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西班牙、尼德兰等十国大使对于礼部大臣的通牒感到有些恼怒,对方完全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主动要求他们通知自己的国王或者执政官要求进行谈判。
还从来没有王国敢召集欧洲十个大国的大使同时谈判!
“我们打算应当协定关税、在各国成立大使馆,同时有着我们旗帜的商船在和平状态不应受到任何国家私掠船的袭击。”礼部大臣向召集而来的十国大使谈及通商、外交之事。
通商是最根本的目的,要求诸国开放市场、约定关税、放行商船。外交也不仅仅是派驻外交大使那么简单,还需要交换护照、外籍人士管理、移民等问题。
对于楚云打算整合全世界国家到东方贸易体系的野心,十国大使们坐在西方公司的商馆会议室,他们你看看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应这种野心勃勃的通牒。
想要同时让十个国家屈服,这未免也太过自负了。
“为什么我们法兰西要在这个时候和你们建立外交关系?我们正在和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交战,我们没有那个闲暇与你们进行谈判。”法兰西大使不满地敲桌子。
在红衣大主教黎塞留的外交手段下,他们法兰西打败了西班牙,正准备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宣战,很快就能够制霸欧陆。结果现在跑来一个东方帝国,想要取代法兰西的地位,号令诸国,让他们怎么想怎么不划算。
“你们华夏人抢走了我们在东印度的殖民地,又来到我们的本土要求开放市场,这简直就是强人所难。除非还回我们在东印度的殖民地,否则我们不愿意与你们建立外交。”西班牙、尼德兰两国的大使表示强烈抗议。
西班牙的马尼拉、尼德兰的夷洲和巴达维亚都被抢走,令他们损失惨重,只能够将殖民的方向变为西印度群岛和美洲。
尼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更是破产。
殖民地的丧失还让他们记恨在心,东方垄断了香料贸易,就像是当初的奥斯曼帝国,而现在对方突然过来说要进行外交和本土贸易?一旦开放贸易,大量的华夏商品涌入本土,那么岂不是大量的财富外流了吗?
葡萄牙大使本来也想要说对方夺走了他们在澳门、马六甲、果阿、孟买的殖民地,但是他们想到还有一支4000人的印度军队驻扎在葡萄牙的里斯本来防备西班牙人,就没有和西班牙、尼德兰大使一样索要殖民地。
而且就算和他们说了,华夏人也不可能交出东印度群岛和印度的殖民地,那里距离他们太近了。
“我们沙皇并不打算与你们建立外交关系。”沙俄的外交大使同样拒绝。
沙俄同样与楚云的势力有恩怨。当初西域大战九州军巩固了在伊犁地区的统治,将准格尔等漠西蒙古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占据了西伯利亚的一半,让沙俄无法再继续向东部扩张。然后还有十几万人的土尔扈特部东归,让沙俄想要奴役这一批人作为炮灰的想法落空。
可以说华夏的崛起损害了十国之中一半国家的利益。
除了法兰西、尼德兰、西班牙、沙俄四国表达自己的不满,葡萄牙人敢怒不敢言,其他五个国家的大使则持中立的看法。五个中立国之中威尼斯人倒是与华夏有过合作,他们还从埃及远征军那里接收了开罗,在地中海获得了一块新的殖民地。
威尼斯作为一个商业共和国,更关心的是商业利益,他们有想要谈判的倾向,不过他们见到欧洲其他九个大国有五个反对,四个中立,于是他们也只好保持观望的态度。
与华夏商人的贸易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商机,毕竟威尼斯商人因为地理位置上的劣势被排斥在了新航路以外,繁华的威尼斯衰落下去,他们需要寻找新的机遇。但是华夏太过遥远,要是因为和华夏商人进行合作而导致欧洲其他王国的憎恨,威尼斯就完蛋了。这是他们那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十国大使不配合是礼部大臣所预料之中的事情。首先,他们是东方文明,西方诸国对陌生的东方文明充满了恐惧。其次,华夏抢走了他们在东方的诸多殖民地和利益,他们心怀不满。最后,十个王国没有一个国家不是想着称霸欧洲,要是十个王国都同时和华夏建交和通商,岂不是承认了对方的霸权?
