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地,远不如大唐人杰地灵。无人会做纸,也无人印书。若是能看上一眼大唐的纸坊和印书坊,我怕是可以死而无憾了!”
李崇辰微微皱眉,“此事略有麻烦,容我想些办法!”
“谢王爷,若能成,东赞定会派人送上重礼!”
“客气了,东赞兄,你们之间又何必见外!”
又是一箱子重礼送到,李崇辰全部笑眯眯收下,完全给禄东赞一种无比贪财的感觉。
甚至可以说一毛不拔,因为府里用来招待别人的茶水,真的太难喝了!
又等了几天,李崇辰派人带来消息,“今夜,我会派人带你们潜入纸坊一观!”
禄东赞心中那个高兴啊,这个郡王还算有点本事,毕竟是皇室宗亲,走几个门道也就给这事办了下来。
可入了纸坊,禄东赞却无比后悔,因为他根本不清楚造纸的原浆究竟是什么。
只知道取浆晾晒,干后成纸。
“王爷,那印书坊?”
又送了一箱子金银珠宝后,禄东赞再次提起了印书坊。
李崇辰叹气道:“我那位皇兄实在小气,卡着印书坊,还真不能带你们进去。”
“您哪位皇兄?”
“秦王!”
禄东赞噎住了,不敢再谈,之前的经验告诉他,只要自己一说秦王,保不齐又会出什么乱子。
“你说,要是火药坊倒还好,可那印书坊,本王是真的插不上手啊!”
“王爷,实在是辛苦您了您刚才说什么?火药坊?”
李崇辰点头,随即露出了笑容,禄东赞十分熟悉,又派人取来一箱宝物送上。
“不错,正是火药坊!”
禄东赞不敢轻信,“王爷,听说那不应该是大唐看守最严密的地方吗?”
李崇辰笑道:“秦王皇兄被罢免了兵权后,这火药坊的管辖也就落到了工部之中。本王正好有个妹婿,如今就是火药坊的管事。”
禄东赞大喜啊,没成想还有这种好事送上门,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进去,带些火药出来,同时也看看那惊雷神器究竟是什么模样!
等回到吐蕃,他们也好学着仿制不是?
“王爷,外臣想去”
“本王有些困顿了。”
“但凡能进去,王爷您要多少财宝,外臣给多少!”
李崇辰露出了得逞的表情,也不知是在高兴对方入套,还是在高兴自己又能大赚一笔!
第二百四十五章 预谋不轨,逐出大唐
禄东赞永远都不会想到,他和李崇辰所谈的一切内容,都被人送到了皇宫之中。
李世民看后,忍不住叹道:“钰儿所思甚远矣,此事若非早有准备,怕是最后真要着了歹人的道。”
下方蒲团上跪坐的长孙无忌苦笑,“陛下,怎么说也是外使,杀不得。”
李世民略有不爽,“朕知道杀不得,可朕心中隐隐有些担心!”
“陛下,您的意思是?”
“吐蕃虽小,可除此之外还有高句丽、室韦、南诏等诸多小国,倘若真让人得逞,怕是白费了钰儿一番苦心。”
火炮若是泄露出去,最先遭受波及的必是大唐无疑。
长孙无忌忍不住赞同道:“秦王一心为公,奈何天不随人愿。”
“明日早朝,给他们轰出去吧,反正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对了辅机,那些钱财可曾清点?”
长孙无忌点头道:“已然备好了折子,这次他们前来共带有十六车财宝,如今七成落入我们手中。”
“好!充入内库,记着分给秦王府三成,毕竟李崇辰那小子是钰儿的人,也给他留半层。”
“是,老臣这就去安排。”
第二日朝会,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给禄东赞等人喘息的时间。
“和亲之事,朕思虑再三,还是觉得就此作罢。如今我唐未有适龄的公主待嫁,请外使归吐蕃后,告知吐蕃赞普。就说朕对于他送来的贡品十分满意,嗯,就这样吧!”
禄东赞瞪着瞳孔,一脸的难以置信。
以前进贡时,不还有回礼吗?怎么眼下连回礼都没了?
