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卫一定做到!”一个虎背熊腰的军官向楚云敬礼。
这种新型军礼也是楚云发明的,刚开始楚云手下一群大头兵还不习惯,不过渐渐也觉得新式的军礼让人更显得精神焕发,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了。
看着容貌为之一新的军队,楚云想到了后世的北洋新兵。但是和那时的新兵不一样,这支军队在楚云的带领下,思想更加先进。
别看现在只有两门榴弹炮,一个月后是十二门,那么一年后呢?楚云不禁对未来有了盼头。
“大人,我不想当这大队长了!”旁边的杨太突然说道。
“你又怎么了?”楚云皱了皱眉头。
“属下愿意用步兵大队长来换火炮中队的中队长!”杨太眼发绿光。
“去你丫的!什么好东西你都想要!”楚云恨不得踹杨太一脚。
不得不说杨太的眼光就是毒辣,虽然大不列颠六磅榴弹炮还没有展示自己的威力,但是在未来大规模的战役中,绝对是主力中的主力啊。
楚云的事业蒸蒸日上,一艘艘商船将原材料运输到广鹿岛,然后又装着一艘艘产成品出广鹿岛。
这次不只是纺织行业的纱线,而且还有铁器金属!
楚云为了铸造火炮,点燃了17世纪的冶炼技术,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冶炼金属,甚至楚云开始出售火器了。
为了更多的白银,楚云将一批批燧发枪卖到高丽、南洋!除了与明朝作对的后金,楚云来者不拒!而且楚云以成本的五倍甚至十倍出售燧发枪!
一个月前,楚云将两百支燧发枪加五万发子弹卖给高丽,收白银三千两!部分白银用珍贵的粮食抵!反正自己的产能充裕,装备完军队以后还有剩余,有的卖当然要卖。当然卖的都是次等货。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资本积累,来继续扩大产能,发展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大人,来自东瀛德川幕府的使者在我们军营外求见,据说是想要与我们敲定一批火器买卖生意。”一个士兵小跑过来向楚云汇报。
“德川幕府?怎么这伙都来人了?是德川家族的人吗?”
楚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火器买卖都做到德川幕府了。起初楚云也没有想到要做军火生意,但是有时楚云会派一支小部队保护商船。也就是这样,楚云装备部队的燧发枪名声在附近海域传开。大家都知道,在大明朝廷的一个岛上,有新式的西洋火器,威力是旧式火器的好几倍。只要有钱,就能买的到!
“虽然是来自德川幕府的人,但又不是德川家的人,而是一个好像叫做岛津的家族。那个地方这个家族那个家族多的很,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大家族还是小家族。”传令兵不解地挠了挠头。
“岛津家”楚云是略有耳闻的,这是东瀛西南部的一个萨摩藩藩主,手里多少有些兵力。
“走,我们就见见这个使者。”楚云说道。
他带着手下数十个人离开冶炼厂。
来自岛津家的使者有十多个人,为首一人剃头、武士服,腰间别着一把太刀,干净利落。看上去就知道是大户子弟。”
“岛津光久见过天朝的大人。”这个武士见到楚云在一群人左拥右护之下过来,知道楚云是这里的老大,于是恭恭敬敬地向楚云施礼。
三十多年前,丰田秀吉举全国之力进攻高丽,被明朝和高丽联手击败。之后数十年,东瀛便认定明朝为天朝上国。
果然拳头就是一切,只要有实力,别人就会尊敬你、害怕你,而没有实力,纵使再大的地盘别人也会来欺负你,抢你的地盘和粮食。
不过令楚云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岛津光久还会讲些汉语,虽然不标准,不过已经十分难得。
“岛津光久?你们有听说过吗?”楚云转头向身边的校官问道。
“回大人话,没有听过。”一干部下答道。
正如之前的传令兵所说,东瀛那里的大名多如牛毛,小名更是满地乱走,那里的事大明并不关心。
“在下是岛津家主之次子,大人第一次听说在下也正常。这次在下带来了两千白银,想向阁下购买一百五十支新式西洋火枪和两门新式西洋火炮。”岛津光久也不生气,而且缓缓道来。
“两千两白银也想买一百五十支西洋火枪和两门西洋火炮?你去高丽打听一下,我们几时卖的那么便宜了?最多一百支西洋火枪和一万发弹药,火炮没有。”楚云霸气侧漏地说道。
“这是不是有点太欺负人了”淡定的岛津光久终于露出一脸苦瓜相。
第十六章 来自东瀛的贸易伙伴
“岛津广九是吧?我们进来谈吧。”楚云领着岛津家的使者进入军营里。
从岛津光久的反应来看,这是一条大水鱼啊,不好好宰一刀怎么得了,良心会痛的!
