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也不见外,两兄弟哈哈大笑。
孔颖达更加纳闷,这是个什么情况,怎么光是兄谦弟恭,之前的针锋相对到哪里去了?
似是看出了孔颖达的疑惑,李方晨笑道:“我们是兄弟!”
亲生兄弟你争我夺,那李方晨先前所做的努力不久白费了?
他为了整个皇室,付出最多的地方就在于亲情。
哪怕李承乾和李泰,最敌对的那段时间,都没有想过要杀掉对方,又或者毁掉对方,这心中有那么一根紧紧拽着的绳子,连通着李方晨,更连通着他们两人。
李方晨是三人之间最为核心的关键节点,一但李方晨除了问题,那么维系两人的绳索将瞬间崩断。
李泰为何轻易被李元昌挑拨,其根本原因就在李方晨身上。
李承乾对待李方晨的态度,决定着他对待宫中各位兄弟的态度。
同胞子若是还一再提防,那么余下这些兄弟也将是死路一条。
孔颖达对此,保持怀疑,一切且先看着,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上前拉着李方晨问道:“殿下,如今小儿学堂已经落实了六百多座,处岭南外,各道皆有,下一步我们怎么走?”
李世民都忍不住正起身,准备听一听李方晨的意见。
“岭南为何没有?”
孔颖达好不犹豫开口道:“岭南多夷人,唐话尚且不通,如何设学堂以教之?”
李方晨又看向李承乾,“你不会也是这么想的吧?”
李承乾反问道:“有何不妥吗?”
李方晨又看向李世民,发现对方也是如此,忍不住叹道:“夷人不算唐人吗?”
“当然不”李承乾禁声了,如何不算,既在唐土,那便是唐人。
“若是能教会他们说唐话,行唐事,他们是唐人吗?”
“这”
“突厥两道,也没建小儿学堂?”
孔颖达急道:“一所学堂倒还好说,成千上百,国库难支!”
“百年大计,不容有错,突厥两道和岭南必须有小儿学堂!”
孔颖达和李承乾面露难色,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李世民略显不耐,“钰儿,有法子你直说便是!”
李方晨点头,“那儿臣斗胆,借报馆一用!”
李世民惊道:“你要害谁?五姓?”
报馆面世,孔家认怂,五姓更是给逼反了一个,李世民都不敢轻易动用。
“既然见到了风闻的厉害,为何不能推波助澜一波?”
“还请殿下明示!”孔颖达知道,秦王必定有主意。
李方晨对着李泰问道:“我若让你出钱,建少儿学堂,你可愿?”
李泰点头,“当然!”
“几处?”
李泰犹豫了一下,“三处可否?毕竟我魏王府中下人不少。”
“那我若将你修建三处小儿学堂,为大唐百姓谋福之事登上报纸,传扬四方,你可还会再捐?”
李泰眼睛一亮,“自然,倾尽全力!”
李方晨摊开手,“诸位可明白了?”
李世民沉思许久,忍不住叹道:“钰儿,倒是朕将报馆给用废了!”
“父皇多虑了,只不过旁人未曾往报纸上想而已!”
为名者数不胜数,有此机会,五姓也得掏出一大笔,还有那满朝文武,必会用以扬名!
李世民随后又道:“若如此,那朕可否用此法子,去做造桥铺路之事?”
亏是没说修建宫殿,不然李方晨非得疯掉不可,劳民伤财去修建宫殿,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若如此,父皇必会流芳百世,受后人敬仰!”
李世民哈哈大笑,很是高兴。
“二弟,那若是我用报纸,引商贾入局,修建学堂,岂不是秒事一桩?”
孔颖达和李世民都想着五姓和世家百官,李承乾已经先两人一步,想到了商贾。
李方晨忍不住赞道:“正事此意,大唐中凡有心之人,皆可捐赠!由户部拟定,工部督建,太子哥和孔老头负责监管,如此造学堂,比原先快上三分不止!”
“快取纸笔来,孤这便要记下!”
李承乾和孔颖达,为了此事没少发愁,如今有了主意,如何不喜。
急忙命人取来纸笔,记录下来,过几日也好以此为基础,做出一个折子,呈与朝堂之上。
李世民忍不住笑道:“若真如此,钰儿怕又是大功一件!”
