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7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我会尽快安排下去,一定能够招募到你们想要的劳工。”柯纳尔拿人手短,加上双方签有条约,肯定是要帮助苏伊士运河公司招募到10万埃及劳工。
    下埃及地区的威尼斯统治者很快向各地的马穆鲁克贵族下令要他们各出一部分劳工参与苏伊士运河的建设。
    “运河公司招募劳工,只要有体力,就有一口吃,你们这些流浪汉快点报名,不用整天饿的皮包骨头。”
    “犯人也可以前去挖掘泥土,可以减刑!”
    下埃及地区因为大规模招募劳工的时候而闹得沸沸扬扬,在当地身份低贱的流浪汉、罪犯、奴隶率先被招募。
    这些人本来就有一顿没一顿,尤其是罪犯。统治这里的威尼斯人也很精明,他们并不想要花钱来提供饭菜给罪犯,而是将他们赶去继续苏伊士运河,既可以让华夏商人给他们供给饭菜,又可以卖给华夏商人一份人情。
    为了准备10万劳工的饭菜,伙食的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北段是一片盐碱地,中段是一片沙漠,要在恶劣的地形中供给10万劳工伙食,注定了这些运河劳工的伙食不会怎么样,估计只能够勉强温饱。
    苏伊士运河公司一方面找威尼斯统治者要求提供10万劳工,另一方面找到埃及本地的伙食供应商,让他们准备为这一个流动的“城市”提供水源和粮食。
    许多埃及商人为这一个庞大而持久的伙食补给项目进行竞标,他们争的头破血流。
    在十年的时间内为10万劳工供给淡水和饭菜,这可是价值上百万两白银的生意。要是拿下这笔生意,他们也许可以成为埃及屈指可数的粮食商人。
    “我们的粮食供给决定交给三家商人,中途如有任何一家缺斤少两,我们将永远停止与该家商人的合作。”华夏商人最终宣布了中标的埃及商人。

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华夏骑兵在埃及
    “你们这家伙,安静、安静!”
    几个家财万贯的华夏商人看着下方闹哄哄的埃及劳工,他们的眉头紧皱。
    这里简直比菜市场还要嘈杂。
    十万的埃及劳工聚集在开罗,苏伊士运河公司以极低的工资雇佣他们,基本上让他们只有口饭吃。
    要在接下来长达10年的漫长工期里管理好十万劳工,十分困难。
    “每十个人编成一个小组,选一个劳工当组长,每十组为一个营,每十营成一个团,每十个团成一个旅。”
    华夏商人将10万埃及劳工分成了10个旅,按照军事化的方式进行管理。
    底层的组长由劳工担任,营、团、旅的指挥者由埃及本地的马穆鲁克贵族担任。
    也许这些劳工并不害怕对他们而言陌生的华夏商人,但是绝对害怕他们本地的贵族老爷。
    为了让马穆鲁克贵族帮助自己管理劳工,华夏商人给予他们一些报酬或者商业上的优惠。一些有声望的马穆鲁克大贵族担任旅长,而劳工营长、团长由这些大贵族指派手下的小贵族或者手下担任。
    马穆鲁克贵族掌管了埃及地区的各个村镇,以后华夏商人还要经常和他们打交道。
    马穆鲁克贵族也极其需要东方的香料、茶叶、瓷器和其他的工业品,他们很乐意通过修建苏伊士运河这一件事情与华夏商人建立联系。
    虽说孙传庭曾经率领六国联军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顿,但是一部分马穆鲁克贵族已经换了主子,从奥斯曼帝国变成威尼斯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商业利益。
    由马穆鲁克贵族对他们进行直接管理,华夏商人和工程师就可以专心于苏伊士运河本身的修筑,攻克修建大运河的技术难关,而不是陷于与劳工之间的冲突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劳工并不听话的话,就让马穆鲁克贵族教训他们。
