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卡尔大公也乐得搞事情。只有战争,军人才有用武之地。
    “如果军主组织对后金的决战,你们担任这场会战的主将,会怎样进行指挥?”卡尔大公趁着这个机会说教起来。
    “直接用大炮轰过去,一路平推到萨尔浒、赫图阿拉,彻底消灭后金!”一个炮兵科的学员脸红脖子粗地说道。
    他们自从接触大炮后,思维就比较简单粗暴了,只要大炮够多,弹药够足,就没有推不倒的敌人。
    “平推还要老夫教你们干嘛?你们炮兵科真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卡尔大公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炮兵也要讲究策略,你们要是一昧只会倾泻弹药,估计军主早晚得破产。老夫曾与一个叫做拿破仑的对手交锋过,他的大炮兵战术就很灵活,你们还差远了。要铭记,战争是艺术,要有美感。”
    艺术?炮兵科的年轻军官面面相觑,艺术是什么东西?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从辽河套、辽东城两个方向夹击建州,步步为营,不断地缩小包围圈,用火炮和步枪组成封锁线,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只需要步步蚕食他们的城池,我们就能壮大,最终逼迫他们不得不与我们进行最终的会战。“陈孝廉说道。
    “嗯,这个方案倒不失为一种好策略,只是有些保守。“卡尔大公对陈孝廉的方案还是略为认可的。
    就在卡尔大公与众学员在演练作战方案的时候,学堂外边响起嘈杂的脚步声。
    隶属于楚云亲自指挥的参谋总部的人员出现在了门口。
    “教务长!“参谋总部来的人还是第一期军事参谋科的人,对卡尔大公这个老师敬了个军礼表示礼貌。
    “赵有光,你现在是参谋总部的人员,不必多礼。”卡尔大公还记得这个被楚云要去了参谋总部的这个第一期学员,“参谋总部位高权重,一般由你来通告的,都是些重要的事情吧?”
    其余第二期学员,特别是军事参谋科的青年军官,看到上一期的学员已经成为参谋总部的大人物,不由激动不已。自己很快,也可能有这样的运气吧!陈孝廉的眼里放光。
    刚开始陆军讲武堂成立军事参谋科的时候,本土的百姓想着这可能是和幕僚一样的职位,但是实际复辽军的军事参谋部似乎又不一样,职权可能不弱于带领部队的长官。在必要的时候,军事参谋也有权指挥军队。现在军事参谋部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重要部门。
    “军主确实下达了最新指令,请教务长过目。”赵有光将一张盖了楚云的大印的军令交给卡尔大公。
    卡尔大公接过军令,眉头逐渐紧锁,然后又慢慢松开。
    “教务长,军主下达了什么命令,与我们有关吗?”第二期的学员紧张地问道。虽然他们心里猜到一二,但是还是要听教务长亲自验证他们的猜测。
    “呼各位,你们第二期学员的理论课程在这两三日便要结束。接下来,你们将要被编入最新成立的第五旅、第六旅,前往前线进行实战训练。这几日你们要收拾好行装,与家人告别,我们可能要好几个月才能回来。这一次我也会与你们一共前往前线。”卡尔大公神情严肃地说道。
    此刻他的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他的学员可以得到战火的洗礼,终将成长起来,成为一代名将。但是另一方面,他与学员们逐渐培养起了感情。与后金的决战注定要你死我活,肯定是会死人的。深知道战争残酷性的他有些舍不得送这些年轻的军官这么早上战场。
    “我们终于可以上战场了!”年轻的军官们还未成真正体验到战争的残酷,反而激动地欢呼起来恨不得立刻上到前线,彻底消灭后金。

第一百八十四章 范文程的决心
    金州城的百姓发现,最近驻扎在金州城的两支新成立的步兵旅——第五步兵旅、第六步兵旅向北部开发。开发前,许多士兵与家人告别,金州城充满了依依不舍的气息。同时金州城又在流传,与后金的战争又要爆发了。而这次由复辽军挑起战争的借口,是要解救被围困的义军。
