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儿臣虽不知太子哥是何想法,与儿臣来说,天下安定,儿臣可以不用忧国忧民。整日游荡山野间,这才是儿臣最想要的生活!”
李世民深深看了李方晨一眼,随后冷声问道:“倘若承乾昏庸呢?”
李方晨神情一变,“为何昏庸?”
“朕只问你,你当如何处事?”
很明显,李方晨的小心眼没有用对地方,本来还想着问出原因,再予以解答。
“儿臣会跑,跑的越远越好!”
本以为李方晨会十分强硬的说夺得皇位,却不想,最后却是这么一个回答。
莫说李世民,李泰眼中都出现了失望,在他看来,李方晨实在有些懦弱。
“二哥,那可是我们李家的皇位?”
李方晨点头示意自己知晓,随后反问道:“若我也成了昏君,那可如何是好?”
这一问,李泰直接哑火。
李世民提出一个假设,那么李方晨为什么不能用假设来应对?
李承乾可以成为昏君,他李方晨为什么不可以?难道就因为他比较特殊?
李承乾自幼学书,至今十余年,都是在学习如何做太子,以及如何承继大典。
如果李承乾都不行,那还有谁能比他做得更好?
史书上的李承乾,因为一处意外,导致一只脚残疾。
整日怀疑他人看向自己的目光,身体残缺使他整个人的性格发生了大变,难免会有所阴狠。
再加上东宫本就有一些不安分的家伙,自然会闹出些乱子来。
甚至有人说过,李承乾会走到那一步,都是李世民逼迫。
扶持李泰,却不问李泰品质如何。
如今的李泰倒还罢了,换做以前,怕是心中也多有阴狠。
尤其是在他们老子靠造反得到皇位的情况下,他们在造反,也算是“子承父业”不对吗?
“朕问你,如何做?”
李世民并未打算如此轻易放过他,终究是要得到一个答案。
李方晨叹了口气,“夺位,放逐。”
“若承乾成为一代明君,你又该怎么做?”
“千年第一闲王,父皇以为如何?”
闲王和贤王同音,李世民理所应当认为是后者,只有李泰面色古怪,因为他明白二哥说的是什么意思。
坦白说,就是啥也不做,闲里偷闲,浮生如梦的王爵!
“倘若继位者,换成青雀呢?”
说这话,却并未看向李泰,让李泰欣喜之余,还有一些担忧。
李方晨反问一句,“父皇,你饿吗?咱们要不要去烤鱼?”
“朕在问你话!”
“好吧,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青雀和太子哥,都是我兄弟,没有什么区别!”
“可你是皇子,生在皇家,难道不知皇家无情?”
“无情?没听过,不知道,谁教的?凭什么皇家就必须无情?难道为了那个位置,最后死的剩下一个,才是皇家?那要这天下有何用?天子者,非孤家寡人不可取?”
李方晨态度明显有些过激,或许是被这一番话问的实在头疼,连他自己都知道,若是以后真有了争位之说,自己该如何自处。
李世民见李方晨如此这般,也知道这小子不愿再谈,再问下去怕也得不到什么答案。
只好命船回返,不多在湖中停留。
李方晨坐在船尾,一旁李泰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二哥,难道做太子不好吗?”
摸了摸李泰浑圆的大脑袋,“好吗?整日被百官看着,做点事还得畏首畏尾。等到成了帝皇,长安就会变成一座囚笼啊!”
“胡说,长安又怎会变成囚笼?”
“青雀,你可知笼中鸟?”
李泰迟疑道:“你是说,狭隘之地不得飞,终生囚禁捧人笑?”
李方晨本想点头同意,可随后转头一想,又给李泰讲起了另外一个故事,“遥远古代,东方傲来国有一座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吸收日月精华,内育仙胞,一日迸裂,石猴出世”
声音不低,连李世民和划船的刘三成都听入了耳中。
有道是:猴王出世天地惊,千般造化皆成空。
船到岸边,李方晨也只讲完了第一回,根据回忆中的电视剧所述,至于原著,他是真的记不住。
话音刚落,李泰急忙问道:“后来呢?”
