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要规划各个区域,比方说负责养鱼的池塘。
要知道,大唐目前还没有鱼苗这么一说,李方晨要是真想做,首先得在建好挖好一处鱼塘后,去河中捕鱼。
鱼必须得活水来养,光挖一个坑,然后添上水就能养鱼那根本不现实。
亏是这庄外挨着一条河,走一个管道,引水入塘,活水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管道的材质选择的竹子,因为好找,更因为便宜。
同时还有大批量的无色琉璃,正在运往秦王庄的路上。
不错,此庄已经正式更名为秦王庄。
李泰心忧,担心二哥庄子被歹人偷偷占去一部分,就寻来当地县令跟他转了一圈封地。
先不说秦王庄的封地有没有少,反倒是那些个临近大户的田地,被李泰占去了不少。
魏王说话全凭嘴,说这是秦王庄的地,谁都不能反对。
况且也不多,一户也就几亩,周边十余户,李泰总共才占了不到百亩。
甚至都有点上瘾,想继续这么玩,亏是被李方晨制止了,不然非得把他们吞吃干净了不可。
至于那负责主持公道的县令,吓得一言不发,根本不敢过多参与此事。
“二哥,竹子运来了,接下来我们怎么做?”
挖了个十几亩的池塘,也不深,有个几米而已。
“将竹子链接在一起,埋到地下,接下来我们去引水!”
李泰自然好奇,二哥究竟用什么法子灌满一整个池塘。
李方晨还有一层顾虑,这管道不可能太细,但若是下了鱼苗,让鱼通过管道又跑进河里,那又该如何是好?
不过也就想了想,随后一笑而过,跑就跑了呗,还能都跑了不成?
竹子中间打通,用绳子固定好,随后一点一点埋入地下,这项工程耗费了李方晨他们一整个下午。
近千人一起行动,才彻底做完。
当水管与河道接触的一霎那,李方晨笑了。
“走,回去休息,明天清晨,保准让你看到一个全新的池塘!”
李泰略显迟疑,要知道宫中的池塘,可不是这样怎么二哥就如此自信呢?
宫中的池塘,乃是能工巧匠所造,与二哥这般乃是天壤之别,甚至可以说,二哥这么做简直是无比粗陋,难道不担心失败吗?
第三百一十二章 破土动工,耕地建庄
李泰半信半疑,就算用竹管渡水,又如何保证,一定会将池塘灌满呢?
第二日醒来,拉着李方晨赶到池塘,果然看到了半池塘水。
“二哥,真的有水了!”
李方晨眉头皱起,脸色难看,低声道:“不应该呀,太少了!”
按理说,一晚上的时间,怎么也将一整个池塘灌满了。怎么才灌了三分之一不到,“下几个人去看看,那竹管还出水吗?”
白狼军将士跑出几人,退去上衣,一个猛子扎了进去。
不多时从水面露头道:“殿下,竹管好像堵住了!”
果然,好运不长伴,厄运罩当头。
整体检查一遍,耗费两个时辰,才找出原因。
没想到竟然出在源头上,河流与竹管的交接处,被一条大蟒堵住了。
说起来这蟒也是倒霉,以为是个洞,头刚进去就卡住了。
浮肿的身躯明显吞食过不少河鱼,被卡在竹管中淹了一晚上,早就奄奄一息。
后被旁人捞出,足有四五米长。
李泰忍不住惊道:“二哥,这是蛟?”
李方晨取过一把利刃,上前结果了对方性命,“不过一条长虫,你怎么看出来是蛟的?”
李泰却急忙呼喊道:“不都说蛟腹中有宝,二哥你快派人划开看看!”
李方晨敲了一下李方晨的脑袋,“这玩意又不怎么好吃,最多就是用来喂鱼,赶紧安排人疏通竹管,我们回去还有其他事情。”
“别呀,快来几个人,将这条蛟开膛破肚!”
光是头,就比人大腿都粗,如此一条蟒蛇,食人不在话下。
被人抛开肚囊,一大股腥臭味飘散而出。
探寻了好半天,还真发现一个大家伙。
这蟒吞过人!