“在下叫做光久不叫广九”岛津光久一脸黑线
“都一样哈。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生意,叫什么名字不重要的。”楚云不在意地摆摆手。
“名字受之父母,不可以叫错的。”出乎意料的是岛津光久还挺死板。
这样楚云倒有点对他刮目相看。嗯,等下就少宰他那么一点好了,就那么一点点。
“请坐吧。”楚云带着岛津光久来到会客堂,让岛津光久坐下来,“在下乃是大明上将军,替天子守辽东国门,日理万机,平时是不轻易会见外人的。”
听到楚云的商业自吹,饶是杨太、昌义、东大卫等手下都老脸一红。什么大明上将军,分明是欺负东瀛使者不懂大明的国情啊。大明的千总没有个几千都有几百
“是,只有天朝上将军才有这么先进的火器!我们岛津家慕名而来,特派在下漂洋过海,向将军求购火器,以扬天朝国威。”岛津光久还信以为真,露出小迷弟般向往的眼神。
“你们岛津家怎么不直接找佛朗机购买火器,倒跑来我大明边疆?”
“说来话就很长了,幕府将军禁止各地大名与西洋人贸易。只有和天朝的贸易是被允许的。”岛津光久说出其中的实情。
原来是这样,东瀛也开始海禁了。
“幕府之所以会海禁,是怕你们这些大名势力做大吧?不过你们岛津还来买新式武器,看来不是为了自保,就是为了上洛?”
也许是楚云说中了,岛津光久沉默不语。
“不过我是天朝上将军,对于你们这些蛮荒之地的事情不感兴趣。我们只谈生意,可否?”楚云不打算揭穿岛津家族这点小心思。
“不瞒将军,我们东瀛势力众多,不同家族你争我斗,我们岛津家只是为了维护自己在九州岛的利益而已。”既然被看穿了,岛津光久也不打算隐瞒自己的目的了。
“我们的火器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毕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你可知道代价是什么?”楚云手指轻搓,摆出要钱的姿势。
“将军大人,我们不会少天朝的钱,不过这个火枪的价格是不是太高了一些?两千两白银才一百支火枪,平均下来每支火枪竟然要二十辆白银,这价格实在太高了,我们岛津家虽然是九州岛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不过比不上天朝,可没那么富有啊。”岛津光久愁眉苦脸地说道。
“嗯,这是一个大问题,可惜我虽替圣上镇守边疆,手提十万大军,但是没有圣上的旨意,我不能擅自将火枪低价卖给你。且让我想想这样吧,我个人私底下再补贴你们五十支火枪和一万发子弹,你觉得如何?”楚云眼珠一转,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此话当真?”岛津光久听到楚云可以多给自己五十支火枪,喜出望外。
“只是”楚云踌躇了一下。
“怎么?”岛津光久见楚云犹豫,心里的弦一下子就提起来。
“如果岛津家能和我们成为贸易伙伴,帮助我们销售一些商品就好了。”
楚云终于说出自己的意图,他想在德川幕府彻底闭关锁国前,将东瀛变成自己商品倾销市场。
“天朝的商品在我们那里也很盛行,不过”
“不用不过!这样吧,两个月后我私人再送你们岛津家两门最新的火炮和三百发炮弹!以后我们贸易的净利润,给你们两成。”楚云伸出两根手指。
嘶岛津光久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气。
太疯狂了!只要做楚云的代理人,就可以获得两成的净利润!要是楚云的商品能占领整个东瀛的市场,那么岛津家岂不是能分到全国两成的净利润?
