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下,这”
    虽有记账,有贪墨之事发生,加上账册本就凌乱,不好清算。
    李方晨又闭上了眼睛,“本王不问你们怎么做,本王只要知道结果!”
    这一刻,吏部尚书杜淹都不得清闲,被王珪拉着,与其他人一同进入了紧张而又“刺激”的筹算之中。
    算盘声响彻户部,甚至传到了户部之外。
    外人经过很是好奇,“难道各州府的赋税已经送到不成?怎得户部今年这么早就开始了筹算?”
    时至夜深,众人还未忙完。
    余光瞄见,秦王殿下依旧靠在座椅上,也不敢提归家之事。
    过了许久,柳衣冉擦去额头汗水,上前禀报。
    “启禀殿下,查清楚了,库中该有钱财一千八百六十七万贯,粮六万四百五十三担!”
    李方晨眯着眼打了个哈欠,起身道:“今日就此散去,明日开库查!”
    光是账册中的这点东西,就让他们百余人算了一下午时间,明天还得开国库细查。
    柳衣冉真想叫苦,奈何秦王根本不听,在知道他们算完了帐册后,起身离开户部。

第三百四十九章 革户变法(三)
    户部上下,风气全变。
    第一日查账,第二日又开始查库。六部中最忙碌的就是户部。
    满朝文武都有好奇,不知秦王殿下到底要做什么。
    李承乾被李世民召入宫中问话,“你可知钰儿此意究竟为何?”
    李承乾道:“贪墨之事在前,库中所存必有出入,二弟这是打算重录库中钱粮。”
    李世民点头赞同,继续问道:“还有呢?”
    李承乾摇头,“暂且不知,要等二弟接下来的动作。”
    户部人不够,吏部过来凑。
    李方晨根本没给杜淹拒绝的机会,除了些许必须留存的官员外,其余吏部官者,全被李方晨拉过来帮忙。
    一框框的金银钱财称重,一担担的精粮搬运。
    不查还好,一查真出了问题。
    长安粮库中,新粮在前,陈粮在后,还有许多,已经烂掉了,根本没法食用。
    粮仓中,还有鼠影。
    李方晨火力全开,让王珪去跟朝堂请命,十六卫中左骁卫排出千人队。
    搬粮、灭鼠,净仓,一干就是七日。
    等到对方离开后,李方晨命令人将陈粮摆在前,新粮摆在后,还派人每日巡检。
    巡检小吏,提早立下规矩,贪者连累家人。
    重新封仓,仓中粮草也有了一个全新的数字。
    三万一十七担,说白了,碰到一个灾年,都不够赈灾的!
    长安周边还有粮仓无数,这些安排人去细查就好,发现问题,当地官员追责,没有问题,当地官员保下一条性命。
    国库中最麻烦的,不仅仅是那些金银铜贯的称重筹算,这其中还有他国送来的宝物。
    重新清查礼单,整理各国所送重礼,又浪费了两日。
    这一段时间,户部加上吏部的官员们,就好像变成了兵将。
    跟随着秦王殿下四处作战,每一处看似高俊无比的“大山”,最后都会臣服在他们的脚下。
    当最后一件宝物核对完之后,李方晨露出笑意,“诸位辛苦了,今日本王府中设宴,诸位谁都不能缺席!”
    先不说之前粮仓之事,光凭着秦王这一句话,众官员疲惫的面容上终于出现一丝笑容。
    他们这算是,等到了殿下的认同吗?
    更有甚至当即笑出声,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那平日里一提就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沉重无比的活计,如今竟然真的做完了,而且做得很好。
    秦王府吃宴,本来还有些许拘谨,担心自己失礼惹得殿下不喜。等他们真到了府上之后,才发现这时的秦王与在户部时完全不同。
    平易待人,不见任何怒色,让人如沐春风。
    “王尚书、杜尚书辛苦了。尤其是杜尚书,还有诸位吏部的同僚们!本王,敬各位一杯!”
    “谢殿下,殿下请!”