听多了传记传说,头一次听闻主角是个猴儿,还真就引起了李泰的好奇心。
“后来?猴子死了!”
李方晨却没有心情继续讲下去,之所以刚开始会讲,也只是为了转移李泰的注意力。
看着李世民也有意动,李方晨暗中松下一口气,必须得给他们找些事情做,不能将注意力再放在自己身上,要不然迟早有一天会出事!
“将那猴子的故事,编完继续讲给朕听!”
李世民可不像李泰那么好对付,一句话就让李方晨无法逃脱。
“是,儿臣会趁着闲暇时,将此故事写在纸上,送入宫中交给父皇审阅!”
李世民冷哼一声,“你刚才讲时,未有停顿,明显心中早有腹稿,待会口述吧!”
待会口述?
李方晨是怎么都没有想到,刚上岸喝了口茶水,就在凉亭中被迫开始了他的讲书生涯。
西游记并不短,讲到猴子与六妖结义时,天色已经变暗。
众人哪怕意犹未尽,也明白今日到此结束,只能明日在听!
第三百二十章 遍地插秧,秦王妙法
连着两日,都在说书的过程中度过。
李方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闭上嘴巴,喝上几大杯冰豆浆。
可惜事与愿违,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对于猴子的故事十分好奇,哪怕余下那些个皇子也都是如此。
李治和李愔这两小子,每次李方晨讲完都不肯罢休,非要再听几段。
第三日,一个消息传入李方晨耳中。
岭南的稻苗,已经送到庄子里了!
如今有三百亩的左右的稻田,正等待着李方晨带人插秧呢!
岭南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稻苗,换到长安来,不指望他能熟多少季,只希望能赶在冬日前,这一季成熟就好。
“召集全军,我们插秧!”
白狼军全体将士,有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插秧!
大热天,光着上身,头上裹上一层布,就开始了他们为数不多的种田生涯。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对于李方晨用这个理由,来躲避继续讲书倒是也没有反对。
李泰拽着李佑他们几个小子,也加入了其中。
按理说数千人的力量下,这件事情应该很快就完成。
可稻苗在手,不是谁都有李方晨那种胡乱插苗的勇气。
忙碌了一个上午,才勉强完成,看着将士们一个个抱着水缸不撒手,就知道他们到底有多渴。
李方晨喝了一口水,随后问身旁李泰,“怎么样,三百亩的苗都插好了吗?”
李泰点头,声音略有沙哑,“都行了,只是二哥,你确定这稻苗能养活?”
南橘北枳,这个成语,便是形容各地环境不同,所以南方的橘子种到北方,就会变成枳。
李方晨并未作答,看着自己辛苦万层的大作,心中豪情万千。
李世民再起身后,略显不满,“观旁人插苗,再看你做的,实在看不出半分对待农事的认真!”
很明显,李方晨的乱插秧,让李世民略有不喜。
“父皇,若儿臣这一片地最后种的最好呢?”
“胡扯!”
“父皇莫急,世间万物皆有其理,儿臣既然会如此种田,便有儿臣自己的想法。”
“难不成如此这般,稻苗会比旁人长势更好不成?”
“若真如此呢?”
“真如此,朕允你一个条件。”
“那儿臣就提前拜谢父皇厚恩了!”
“哼。”
李世民不太相信,别人都是插苗井然有序,换到李方晨这边,却是随心所欲,完全没有一点重视。
抬头看了看天时,已是午后,众人至今未曾进食。
“父皇,母后,不如再陪儿臣走一趟可好?”
“何处?”
“取今日午膳!”
“今日午膳?取?”
李方晨点头道:“儿臣准备了一处惊喜。”
领路在庄中兜兜转转,最后出现大棚面前。
看着眼前满是黑布笼罩下的神秘之所,李方晨命人将黑布彻底掀开,入目的画面实在有些惊人。
琉璃配合着一些砖石,搭建好了一件极为特殊的屋子。
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与想象中的房屋完全不同,入得其中,极为广阔。
屋中竟然没有铺设任何地砖,反而全是泥土。
土中一根根嫩芽从中冒出,看上去颇为惊艳。
李方晨笑道:“今天中午,我们吃豆芽!”
