩饰尴尬。
“父皇,这钱是你交给王尚书的吧?”
“嗯。”
“然后王尚书发给户部官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
李方晨活动了一下肩膀,“没什么事,儿臣先行告退了。”
说完就走,省得待会李世民回过神来收拾他,不得不提一句,看李世民吃亏的机会课不多。
李方晨走不后不久,李世民拍案咆哮道:“混账!这个臭小子是要气死朕吗?”
“陛下息怒。”
千算万算,根本不曾想到,自己会被他反将一军,最后被问的哑口无言。
李世民只能将怒火转移到瑟瑟发抖的王珪和颜师古身上,至于李方晨,美滋滋跑到颜府给王萱儿接上,向秦王庄进发。
今日事物都已经处理完成,趁着天色还早,赶到庄里吃个午饭。
途中自然免不得逗弄王萱儿,看着王萱儿通红的面庞,很是享受。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相伴,生死与共。”
“殿下”
能文能武还会撩,哪个女子不爱好?
更重要的一点,是秦王殿下的为人。
认识这么久以来,王萱儿根本没在秦王府见过任何一位侍妾,甚至对待府中侍女时,秦王殿下也多有疏远。
抓住了,怎么舍得放开。
有人可能会问,李方晨那也算撩?
没办法,不敢多撩,万一吓跑了怎么办?
古代女子重视名声,对于男女之间的事情也多有避讳。
不会开车,更不是老司机,她们也没有后来人的见识,碰到李方晨这种名声在外的“金龟婿”,怎么可能不沦陷。
再怎么说,也算是年少多金,地位尊贵吧?
李泰正躺在别院里享受着旁人的伺候,本该有侍女为他捶腿、捏肩、喂食、调笑,迷迷糊糊间感觉到旁边人都散走了。
“人呢?干嘛去了?还不快伺候好本王?”
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吓得李泰急忙做起。
“好啊!那容小人给魏王殿下捏捏肩?”
“二哥!”
李泰面露惧色,额头尽是冷汗。
余光还看到了边上的王萱儿,整个人顿时感觉到了不妙。
“有外人在,二哥饶我一次吧!”
李方晨点头笑道:“放心,外人看不到的。”
说完话,拎起李泰就往屋子里走。
王萱儿很识相没有跟进去,不一会就听到了魏王殿下的惨叫声。
此起彼伏,震慑人心。
给王萱儿都吓坏了,甚至有点怀疑,自己要是惹到秦王殿下不喜,又该如何是好?
可是,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殿下那么好,才不会这么对我呢!”
殊不知,屋内,李泰已经缩到了墙角。
“二哥,我错了!”
“错在哪了?”
“哪都错了!”
“哪都错了是错在哪了?”
“不该”
话音未落,又是一顿敲打。
好在李方晨知道分寸,李泰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只是几处轻微变红了而已。雷声大雨点小,李方晨也不会下狠手。
“你可知道,这事要是传出去,对你有多大的影响?”
“对不起,二哥。”
李方晨也没想到,带着王萱儿过来,正好看到这么一幕。
为李泰考虑,这顿打必须要挨。
李方晨自己不会说,那么王萱儿呢?
若是告诉了孔幸夷,然后还有孔家,魏王少不得被长安的百姓当做贪图享乐之辈。
周围四个侍女,捏肩捶背,还有喂食,再看李泰时不时挂着的邪恶笑容,李方晨不用猜都知道,这小子绝对又增加了几个侍妾。
打了好半天,自己也有点累,直接坐在地上,不解气地又踹了李泰一脚。
“说说吧,我又多了几个弟妹?”
倒不是嫌弃李泰多情,重点是身为皇家人,最起码要懂的分寸。
见一个玩一个,那算怎么一回事?
李泰挤过来,“我这不也是无聊嘛,你不在,幸夷又不能来,我这每天闲下来,然后就”
“那你今日跟我回长安。”
“不要,我才懒得回去,在庄里待着多舒服!”
李方晨盯着李泰,“你自己别让人落了话柄,其他我也管不到你,知道吗?”
李泰赶紧点头,“我知道了。”
“去准备午膳,我还一口饭没吃呢!”
“得嘞,我这就去安排!”
李泰屁颠屁颠跑路了,李方晨重新整理了一下衣服,出门陪着王萱儿。
看着对方眼中的好奇,李方晨苦笑着替李泰辩解道:“这个臭小子也就是爱胡闹一点,其他都还好。”
“殿下是怕我告诉幸夷妹妹吗?”
“唉,萱儿还望嘴下留情啊!”李方晨装作头疼的样子,很是作怪。
“咯咯,萱儿知道了,那就不说。”王萱儿被逗乐,勉强答应。
至于这算不算为了爱人,抛弃闺蜜?
嗯无所谓!
庄中大吃一顿,待到临近夜晚,李方晨准备带王萱儿离开。
李泰略显犹豫,“二哥,这庄子?”
“你管好庄子,长安的事不用你操心。”
“成,有你这句话就行。”
“你也别闲着,将庄子的从建成到现在的一切,写成一篇文章,回头也好让大唐各州府照猫画虎,学着施行。”
李泰略显勉强地笑道:“也交给太子哥?”
“给他做甚?这事你来办,办好了别给母后丢脸。”
“哈哈,那我就放心了。”
坐上马车,返回长安,先将王萱儿送回颜府,而后李方晨开始思考,他下一步该如何走。
眼瞅着就是年岁,朝中必有盛宴,等过了大年,户部还得进行一遍改革。
第三百五十六章 户部的年终奖
朝朝岁岁,轮转不休。
沉寂了许久的长安,再次变得喧嚣热闹。
各家百姓频频出门采买,角鞭小童聚伴戏耍。
今日的户部所有官员,心中都是无比惊异。
原先清冷的户部,竟然焕然一新。
大红灯笼高高挂,门前两旁贴新联。
这其中完全满是红红火火的韵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户部要办喜事呢!
“这是什么情况?秦王殿下做得?”
“应该是吧,王尚书和柳侍郎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能耐!”
“门口那副字,当真是有趣,如果没猜错,应该是中书侍郎颜师古颜先生的手笔。”
“我差点以为这不是户部。”
聚在门外喧喧嚷嚷,却没有着急迈入其中,他们在等,等主角的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