    酒过三巡,其中有人泣声,看样子这几日高压工作,根本不曾体会过,如今的他们,竟然会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快感。
    明日,王珪要上奏秉明圣人,国库和仓储,都有漏洞。
    有先前抓下的一大批官员,在场所有人都很清楚,这次他们最多挨骂,并不会丢官。
    谁都不曾想到,平日里认为没事的国库,早就变成了漏洞百出的存在。
    前一段时间的筹算根本对不上,重新书写的账册上,国库有银一千一百六十七万贯,比之前整整少了七百多万贯,陈年旧账查都差不清楚。
    而仓储最为麻烦,万担精粮变恶臭,竟没人发现。
    跟在秦王身边,他们不用去伪装平日里官场上的虚伪。
    该怒就怒,该笑就笑,真实做人,更多了几分洒脱。
    户部会受罚吗?
    如果会,他们也不怕。
    时至今日,他们有什么可怕的?
    就像殿下所说的那般,“无愧于心,无愧于民。为官者,当造福一方,为祸者,必将受万民唾沫,致使家门千年无光,万年无碑。”
    李方晨再次举杯,“明日等王尚书下朝后,本王再做安排,到时还请诸位不要让本王难看。待得中元节时,本王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为大唐,为万民,干!”
    此刻,不用李方晨说,他们也会跟着秦王继续干下去。
    “你想做一时的名臣,还是做一世的废物?”
    “你可曾记起,当初你为何苦读十年,登科为官?”
    不仅仅源自于秦王殿下的醒世明言,更因为他们从小所学的儒家风骨,唐人傲气!
    有时熬到深夜,无法归家时,他们的目光就会放在一旁陪着他们一同努力的秦王殿下身上。
    “开玩笑,你们都不能走,本王凭什么先离开!”
    “饿了吧?本王派人从德善楼买来的饭菜,先吃过再说”
    “累了就早点回家休息,本王准你们休沐一日!”
    用真心换真心,又或者是用行动去表明心态。之前的高傲,如今的善待,秦王用实际行动,让众人明白了他的性格。
    时间相处的越久,秦王待人就越亲厚,只要不犯错,一切都显得无比美好。
    秦王是个好榜样,他的一言一行,早已成为长安无数文人墨客追捧的存在,他的事迹更是不断在坊间流传。
    李方晨想要掌控一个户部,实在太简单不过。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李方晨是头狼,他的手下,就不可能出现羊!
    朝会上,王珪将这一段时间户部所有人辛勤的“汗水”,变做折子里的玄妙文字,将秦王殿下仁义和理智,变做口中不断吐出的朗朗之音。
    李世民听后,一成欣喜一成感慨,还有八成的惊惧。
    “朕的国库,竟已经破败至此?”
    话说的有些夸张,相比与几年前,大唐国库完全是富得流油好吧。
    可如今的国库,就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被人钻了空子。
    李世民虽然生气,但并没有任何追责,甚至不曾惩罚户部任何一名官员。
    之前的种种罪责,已经有人背负,如今他们只要做好,李世民绝不吝啬夸赞与嘉赏。
    看着李世民面色平静,并未因那些事情发生变化,王珪松下一口气,同时又掏出一封折子呈上。
    并未朗读,百官也不知折子里说的是什么。
    李世民看后,略显不满,“朕会考虑,你且退下。”
    “是!”
    带着忐忑的心情,重返户部,李方晨早就等候多时。
    “接下来,我们重定户部规矩,确立每一位官员该做什么,要做什么,以及他每日的公务、和每月功绩!”
    说白了,他要做独属于户部的绩效考核方案和人员管理办法。
    能者上,庸者下,这是万古不变的至理名言,李方晨要凭借一己之力让整个户部焕然一新。
    这种等同于重立律法的事情,自然也引起了李世民的再度关注。
    三日后,一个名为《户部官员行动守则》的折子,呈现在李世民面前。
    没有任何犹豫,李世民大手一挥,“准!”
    紧随其后的,却是让李世民彻底打开了眼界。
    如《户部官员管理条例》、《户部官员三不犯原则》、《户部官员晋升机制》、《户部官员惩罚措施》
    足有十余本,李世民视作珍宝,打算六部通用,却被王珪制止。
    “陛下,这是户部的,不是六部的。”
    “怎么,朕想让六部共用,有何不可?”