一具被快要被腐蚀干净的遗骸,还有遗骸上挂着一块玉佩。
随手拿起,上面刻着一个字,“文”!反倒背后,有一行字,清河崔。
李方晨忍不住好奇道:“清河崔家的?还真是倒霉。”
李泰捂着口鼻,“我还以为那里面能出什么宝贝,没成想,只是一个倒霉蛋而已。”
将玉佩扔给手下,“去支会崔家一声,允他们派人来接收骸骨。”
“不对,二哥你看!”
略有破烂的衣物中,还有一封兽皮包裹的书信。
李泰顾不得上面沾染的粘液,将其取出,打开后脸色难看。
李方晨看了一眼,便让手下快马将此物送入京中。
上面记载着事情,与他们无关。
清河崔家,争权夺利,老一代被新一代顶替,如今的崔家主事人,换成了一个名叫崔永和的年轻人。
“呸,真不吉利!”
李泰忍不住埋怨了一声,还以为是喜事,结果出现这么一个乱子,怎会让人欣喜?
“你还以为,这蟒腹中有一份藏宝图,可以让你前去探寻不成?”李方晨忍不住吐槽。
李泰点头道:“万一真的有呢!二哥,人不可没有梦想,这话还是你告诉我的!”
对于李泰的恶趣味,李方晨一笑了之。
重新挖了两道渠,又再次做了两组竹管,三管齐下,给庄中池塘引水,免得再生事端。
紧跟着,众人折返庄中,数十辆马车运货至此,厚布包裹,打开后全是长方形的无色琉璃。
“二哥,你这是打算做什么?”
李方晨想了想,随后告诉他,“做一个可以让你冬天也能种菜的地方出来!”
这可不是什么小工程,光是安装那些无色琉璃(玻璃),就让这群完全没有经验的人出尽了汗水。
都是军中汉子,杀敌冲阵不在话下,可面对这安装琉璃棚户的活计,实在是有点太难了。
李方晨也只能纸上谈兵,毕竟这事他也没做过。
四四方方先做基,无色琉璃贴棚顶。
光是因为这一处庄子,长安城水泥坊每天少说得运十次以上的水泥料过来。
天晓得秦王殿下还有什么奇思妙想,庄中干的热火朝天,军中操练变成了添砖加瓦盖房修屋。
要说军士没有怨言那肯定是假的,但秦王殿下的吩咐,必做之!
十七一旁监工,手旁放着一大坛清水,天太热了,不喝水身体可受不了。
凡是有口渴的兄弟,都可以走过来给自己倒上一碗。
李方晨凭借自己超长的绘画功底,再次画出了一张四不像的大棚示意图。
把请来的工匠都给看傻了,“殿下,这东西做不了”
费了一大堆口水,才让对方勉强领会自己画中含义。
连着忙活了好几日,才将一个大棚盖好,占地可不小,足有两亩。
李方晨巡视了好久,感觉还是有些差强人意,总担心一个地龙翻身,这大棚就塌了。
不过,这只是第一次尝试,他还没打算把整个庄地都改成大棚。
已经过了大暑,不能选春种秋收的稻种。
百亩良田细规划,李方晨已经有了打算。
安排人快马赶去岭南,夷人族中,就有一年两熟的稻种。
将其带到长安,再行播种之事。
大面积规整土地,水稻所需的稻田,必须得引水不断浇灌。
为此,李方晨更画出了一个“稀罕物”。
“二哥,你这画的是个啥?”
李泰张着大嘴,他敢发誓,这画中之物实在有些惊悚,一大圈的眼睛,不规则的排列方式,最后形成一个圆的形状。
李方晨翻了个白眼,“这是翻车!”
“翻车?我可不记得翻车会是这个模样!”
