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学堂上,双方人员分成了两个势力,各自坐在一边,中间空出了个过道,谁也不服气谁。
    “少主,我们现在在大明的地盘,要真杀死这些高丽人,恐怕会被楚云发现。以他对高丽人的态度,恐怕到时不会轻易饶了我们。不如用一些小手段恶心一下他们好了。“见到仇人,东瀛武士们趁着没有开讲,在下面议论纷纷。
    “你们有什么好手段可以恶心他们,好让我解气?“岛津光久问道。
    “我们可以往他们饭菜里下药,我这儿有一包忍者伊贺家给的强力泻药,准保让他们上吐下泻好几天下不了床!“一个武士提议道。
    “好主意!“东瀛武士纷纷点头。
    另一侧,高丽国贵族公子们也暗自与东瀛国学员较劲,同样在商议着怎样恶心他们。
    “不如我们夜晚找到他们的住处,然后将他们暴打一顿以解心头之恨。“一个高丽国贵族公子咬牙切齿地说道。
    “不行,这里是大明的地盘,我们与东瀛人干架,一定会惊动官府的。我们需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他们又没脸面向官府报案才行。”另一个高丽国贵族公子说道。
    “我有一个好主意了!不如我们让他们的食物里下药!我这里有一包从国内带来泻药,威力难以想象,保准他们欲仙欲死。”一个贵族公子神秘兮兮地取出一包药材。
    “好!这回一定要将他们往死里整!”其他贵族公子眼睛放光,兴奋地搓手。
    两方势力各怀鬼胎,在接下来科学院的先生授课时,对着对方冷笑,心里都暗骂对方是傻逼。
    数日后,楚云收到了大连港的海外部官员的报告高丽国和东瀛国的学员食物中毒,正在抢救。目前科学院海外部的行政官员正在组织人手调查负责食堂的商人,寻找食物中毒的原因,相信很快就能给出结果。
    ???
    楚云一脸懵逼,没想到这两伙人这么快就搞出了幺蛾子。

第一百六十九章 蒙古使者的决议
    “高丽国的王世子没事吧?”楚云听说高丽国和东瀛国双双食物中毒,率先问了李溰的情况。
    若是堂堂一国的王子因为食物中毒在自己的地盘丧命,难免会引来不必要的误会。
    “军主大人不必担心,所有的人都没有生命危险,只是上吐下泻,身体虚弱,郎中要他们好生休息一段时间。”向楚云传信的小文官说道。
    “那就好。你回去转告一下海外部的官员,以后小心照看着这两伙人,他们闹是可以闹,千万不能搞出人命。”楚云说道。
    “晓得了。”小文官得到楚云的命令,便就此离开。
    楚云也未曾想到两个国家形同水火,差点弄出事情。不过他并不担忧他们会真的火并,毕竟大家都是聪明人。
    楚云现在最关心的还是科尔沁部落的态度。
    宰桑在金州城停留了几人。这些蒙古使者在金州城待久一点时日,耳濡目染之下也逐渐被金州城的纸迷金醉所惊讶。这里的百姓普遍比蒙古女真部落的族人要富有,没有因为缺少粮食和被褥而饱受饥寒。老有所居,幼有所养,壮有所工,没有了一年多前萧条零落的破财光景。
    更加令他们惊慌的乃是在城外演习的火器部队,就连在城内都不时听到城外大炮的咆哮。
    他们想着以自己族人的血肉之躯,要如何才能抵挡住复辽军的炮火?
    “宰桑大人,你在我们辽南居住了有些时日,不知道对我们的印象是否有改变,又是否愿意投靠我们复辽军了?”楚云再次接见宰桑、吴克善和大玉儿他们。
    “见识了,见识了。”宰桑有些感慨地说道,“辽南不可同日而语,是我孤陋寡闻了。”
    “那我们整编贵部的问题”楚云说道。
    “嗯?”宰桑瞪大眼睛,这个楚云讲话也太直接了一点,这么快就直接整编?没有一点点防备啊
    “大人,此事关系甚大,我们还需要回去与族老们商议,最终拿主意的还是老祖宗”宰桑说道。
    “说的也是,毕竟你们也是里几十万人的大部落。不过我希望你们尽快给我答复,否则来年我们复辽军推进到大草原,就是一千多年前大汉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故事了。”楚云敲了敲桌子,其中威胁的意图跃于纸面。
    “我们会尽快商议。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希望能得到贵方提供的一些条件特别是关于我们博尔济吉特氏的特权问题。”宰桑说道。
    “博尔济吉特氏的特权?你们有什么要求,只要我觉得可以,便放权给你们。”楚云说道。
    “第一,即使我们科尔沁部落归入辽东的管辖,我们博尔济吉特氏仍然是科尔沁部落的统治者,族长由我们博尔济吉特氏的人担任。第二,我们博尔济吉特氏有裁决族中大事的权力。第三,我们科尔沁部落有我们自己的规矩,传承百年,不可废除。”宰桑伸出手指说道。
    楚云听宰桑说出三个条件,哭笑不得,要是自己答应这三个条件,那还叫做整编吗?
