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7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波斯皇帝亲临
    前往东方京城参与万国博览会的船队来到了波斯湾的阿巴斯港。
    波斯帝国的使节团在阿巴斯港久等,数以千计的波斯骑兵聚集在这里,波斯帝国的旌旗招展。
    波斯军团在阿巴斯港外面搭建了许多的军帐,还有波斯新军士兵在巡逻。
    “皇帝陛下,华夏人的船队已经抵达港口。您真的打算前往东方的京城参加万国博览会吗?此去东方,不知道华夏人又有什么阴谋诡计,您只要派一些权贵应邀前去即可。”禁卫长对眼前令人敬畏的波斯皇帝恭恭敬敬。
    17岁的波斯皇帝阿巴斯二世,打算亲自前往东方京城!
    三年前波斯远征军一路打到波斯皇城伊斯法罕城下,逼迫波斯帝国签署丧权辱国的《伊斯法罕条约》,华夏人在波斯湾建立了几座堡垒,并且派出了小规模的驻军,让波斯人咬牙切齿。
    那个时候阿巴斯二世才14岁,还不能够亲自主事。
    而现在的阿巴斯二世君临波斯,利用三年前被远征军打到皇城之事罢黜了一大批官员,包括掌握权力的波斯宰相,亲自掌权。
    这一次,他打算前往东方的京城参与万国博览会——为了救亡图强。
    “我必须要亲自前去东方。”阿巴斯二世站起身来,“他们的船队已经到海面上的话,我们也可以出发了。”
    当阿巴斯二世从军帐中走出来,他被眼前惊人的景象所震撼。
    在波斯湾的海面上,停泊着上百艘船只,还不是在近海航行的小船,而是用于远洋航行的大帆船。
    部分大帆船在将用于靠岸的小艇放下,打算与岸上沟通和进行补给。
    这支上百艘大帆船的远洋航行船队完全不将阿巴斯港的波斯战船和波斯商船当做是一回事,甚至也无视了岸上的几千波斯骑兵,并不认为波斯骑兵敢袭击他们靠岸的人员。
    如果波斯帝国做出什么激怒他们的行为,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第二次远征波斯的行动。
    “那种狭长的奇怪船只,就是我们商人和将士汇报的‘铁甲舰’?”阿巴斯二世看向海面上的船只,最显眼的是东方号、霍去病号、伏波将军号三艘蒸汽铁甲舰。
    蒸汽铁甲舰的结构与木制帆船很不一样,也最为显眼。
    三年前波斯帝国遭到攻击,南洋舰队梅、兰、竹、菊四艘蒸汽铁甲舰纵横波斯湾,摧毁了不少波斯战船和商船,让波斯人到现在还对蒸汽船这种钢铁怪物充满了恐惧。
    波斯禁卫军护送着皇帝阿巴斯二世来到海滩边,找到华夏的使节:“我们皇帝陛下将亲自动身前往东方,我们需要保护他的安全。”
    “阿巴斯二世陛下,您之前并没有和我们说要自己亲自出使……”驻扎在波斯帝国的华夏使节得知波斯皇帝要登船,颇为意外,“也不是不行,不过您最多只能够带5个人到东方号,其余人等可以乘坐你们自己的船只跟随大船队。”
    “5个人?我们皇帝陛下何等身份?我们需要派一支小队上船保护我们皇帝陛下。”波斯禁卫军的统领不满安排。
    “东方号上有我们的卫兵,可以保证所有尊贵客人的安全。且东方号的客舱、餐厅空间有限,我们不想要船舱人满为患,请您谅解。另外我们不希望你们派出超过200人的士兵或者仆人到我们的京城,那样会给我们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使节说道。
    “没问题。”
    阿巴斯二世则是很坦然。他此去东方,就是进入了华夏人的地盘,别说是带200人,就是带2000人都没用,还不如带少一点人还省钱。
    东方号的船头,几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权贵看着岸上的波斯旌旗,他们在私底下交谈。
    “华夏人在霍尔木兹海峡也有据点……他们的据点遍布全世界。”
    “宰相大人,我听一些波斯人说过,三年前他们也遭到了华夏人率领的远征军的攻击,签订了《伊斯法罕条约》,内容与我们的《君士坦丁堡》条约相似。唯一不同的一点,他们虽然没有被要求割让土地出去,但是华夏人可以在波斯湾沿岸不经过波斯帝国的同意修筑要塞。这样的要求可能比割让部分领土还要让波斯人难受。”
    “波斯帝国与我们奥斯曼帝国为了争夺两河流域而你死我活,没想到我们竟然被共同的敌人打败。看来我们和波斯帝国的争斗要暂时告一段落了。”