东汉就有水车,东汉末年灵帝时,命毕岚造“翻车(水车)”,已有轮轴槽板等基本装置。
只是相比较于李方晨的“翻车”,汉室的翻车明显老套了不少,更多还是靠人力。
而李方晨的翻车,其实可以被称作筒车。
借用水力,减少人力,筑成后足以供应六七百亩田地引水的工作。
大约二十米,轴心李方晨以齿轮解构为主,借力转动。
河流水流速度不高,再借助一部分人力推动,足以应对山岭之地。
可目前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摆在李方晨面前,那就是土地肥沃程度。
如今的这一处沃土,因为临近河流,还可以算是良田。
但是李方晨觉得远远不足,派人收集全长安的夜香,准备干一件大事。
而负责收集“夜香”的任务,就落在了倒霉的十六身上。
第三百一十三章 香飘千里,夜香浇地
十六用两小块布料堵住鼻孔,一脸生无可恋。
在他身后,是一条长长的“夜香”马车队。
长安城中,旁人避之不及的“玩意”,殿下也不知道打算用来做什么。
随行的百夫长不解道:“偏将,殿下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十六冷声道:“我若知道早就告诉你了,甭管殿下要做什么,你先搞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回想起十七他们幸灾乐祸的眼神时,十六就忍不住给自己一嘴巴子。
殿下安排的时候也没说清楚到底要干什么,自己就跟个愣头青一样出身,接下了这份活计。
莫说他,消息传入皇宫,李世民和长孙无垢都蒙了,“那污秽之物,有何作用?难不成钰儿看不惯谁府上,打算辱了那家名头不成?”
登门泼粪,绝对是深仇大恨才会这么做。
长孙无垢眼角抽搐,“怕是淹死对方都够了,钰儿可是都带走了数百车夜香”
不行,折子看不下去了,必须去钰儿那个庄子看上一眼,要不然心中总有不妥之处。
至于朝会,交给太子理政,索性那庄子不远,去那待上两日,也可以图个清静。
这想法跟长孙无垢一说,立刻得到了对方的认同,长孙无垢甚至还建议带上阴妃和杨妃,好让陛下散心时,有人能一直陪伴在身边。
出宫巡游?算不上,顶多算是郊游两天。
李承乾听到这事,忍不住苦笑,也不知该高兴自己终于可以接触国政,还是该难过自己没办法一起去看看。
自打秦王出宫,已有月旬,朝中百官也好奇,秦王建庄究竟是何意图。
而此时的秦王庄中,池塘中已经有了活水,奈何管道中被水流冲来的鱼类实在太少。
逼不得已,十七领命,去渭河中大肆捞鱼。
除此之外,所有从长安运来的夜香,都被安置在了一个大坑之中,兑水氧化。
搞得庄子里臭气冲天,让人无法忍受。
“二哥,我求求你了,再这么搞下去,我都不想吃东西了!”
李泰是最难接受这种情况的人,这味道,不管吃什么都感觉自己在品味夜香。
实在难以下咽,偶尔还要呕吐不止。
李方晨也没想到,这东西劲儿这么大,算了算时日,应该可以倒入田地之中了。
就怕这些夜香存放太久,生成沼气,万一有人引火,那庄子还不得炸掉?
“派人,将那些夜香,洒在田地中。”
李泰一听就慌了,“二哥,你没疯吧?那可是种粮的地,为何要撒这些污秽之物?”
李方晨白了他一眼,张嘴欲言。可就是这么一张嘴,坏了!空气中飘散的臭味瞬间侵入。
这种酸爽的感觉,让他连声咳嗽,眼泪都被呛出来。
“全部撒在地中,一点不许留下,原先那个坑,直接填平!”
李方晨心道:“下次还有这种事,我就带着青雀先回长安躲几天!”
李泰见劝不动李方晨,便开始思考,李方晨此举究竟为何意。
“二哥从不做无把握之事,难不成这其中真有什么隐秘不成?”
随后两天,整个秦王庄都笼罩在恶臭之中,就连庄外都受到不小的影响。
李方晨也没闲着,就在自己园中,又派人加建了一个浴室和一个汗蒸房。
因为多为石木构造,并不会太麻烦,加上日夜不停,两天时间还真就给盖好了。
毕竟华夏的能工巧匠,真要从速度上来说,那绝对是全天下一绝。
根据李方晨的想法,两室大多是木质,所以建造起来也不是太麻烦。
也就汗蒸房比较繁琐,需要一条加热管道。
几个碳炉子就能搞定,随后安排人力烧炭,不消片刻热气沸腾而出。
李泰试过一次,刚开始以为二哥打算给自己烤了,随后明白这玩意的用处后,根本不愿意从中出来。
“舒服,太舒服了”
再安排两个侍女,负责给他们俩人捏肩搓背,那滋味别提有多让人留恋了。
就是有一点不好,李泰这个祸害,对那个给他揉肩的侍女下手了
只好先给她安置在别院里面,打算以后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