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弟,这又怎么可能?莫要说笑!”
    “我可不是在跟你说笑,到时候人家指不定还会说,你我皆是他族血脉,大唐是人家建立的。如此篡改历史者,你待如何?”
    “打!杀他个片甲不留!”
    “可若是打不得呢?”
    “这如何打不得?”
    “唉,时候不早了,太子哥早些休息,臣弟先行告退。”
    “我送你。”
    这一番话留下了,整整一夜,李承乾都未曾入眠,在思考李方晨话中的含义。
    或许二弟说的有几分道理,无长久之国,唯有千古流传的历史文化。
    倘若真有一日,历史也遭到他人篡改,那么他大唐之后的各国,又该如何是好?
    二弟说打不得,不外乎两种可能,一为对方实力强大打不过,二为局势艰险,不可轻易出兵。
    无论哪一种,似乎后世都会进入一种举步维艰的感觉。
    明明是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在李方晨说完后,李承乾有了一种不好的猜想。
    “若真如此,孤怕是还真要争上一争,不为权势,只为给后世开一道先河。明正典史,乱编国史者诛!意谋国利者诛!通敌叛国者,三代杀绝!”
    后几日,未行朝会,禄东赞领着另外两卫副使,在长安城中到处送礼。
    作为在文官里最具影响力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垢三人,也就成了他送礼的目标!

第二百四十三章 登门拜访,重礼求人
    “劳烦通报,外臣禄东赞,求见赵国公!”
    赵国公长孙无忌府外,禄东赞带礼前来。
    管事回报,后引他入府,这才让他松下一口气。
    如莱国公杜如晦、梁国公房玄龄那边,他都已经去过了,对方根本不予通见,甚至都不得进门。
    下人更是一脸嫌弃地将他们赶走,完全把他们当成了瘟神一般。
    “多谢!”
    国公府的管事,禄东赞都不敢有丝毫轻视,道谢之后还给对方手中塞过去一块银子。
    管事脸色未变,收入囊中。
    “贵使这边请,我家老爷请您去偏殿。”
    “劳烦带路。”
    入得厅堂,禄东赞急忙见礼,“外臣拜见赵国公!”
    长孙无忌笑道:“不必多礼,使者请坐。”
    “谢赵国公!”
    入座后,禄东赞急忙让人抬过来提前准备好的箱子,里面金银财宝数不胜数,只要能让赵国公相助,这点损失还是值得的!
    “无功不受禄,还不知使者此番前来所谓何意?”
    长孙无忌并没有被重礼迷失双眼,相比较那个沉重的大箱子,他更好奇这吐蕃使者来寻自己究竟会说什么。
    禄东赞笑道:“薄礼送上,聊表心意。外臣早就听闻赵国公可是陛下的左膀右臂,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还别说,长孙无忌真给逗乐了。
    “贵使说笑了,有事直言便是,若老夫能帮,尽管开口。”
    不过老狐狸始终是老狐狸,根本没提“一定”这两个字,完全是看菜下饭,不到关键时刻不松口。
    大家都是聪明人,禄东赞也没打算藏着掖着,他很清楚要论心思,自己比大唐这些国公可差远了。
    “赵国公不知,此番来京,是我吐蕃赞普之意,意图求娶大唐公主,同时修缮两国友邦。如今却被秦王唉,实在不知回去后,该如何与赞普交待。”
    长孙无忌瞳孔微缩,“那不知,老夫能帮你们什么?”
    禄东赞急忙起身恭敬道:“还请赵国公在朝堂上,替我吐蕃赞普美言几句。吐蕃只有交好大唐之意,绝非狼子野心之辈!”
    长孙无忌捋了捋胡子,笑道:“仅仅如此?”
    “当然如此!”
    禄东赞说的斩钉截铁,看上去好像就只是想娶公主这一件事情而已。
    至于其他,他不敢乱提,万一人家不答应,平白给自己添了几分麻烦。
    “既然如此,倒也好说,只是贵使可知,一人难以成事。若要老夫定着百官,去为你们赞普求亲,似乎礼不够吧?”
    禄东赞松下一口气,答应了就好说,至于花费几何?
    放心吧,等公主一嫁,总是能从陪嫁上找回来的。
    “赵国公说笑了,这点请您放心,我已沟通了多位朝臣,过几日再上朝时,只要赵国公开口说上两句,吐蕃感激不尽!”
