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估摸着是父皇用来搪塞旁人的借口,主要原因还是借此机会,将秦王改佛门为医庙的事情,做一个封赏。
两个时辰后,太子领着太子妃苏氏赶至秦王庄。
“二哥,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太子留在外面,太子妃则直接入内,与王萱儿两女待在一处。
三兄弟亲近,三妃自不敢勾心斗角。
太子妃也是明事理的存在,对于这两位“妹妹”,自然是真心相待,不敢有任何失礼。
“太子哥,你来得正好,跟我去一趟田头。”
“好。”
七月计划(还有请假)
从刚开始写书到现在,有感动也有麻木。
说实话,一直在自我检讨,是我写的内容大家不喜欢,还是我的水平不足以让我写好这本书。
考虑剧情的事情,不可否认,大纲早被我全部推翻了无数次。
我曾想过要出写出一本让自己满意的书,一本可以堂堂正正的书,一本可以让人看了之后喜欢的书。
可是到现在,我却一直卡在瓶颈之中无法脱身,说实话很多地方都存在缺陷,与我而言更像是交付“任务”。
我一直在说不让书友们失望,可越是如此越感觉到肩上担子沉重。
想写出的内容,往往局限于个人知识储备不足,很多方面让人看后略显平淡。
整个六月,十四万字,不多,甚至很少。
是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和体谅,才能容忍我的不断“偷懒”和“放肆”。
其实后面的主线,换做前文也不过三两段,所以我有想过再加一部分内容,去让书中人物更立体化。但是苦于经验不足,这方面还需要学习。
闲余时间,我也在不断地读书,去丰富自己的量和理解能力。
我想构建的大唐,却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不足,有所缺陷,听上去是不是挺悲催的?
然而,书以栽志,文以记道。
若写出来的内容连自己都不满意,又如何能够对得起各位“看官”。
本打算出门旅游,散散心,放松一下。奈何出门之前没有查黄历,一时疏忽导致我吃饭的家伙“手指”受到重创,十兄弟重伤两人,余下八人又并非天选之子。实在是斗不过章节大恶魔,往往八伤拳还没打出,自己就会先受到重创。
容我再放纵最后一次,跟各位讨个面子,再请最后一天假。
立个小目标吧,本月码字不低于三十万!
日均更不低于四章,不知这样能否让书友们满意。
至于我一开始的工作,只不过从旁人手中接一点视频剪辑来做,这类工作更要求时间限制,为了讨口饭吃,万篇经常顾不得时间观念。
一般很晚才能结束,这也正是万篇每天更新都在夜里的真正原因。
倒不是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毕竟靠着剪辑视频吃饭,对我个人而言还是挺满足的一件事情。
如今嘛,书已经写了过半,余下的时间,我打算转成全职写书。
如果朋友们还“愿意”支持,我这个“余两更”的话,推荐票和月票可以多来一些吗?
明天开始,全月爆更,希望各位看的高兴,读的满意。
不多说了,手指发炎,今晚咱们医院再会!
如果有想邮寄刀片的小伙伴,不必麻烦,折算成打赏,万篇拜谢!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千二百斤的“祥瑞”
随着红日移位,天色变得略有阴沉,秦王庄外响起了马蹄声和呼喊声。
李方晨带着李泰等人出面相迎,龙撵在前,凤驾随后,其次还有百官的车马。
要说最为扎眼,还是武将们策马在后,一个个嗓门极大,畅聊欢笑。
相对而言,文官们反倒要让人更为亲近,三两搭伴,车中论述。
对于文官来讲,他们更在意国论、国策之类的东西。
大唐风气已经被带歪了,有秦王这么一位“无私奉献”的存在,要说朝堂上再如之前那般暗中勾心斗角,岂不是证明李世民的无用?
这几年,寒门出了多少人才,虽然如今天下的官员还是世家大族占了七成,但危机意识早已深入人心。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那不是唐人!
做得好,做得有利于民,那才是大唐百官应有的态度。
贪财?那是重罪,轻则掉脑袋,重则满门抄斩。
大唐官员三大重罪,第一便是无为,不作为的官,留之无用;第二是贪官,严重者满门抄斩;第三是结党营私!
