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王萱儿还想再言,李方晨已经开吃。
味道一般,但是李方晨心中悬着的石头落地,最起码不是稀奇古怪味道的就好。
三道菜全部进肚,还有一碗鸡汤,李方晨直接灌下,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唇。
王萱儿则品尝着王府送来的菜肴,以后有机会,肯定要学来做给秦王殿下吃。
王府厨子很清楚殿下喜欢吃什么,这送来的菜何尝不是给王萱儿上了一课,让她也好清楚,秦王好食什么。
第三百零六章 李泰的烦心事
一顿“野餐”,其实说不上多好。
李方晨却觉得很踏实,有王萱儿陪着,似乎因为之前事情,在自己心中产生的阴霾消散了不少。
躺倒在被布料铺垫的草地上,侧过头看着王萱儿。
阳光下,王萱儿微红的面庞,还有躲闪的眼神,顿时让李方晨有些心动。
忍不住靠近一些,也没做什么太过分的举动,只是他想要一个枕头。
眼睁睁看着李方晨躺在自己腿上,王萱儿心跳加速,嘴唇微张。
亏是附近没有旁人,不然非得唤李方晨一句登徒子。
李方晨在意吗?
在他看来,两人目前就是男女朋友的关系,亲近一点有何不妥?
听着四周细微风声,心中平静祥宁。李方晨闭上双眼,很快进入了梦乡。
王萱儿感觉到了李方晨呼吸平缓,明显已经睡着,这才使得心中羞涩免去不少。
近距离观看李方晨的面庞,一双剑眉很是英俊,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更是吸引旁人。
回想秦王事迹,有时候真难想象,秦王到底是如何做到那么多事情,在这其中他又吃了多少苦头?
睡梦中,李方晨轻微挪动了一下脑袋,却吓得王萱儿不敢乱动,生怕惊扰李方晨美梦。
可过了许久,发现李方晨睡得深沉,胆子这才大了不少。
一双娇手,轻轻放在了李方晨耳侧,为他收拢有些飘散的长发。
“殿下”
请唤一声,李方晨并没有给予她任何回应。
可即便如此,却也让王萱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一想到这个男人,今后将成为自己的支柱,王萱儿心中就如小鹿乱撞。
秦王殿下,可以称得上大唐地位尊贵,年少有为,万千少女的心中如意郎君的不二人选了吧?
当初孔家妹子甚至都考虑做秦王侧妃,由此可见,李方晨到底有多招女子喜欢。
名头吗?
靠着一件件、一桩桩的事迹,秦王在大唐,就是独一无二,世间少有的大能之才!
对了,秦王殿下还写过几首诗,完全可以称得上能文能武了。
李方晨闭着眼神游天外,与周公之女结伴同游,哪里知道,面前的可人儿,已经把他奉若天人。
“殿下我的殿下”
王萱儿低着头,就这么傻傻看着,不一会脸色又红了。
时光从身边流走,根本无从察觉,一股冷风袭来,李方晨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从梦中醒来。
正看着他的王萱儿脸色再度变红,急忙抬起,不想让李方晨看到她的囧像。
李方晨忍不住笑道:“好看!”
花落,王萱儿发着颤音,“殿下”
李方晨这才明白,赶忙起身道:“失礼了,萱儿姑娘勿怪。”
天色转变,看样子暴雨来袭。
李方晨还打算与王萱儿多待上片刻,如今情况不对,只好回转长安。
相对于他们二人,白狼营中的李泰就纠结的多了。
今日好不容易从营中告假,去孔府拜访。
结果未来王妃的面都来不及看上一眼,就被孔颖达那个老家伙轰了出去。
李泰没有半点办法,孔家对他有礼有节,那孔颖达却是个麻烦。
虽然李泰也知道,要娶的是孔颖达的宝贝姑娘,可怎么看上一眼都不行?
惆怅啊,府中莺燕散了个干净,侍妾也只是留下了一个。
李泰很清楚,留下那一个也没什么好心思。
经常在自己耳边说孔幸夷的不是,对孔家多有抱怨。
很明显,她想上位,却不得机会。
李泰知道,可他不想给那侍妾也赶出去,毕竟时间长了,人都是有感情的。
那侍妾伴了自己两年多,指望人家无欲无求,这根本不可能。
李泰自己都有些犹豫,这孔家的女人,要是娶回来,会不会将来也变成麻烦?