    长孙无忌可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就这么给糊弄过去这怎么可能。
    收礼了就要办事,可不能自己一个人去当傻子。
    “贵使说笑了,若是不说清楚,老夫此刻倒是有点不太敢收,毕竟老夫年岁已高,如今只求着过几天安稳日子,回头一递折子,老夫也就剩下一个国公的爵位而已。”
    禄东赞心道不妙,这不是到嘴的鸭子飞了吗?
    好不容易搞定一个领头羊,还想趁着他的名头,再去拉拢几家呢!
    “赵国公多虑了,禄东赞绝不是莽撞之人,又怎会选择将国公大人推到最前面呢?”
    长孙无忌笑着摇头,“老夫倒不是担心被你们当刀使唤,老夫担心的是秦王殿下。”
    一提起这茬,禄东赞等人脸色一瞬间就黑了,那人简直就是他们的克星。
    “赵国公,禄东赞有一事不明。”
    “请问。”
    “来之前,禄东赞明明探查到,秦王并不受当今陛下宠爱,为何大唐百官对他如此畏惧?甚至连赵国公您都有不愿与他交恶?”
    长孙无忌眼中略有嫌弃,“真不知是何人告知与你这个消息,你可知秦王为我大唐做了多少?百官并非是畏惧,而是心中有愧。”
    “哦?有愧?我只听闻秦王战功卓越,还真不清楚他为大唐做过什么,可是因为那秦王侧妃之事?”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你当然不知,朝臣中大部分都不知道,真正知道的人,绝不会去触碰秦王的霉头。只要秦王一日不反,整个长安,就不会有任何人敢去害他!”
    “可行事如此霸道,难道无错吗?”
    “错?秦王主杀伐,何错之有?便是他今日对老夫不敬,老夫都要硬生生受着。功远大于过,何人敢言秦王错?”
    不错,秦王功太高了,高的李世民有时候都需要再三考虑,到底该如何待他?
    供起来养着?除了这样,还有别的办法吗?
    文武双全,上马挂帅,下马治国,如此良才,何人敢毁?
    只是如今功高让人避讳,百官心中一杆秤,虽然说起来很违心,但是他们对于秦王皆有敬重。做些有损秦王威名的事情,他们喜闻乐见,可若是有谁想要秦王之命,怕是无人敢答应!
    “禄东赞不懂,但是吐蕃对大唐绝无二心,还请赵国公明鉴!”
    长孙无忌见对方识相,收起了之前脸色带有的薄怒,低声道:“你只要知道,秦王与我大唐无比重要,甚至远比吐蕃都重要。秦王殿下七千铁骑马踏王庭,也可以再领万人进入吐蕃境内!”
    “是!”
    禄东赞赶忙摆正身子,不敢再胡乱说话,一句秦王不对的话语,竟然给赵国公惹怒了。
    “拿着你的东西,走吧,老夫这里可招待不了您!”
    “赵国公,别”
    机会只有一次,可惜对方并不愿意把握。
    将其赶出府,长孙无忌绕至后门,乘马车向皇宫行进。
    面圣后,第一句话便是,“陛下,吐蕃使臣其心有异!”
    李世民冷笑道:“怎么着,今日又去你府上送礼了?”
    长孙无忌点头称是,并且答道:“重礼相送必有所图,老臣不敢收。更何况,对方明显有意挑拨老臣,想要与秦王作对!”
    李世民略感无趣,摆手道:“再看几日,朕也想知道,他们到底想做些什么!下次他们若是再送礼,你可以收下。”
    “是,老臣明白了。”
    “嗯,最近冲儿如何了?”
    见李世民关心他长子,长孙无忌心中紧张感略有减少,笑道:“整日跟着先生,四书五经倒也记全了,不能与怀玉、哲威那两个孩子相比。”
    要说全长安国公,最羡慕的无外乎秦琼和柴绍。
    后继有人,年纪轻轻有侯爵在身,这是陛下恩宠的表现啊!
    以后哪怕国公之位不在,凭着侯爵,也足以护子嗣百年无忧。

第二百四十四章 再送重礼,朝堂纷争
    长孙无忌跟李世民简单聊了几句之后,领命归府。
    不过三日,禄东赞再次登门拜访。
    这次态度更加诚恳,连他都未曾想到,这事竟然如此难办,之前联系的那一批官员,竟然全部将礼物给送了回来,这明显是打算放弃吐蕃这边。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再次来到赵国公府外,请求面见赵国公。
    心中七上八下,实在不知对方是否也会将自己堵在门外。
    却没想到,这一次赵国公竟然接待了他。
    “外臣糊涂,之前失言,还请赵国公赎罪!”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免了,今日寻老夫,有何事?”