李泰略有羡慕,忍不住问道:“二哥,要不你也给我找个事情做?”
李方晨毫不犹豫道:“不可,过几日你随我去白狼!”
“白狼?”
“不仅青雀要去,我想着宫中适龄的皇子,都走一趟白狼!”
李世民不解道:“钰儿究竟是何想法?”
“我想让大唐,不只有一只白狼存在!”
“你的意思是说,诸王?皆统兵?”
李承乾脸色略显复杂,如此一来,最为难的便是他。
“倒也不是,择一二统兵便可,必须为父皇和太子哥所信任之人!”
李方晨很清楚,权力会迷乱人的双眼,若不加以限制,这帮皇子有了兵权,就等于有了造反的资本!
“此事再议,朕想听听,你打算带谁去白狼!”
“李恪、李佑、李治三人!”
李治如今也是半大的小子,跟上出去涨涨见识,倒也不算太差。
“朕可允你再行西宫之事,白狼切莫再提,不准!”
李方晨无奈,没有办法,只好如此,既然如此,那就重新练练这帮已经在养膘的皇子们!
“二哥,我可以不去吗?”李泰却傻了眼,真要给他安排过去,那不得累死?
“少说废话,反对无效!”
“禀圣人,颜师古和王绩到府,如今就在府外,可招他们进来?”
李泰眼皮一跳,忍不住笑道:“二哥,你岳丈来了!”
李方晨无奈,翻了个白眼,他们俩跑过来做啥?
李世民却命人将他们引进,虽说这是孔府,可一但皇家进入,那么护卫的事情,也就由千牛卫说了算!
“臣颜师古,拜见陛下!”
“民王绩,拜见陛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 岳丈至,突发难
“免礼,看座!”
李世民看到颜师古和王绩到访,心想应该是与王萱儿有关。
王绩再次施礼道:“不知在场那位是秦王殿下?”
李方晨走出身,“既是东皋子先生当面,小王李承钰有礼了!”
王绩摆手道:“使不得殿下大礼,绩至此,有一事不明!”
颜师古面露难堪,急忙出身对李世民拱手道:“启禀陛下,东皋子此来确实与宣儿有关”
“绩想知道,秦王何德何能,娶我东皋子之女!”可惜不给颜师古抢话的机会,王绩突发惊人之语。
颜师古面色略有暗淡,自己这老友哪里都好,唯有这脾性
“混账!朕的皇子,还配不上你东皋子的闺女不成?”
李承乾上前道:“还请父皇暂且息怒,这位东皋子,为何待孤之二弟如此无礼?”
话说的很公正,但是面色上已经流露出了些许杀意,若故意而为之,那这老匹夫,今日便死在孔府之中!大唐的秦王,轮不到他一介白身来说三道四!
“使不得!使不得!”颜师古急忙为王绩辩解,“绩为好意,只是为女考虑,还请陛下与各位殿下恕罪!”
李泰更恨声道:“一介酸儒,也配猖狂!”
王绩面色不变,丝毫不受影响,李方晨顿时来了兴趣,看样子此人这是有意为之。
他知道有颜师古在,其他人动不得他,更何况这是在孔府,杀人不详。
不过手段太过于低劣,如此触怒他人,怕是最后肯定会受一番苦难。
“父皇,太子哥,青雀稍安勿躁!”
李方晨先请各位息怒,随后让孔颖达上了一壶茶,摆在桌边。
“东皋子先生学富五车,若有指教,小王自会侧耳聆听,但不知道此番,东皋子想问什么?”
礼节备至,李方晨更是亲自为对方斟茶,远处李世民眉目间明显有一丝阴霾。
颜师古跟在李世民身边,“陛下,要不请孔夫子引你我君臣在孔府中转转?”
李世民冷哼一声,“一个个,真当朕不知,你们在想什么?”
孔颖达缩了缩脖子,也不敢答话。
颜师古叹气道:“为人父者,难免会为女考虑,此乃人之常情。殿下聪慧,此事与他而言不过小菜一碟,陛下又何必惊怒?”