    大维齐尔柯普吕律和几个土耳其权贵说起老对手波斯帝国的遭遇,不禁有同为天涯沦落人之感。
    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都是人口千万级别的大帝国,各自有一支装备了大量火绳枪和黄铜炮的新军,彼此争斗多年,结果两个大帝国谁也没有占到多大的好处,反而是被楚云麾下的军队打败,逼迫他们签订了相似的不平等条约。
    年轻的波斯帝国皇帝来到东方号客轮。
    虽然他是波斯帝国千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可以在波斯帝国境内凭借自己一句话决定臣民的生死,然而来到东方号,就是华夏人的地盘,他不过是被视为普通的客人而已。
    来自欧陆诸国的王公贵族没人见过伊朗高原上的波斯皇帝,他们大为意外,通过翻译员与年轻的波斯皇帝闲聊。
    他们得知了三年前波斯帝国差点被远征军打破皇城,被迫签署城下之约,不禁为这位年轻的皇帝感到同情,估计远征军当时给这位波斯皇帝留下了心理阴影。
    “阿巴斯二世陛下,我想我们奥斯曼帝国也许可以和你们波斯帝国维持和平,建立同盟。”柯普吕律拄着手杖主动与阿巴斯二世打招呼。
    “我正有此意。”阿巴斯二世也意识到了危机的到来,他不能够让波斯帝国面临太多的强敌。
    这两个古老的帝国竟然要开始联手了?
    在场欧陆诸国的王公贵族们见奥斯曼帝国趁此机会与波斯帝国和谈,心想不知道华夏该怎么做出反应。
    不过东方号的船员们对两个古老帝国的联手无动于衷。

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蒸汽铁甲船如云
    马六甲海峡,这里是从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南洋舰队的总部。
    四艘曾经参与过远征波斯的中小型蒸汽铁甲舰,“梅”、“兰”、“竹”、“菊”一字排开,冒着滚滚黑烟。南洋舰队在完成了对波斯的远征之后,海军部毫不吝啬地给南洋舰队又配置了两艘中小型蒸汽铁甲舰,以完成对印度洋、东南亚等无比广大的海域的控制。这两艘新来的蒸汽铁甲舰被命名为“松”、“荷”。
    除了六艘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蒸汽铁甲舰,还有若干几百吨、只有1…2门主炮的蒸汽蚊子炮船排列在六艘蒸汽铁甲舰后面。
    纵使如此,南洋舰队10艘左右的蒸汽船数量已经很夸张,铁甲船已经将南洋舰队一半的木制帆船淘汰。
    相信再过五年、十年的时间,可能南洋舰队的帆船就要全部退役成为商船或者教练船。
    南洋舰队摆开这样的阵势是为了迎接东方号客轮的到来。
    东方号客轮和庞大的船队已经抵达马六甲海峡!
    “这次万国来使,京城那边命令我们梅、兰、竹、菊、松、荷六艘蒸汽船与他们一同前往京城。海军部打算集合四支舰队的蒸汽船,进行一次大检。”邓千龙望着来到马六甲的万国使节船队。
    万国使节船队在波斯、印度等帝国、王国的船只加入之后越发壮大。这些船只在马六甲补给。
    南洋舰队将舰队内的六艘中小型蒸汽铁甲船和四艘蒸汽蚊子船集结在马六甲,就是为了向诸国大使展示武力。
    十艘大大小小的蒸汽铁甲船在马六甲海峡排开阵势蔚为壮观,的确是震撼了东方号上的诸国大使。
    法兰西、尼德兰、西班牙等王国的大使本来以为华夏就只有几艘蒸汽铁甲舰,他们没有想到对方在本土还部署了这么多的蒸汽船只!
    “一、二……九、十,整整十艘铁甲船!”
    法兰西代表团的孔代亲王清点了对方的船只数量,不禁骇然。
    马六甲就有十艘蒸汽铁甲船!
    虽说蚊子炮船只有几百吨的排水量,武器也只有一两门火炮,但是火炮的口径很大,而且是浅水的铁甲舰,防护力极强,估计普通的火炮很难击穿蚊子炮船的装甲。
    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柯普吕律见到这么多的蒸汽铁甲舰,更是头皮发麻。
    两次地中海大战,奥斯曼帝国的舰队都被笼罩在蒸汽铁甲舰的阴影之下,此时马六甲排开的蒸汽船数量如此之多,谁知道华夏的其他港口会不会还有停泊着更多的蒸汽铁甲舰?