    既然陛下说了,让他收礼,那他就得找个借口,从这吐蕃使臣口中套话。必须搞清楚,这家伙到底想做什么才是。
    “禄东赞,请赵国公看在吐蕃国小势微的份上,帮吐蕃一次!”
    “还是和亲之事?”
    禄东赞急忙点头,“奉赞普令,到唐求亲,若失败,外臣只怕回去免不得要被赞普惩戒,有愧赞普厚望!”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大唐秦王非尔等所能嫉恨的存在,可明白?”
    哪里还敢说秦王的坏话,禄东赞连连点头。
    “赵国公,您看这”
    禄东赞指了指他身后三箱礼品,那可都是重金之礼,比之前多出了数倍不止。
    长孙无忌眉头微抬,“留下吧,但是老夫也有一个条件!”
    “赵国公请讲,外臣一定照办!”
    “娶公主可以,但是吐蕃不得提任何要求!”
    “这我们照办就是!”
    禄东赞还就不信了,一个公主难道还能没有嫁妆吗?
    看到对方犹豫的神情,长孙无忌已经确认,对方明显是冲着公主嫁妆来的。
    再联想当初秦王所言,只怕此言非虚啊!
    “怎么?贵使难道还要关心我唐公主的嫁妆不成?”
    禄东赞苦笑道:“自是不敢,只求大唐可怜我吐蕃土地贫瘠,地广人稀,能给些施舍。”
    话说的很低微,并没有说是不嫁就开战。
    毕竟目前的大唐风头正盛,若是一个不小心,真的开战,又该如何?
    边上西部突厥的惨状可还在提醒着他们,大唐已经是巨龙盘卧,不能小窥了。
    “哦?施舍?那得看你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长孙无忌微微眯眼,心知对方倒是聪明,话说到这个地步,自然该露出真正面目吧?
    禄东赞略显犹豫,秦王在朝唐上那一番话,让整个长安都对他们开始排斥。
    如果在这里又说错了话,当真不知该如何挽回了。
    “赵国公不知,吐蕃仰慕中原文化久矣,对大唐更是无比推崇。奈何我吐蕃官员少有识字者,若能赐予少些书籍,定会让赞普十分高兴。到那时必定重礼送到赵国公府上!”
    长孙无忌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这倒是不难,些许书籍不算大事。”
    禄东赞一看有戏,又急忙道:“还能否赐予吐蕃一些器具,吐蕃穷困,更不懂农耕,若是还能带些老农过去,那便再好不过了。”
    “器具能给,人不能!”
    禄东赞也不多想,有这些已经不错了。
    至于金银那些,似乎每一代中原公主出嫁,都没少赔过。
    可是,他心中还略有不甘。
    说实话,秦王也算是给他提了个醒,若是能够得到大唐在突厥之战中显露头角的惊雷神器,那此番入唐,他们绝对是大功一件!
    拜别赵国公长孙无忌,禄东赞不敢多待,有了他的牵头,一切就都好说了。
    果然,在看到长孙无忌带领收下礼金后,不少官员心动了。
    三日时间,联络了十七名官爵者,甚至还有一位王爵。
    济北郡王李崇辰,这个名字或许有些陌生,可他还有一个代号,辰!
    交谈时,这位郡王殿下对于吐蕃十分向往,言语中多有推崇,倒是让禄东赞惊喜万分。
    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对方不似作假,就是太过于贪财,
    禄东赞考虑许久,终于提出了一个胆大的想法。
    “王爷,外臣有一事相求!”
    李崇辰连连摆手,“东赞兄何必如此客气,唤我辰兄就好,你我如此投缘,若有事,本郡王自然要帮上一帮!”
    禄东赞笑道:“早就听闻,大唐如今有可日产万张的纸坊,不知能否去观上一观。王爷,您可不知,我自幼好习唐文,对于书籍那更是爱不释手。奈何吐蕃乃是不毛之地,远不如大唐人杰地灵。无人会做纸,也无人印书。若是能看上一眼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