    金州城的调动,被后金探子火速传到赫图阿拉,目前皇太极和诸位贝勒的临时大本营。丢了辽东城,皇太极只能回到故都。八旗将官进行了深刻的检验,更加体会倒火器的重要性,于是赶紧憋力发展科技,大规模铸造大炮火器。
    然而后金却发现不管自己多么投入铸造大炮,懂得铸造大炮的工匠只有那么些人儿,而且铸造速度缓慢。但是辽南的复辽军如有神助,一个冬天下来就拉出两支新的部队和几十门火炮。这差距拉开,让皇太极越来越不安。
    “我们安插在辽南的探子来报,复辽军蠢蠢欲动,两个五千人队从金州卫向辽东开发,可能会在近期内再次向我们发动进攻。我们不得不防。”皇太极缓慢地说道,语气中有些无力。
    复辽军又要来了!在场的贝勒、汉人大臣脸色像是便秘一般苦不堪言。面对这般煞星,他们无可奈啊。
    “他们这次打的旗号乃是营救被正白旗围困在山中的奴隶叛军,你们可有好对策?”皇太极问道。
    好对策?有什么好对策在上百门火炮的面前有用?众多大臣,包括曾经骁勇好斗的几个建州女真贝勒都缄口难言,一脸苦笑。
    “本来微臣以为离间计能让大明与复辽军发生冲突……但是,似乎还没来及让他们的冲突发酵,复辽军既然就发动了攻势……微臣以为,敌人来势汹汹,我们需要先发制敌,联合蒙古部落双管齐下,摧毁复辽军的防线,让他们无法形成攻势。”范文程在众人鸦雀无声的时候,又为皇太极献上一计。
    皇太极深思。似乎也就只有主动出击一路了。要是继续被动下去,早晚给复辽军弄死。只是想到蒙古部落,皇太极的头又疼了。目前皇太极成立了四个蒙古旗,但是其中实力最强大的旗,也是能左右科尔沁部落的一个旗,最近与后金的态度暧昧,让皇太极怀疑科尔沁部落有二心。
    “科尔沁部和察哈尔部是我们最为依仗的两个蒙古部落。派去察哈尔部的使者已经回来,然而前去科尔沁部落的使者却音讯全无,朕怀疑他们已经叛变我们。”皇太极说道。
    众人听闻科尔沁部落疑似叛变,脸色更加难看。科尔沁部落对于皇太极有多重要?这样说吧,皇太极可是一口气迎娶了莽古斯的女儿和孙女为正宫和侧室的,作为政治联姻。自从大玉儿被楚云抓走,盛京被攻克后,科尔沁部落开始左右摇摆,现在似乎开始偏向于楚云的复辽军了。
    “微臣愿意出使科尔沁部落,用三寸不烂之舌稳住他们。”范文程又主动提议道。
    “先生可有把握?”皇太极有些意外,没想到范文程竟然还有如此魄力,想要力挽狂澜。
    “哪怕只有一成把握,微臣也要试一试。“头号谋士范文程也有点虚。但是这真的是孤注一掷了,失去了蒙古部落的支持,没有了战马,连最大的优势都丧失的话,面对楚云的线列步兵加火炮的组合,八旗的重装步兵只能成为活靶子。
    “好,朕让人陪你前去,另外带上万两白银,向莽古斯进献,表示我们大金的诚意。如果他们蒙古部落帮助我们打败复辽军,以后朕可让他们蒙古部落自成一国,将大草原全权交给他们,不在干涉他们的事务。“皇太极下了决心,咬咬牙说道。
    危急存亡之秋,只能放弃一些东西,让蒙古独立成国了。
    “陛下不可啊!“其他大臣的八旗将官听说皇太极要承认蒙古部落独立,并使蒙古部落成为与后金国等地位的王国,不由着急。
    “难道你们还有更好的办法?”皇太极眼光扫视众人。
    被皇太极这么一反问,这些大臣们又纷纷垂下眼帘,低头不语。
    “陛下英明。”范文程却知道皇太极权宜之计是稳妥的,至少让他有了去与蒙古部落谈判的资本。
    就在范文程起身前去辽河套上的科尔沁部落谈判的时候,第五步兵旅、第六步兵旅的两支新部队来到辽东城北部的前线附近驻扎。这两只新部队大多数是只经历过操练和演习的新兵蛋子,还需要经历实战。不过又不能直接参与大规模的会战,楚云怕新部队会承受不住战争的血腥而崩溃。
    因此楚云下令让第五步兵旅和第六步兵旅在前线主动出击,袭击前线附近的金兵堡垒以及部队。一旦惹来了八旗主力,就由原先就驻扎在前线的第三步兵旅、第四步兵旅、炮兵旅三支部队协防,让八旗部队知难而退。
    这种大大小小规模的袭击就被楚云当成是一种实战形式,而且计入军功。这样的命令让第五步兵旅、第六步兵旅急于立功的青年军官的心思活络起来,整天在琢磨着八旗军队的驻地在哪里,是否有落单的小队或者干脆去包围和袭击牛录级别的八旗部队!