眼神向前看去,希望他人出来为自己说上两句话。
可是他失望了,满朝文武,包括哪些已经打点过的官员,竟然一位都没有出身。
李崇辰和长孙无忌两人更是看都不看一眼,颇有一种用完就扔弃的感觉。
如果此刻禄东赞再搞不清楚自己被人玩弄的话,他也不配作为主使入唐了。
“今日之辱,他日必百倍奉还!”
心中记下此事,禄东赞领着另外几人,返回鸿胪寺。
召集好手下,直接离开长安。
而李方晨接到手下来信时,忍不住大笑出声。
十七一旁问道:“殿下,今日怎得如此开心?”
李方晨指着书信道:“打跑了豺狼,如何不能高兴?”
“豺狼?不是吐蕃使者吗?”十七略有纳闷。
李方晨笑着为对方解释,“入唐为利,吸取大唐的养分,若是碰到好处,必要咬上一口。这不是豺狼,又为何物?”
十七似懂非懂,反正殿下说的都对,说他吐蕃是豺狼,那便是豺狼!
“殿下,魏王殿下来了。”
“嗯,让他进来吧。”
李泰入秦王府,很是怯意。
迈着小步,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李方晨眼前。
“二哥,你这日子倒是潇洒,可就是苦了弟弟我了。”
李方晨白了对方一眼,“有话直说,少在这阴阳怪气的。”
“嘿嘿,还是二哥你了解我。”
挠了挠头,也不在意自己被揭穿,直接坐在李方晨旁边的摇椅上。
“二哥,你支持我,还是支持太子?”
看着李泰紧张的神色,李方晨坐起身子,叹气道:“始终是兄弟,不要做的太过了。”
李泰苦笑道:“我这不也是为以后做打算吗?太子的心胸真的太过于狭隘了,如果他以后容不下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李方晨起身,拍了拍李泰,让他跟上自己。
两人一路行至书房之中,看着满案文书。
李方晨笑道:“你可知这些是什么?”
李泰答:“当然是二哥写的国策,二哥一心为国,青雀如何不知?”
李方晨摇头,“这不是为国,而是为你我身体中流淌的血!”
“还请二哥为青雀解惑。”
“自先秦开始,每一代国朝,都在往权利集中转变。最先为国主,任何权利都想抓在自己手中,却不知想要的越多,他们失去的就越多。”
李泰略有无奈,“二哥,你扯这么远干嘛?我又不是来听故事的。”
李方晨摇头苦笑,“秦皇汉武,你可知他们为何名扬千古?”
李泰立刻答道:“不世之功勋,供后人代代相传!”
“那你可知,为何只有他们的功勋,让人始终铭记?”
“青雀不知。”
谈到正事,青雀收起之前略显轻浮的神色,这也是李世民看中他的一个原因。
“因为他们给华夏民族,树立了一个叫做民族尊严!”
“二哥你的意思是?”
“为何我华夏百姓,可以傲视一切他邦臣民?”
李泰朗声道:“因为我们强大!”
“不错,那我们因何强大?”
李泰直接宕机,这哪里是他能回答的,与其胡说不如不说,二哥总会给他一个解释。
“因为我们与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的文化传承、民族信仰,在于我们比他们更早懂得穿衣生火,更早懂得识文断字!”
李泰微微躬身,“臣弟受教了!”
“青雀,你记住,无论你或者太子谁来继承皇位,对于大唐和大唐的百姓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在这之后,可以为百姓带来什么!父皇为百姓带来了安定,更带来了强盛。你可知长安百姓有多少年,未曾听到过唐军战败的消息了?”
“我明白了二哥,但是我还想再去争,我不信太子!若换成二哥你,怕是要比太子做得更好!”
“想去争就去争,失败了也不要怕,二哥保着你。”
“谢谢二哥!”
“但不准你下阴招,若是太子败了,我也会选择保着他。”
虽然两不相帮,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他已经选择了都帮。帮着两人免除后患,更是免除了性命之忧。
只要有秦王在,大唐的皇子们,就不会动手拼杀!
李泰眼圈有些泛红,难免有些伤感。从李方晨的话中,他可以听出,二哥是真的不喜欢争权夺利。
“二哥,我想吃猪蹄!”
