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承乾想着,人平安无事就好,倘若二弟真出了问题,到时他不介意拿起屠刀。
    他能说,青雀却不能,因为青雀仅仅只是一个魏王,若对方有心算计,青雀一定会中招。
    感觉到李泰看向自己的目光略有敌意,李承乾暗道自己糊涂,好心办了坏事。
    还有一件事,更让李世民头痛的,那就是秦王侧妃塔娜。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封奏折朝堂惊
    按理说塔娜如何处置,该由李方晨自行决断。
    可李世民却直接下旨,而且塔娜出了秦王府立刻消失在整个长安之中,也不知被莫贺咄安排到了哪里。
    也不知李方晨回来之后,会不会因此怒火难平,再生事端。
    三日后,有一道来自边关的急奏送归长安。
    当着满朝文武,李世民打开一看,忍不住眉头直跳。
    “钰儿要封突厥王庭!”
    古有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今有大唐秦王李承钰封突厥王庭。
    祭天祷告,请天地共鉴,自即日起,突厥王庭不在,大唐突厥道将立。
    恒古功勋,扩土首列!
    若此次封突厥王庭之事能成,再过几年,李世民就敢领着百官去封禅泰山,以昭告天下,朕乃大唐之主,一代明君!
    奏折中还有对秦王失踪许久的解释,在听到秦王殿下领着一万五千人过天山走草原,最后只剩下九千人,所有人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如此兵行诡策,实在少有。
    多有庆幸,秦王未曾出事。
    有人欢喜有人忧,此刻面善心中恨的,其中就有汉王李元昌。
    这塔娜还未享用,秦王竟然还活着,若是秦王归朝,他之前的打算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不让秦王归朝,凭他?
    还没有那个本事,更何况人家秦王在军中声威浩荡,他汉王就算能收买几只耳朵,可收买不了冷刀子啊!
    没有刀锋,谁能把秦王从活变成死?
    但凡出点差错,他这就是有十几颗脑袋都不够掉的。
    下朝后,匆忙赶回汉王府内。
    “苟先生,大事不好了!”
    依旧是那个苑子,依旧是那位脸上有疤的苟先生。
    看着神色慌张的李元昌,苟先生并未着急询问发生了何事,反而一脸平淡请他入座。
    “殿下,喝杯茶。我并不着急,您有话慢慢说。”
    或许是苟先生淡然的态度,让李元昌紧张的内心有所舒缓,入座喝上半口茶水后,李元昌叹气道:“秦王还活着,而且已经攻陷了突厥王庭。若等到秦王归来,我只怕”
    苟先生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采,随后笑道:“殿下,敢问今日早朝,魏王与太子是否有所分歧?”
    李元昌没明白苟先生为什么要先问这个,不过他本着虚心请教的态度,还是先做了回答:“确实如此,李泰上周彻查长安城中乱传谣言者,起初本王还有些担心。”
    “而后,被太子否决了是吗?”
    “不错,先生如何得知?”
    苟先生笑道:“即便太子不说,陛下也不会同意魏王的奏折,汉王殿下可知,此事不仅仅是您派几个下人去坊市随意说上两句,便会如前几日那般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李元昌神色略有不解,“难不成这其中还有其他人插手不成?”
    “然也,博陵崔氏死而不僵!”
    李元昌恍然大悟,差点了如今博陵崔家一干直系,还关在大牢里。
    若说最恨秦王的,非他们莫属,此刻他们巴不得让长安更热闹一些呢!
    “那先生,若秦王归京,那本王的大事”
    苟先生眼中不易察觉的出现一丝冷冽,如此愚钝之人,哪里能成什么大事?
    “殿下过滤了,眼下秦王只怕还一时半刻无法顺利回到长安,殿下不如先下手为强?”
    李元昌连连摆手,“使不得,那可是秦王,但凡出半点差错,本王立刻就得脑袋搬家!”
    苟先生下意识捏紧了拳头,片刻后松开,脸色如常。
    “殿下多虑了,我说的是魏王。”
    李元昌这才明白是自己多想,“那依照先生的意思,先让魏王和太子二人”
    苟先生微微点头,“秦王重情,若看到如此情况,定不会袖手旁观。可殿下不要忘了,无论魏王还是太子,可都不是心善之辈啊!”
    李元昌对于这点深表赞同,他们老李家就没怎么出过老实人。
    “既如此,那本王告退!”