    “苏伊士运河全长170公里,北起地中海海边一座小村子,以后可以开拓成为港口,南至地处红海的苏伊士城。运河宽度大约为100米,深度则为15米,预计以后可以通行5万吨以上的巨轮,足够满足未来50年的使用。若是50年之后出现更大的巨轮,到时候再进行扩建工程即可。”
    来自华夏的工程师在地图上比划,在正式开工之前,他们进行最后的检查。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师以及10万埃及劳工,如果工程在规划初期一开始就出错的话,那么砸入项目之中的资金可是收不回来了。
    “军主大人已经确定过这个项目没有问题,可以开工。”华夏商人得到楚云的同意,楚云根据后世的经验笃定修建苏伊士运河很有必要,而且可行。
    苏伊士运河公司在招募到足够的劳工,以及找到了粮食供应商以后,终于开始了为期十年的苏伊士大运河的修筑大工程。
    没有人想到接下来十年,超过10万埃及劳工为这一条国际大运河牺牲。
    粮食和淡水供给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疾病带来的伤亡,伤寒、霍乱、支气管炎、肝炎、肺病、赤痢等疾病夺取了大量劳工的性命。
    而埃及的卫生条件实在是太过恶劣,没有合格的医生,而华夏商人带来的医生仅仅是为了治疗自己人都费劲。
    这是后来才发生的事情了。
    苏伊士运河公司正式开始挖掘苏伊士大运河之际,一队华夏骑兵乘船从印度洋来到埃及。
    这是一个500人的小型骑兵团,他们进驻埃及,目的是为了保护所有在埃及的华夏人的安全,以及保护亚欧海底电缆工程埃及段、苏伊士运河的安全。
    这一支骑兵部队骑着高头大马,他们背着火枪,腰间有佩剑,他们率先来到开罗城报到。
    有着东方面孔、身穿统一制服的华夏骑兵出现在开罗的街头,开罗的威尼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埃及商人都好奇而又充满敬畏地看着精神抖擞的华夏骑兵。
    埃及本土也有一支厉害的骑兵,那就是曾经打败过蒙古骑兵的马穆鲁克骑兵。他们是当地的贵族,有点像是中世纪骑士在欧洲的地位。
    不过远征埃及的时候孙传庭狠狠用空心方阵和新式火枪教训了马穆鲁克骑兵,马穆鲁克骑兵见到华夏人就像是耗子见到猫一样,不敢对他们出言不逊。
    威尼斯统治者见到华夏骑兵的到来,他们有些忧虑。
    但是根据他们和楚云签订的条约,华夏有权力派遣一支规模不超过1000人的部队来保护苏伊士运河。
    因此,500人的小型骑兵团出现在这里是合法的事情,威尼斯统治者也不能够命令他们离开,反而要好好招待他们。
    “我们主要在开罗城驻扎,偶尔前往苏伊士运河的工地进行巡视和镇压动乱,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将在苏伊士运河沿岸修建城堡。”一个骑兵少校见到了担任开罗总督的柯纳尔。
    “你们请随意。”柯纳尔无奈地说道。
    如果不让他们待在开罗城,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开罗城都是华夏人帮他们威尼斯人打下来的,威尼斯不好拒绝华夏人的要求。
    他也感受到了华夏人积极在埃及扩张的趋势,苏伊士运河公司和驻埃及骑兵团的到来,宣告了华夏人在这里有着凌驾于埃及马穆鲁克贵族之上的特权,在埃及与威尼斯人平起平坐,甚至是更高一等。
    埃及的重要之处也不是曾经有着古老的埃及文明,而是位于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罢了。
    500名华夏骑兵进驻开罗城,他们有时候在开罗城进行训练,有时候前去苏伊士运河的工地巡逻,避免苏伊士运河工程受到干扰。
    而这一支人数不多华夏骑兵也成为了纵横埃及的一支强大力量,当有马穆鲁克贵族叛乱的时候,威尼斯人甚至会选择向这一支华夏骑兵求助,请求他们前去平定叛乱。
    华夏骑兵出现在任何一个马穆鲁克贵族的领地,这些贵族老爷们就会吓得屁滚尿流。

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双翼螺旋桨飞机
    “这就是你们研究出来的双翼飞机?”