    “陛下,殿下说,规矩不同,办法自然不同。户部有户部自己的法子和规矩,其余各部不可完全效仿,不然六部皆会变成户部。”
    被人拒了,虽有不爽,可李世民只能作罢。
    “让钰儿入宫,这几日户部大小官员多有劳累,朕准你们休沐两日。”
    “谢陛下。殿下说,若有休沐当提前安排人负责留手,老臣与侍郎柳衣冉二人中,必须有一人留在户部,保证户部事物不会被搁置。”
    “既然如此,朕准你们自行安排!”

第三百五十章 皇后训子
    再次被召入宫,李方晨明显有些抵触。
    和李世民和解?
    他可不愿意低头,心中一直认为自己无愧于大唐,面对李世民时,恼怒对方无情。
    天大的功劳,有什么用?
    到头来,还不是跟现在一样,形如牵线木偶,人似寂灭灯塔。
    再无明亮之光,更不见恒古之星,躲在日月之下,苟延残喘。
    迈步上前,看到早就候在这边等他的刘三成,李方晨问道:“刘叔,今日父皇召我,所为何事?”
    刘三成笑道:“奴婢不知,殿下不如亲口去问陛下?”
    “免了吧,相见两相厌。”
    刘三成耸了耸肩膀,也不撘话,这事他可参与不得。
    头前引路,方向却并非紫宸殿,而是回转至后宫。
    远远瞧见了丽政殿的影子,李方晨叹气道:“刘叔,这到底是父皇召我,还是母后?”
    刘三成还是不答,或许宫中唯一一位能让这位殿下忌惮,不,是敬爱的人,只有宫中那位凤仪天下的皇后娘娘。
    “殿下,进去吧,奴婢还得回去跟陛下复命。”
    李方晨犹豫了一下,也不知这其中到底藏着什么阴谋。
    如今走到了门口,还能再返回去不成?
    丽政殿中有笑声传出,让李方晨减慢脚步,忍不住细听辨认。
    “母后这是和谁在聊天,怎得如此开心?”
    越是靠近,越能听得宫中长孙无垢的喜悦之情。
    随后声音消失,看样子有宫女做了通报,内中人已知他到了殿外。
    步入殿中,李方晨拱起身子道:“儿臣,拜见母后!”
    “钰儿,快过来。”
    “谢母后。”
    起身,略有恍惚,长孙无垢旁边,陪坐着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而且与他十分熟悉。
    “萱儿拜见殿下。”
    李方晨跟她点头示意自己知晓后,来到长孙无垢身旁。
    “得口谕,父皇召儿臣入宫,却不想是因为母后,不知母后有何吩咐?”
    长孙无垢面上带有几分柔光,看向李方晨时,更偏有几分宠溺。
    “本宫想见你一面,有何不妥?”
    “儿臣有错,未能及时入宫给母后请安。”
    长孙无垢教会李方晨的第一个为人处世办法,就是别在自家老娘面前讲理,尤其是这位老娘还是天下之母。
    甭看世人眼中,长孙无垢被尊称为“贤后”,真正接触之后,才会发现皇后娘娘的不简单。
    她对付李方晨,办法不要太多,每次都能掐准命门,让李方晨毫无招架之力。
    “过来,这边坐。”
    “是。”
    走近身,王萱儿离位,让他和长孙无垢对坐。
    “钰儿,你可知本宫今日召你入宫,为何?”
    李方晨看了看王萱儿,迟疑道:“为何?”
    长孙无垢赏了他一个白眼,将王萱儿唤到身边,拉着对方细手笑道:“多好的姑娘,本宫若是男儿身,怕不得非娶了你不可。”
    “娘娘”王萱儿脸色羞红,余光不时偷瞄李方晨,也不知在紧张些什么。
    “何时成婚?”
    李方晨还在思考,突然听到长孙无垢问话,顿时就呆住了。
    “什么成婚?”
    长孙无垢脸色略显薄怒,“难道你还不曾考虑过?”
    旁边站着的伊人,也有些紧张,按理说她和殿下,也该考虑这一步了。
    李方晨诧异道:“这事您让我做主?”
    真让人纳闷,之前给他选妃的是母后,李方晨还以为,成婚这种事自己根本没有选择权,最后还要看父皇和母后的意思。
    “却是不该由你做主,但本宫想知道,你可愿意?”
    长孙无垢心中松下一口气,只要不拒绝,一切都好说,至于刚才装出来的怒火,眨眼间失去踪迹。
    王萱儿略显紧张,手中尽是汗水,因为被长孙无垢拉着,自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