    从始至终,都未曾提及原先秦王侧妃塔娜之事,在李元昌看来,不过一个玩物而已,还不信秦王李承钰会因此与自己交恶。
    说来,那女子他还没品尝过半分滋味,今个怎么着也得去尝尝。
    秦王养了她这么多年,到时白白便宜了本王,哈哈。
    离开时,他并没有注意到,苟先生看待他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一样。
    “还真以为秦王不在乎那突厥女吗?愚蠢啊!看样子我也该功成身退了。”
    苟先生骨头发生阵阵脆响,不消片刻,原先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他,个子缩短了一大截。
    从房中取出一套衣物,和一封书信。
    书信留在屋内,给他离开找寻了一个借口,随后换上那套粗布衣,完全变成了一个下人模样。
    再说李元昌兴致勃勃跑到关押塔娜的苑子,本打算一亲芳泽,可推开房门后却被吓得亡魂皆冒。
    七日时间不长不短,塔娜心中颇受折磨,她不喜欢汉王,一点都不喜欢。
    从府中下人平日里的交谈可以看出,这个汉王绝不是什么善茬,差秦王远矣。
    她被自己阿爹抛弃了,可她并不打算委屈成全。
    整日哭哭啼啼,做给旁人看。
    趁着一次机会,府中夜间看管不严,偷偷拆开被褥那一层布料,给自己做了一段布绳。
    搞搞挂起在房梁之上,哪怕心中再不甘,她也必须这么做。
    “我是秦王的,这一生都属于秦王殿下!方晨哥哥,对不起”
    一个时辰后,李元昌推开了房门,就看到了眼前这一幕无比阴森的场面。
    “给本王把这苑子里所有的下人,都拖出去埋了!”
    本来想着开心一下,可谁知开心变成了惊恐,李元昌甚至都有些担心,这突厥女的鬼魂会不会缠着他不走。
    有心再去问问苟先生,这突厥女死了,那莫贺咄还是否听话的问题。
    只不过考虑到苟先生若是自己一件小事都办不好,怕是都不愿意在为他出谋划策了。
    殊不知,若是真去寻苟先生,李元昌说不定可以看到一出,大变活人的好戏。
    李元昌命人将消息完全掩盖,并随便找了一个相似的侍女,让她代替了塔娜的名头。
    到时候莫贺咄若是到府探亲,也好有人应付一下。
    “对了,本王险些忘记询问苟先生,如何助莫贺咄去拿到突厥可汗之位!”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突厥王庭,化大唐道府(一)
    装作与平日里没任何区别的样子,李元昌继续和莫贺咄沟通,拓展自己未来的规划。
    而远在草原上的,李方晨终于见到了李靖和李孝恭。
    “卫国公!”“皇叔!”
    “你们终于来了。”
    “臣李靖,拜见秦王殿下!”
    “臣李孝恭,拜见秦王殿下!”
    “免礼,两位快快请起!”
    一脸笑容,将二人迎入王庭之中,他们身后还有将近五万人的大军。
    接下来王庭将由这些新来的将士负责接管,李方晨这边开始命人筑造祭坛。
    李靖等人军中还有大量突厥人俘虏,本着废物利用的理念,李方晨让他们来做建造祭坛的劳工。
    无需担心材料问题,随处可见的石块与泥土,不就是现成的材料吗?
    筑高台八层,不上九不犯尊。
    请书回唐,经李世民批准,再委派使者到王庭见礼。
    当有王爵、国公、国候、县候、县伯、县子、县男所有大唐爵位悉数到场。并非全部,更类似于代表。
    突厥各部落,包括已经沦陷的西部突厥,各部族首领、以及继承者必须到场,否则唐军犯境,后果自负。
    除此之外,还有大儒八人、儒生十六人、学子三十二人!
    前隋义成公主、以及李世民准允派遣过来,代表前隋皇族身份的隋皇孙杨政道。
    大唐国公在场者有,卫国公李靖、霍国公柴绍、卢国公程知节、褒国公段志玄、胡国公秦琼等足足五人,英国公李绩因为还在西部突厥镇守,而无法到场见礼,还特地派人送来一封书信。
    远道而来的大儒由颜师古这个老家伙为首,见面便是热泪盈眶。
    “殿下,老朽差点以为永远都看不到你了。”
    李方晨吓得连退五步,生怕他把那鼻涕抹在自己身上。
    “秦王殿下,老夫李纲有礼了。”
    没想到,又来了一位大佬级别的人物。太子太傅,当朝第一大儒,李纲。
    “使不得,李先生快请!”