自己那位丈人,明显不是善茬啊!
人家现在未有官身,却是名满天下的仁义大儒。
靠着兴学之事,都快被世人称作显圣了。
李泰发愁,自家事难断,没有办法只好去问二哥的意思。
到了秦王府,却听下人说,秦王跟秦王妃外出游玩去了。
李泰心中更不是滋味,二哥你倒是带着二嫂到处游玩,可我却连见都见不着幸夷。
心中略有不甘,只能化悲愤为食欲,安排秦王府管事玄一给自己准备大餐。
对此,玄一并没有任何不满,这魏王在秦王府蹭吃蹭喝,都已经习惯了。
雨落风吹,夏日气候多变。
李方晨因此没了继续游玩的性子,便和王萱儿重返秦王府。
还打算多聊几句,却听下人报,魏王在府中。
询问了几句,李方晨猜出,青雀怕是心中有瘀结。
难道之前事情的阴影,还未曾散去。
跟王萱儿致歉,派人将她送走,赶紧入堂去寻李泰。
进门后,酒气扑面而来,李方晨当即翻了个白眼,“青雀,你是想斗酒诗百篇吗?”
李泰神色低迷,趴在桌上,一看李方晨到来,忍不住喊道:“二哥,陪我喝!”
李方晨上前拿走他的酒,这才落座,问他。
“怎么着?今儿个谁惹我们魏王不喜了?”
李泰苦笑道:“二哥,我想见幸夷,却不得入门,那孔老头实在气人!”
李方晨忍不住笑问道:“就这事,值得吗?”
李泰摇头,“二哥,你不知道!我为了幸夷,家中如今只留下了一个侍妾,其余人全部散走,这样都不足以让孔老头另眼相看吗?”
李方晨拍了拍李泰的肩膀,“说吧,你想做什么?”
李泰笑了,拉着李方晨道:“我就知道,二哥你最懂我!”
李方晨拍开他紧拉着自己的手,“想做啥就做,别跟我耍酒疯!”
李泰重重点头,对着李方晨说道:“二哥,我想办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不必太子哥差的大事,要让那孔老头对我刮目相看!”
“所以?”
“你帮我!”
李方晨挠了挠头,自己倒是也有个打算,只是不知,能否符合李泰口中干大事的标准。
“二哥!”
“行,明日起,你不用去白狼营了。”
“二哥,你有主意了?”
李方晨拍了拍李泰的肩膀,“准备好,吃苦受累的活儿,你到时候别后悔就行。”
李泰哈哈大笑,“我有什么可后悔的?”
第三百零六章 李泰的立功计划
宿醉一场,第二天醒来,李泰就迫不及待跑到李方晨书房。
一般情况下,李方晨都会选择在书房休息,在昨天答应了李泰的要求后,他就来到书房,开始准备全盘计划。
有道是,兵未动,粮草先行。
李方晨要做的可不仅仅是一件事那么简单,他要开先河,要让大唐重新孵化出一个全新的生产养殖方式。
农庄!
流水式农庄,从稻田、菜田到畜牧放养,甚至还要包括鱼塘。
真正做到自给自足,还要想办法构建庄子里的饮水系统、清洁系统,同时要尝试做肥料引产增产。
不仅如此,李方晨还打算成立一个农业研产基地。
大唐发展虽快,可农业始终没有跟上发展速度,依旧停留在几年前的标准上。
没有良好的防灾防患方案,各地还是不是会被天候所影响,偶尔也会有蝗灾出现。
只不过大蝗灾如今很难看到,当初李方晨跟李世民的建议,使得各地对于蝗灾的防备能力提高了不少。如今哪怕出现了,蝗灾也只会变成人们口中美餐,要不是顾及旁人口舌,大唐恐怕早就开放养蝗产业了,能入药能果腹,哪个不喜欢?
“二哥,你这写什么呢?我咋有点看不懂?”
李泰挤在李方晨旁边,看着李方晨长篇大论,最令他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单个字他还能认识,可若是组成词语,反倒让他有些不明就以。
“生态农庄计划试行办法,建设案例农庄、典范农庄,以成效推动各地产业结构变革,从而带动当地发展”
李方晨收笔,笑道:“走,与我进宫一趟!”