    “哼,看来你们科尔沁部落没有一点要谈判的诚意,走,走,都给我走!”楚云再次生气,又要赶人。
    “大人,有事好商量,这只是我们的提议,大人若有什么不满,我们看一下是否可以妥协。”大玉儿见楚云发脾气,赶紧挽回又要被父亲搞糟的谈判。
    “第一条没有意见,我可以保留博尔济吉特氏在科尔沁部落中尊贵的地位和优渥的待遇,世代相传。但是第二条和第三条我不同意。你们既然成为大明的百姓,就应该由官府仲裁事务,与辽南实施相同的律法。当然,在服从我们的律法的大前提下,你们可以保留一些传统的习俗作为过渡。”楚云说出自己的条件。
    “不可能!那样一来我们博尔济吉特氏不是徒有虚名而没有实权了吗?!”宰桑一眼便看出楚云的意图。
    没有了权力,即使博尔济吉特氏仍然保留族长的席位,但是这个族长只是个吉祥物啊。
    “父亲说的是,楚大人,我们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的尊贵姓氏,在蒙古部落中有些巨大的影响力。若我们主动并入复辽军,复辽军却剥夺了我们博尔济吉特氏的地位和权势,对于我们博尔济吉特氏岂不是太过残忍了?”大玉儿说道。
    “作为交换,我们会给予你们博尔济吉特氏一些补偿。在商业上,我们成立大牧场、养殖场,会给予你们一些份额。而管理科尔沁部落的部门,你们的族人也能有所席位。这已经是我们能给的最大份额了,没有再商量的余地,除此以外就只有这个了!”
    楚云将燧发手枪拍在桌子上,重重地说道。
    “楚大人稍安勿躁,您提出的条件不错,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详细磋商?”宰桑终于被楚云打动,有些意动地说道。
    这个老狐狸!楚云没想到宰桑突然变得这么好说话,感情之前只是在狮子大开口,以讨价还价!不过幸好自己没有说大牧场要给他们多少股份,也没有说官府中有多少位置上要给他们族人的,嘿嘿
    楚云又与宰桑他们详细约谈其中的细节。
    除了在场的人和贴身护卫,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样的合作内容,也没有人知道是谁占了便宜。
    守在门外的卫兵听到了室内不时传来双方的争执声,然后又是楚云摔茶杯骂娘的声音,再是宰桑唯唯诺诺的妥协声。
    等过了两个时辰的时间,宰桑等人脸色苍白地走出来,摇摇欲坠。
    “宰桑大人,要不要我派人护送您回科尔沁部落?”楚云说道。
    “楚大人,你真是老奸不,老谋深算。不劳多送,我与族老们商议后,便与你签订条约。”宰桑向楚云拱了拱手。
    他又转身向大玉儿问道,“女儿,你真的不随为父回到部落么?”