    儒生和学子,还没有与李方晨出面相迎的资格,有十七他们负责迎接就好。
    整个王庭,似乎变成了唐人的狂欢。
    从长安远道而来的客商数不胜数,更是送来粮食美酒无数。
    用他们的话来说,那就是“今生得见秦王殿下所为,愿散尽家财,助殿下一臂之力!”
    几百辆马车上面,多有一些客商专门送过来的祭祀用品,和赠与军队的酒肉吃喝。
    李方晨并没有讲尊卑有别,反而亲自接见了他们所有人。
    “汝等花费几何,回头报给我身旁亲卫,待本王回到长安,如数奉还。”
    商人们大惊,急忙道:“此乃为大唐贺喜,怎能由殿下偿还,使不得!”
    李方晨却笑道:“爱国之心少有,但不可因此而误己。若尔等皆是胆大妄为之人,视家国于无物,那本王自然收得。可诸位真心无价,远赴万里,只求得见封祭,本王又怎会贪墨诸位家财。此事绝不可有先例,不然后世之人效仿,本王罪过大矣!”
    商人们无不感动,士农工商,商字最贱。
    因为他们吃的是舍去脸皮的饭碗,所以哪怕一个老农指着他们破口大骂,他们都不能还口。
    有些门路的商人倒还罢了,许多小商若是给告到了官府,少不得一顿剥削,根本没有任何人会替他们说半句真话。
    可他们不在乎,汉家天下数百载,唯有今朝吐气时。
    得见旷世之举,哪怕散尽家财又如何?
    大不了做一个升斗小民,因为他们血脉里,流淌着同样的两个字,“华夏”!
    “秦王殿下仁厚,我等又怎会不知趣,若有需要,殿下尽管开口,哪怕摘了刘某的脑袋,刘某也愿为殿下效力!”
    “吾等亦是如此。”
    李方晨笑着摇头,反而指着王庭道:“这已经是本王的战利品了,按照唐例,本王可取一成,大军可取两成。可这里许多东西,拿了对我手下将士也没用,不知各位有何见解?”
    商人们激动道:“我等愿收,并换成足够钱财给各位军爷。”
    “如此甚好,挑去吧,那帮小子身上宝贝可不少。本王允许你们从中赚钱,但绝不可过度压价!”
    “请殿下放心,吾等明白!”
    爱民如子,虽然年纪小了一点,但贤王之名,必能流传天下。
    半月之期,高台完成了一半,大部分部族首领基本到齐,可就有那么几个不长眼的家伙,非要挑衅大唐的威严,不可派人到此,并对外宣称脱离突厥。
    “殿下,此事就交给属下吧。”
    “也罢,还要劳烦皇叔亲自跑上一趟,本王心中有愧,待回到长安定要请皇叔到府上痛饮一番,以示感激!”
    李孝恭笑道:“若如此,还算是我口福不浅!”
    “唉?殿下,怎就光请他李孝恭一人?难道你已经忘了,是谁陪着你一同深入天山?是谁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从未退缩?又是谁”老程一看,这可不成,殿下府里的好东西太多,可不能只让李孝恭一人独享!
    “卢国公,本王也请你一同到府,可好?”
    老程这才满意,紧跟着一群老将围了上来。
    以前是担心参与皇子夺嫡,眼下他们可不在乎了,秦王本就无心夺嫡,若秦王有心,他们绝对会助秦王一臂之力。
    大唐秦王李承钰,值得他们为其付出!
    哪怕前方死路,又有何惧乎?
    至于边上那一帮大儒,大半都在装聋作哑,李纲更是指着旁边一处地方很是赞美。
    颜师古很纳闷,李纲指着那地方有一位六十多岁的突厥女子。
    这李纲一个劲的,夸人家貌美如花,到底是什么意思?老夫聊发少年狂?可你看不上二八汉家女也就罢了,怎么还得对一个突厥老女人产生了兴趣?
    若是李纲知道颜师古这般想法,非得气吐血不可。
    他只不过是装聋作哑,用别的事情来让人忽略他的存在而已。
    李孝恭发兵十七日而归,并给李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