“已经吩咐好了,待会就有人给你送上来。”
此时的李方晨还不知道,本来要离开大唐的禄东赞等人,已经被人半路给拦截了下来。
“贵使,我家先生有请!”
“劳烦带路!”
虽不知是何人,禄东赞也只能硬着头皮前去一见。
自己这边不过百余人的队伍,直接碰到了一支足有三百人左右的唐军。
这可完全不是他能对付的存在,如今除了乖乖听话,再无其他选择。
远处一个小亭子里,坐着一位书生,看样子早就算计好了禄东赞等人的离行路线。
“贵使,实在对不住,只能用这样的方式与你一见!”
禄东赞摆手道:“免了,不知先生什么来路,拦着我有打算做些什么?”
那书生与禄东赞面对面,面部略长的刀疤让人一看就打心底里犯怵。
第二百四十六章 苟戍之谋,吐蕃入局
“贵使,奉我家主人之令,来跟您谈点事情。”
“先生贵姓?”
“当不得贵使妙赞,本人单名戍,姓苟。”
“原来是苟戍先生当面,那贵主人是?”
“大唐鲁王,李元谨!”
又是一个王爷?禄东赞略有皱眉,他目前对于大唐,还有大唐的王爷们,没有一丁点的好感。
“贵使可是在担心什么?”
苟先生看出了禄东赞的顾虑,开口问道。
禄东赞冷哼一声,“大唐的王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苟先生笑道:“贵使莫要生气,我知你在长安让人摆了一道,但是输了脑子可以,总不能再输了气度吧?”
一句话给禄东赞噎住了,缓了好半天才重新开口。
“那不知苟先生,您和您的主人,想和我谈什么?”
苟先生神秘一笑,“那就要看贵使您的意思了!”
禄东赞脸色略有难看,“看我的意思?苟先生,我非常讨厌你们唐人绕圈子的说话方式,难道就不能说简单一些吗?”
苟先生连连点头,“自然,其实简单一点就是,我家主人,想要与吐蕃谈一笔买卖!”
“什么样的买卖?”
“可以让贵使报仇,扬眉吐气的买卖!”
“让我报仇?难道你还能杀了秦王李承钰、济北郡王李崇辰还有赵国公长孙无忌吗?”
记得可真清楚,看样子之前的事情真给他气坏了。
苟先生很是开心的笑道:“为何不可?”
禄东赞身子细微颤抖了一下,“那么如今,我倒想听听,你到底要谈什么了!”
苟先生快人快语,突出了四个字,“联军,罚唐!”
禄东赞听后连连摆头,“打不得,大唐如今强盛,吐蕃还不是大唐的对手!”
苟先生安慰道:“贵使多虑了,若是吐蕃与大唐对敌,必败无疑。可若是你我双方联手呢?”
“与你联手,鲁王?恕我无知,尚且不知你家主人,到底有几分本事!”
苟先生笑道:“贵使只需派一人重返长安,过几日便可知晓答案。”
禄东赞面色阴晴不定,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苟先生”让他心中略有不安。
“既然如此,我便信你一次,派人入长安待上两日。”
也不知,他究竟想让自己知道什么,形势比人强,眼下人家可还带兵给自己围着呢!
长安城中,火药坊外,一人偷偷摸摸,怀里似乎揣着什么东西。
“东西带来了吗?”
一处偏僻之地,一个蒙面人就等在那里。
“带来了,这可是费了我不少心思才拿到的,你可得加钱!”
蒙面人声音略有阴寒,“可以,拿出来给我看看!”
“好,给你啊!你”
本以为对方会给自己一大笔金钱,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寒光闪过的匕首。
痛苦地倒在地上,双手捂着血流不值得喉部,眼中满是惊惧。
蒙面人将匕首上的血迹擦去,冷笑道:“愚蠢的家伙,东西都已经到了手,难道还要留着你不成?”
等到地上这人断气后,才潇洒离去。
第二日,火药坊的一名管事,死讯传回宫中。
李世民惊怒道:“给朕查!仔细的查!”
火药坊出惊雷器,这是全大唐的共识,那管事品阶不高,却也是能接触到火炮和火药制法的存在。
从搜查的情况来看,已经在他家中搜出了数千贯钱,明显已经被人收买。
那么,眼下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李世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