“我们愿意就建立外交的王国提供更加优惠的香料税、茶叶税、瓷器税的税率,同时可以出售一些你们未必能够在欧洲买得到的工业品。”礼部大臣抛出了几根骨头。
想要让对方妥协,还要适当地让利。
当听说对香料、茶叶、瓷器的税率可以提供优惠,果然不少大使都颇为动心。
不过十个王国的大使并没有这么容易就妥协,他们仍然不愿意建交和通商。
“这些人真是冥顽不化,看来我们必须要用强硬的手段打开他们的国门才行。”礼部大臣在送走了十国大使之后,陷入了沉默。
使用和平的手段打开国门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在彼此不知道对方几斤几两的时代,必须要向对方展示肌肉。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女王学院与华夏文化传播
楚云此时正跟索菲亚参观女王学院,他收到了礼部大臣的汇报,只是微微一笑。
欧洲诸国的反应在意料之中,没有哪一个王国敢轻易开放自己的市场,想要和平地让他们开放市场是不可能的事情。
“是和其他王国建交的事情吗?”索菲亚冷冷地问道。
他们此时正在女王学院之中,为了维持自己女王的形象以及让国会议员相信自己的独立,她在外人面前总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
“没有王国愿意建交和通商。”
“那就使用武力让他们屈服?”
“动武也是要用合理的借口,否则不能够持久。”
楚云暂时放下这件事情,在索菲亚的带领下参观女王学院。
女王学院大部分讲师都是楚云派过来的,他们对于在此地能够见到楚云感到惊讶和惊喜,热情地和楚云握手。
“传道受业解惑是为师之本,同时应该将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如果他们对硬生生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那就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楚云叮嘱了一番。
想要让西方人接受之乎者是不可能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华夏本土的普通老百姓都不会这么文绉绉,普通人最容易接受的还是适合他们的风俗文化。
文化传播还会受到各种的影响,就像是当华夏商人运来英格兰的茶叶,在英格兰人的手中就变成了柠檬茶、奶茶、蜂蜜茶,而且他们还格外喜欢红茶,总不能够强迫他们不能够往茶叶里面添加其他东西。
除了楚云派来的讲师对他很热情以外,女王学院的学员们对女王的丈夫同样感到好奇和欢迎,且不论这座学院是女王出资建造的,就是以楚云东方帝国执政的身份,他们同样感到惊奇。
这样的人不去其他王国访问,而是率先到伦敦城,就足以说明他们的地位在对方心目中要比欧洲其他王国要高。对于还没有晋升为一流王国的英格兰来说,这种认可很重要。
“楚先生,请问您打算在我们英格兰停留多久?”
“您喜欢的食物是什么?东方的人们会以面包为主食吗?”