李世民如何不清楚,他只是怒王绩不识抬举,毕竟王绩始终都是一介白身。
若非钰儿开口,李世民怕是早就派人给王绩拿下,送入宫中吃一番苦头。
颜师古也是清楚,左右不得帮言,他如何不清楚,王绩只不过是故意而为之。好让秦王知晓,他这岳丈不好招惹。省得日后自家女儿嫁入秦王府中,无后台关照,被人欺负了去。
要真说嫁与秦王之事,王绩并不反对,秦王名声,大唐皆知。
可秦王总归是要有三妻四妾,自家女儿性格软弱,被人欺负了也只会忍气吞声。
王萱儿以后要是在秦王府中受了苦楚,王绩一介白身,也只能干看着,无可奈何!
此行之目的,无外乎告诉秦王两个字,“珍惜”!
李世民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毕竟这件事情,从始至终,都是李方晨在做主。
李承乾和李泰一旁看着,也不信这老匹夫敢放肆!
一杯茶端到面前,王绩脸上的冷清略显缓解,礼节不可清废,赶忙道:“谢殿下赐!”
李方晨淡笑,随后给自己也添了一杯,落座后问道:“东皋子先生既然有问,那小王自然会知无不言,却不知先生打算从何问起?”
王绩点头,恭礼道:“民知秦王殿下学富五车,更能定国安邦,实乃不世之才。民有一问,想请教秦王殿下,为何会选择王绩之女,王萱儿?”
“无他,入眼而已!”
“入眼?”本以为会夸赞自己女儿好看之类的话语,却不想仅仅是一句入眼。
“天下女子何止千万,一人入眼,足矣!”
王绩不解道:“殿名声在外,想找什么样的女子,不是唾手可得?”
李泰一旁略有不屑的讥讽道:“我二哥为国为民,却不为己,女色与他,更是过眼云烟!”
李方晨笑着给王绩解释了一句,“我四弟青雀,封号魏!”
“魏王殿下!”
王绩拜礼,随后又看向李方晨,“真如魏王殿下所言?”
李方晨却摇头道:“既是为人,更是为己,天下安定,本王才能坐稳王位,日后贪图享乐,岂不逍遥快活?”
王绩哑语,李泰和李承乾在偷笑,每次都是这个借口,也不知他们这位“兄弟”究竟是怎么想的,听上去跟个纨绔王爷没有任何两样。
似乎是听到李方晨那一句坐稳王位,王绩忍不住问道:“为何不争?”
“为何要争?本是兄弟至亲,夺来争去有何意义,倒不如大树底下好乘凉。”
李承乾忍不住转过身,二弟对谁都是这番言论,他似乎根本看不上那个位置,还不如一个王位让他过得更舒服一样。
“那殿下,今后打算如何对待我女萱儿?”
话至正题,王绩也不再打算藏着掖着,这位秦王,完全颠覆了他对于王爵的认知,似乎有点“特殊”?
“本王为何要对待她?”李方晨嘴角闪过一丝玩味。
王绩懵了,“殿下莫非是在拿绩说笑不成?”
李方晨却道:“先生又怎会如此做想?本王与您家的千金只是圣人赐婚,不代表不可以否婚。与本王而言,娶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作为秦王妃,其实都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本王为何要娶?”
王绩脸上略有羞怒,似乎把秦王这番话语,当做了羞辱。
“既然如此,殿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本王不管,你自己去请命吧。”
“你殿下到底要做什么!”
“做什么?本王只是告诉你一个道理,爱女本无错,错在己无为!”
“爱女本无错,错在己无为?”
李方晨指了指一旁的李泰,“今日我等入孔府,为我四弟娶妻,心忧孔家老头心中不愿。而你呢?只能自己登门?两者为何会有区别?”
王绩怒道:“孔府书香门第,老夫不过一介酸儒,怎能相比!”
“东皋子,你可知几年前,所谓的书香门第,本王根本看不上眼?长安城的风闻你难道不知,若非孔老头及时看透,本王怕是早已拿起屠刀。”
王绩瞳孔微缩,呼吸略显急促,“殿下,您到底要做什么?”
“立志于山水之间,世人皆醉我独醒?东皋子先生可有曾考虑过,学这一身书生气,究竟为何?难道真为了你游山玩水时,能多吟几首好诗?”
“可是我”
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王问,王绩悔悟
“不知东皋子先生师承,可是与文中子同出?”
“自然,家师”
李方晨却起身,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