长孙无垢颇为惊喜,快走两步,拨开泥土,这才开出了嫩芽的原貌,“黄豆?”
“回禀母后,此物正是黄豆发芽而得,芽菜可食,清脆爽口。”
“与宫中所得有何不同?”
李方晨笑道:“宫中所得,乃是旁人所献,此法未得普及,多有黄红之色。儿臣这豆芽,完全亲手栽种,前后不过六日,如今这般,已经算是长成了!”
“什么?六日可成?”
“然也,父皇请看。”
随手抓起一把,放在李世民面前,用力捏碎几根,汁水飞溅。
“如此之物,能当午膳否?”
李世民来了兴趣,“试吃过后,将栽种之法记下,回头带入宫中。”
“是!”
豆芽菜做什么饭最好吃?
当然是清炒!
盐不用太多,炒出豆芽原本的清香,一口咬下汁水四溢。
作为主食或许不够资格,但做一道配菜,却完全没有问题。
两盘清炒豆芽,一端上桌,那可比什么大鱼大肉要诱人得多。
长安不缺肉,宫中更是不缺,但是青菜素菜,偶尔也会有所亏缺。
刘三成在厨房中已经品尝过,毕竟未知此物是否有毒的情况下,李世民可不会亲口品尝。
这不是他小心,这是皇家的规矩!
再搭配着秦王府做好的各色佳肴,众人自然吃的很是满足。
大块朵颐过后,未曾见午休。
长孙无垢得知此物栽种并不复杂,便非要带着杨妃和阴妃也种一次。
并安排在下一批种好之后,全部送入宫中。
李世民则更关心李方晨展现给他的大棚,“钰儿,你做此屋,怕是另有所图吧?”
李方晨点头道:“儿臣想试试冬日种地!”
“怎么可能?”
光是这一天,得到的惊喜就已经让李世民有些头晕,此刻又见惊人语,立刻反驳出声。
春种秋收,冬日无农。
多少年来,这片土地上一直遵循这条规矩,从没有被人打破。
在李方晨出声后,李世民下意识认为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因为他的认知依旧保持在原来的水准。
“父皇,为何种不得?”
李世民又是想都不想,直言道:“冬日天寒,终日不见阳光,如何得种?”
“那若是儿臣可以让种子下地后,见到阳光呢?天气寒冷,烧两个煤炉子可行否?”
“这”
李世民再次围绕大棚四处打量,最后将目光放在了无色琉璃上面。
“你打算靠琉璃聚光不成?”
“父皇声明,儿臣正有此意!”
“几成把握?”
李方晨举起三根手指,李世民立刻点头,“既然如此,那朕便等你的好消息。”
或许是有一种自己老了的感觉,李世民没有了继续留在大棚里的心思。
回到秦王府别院,稍作休息,李方晨又开始了他的讲书生涯。
猴王闹天宫,道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李世民眉头紧锁,不知这其中是否有李方晨自己的隐喻。
好在长孙无垢暗中拉了拉他,低声道:“传记而已,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故事。”
李世民这才有所松动,免去一脸严峻之色。
趁着天色尚早,便多讲几段,一直到猴王被压五指山,如来惊天修为显现。
李世民怒而起身,“胡扯,天地共主怎得会请旁人相助?”
第三百二十一章 论西游,争佛论
西游之中,最有争议者,无外乎玉帝请如来。
若真为帝皇,又怎会愿意请旁人相助?
再有,猴子立旗,自称齐天大圣时,李世民就有些嗤之以鼻,“莽撞猴,怎知天下何人主?”
面对李世民的暴怒,李方晨急忙出声安顿,并继续讲解。
猴子被压五指山,刑罚五百年,食铜汁铁胆度日。
接下来本该是有李世民出场,玄奘启程。
为了避免麻烦,李方晨将他父皇的名头换成了别人,大唐也换成了大宋。
长孙无垢忍不住出声问道:“钰儿,按你之言,这唐玄奘生死九轮回,难不成这人皇也送了唐玄奘九次不成?”
李方晨点头,为长孙无垢答疑,“九死九送,唯有局中人不可知。”
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