不过第三听上去十分严重,实则到处都是。
比如秦王党,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其中领头人物便是魏王李泰。
连秦琼和柴绍都得退让三舍,李泰是秦王最坚定的支持者。
往下还有秦王府的几个侯爷,文官方面也不算少,颜师古、孔颖达两大儒林派首,以及一个行将就木,让李世民最为讨厌的“魏黑子”。
第二大势力,太子党。
百官中有人认为,太子也是秦王党中的一员。
太子党和秦王党关系有点古怪,说不来那种感觉。
本该是竞争,可两派“boss”却格外亲近。
太子党的坚定支持者便是以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纲等李世民手下的老臣。
再有的话,便是太上皇党了,如萧家、窦家,还有一部分当初隐太子留下的老臣。
有人可能会问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算什么党派?
他们似乎并不需要考虑这种事情,如果细算起来,这满朝文武,都可以划分到李世民党中。
所有的党派都密切相关,一条条长线支撑起了一整个长安朝廷的关系网。
秦王李方晨,代表着改革和创新派,而太子党内坚持着实干派,作为守旧派的太上皇党,根本没有多少话语权。
当初的五姓七望,如今彻底变成了五姓六望。
李世民管理起来简直不要太轻松,除了些许朝政无法随心所欲之外,真正做到了权势通天,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百官有着同样的顾虑,那就是帝皇野心不可太大。
所以,他们经常会联合起来去否决一些李世民的提议,免得咱们这位“圣人”脑子一抽,然后胡乱下圣旨。
对此,李世民也保持着该有的让步,两者之间的默契十足。
秦王建庄,已有多半年的时间,如今正巧是收成的时候,李世民便心生一计,请百官在秦王庄中设宴,同时也好将之前秦王改佛为医的事情,做一道嘉赏。
至于嘉赏的内容,自然是给秦王封官入朝。
过了年,秦王也就十七了,自秦王归唐已有十一个年份。
要说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不喜爱秦王,全长安恐怕没有一人会相信。
连太子曾多次提及,“孤差二弟甚多,还需多加努力。”
趁着下朝稍作歇息,李世民饮下一口茶水,命车马开道,目标秦王庄!
枯木落金叶,地黄泛金光。
一路行进,都伴随着碎叶声和风啸声。
该是深秋时,怎得天微凉。
到得庄外,泥土芬芳扑鼻,庄中喧闹非凡。
李世民听得好奇,便命人先入庄打听,方知庄中收成正好。
按奈不住心中好奇,忙命人加快速度。
李世民最喜欢什么?
自然是满园秋收物,百姓乐开颜。
若得如此,怕是前隋,不,前汉都比不得如今的大唐。
哪怕十年丰收又如何?看今朝,依旧硕果累累,这才是人间喜事。
重农,农为紧,田地中庄稼片片金黄,比得上金银,靠得住钱财。一亩良田十口人,十亩之家冬无忧!
“朕要下车,与百官同行!”
车中待不住了,必须亲眼所见。
后方长孙无垢也跟着下车,迎上前来。
“陛下,臣妾看着心喜,钰儿做得很好。”
是啊,庄中已经堆叠起了一座粮山,金灿灿的格外让人向往。
李世民忍不住放声大笑,“朕倒要看看,他这一亩可产几何!”
得到消息的李方晨领其他人一同赶到圣驾之前,“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免了,与朕同行!”
“是!”
李方晨和李承乾分左右,伴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两旁,李泰落后一步,陪着同行而来的其余皇子。
行至“粮山”前,见庄中人早有准备,尚未过称。
李世民摆手道:“朕倒要看看,你这施肥之法是否好用,起称!”
众人开始忙碌,一担担精粮被人挑出,经过称后,数百亩良田,产出数千担粮食。
平均一亩可产二十四担,换算成斤,共计一千两百斤!
听得百官惊动,李世民更是一声大喝,“不得作假,如实相报!”
往年,总有官员为得功劳,虚报瞒报。
负责此事的秦怀玉道:“回禀陛下,此事未有任何作假,庄中田地本就不多,确实是亩产二十担!”