    “如此多的铁甲舰,他们到底有多少钢铁?别说是船只,就是制造如此多船只的钢铁我们都难以拿出来。”柯普吕律有些许绝望。
    他本来想要尝试解除《君士坦丁堡条约》的束缚,但是见到对方的铁甲舰数量众多,大致推测了对方的国力,发现华夏的国力深不可测,仅仅是钢铁产量都令他们望尘莫及。
    波斯皇帝也有些崩溃,不过他比柯普吕律要年轻许多,喃喃自语:“不知道终我一生,是否能够带领波斯帝国走出华夏人的打压,收回他们可以在波斯湾随意修建要塞的特权?”
    许多王国的大使见到马六甲的梅、兰、竹、菊、松、荷六艘蒸汽铁甲舰和四艘蚊子舰,同样陷入了思考,重新考虑应该和华夏之间的关系。
    如果仅仅是看华夏驻扎在朴茨茅斯港的军团,还不足以领略到其恐怖。
    由于东西方遥远的距离和出于成本的考虑,主力部队就一直没有离开本土以及本土的海域,只有他们来到华夏本土,才发现这个时候华夏实力的可怕。
    “以前马六甲城是我们葡萄牙的据点,到现在还有我们修建的教堂和城堡在里面。”
    葡萄牙王国的国王若昂四世也在甲板上,他们葡萄牙在东方有大量的据点被九州军抢占。但是他现在却又要依赖楚云来维护葡萄牙的独立地位,不得不说大国外交,没有永远的敌人。
    马六甲丢失了快20年,已经被九州军消化完毕,葡萄牙人已经永久失去了马六甲这个重要的据点。再者,葡萄牙王国已经成为一个二流王国,没有能力要回马六甲。
    “哼,我们的巴达维亚又何尝不是失去了?”尼德兰使节说道。
    东方号的船长听到丢失殖民地的诸国软弱无力的抱怨,只是笑笑:“诸位,过了马六甲海峡,那么就是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海域了。过了马六甲海峡,很快就会到达我们本土。”
    “除了你们东方京城,还有什么繁荣的地方吗?”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问道。
    “我们有三块繁荣的区域。广纳南洋贸易的岭南,拥有广阔本土腹地的江南,工业最为发达的京畿和辽南。”船长答道。
    “哦。”克里斯蒂娜还不清楚这边的情况。
    本来江南地区应该是此时经济最为繁荣的地方,不过当吞并了东瀛和高丽以后,北方的市场扩张,形成了北方三角贸易,京畿和辽南经济发展也不差。另外吞并了南洋,出于对南洋的不信任,实际上南洋的核心在广州府,岭南也因此成为南洋贸易的中心。
    索菲亚带着亨利王子和小公主在甲板上眺望北方,她已经有好久的时间没有来到东方,但是她对马六甲城还有点印象。
    “很快你们就可以见到你们的父亲了。”索菲亚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说道。
    “父亲?”粉雕玉琢的小公主侧头问道。
    “我的乖女儿,到时候见到他记得叫爹。他可不是一个一般人。”索菲亚抱起小公主。
    南洋舰队的六艘蒸汽船与万国使节船队汇合,船队中有了八艘蒸汽船,船队继续向京城进发。
    途中船队在澳门等沿海港口进行短暂的停留补给。
    各国的使节由于只能够暂时待在船上,他们并没有能够提前窥视到蒸汽火车等新奇的事物。
    经过了漫长的海上航行,万国使节团的船队终于抵达天津卫!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车队迎接
    公元1650年,在万国使节团船队到达天津卫。
    码头上站着一排的官兵,他们穿着统一的服饰,背着火枪,看上去整齐划一。
    天津卫总兵腰间佩剑,带着几个近卫来回巡视。
    因为得知万国使节团的到来,天津卫需要看热闹的居民聚集在天津卫码头和附近的街道,导致这里被堵的水泄不通,天津卫总兵不得不动用全部的力量来维持秩序,才勉强清出一块空地和通往火车站的主干道。
    毕竟这一次是最近以来难得的盛会,据说大海外面所有主要王国都派遣了代表团过来。
    这不是什么朝贡贸易,而是为了建立真正的世界贸易体系举办的盛会。
    “各位,这里就是北方水陆码头天津卫。请东方号上的客人率先下船,其余船只上的人员随后下船。”
    东方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