    “不了,爹爹,我想在科学院进修后再返回部落。再说了,某人还怕放走我这个人质呢。”大玉儿瞪了楚云一眼。
    “我可没有那么坏”楚云避开大玉儿的眼光,无奈地说道。

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的封锁
    这一年的寒冬,由于建州女真陷入饥荒、寒潮以及不断爆发在内部的奴隶起义,导致后金政权摇摇欲坠,无暇南顾,使得复辽军进入一段安稳而快速的发展期。
    除了蒙古来使、高丽国与东瀛国的一些小摩擦以外,辽南和辽东暂时没有大事发生。当然,这只是明面上没有出现大事,实际上却暗潮涌动。
    大明朝廷在派出去至辽南的官吏、锦衣卫如同石沉大海以后,再加上后金在京城传播的谣言,朝廷上下都察觉到了辽南的不对劲。虽然表面上楚云仍然接受大明的册封,但是却软硬不吃,始终不肯离开辽南那片地盘。而且朝廷也无法派人去接收收复的土地,楚云名副其实成为了辽南、辽东的无冕之王。
    崇祯皇帝在清理了宦党之后,开始想办法制衡楚云的势力,锦衣卫出入更加频繁,早朝也有大臣奏请制裁复辽军。于是乎,一场针对于复辽军的封锁悄然展开
    宁远防线,边军没有因为建州女真势力的收缩而裁减,反而又新增了几千新兵和十万两军饷。
    天津卫等港口,开始限制商人前往辽南进行贸易,特别是粮食、矿物等重要物资。
    这道更加严格的禁海令一路八百里加急送达南京、泉州、广州,严令各地严禁出海贸易,就连辽南也不例外。
    更加严格的禁海令一出,天下哗然。不过东南沿海的商人并不重视这份命令。崇祯时期朝廷对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掌控已经不及以前,海贼横行,就连福建水师都不是海贼郑芝龙的对手。而为何海贼横行?如果东南沿海海运不发达,海贼抢什么?
    对于东南商人,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他们安家立命之本,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些商人们对禁海令熟视无睹。他们与当地的官吏疏通,照样扬帆起航,来往东南沿海、西洋、辽南三地,形成一条海上贸易线。
    也许是东南商人们依然正常来往辽南,所以辽南并没有因为更严格的禁海令而遭受比较严重的损失,当然,天津卫靠近京师,所以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山东登莱地区。
    大明朝廷在耍一些手段的时候,楚云并没有过分担心。现在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就算他有意封锁辽南地区,命令层层传递下去,最终能实行到什么程度大家都心里有数。
    复辽军最近也在忙着新一轮的变革。楚云在这一段安稳的时期开始正式确认新的管理体制。目前复辽军有农业局、海事局、工程局、宣传处、情报处等管理机构,而里面官吏的级别自然也应该按照在管理机构中的位置,权力的大小分级,而大明朝廷的官职反而成为了虚职。
    同时复辽军军队开始实施军衔体制。分为将军、校官、尉官三个级别。将军又划分为上中少三等,校官分为上中少三等,尉官也是分为上中少三等。军衔体制的实施一是为了给众人一个奋斗的目标,二是方便指挥,三是方便对不同军事部队的管理,比如如何平衡陆军军官与海军军官的待遇。
    目前复辽军中除了楚云这个特殊的存在,海军只有纳尔逊有资格成为少将军,其他人均只是校官和尉官。陆军的话楚云没有将唯一的将军给卡尔大公,而是给了危难之时曾经帮助楚云逆转了局势,度过最困难一段时期的刘兴祚,第三步兵旅的旅长。其余的步兵旅旅长,暂时为中校或上校。
    除了变革军衔,楚云还逐渐建立起军事参谋制度,军事参谋从步兵旅到中队,直接对参谋部负责,而参谋部又对楚云负责,除了参谋军事,也有监督的作用。
    在入冬前楚云有四个步兵旅、一个炮兵旅、一个龙骑兵营和其他零散部队,大致有两万人。
    而入冬后再次扩张,新成立两个步兵旅,原来的各支部队也按照军部的计划编制扩军,由原来三千人的步兵旅扩招成五千人的步兵旅,使得复辽军的军队规模扩张到四万人。
    这样的规模可以说是疯狂地爆兵了。这也是楚云为了等到开春对建州女真开始彻底的平推。
    当然,将部队翻倍,无论是装备物资的生产都十分紧张,还要有个训练期。好在这个比较平静的冬天作为了缓冲期。
    公元1628年正月初一,正旦节,辽南、辽东各地张灯结彩,一片祥和,百姓门旁值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
    被建州女真蹂躏了数年的辽南大地,重新恢复元气,并成为这乱世中的桃园,这年劫后余生的辽南百姓,才有兴致过起一个喜庆的正旦节。
    除了驻防在辽东城、西宁堡、盖州城三地的军官因为要防备后金趁机南下侵扰以外,复辽军几乎所有的高层都回到金州城这座起兵之地,普天同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