女王学院为数不多的女学员更显得热情,甚至还有人请求楚云在他和亚当斯密合编的《新国富论》上签名。
为了实现养猪模式和自己给自己创造竞争对手,楚云将一批17、18世纪的非核心技术以汉语的形式传播过来,女王学院掌握了汉语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到传播来的新学。
实际上让英格兰凌然于欧洲其他王国,不但在将来必要的时候可以向西方转移华夏国内的矛盾,还可以作为监视欧洲大陆的一条猎犬。英格兰脱离于欧洲大陆的地理位置让它与欧洲诸国貌合神离。
“女王学院的人全部学习汉英两种语言,将汉语而不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当成是第二语言,真是令人担忧。”
“正是,听说他们还要学习《论语》和《诗经》等东方,这批人将来还可能会进入内阁,管理整个王国。对于他们是否能够在将来带领英格兰走向一条正确的路,深感怀疑。”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学院对女王陛下另起一座学院的做法感到十分不满,他们正在设法抗议。”
不少陪着女王参观女王学院的贵族见到有汉化趋势的女王学院,对于王国的未来充满了担心,毕竟女王学院的地位太超然了,有凌然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之势,成为最高的学府,这让贵族们都不禁捏一把冷汗。
女王学院的校舍还没有完全建造完毕,它占据了泰晤士河畔的一片王室用地,是索菲亚从王室土地里面划出来的,女王学院也是王室的资产。预计将来修建高楼之后能够容纳数千人。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
女王学院的成员在楚云参观的时候,为其展现在女王学院之所学。只是这些英格兰学生念起《诗经》的内容,就像是在教堂念赞美诗一样,让楚云不禁觉得有点好笑。
“我打算捐一笔款项用于女王学院的发展。”楚云在参观完毕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下不只是索菲亚,其他英格兰贵族都感到震惊,楚云作为东方的执政官,竟然愿意无偿给女王学院捐款。
楚云倒不是这么认为,文化的传播需要媒介,也需要专门的机构,而女王学院就是这么一个机构,如果女王学院能够提升影响力,其他欧洲的大学也会设置汉语以及相应的学科。
而且女王学院的学生将来是可能进入英格兰内阁的,他们就算是心向着英格兰,也会难免受到在学院中华夏文化的影响。
“感谢您慷慨的捐款,我们女王学院会在学院中间的广场为您和女王各建造一座铜像,以纪念两位对学院的贡献。”女王学院的院长适时出来拍两人的马屁。
女王学院的院长是女王亲自任命,他当然是要尽量讨好女王,而楚云如果能够拿出一笔不菲的捐款,那么建立一座铜像不仅能够表达对这位金主的感激之情,实际上也可以提升女王学院的影响力,将来还可以留下一段传奇。
楚云对于女王学院院长的刻意讨好倒也不反对,在西方人的学院建立自己的铜像,让以后几百年女王学院的学生瞻仰自己,似乎挺爽的。
楚云在参观完女王学院之后,又与索菲亚等人回到了怀特霍尔宫。
索菲亚一回到王宫,一改之前冷若冰霜的态度,变得十分缠人,经常贴着楚云。
英格兰的国会议员、内阁大臣还有一群贵族则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女王在政策上保持中立即可。
就在礼部大臣陷入与欧洲十大王国谈判僵局的时候,一艘来自地中海的船只为他们打开了外交局面。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再见骑士团
一艘来自地中海的大帆船出现在朴茨茅斯,这艘大帆船挂着在大西洋并不多见的八角十字旗。
“那是……马耳他骑士团的船只?他们不是一向只活跃在地中海之中吗?”朴茨茅斯港口的海军士兵注意到了这支进港的帆船。
帆船靠岸,几十个身穿红色外套、外套上有白色八角十字的骑士从甲板上下来。
“大团长,我们终于找到了不列颠海军的驻地,这下我们医院骑士团说不定能够逃过一劫。”
“找到当初和我们并肩作战的那批人,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
几十个医院骑士团的骑士第一时间和港湾里面的皇家海军军官接触,要求见到当初在地中海摧毁奥斯曼帝国舰队的司令官孙旭。
第四舰队的军官听说地中海马耳他岛的医院骑士团找他们的司令官,多少有些意外。
他们几年前的确在地中海与皇家舰队、马耳他岛的医院骑士团并肩作战,打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帝国舰队。不过这些年华夏商人始终没有进入危险重重的地中海市场,他们只是活跃在大西洋沿岸,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在地中海见到第四舰队。
“我们的长官们现在正位于伦敦城,如果你们需要见到他们的话,可以前往该处,应该花不了多长的时间。”第四舰队的军官对他们说道。
因为楚云的到来,第四舰队的军官几乎都迁往伦敦城。
“伦敦城?说起来我们还没有到过伦敦城,不如乘坐马车前去一趟。”医院骑士团的几十个骑士执意要去伦敦城找第四舰队的高级军官们,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高级军官幕后的上司已经到了这里。
“汉娜离开我们马耳他岛有好几年的时间,不知道她是不是还活着。”一个中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