虽说大明商品进入对整个东瀛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却可以使岛津家成为第一大家族,万一以后借助楚云的势力,说不定还能上洛取代德川幕府呢。至少岛津光久是这样想的。
“不知道将军大人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岛津家效劳的地方?”岛津光久试探地问,然而语气中已经有一些狂热。
“首先你们应该提供一个港口给我们,我们的船队可以随时在这个港口停泊。其次,你们不能对我们的船队征税。最后,我们的商队可以自由向其他大名贸易。”楚云将条件说出来。
“港口倒没有什么问题,不征税也行只是跟其他大名贸易会不会损害我们岛津家的利益?”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我们不会出售火器给其他大明,只是一些纺织品、金属。”
“那就好!”岛津光久想了想,随即答应下来,“在下想先取走一百支火枪,然后回去禀报家主。如果家主同意,还请将军将额外承诺的五十支火枪和两门火炮授予我们。”
“没问题,杨太,你带他去取货,记得要当面验清楚银两。”
楚云挥了挥手,让杨太带着岛津光久等人去仓库看货。
“那么将军阁下,在下先告辞。”岛津光久已经忍不住想要看到新式的火枪。
“跟我来吧。”杨太趾高气昂地说道,完全不把岛津家二少主放在眼里。
楚云心里乐滋滋的。他用来卖给东瀛、高丽的当然不是法兰西1777式步枪,而是楚云让法兰西军械局等人制造的17世纪的旧式遂火枪。纵使如此,17世纪中后期的火枪,也比现在东瀛用的火绳枪好上太多。
“钱来的就是这么容易。”楚云翘着二郎腿喝着茶,盘算着最近的收支。自己在大规模地扩军、生产火枪火炮、建立冶炼厂、囤积粮食之余,竟然还能有剩余的白银。
有了更多的资金,楚云的心里也活络起来。有了火枪、火炮、纺织、冶炼技术以后,楚云开始将目标转移到其他的技术。比如最让人耿耿于怀的蒸汽机技术,需要文明点1000点。
第十七章 蠢蠢欲动
“将军大人,这西洋火枪的质量真是太好了!而且还不用点火,以后不用怕潮湿点不燃火绳,如果有钱的话在下愿意多买几百把啊!”
岛津光久抱着一把步枪,爱不释手地把玩,好像是十分珍贵的玩具。
杨太向楚云使了个眼色,楚云便知道岛津光久交足了钱。
“哈哈哈,小岛啊,如果以后我们双方精诚合作,别说一两百支西洋火枪,就是一千支、两千支也没有问题!”楚云收足了货款,心里别提多舒服。
“那是那是!与天朝将军合作是我们岛津家的荣幸!”岛津光久已经一副迷弟的模样,“我这就回去将新式火器呈给我们家主。”
“先别急着走嘛,在我们广鹿岛先住几天!”楚云要让向岛津光久充分展示自己势力的“肌肉”,让岛津光久彻底感到畏惧才行。
楚云在和各地的势力、商人贸易,努力解决饥荒、军饷等问题,后金那边也在想办法度过这个寒冬,他们选择的办法却是战争。
高丽,义州,一座位于鸭绿江边缘的城池,控制着周围的土地。饥荒和寒冬给这座城池带来了灭顶之灾。
“金兵冲上来了!是金兵,金兵来进攻我们了!”
义州城墙上的高丽士兵惊恐地发现,蝗虫般的八旗精兵驱使着一群群奴隶和附属的士兵涌上城池。密密麻麻的敌人漫山遍野,一眼看不到尽头!
“不!”一个高丽士兵被八旗兵的大刀砍翻在地,一群群金兵踏着他的尸体杀向内城!
义州守将李莞,高丽名将李舜臣之侄,匆匆忙披甲上阵,慌乱中竟然只能招募齐身边数十个亲信。
“金兵登上城墙了没有?”李莞突闻噩耗,不知如何是好,脸上汗珠直冒。
“大人不好了,金兵攻进城内了!城门已经失守了,我们赶快逃吧!”
李莞正要去支援城墙,原本镇守城墙下来的校官败退下来,向李莞喊道。
“敌势浩大,我们需要避其锋芒,大人我们往东门撤去吧,到了平壤附近再组织反攻!”李莞左右的亲信劝道。
“罢了,我们撤!”李莞六神无主,一心也想着离开这座危城。
几十号人和一群溃兵正要往东城撤退时,东城突然有火枪声和呐喊声响起,镶蓝旗龙首当其冲,遭遇后金的主力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