    楚云围着一架停在草坪上的飞机,这架飞机终于和他印象中飞机的模样极其相似了。在飞机上面,还用朱漆涂着龙图腾。
    之前冯如他们拿出单翼鸽式飞机,虽然可以在空中翱翔,但与楚云认为的实用螺旋桨飞机还有很大的差别,鸽式飞机只是飞机发展初期一种仿生学上的尝试。
    眼前航空器工厂研发可实用的新飞机出来了。
    草坪上停着一架不到6米长的双翼飞机,高度还不超过一层楼。
    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大小和一辆轻型卡车差不多。
    早期的双翼机就像是一个被放大的玩具,楚云可以不借助任何的工具轻易爬上这一架飞机。
    不管怎么说,这架双翼螺旋桨飞机和楚云印象中的早期螺旋桨飞机很像了。
    “机长57米、高26米、翼展85米,机翼面积214平方米,空机质量420公斤,使用了110马力的气冷星型发动机,那是一种气缸环绕曲轴排列的一种往复式内燃机,活塞通过一根主连杆连接到曲轴上……”冯如向楚云介绍飞机的基本参数,重点强调了航空发动机的心脏,也即是航空发动机。
    楚云只知道航空发动机有了更大的进步,而且双翼飞机的造型更加接近他的想法,至于使用的星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楚云就很难听明白了。
    不过这也没有问题,专业的机器由专业的人才来解决就行了,他只需要关心飞机表现出来的性能即可。
    “这玩意飞行速度、高度和续航时间是多少?”楚云问道。
    “最大飞行时速也许可以达到185千米,高度可达5000米,续航时间为25个小时。”冯如逐一为楚云介绍新式飞机实用的性能。
    楚云眼前一亮,似乎这架双翼飞机已经可以投入使用。
    “可以装载炸药么?”楚云问道。
    “最多可以装载45公斤的炸药。”
    “这已经很夸张了……”
    楚云想了一下,本土似乎还不怎么需要双翼飞机。
    海外的战争可能需要,也可能并不需要,因为现在的步骑和炮兵使用传统的会战战术就可以平推欧陆。
    不如使用飞机来洒农药等民生用途好了……
    在运输机出现之前,又没有军事的需要,飞机的用途还真不算大,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能力都很捉急。
    如果用到军事上,倒是可以用来侦查、投掷炸弹。
    比较方便的是双翼飞机低速飞行性能好,仪表设备简单,在简易的机场就可以起飞,维修也方便。
    接下来冯如驾驶新式的双翼飞机为楚云进行飞行表演。
    在来自后世见识过大型客机的楚云看来,这种大玩具一样的双翼螺旋桨飞机能够顺利飞起来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
    发动机带动螺旋桨飞快地旋转,双翼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了一小段距离之后便逆风飞上空中!
    与楚云到来的一批官员上次已经见识到了鸽式飞机的飞行表演,对双翼螺旋桨飞机能够飞上天并不感到特别震惊,他们大致知道了其原理。
    “如果以前我们作战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叫做飞机的新武器,就可以在敌人的头上投掷火药,轻易破坏敌人的阵型和军心,如有神助。”一个官员说道。
    飞机出现的太晚了。
    以前在本土作战的时候,有双翼螺旋桨飞机出战,估计吓都吓死敌人。
    除非亲眼看到双翼螺旋桨飞机就近的模样,否则谁能够想到人可以飞上天,而且还可以带上炸药?
    “我们在西洋倒是有几个据点,可以通过蒸汽船或者大帆船将几架飞机运到西洋去对他们进行震慑。”楚云仔细想了一下。
    本土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作用都比较有限,拉出去吓吓人倒还可以。
    冯如驾驶着双翼螺旋桨飞机进行了半个小时的表演,飞行很顺利,飞机的性能也比以前其他型号的性能要好,更加安全。
    “请大人为这种飞机命名。”冯如回到了地面上,熄灭发动机,向楚云请求给第一架实用的双翼螺旋桨飞机命名。
    “不如叫做龙式螺旋桨飞机,以后再开发出第二代、第三代。”
    楚云给这个世界第一架实用的双翼螺旋桨飞机取了一个名字。
    因为没有战争的需要,龙式飞机没有装载机枪,也没有专门设计装载机枪的系统,只是改进了航空发动机和飞机的结构设计。
    “我认为接下来可以考虑两个发展方向,一个发展方向是往龙式飞机上面装载1挺到2挺机枪以及外挂炸药,衍变成为战斗机和轰炸机。另一个方向是旅客机和运输机,用来进行客运、货运。客运的话先考虑可以运输几个旅客,而货运可以优先用来运输邮件。”
    楚云说出了两个最主要的用途,两种研究方向有很大的共通之处,不少技术都可以同时用于军事和民用,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我们会致力于单翼飞机和全金属飞机的研究,计划生产一种能够转载4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