    于是乎,辽东城与建州的之间的边境的摩擦开始逐渐升级,战报如同雪片一样传向双方长官手上。坐镇前线的卡尔大公收到学员们的战报,有惊有喜,都不知觉为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捏一把冷汗。
    身为八旗高层的贝勒们可就没有那么惊喜了,他们只有惊没有喜。复辽军在前线的袭击让他们压力倍增,谁知道这种小规模的擦枪走火什么时候会引发成为大规模的会战?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楚云,却又不急着发动决战。前线的小规模冲突是他安排作为实战的一种手段,让年轻的军官们被战争洗礼。在决战前,他还等着农忙季节的结束,以及鞍山铁矿的开发,顺便做一些部署……

第一百八十五章 平地建立鞍山城
    鞍山、本溪这一带可以说是辽东地区铁矿石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辽东的招商会上,楚云召集了一大群远东贸易公司的商人一同建设新的城池鞍山城,这是一座建立在资源上的城池。当然,铁矿的开发权被楚云控制在自己的手上,商人们主要是承包新城池的配套设施以及基建工作。
    由于鞍山城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开发铁矿,这里注定了成为一座工业城,并不太适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地发展。所以大量的新工厂在这里设立起来,主要是采矿场、冶炼厂、机床厂等,楚云甚至让军械局在这里生产火器。就地生产铁器和火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成本。在辽南铁路大动脉未建设起来之前,如果要直接运铁矿石的话,太不明智了
    楚云带着一群人巡视鞍山城。鞍山城就在辽东城南部,对于复辽军的重要性非常,以后生产各种铁器火炮还要仰仗这里的资源。
    领着楚云等人巡视鞍山城的是当初领导铁山采矿工人起义的李光冬。当时楚云的势力还不大,李光冬带领采矿工来投靠,一直受到楚云的重用。李光冬投靠楚云以后在铁山成为的管理者之一。现在又被楚云派来鞍山城,带领新的工人开发这儿的铁矿。
    “鞍山附近有铁石山、西鞍山、东鞍山、大孤山、关门山、小岭子、弓长岭等十余座矿山,从辽代开始就有人在这里挖矿。大人,您看,这里的外形极像是马鞍,所以才有了鞍山的说话,在西边的为西鞍山,东边的则为东鞍山。”李光冬向楚云介绍道。
    楚云一看,确实如此。鞍山可谓是上天赐予辽东最好的财富,想想这里几十亿吨的铁矿,估计光是开发靠近地表的一层铁矿,就已经够复辽军用许久了。即使是以前那个时代的十九世纪的大不列颠帝国,一年的年产量也就是百万吨而已。
    目前的西鞍山附近,已经有采矿场在运作,而冶炼厂里建起了冶铁的高炉,烟囱中冒着黑烟。
    “炼铁主要是往高炉中添入铁矿石、焦炭、熔剂、空气,鼓风机可以有效让里面的化学反应更加充分。“除了李光冬,同行的还有之前楚云召唤过来的一些冶金专家和化学家。
    其实天朝在冶金领域早就有类似的想法和实践,只是始终没有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背后的化学原理,更多的只是靠铁匠的口耳相传而已。
    高炉炼铁楚云还是知道的,一直到二十一世纪还在用,所不同的是熔剂、鼓风机等配套的技术升级了。不过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楚云是想不起来了,有些愧对以前的老师。
    “对对对,就是那个叫做什么石灰石的熔剂,可以让我们的生铁质量提高,科学院的人正在研究不同的熔剂。“李光冬也开始对冶金化学有些了解。
    “嗯,你们冶炼厂做的不错。”楚云又转头对同样随来的铁路工程师说道,“鞍山以后会成为超越铁山后最大的铁矿产地,你们要将这里作为一个重要的铁路据点,将铁矿和铁器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
    “我们会在接下来两三个月勘察全线,向大人呈上详细的铁路规划图。”詹天佑和史蒂芬森说道。
    “大人请往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