“好!”
李泰虽不知二哥要做什么,不过看二哥胸有成竹的样子,应该是已经有了主意。
两人搭伴入宫,至于那几位还在白狼军中受苦受累的兄弟,早就忘在了脑后。
入得宫中,面见李世民。
李方晨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父皇,能否给儿臣一个庄子?”
李世民诧异,“你不是都有一个庄子了吗?”
“这不一样!”
没头没尾的问答,让李世民很是不解,“难不成你还想给白狼军挑一处庄子?”
李方晨想了想,生态农庄确实不能光靠他和李泰两个人,要是能多点人帮忙,那效果一定很好。
“父皇言之有理,白狼军儿臣打算全部带走。”
“带走?”
李世民陷入沉思,忍不住问道:“你打算去哪?可是这长安,又有人招惹了你不成?”
凭他对钰儿的了解,这小子怕不是又憋着坏,要害谁吧?
有他在,消停不了两天,就会有人出来倒霉。
李泰急忙道:“二哥与儿臣打算做一件有利于大唐万世千秋的事情。”
“哦?说来听听。”
没想到啊,合着是钰儿又想出什么国策来了,看了看一旁的青雀,肯定和他有关。
难不成青雀还没有放弃夺嫡?
那也好,不然太子过得太舒服了,缺少磨炼。
李方晨道:“城外五十里,一处千亩的土地,儿臣打算改建一处农庄。”
李世民纳闷道:“是何农庄?千亩之土?”
“田!畜!渔!三者合一之庄,三年时间,打造大唐第一庄。”
李世民侧目,疑问道:“你是说,三年时间,你要带着青雀建一处庄子?”
李方晨笑道:“还有白狼军和恪弟他们几个!”
“不行!”
想都没想,李世民直接拒绝,再厉害的大唐第一庄,也不能直接锁住五位皇子三年时间。
尤其是秦王,好好的秦王不当了,去建庄子?若是给外人知道,怕不得骂他李世民昏君无道吗?
再者说,这事他要是答应了,那皇后那边怎么办?
李方晨倒也没有灰心丧气,反而继续道:“此庄若能施行,我大唐便可推广至全国各地,到那时家家户户有余粮,一月五次肉拌饭。父皇,为何不同意?”
李世民略显生气,“朕因何生气,难道你不明白吗?”
“父皇,您觉得一个农庄可以提供五谷、家禽、牛羊豚鸡鸭之外,还能贩渔。庄中可养多少户?”
李世民想都不想直接答道:“若按你那千亩地来看,怕是五千户不在话下。”
李方晨趁热打铁继续道:“若有一百个这样的庄子呢?一个庄子增税十万贯,可好?”
李世民未答话,一个庄子十万贯?
若真是如此,一个庄子建成,推到大唐境内,百余个庄子岂不是一年上千万贯?
钰儿此言必定有所保留,怕是十万贯不止,只是不太可能达到百万贯而已。
他哪里想得到,李方晨打算做品牌产业,盈利百万贯,养活几万人,才是个开始。
要不然,动用白狼军和各位皇子齐出动,就为了区区十万贯,难免有些不值。
看着李世民还在犹豫,李方晨退了一步,“明日恪弟他们回宫,我和青雀去干,算上白狼军五千人,也不算劳师动众。”
李泰一听乐了,一开始可没想到二哥会带着其他几人,毕竟功劳这种事情,还是人越少越好。
李世民犹豫了一下,突然发现不对,这小子在给自己下套,什么把李恪他们送回宫。
其实一开始,他就没想着带李恪他们,只是用来迷糊他的一个条件罢了。
“一年!朕只给你一年!一年之后,你该成亲了!”
同时,李世民心中还有一句话,一年之后,也该让你步入朝堂了。
秦王自面世之处,就一直游离在朝堂之外,同时却享有着旁人无法想象的权利。
可以说,李世民隐隐将他当做了自己的继承人。
太子虽好,比之秦王还是略差半分。
大唐的第二任秦王,光是从称号,就可见李世民对李方晨的重视。
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就是有一点不好,无心权势。
而且,他还十分容易被人激怒。
重感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