李世民眼中略显兴奋,“真如此,这施肥之法当真好用!”
李方晨解释道:“父皇,庄中田地皆是上等良田,故才有亩产千斤之能,换做普通田地,施肥最多也就增产一成,能到十担已属不易。”
哪里来的上等良田,秦王庄这片土地虽是良田,但也不算丰饶,要说之所以能蜕变,还是李方晨之前引水之功。
水好、地好、再有专人照料,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这才是秦王庄成功的基础。
长孙无忌笑着出列道:“陛下,天降祥瑞,秦王大功!”
太子李承乾立刻应声道:“父皇,儿臣以为,二弟献法有功,当赏!”
后百官同时高呼,“祥瑞当赏!”
李世民点头道:“朕自然会赏,但是在这之前,朕要看看你的那几处畜舍。”
“是,父皇这边请!”
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产增收,大棚喜人
本来庄中只有四处畜舍,分鸡鸭牛羊四处,后因鸡鸭长势过快,又增了四处。
后四处中,多有幼年鸡崽,很多还未长成。
引路前来,途中便以闻到了些许杂味。
畜舍虽有人打扫,奈何这其中可都是活物,带着些许臭味,不免让人掩面。
不过百官对此少有嫌弃者,看着面前八处大舍,面露惊异。
一处畜舍,比紫宸殿还要大上两倍不止。
白狼军士开门后,其中场面更是让人惊喜。
程知节和尉迟敬德哈哈大笑,冲入其中,翻身跑入圈舍,不一会染得一身鸡毛。
双手擒鸡,脸上无比兴奋。
李方晨翻了翻白眼,张口欲言,却见那两人跑到李世民身边道:“陛下请看!”
乡下土鸡没什么名头,被人抓着,拼命挣扎。
李世民伸手掐住一只,微微用力,听得一声脆响,那鸡便再也没了动静。
“带下去,朕今晚要吃!”
抬头看,舍中一望无际,怕是少说也得几千之数。
一干文臣可没那么暴躁,只是捡了几颗鸡蛋,就此收手。
如果,李方晨没有看到他们藏入袖中
最好的解释办法,或许就是土匪入舍,鸡犬升天。
看完了鸡舍,接着又是鸭舍牛舍
甚至连后面几个鸡鸭舍都没放过,越看李世民越喜欢。
余光瞄到身旁李方晨时,却多了几分不满。
如此之多的鸡鸭牛羊,怎不知多送些到宫里来?
长孙无垢李方晨道:“后宫有妃子新生了皇嗣,你多送些鸡鸭蛋入宫,每日千枚吧!”
李方晨敢不答应吗?
如果不考虑耳边闪过的皇后无影手,或许他会一口回绝。
宫中妃子?和他有半毛钱关系?还不如多给自己手下白狼军补补营养更好。
他如何不清楚,这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主要还是多送些鸡鸭和蛋入宫,好让宫中人多品尝一些。
“是,儿臣会安排妥当的。”
接下来就是大棚了,如今已是深秋日,不适宜再行播种。
可大棚却略有不同,李世民一经提出,李方晨和李泰的脸色同时一变。
“父皇,时候不早了,不如会院中开宴?”
“是啊,父皇,咱们回别院吧!”
李承乾似乎也是知情者,低头不语,也不知这兄弟三人隐藏什么秘密。
李世民略显骄横,“怎得,见不得人?朕今日还偏要看看不可!”
大棚一开始种的是豆芽,可光种豆芽怎么能行。
李方晨安排人造了十六处大棚,光是占地就有近七十亩,这其中瓜果蔬菜各式各样,几乎网罗了整个大唐。
当李世民与百官迈入其中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直了。
长孙无垢捏住李方晨的耳朵,“如此好事,为何不做通报?”
疼的李方晨龇牙咧嘴,急忙解释道:“这只是刚种出来,还要留种,十六处大棚,儿臣打算全部出果后再送到宫中去。”
李世民冷哼,也不管这小子所言是真是假,随手折下一颗柿子,张嘴咬下。
汁水四溢,甘甜之感融入舌尖,让他很是舒爽。
长安也有卖的,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