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7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消失多时的高丽国王李溰则乘坐蒸汽船“永昌号”回到汉城,向百官、臣民宣布放弃王室对高丽国的统治,高丽国将成为宗主国的一个行省。
    这个重大的决定朝野震惊,不少刚刚屈服的叛军头领再次发生叛乱,拥护其他李氏王朝的皇亲国戚成为新的国王。
    当然这些叛乱也被第一兵团强势镇压下去。
    高丽行省随后宣布成立,一批从中原来的官员和当地的文武百官组成了新的官府。当地的文武百官颇有怨言,因为高丽从一个王国变成一个行省,他们的官位自然而然就下降了。
    然而在真枪实弹的士兵面前,他们再有怨言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他们的国家变成了帝国第二十二个行省。
    吞并高丽国的消息很快就见报,对于兼并高丽这件事情,普通的百姓第一反应是高丽在哪里?而对于知道高丽的官员、商人来讲,高丽地区被吞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目前东亚地区就只有高丽地区还没有正式纳入帝国的领土,在其他地方纷纷沦陷的前提下,高丽人注定是无法偏安一隅的。
    自从北洋舰队将高丽老国王逮捕,换上了新国王李溰之后,高丽国的事务就一直掌握在京城手中,前往当地贸易的船只甚至不需要向高丽国交关税,与普通的行省无异。这次京城调动第一兵团和北洋舰队全面占领高丽,估计就是为了彻底实现中华文化圈的统一,以解除将来的领土争端和威胁。这也算是完成了杨广时代就想要征服高丽地区的夙愿。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橡胶雨衣和胶鞋
    “高丽成为一个行省,以后辽东、高丽、东瀛、山东、琉球等地就可以形成一个北洋贸易圈,若不算上西洋,说不定会和南洋贸易圈一样发达。”
    幸运的商人李晋德手中拿着一份黑白报纸,上面还刊登着一张北洋舰队士兵在汉城的照片。
    “我打算前去燕山南麓的新天文台几天,你帮忙看着颖儿和文儿好不好?”萨琳娜披上了风衣,对他说道。
    在李晋德回来之后,萨琳娜很快就怀上和生下了一个儿子,被李晋德取名为李子文。
    李晋德深感成家之后的不便,便不再亲力亲为作为船长来往于京城和欧洲,而是当起了西方公司在京城的董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本土新兴的化学工业上。
    “燕山南麓的天文台建好了?”李晋德倒是听萨琳娜说过,天文院放弃了使用京城的观象台,在燕山南麓一个靠近山林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型的城镇,在当地建立天文台和补给站。
    “是啊,据说为了修筑天文台,我们天文院今年和明年的预算都用完了。”萨琳娜说道。
    “你走之前我先给你看一个宝贝。”李晋德说道。
    “什么宝贝?”
    李晋德将一件大衣取了出来,在萨琳娜的面前展开。
    “噫,好奇怪的衣服!”
    萨琳娜见这件衣服几乎没有什么花纹,就像是一件风衣外套,可以将整个人套进去,还带有一个大帽子。
    “这是我聘请化学院的技术人员研发的、用硫化橡胶制作的橡胶雨衣,可以放在包裹里面,如果遇到山雨的时候将其套在身外,就不易被雨淋湿。还有这个,胶鞋,同样可以防水,而且清洗起来非常容易,应该会适合在燕山南麓使用。”李晋德像是拿着珍宝一样将一双制式奇怪的胶鞋取出来。
    “这些都是你最近在琢磨的产品呀?”萨琳娜第一次看到橡胶雨衣和胶鞋,感到大为神奇。
    “没错,我打算在最近筹办一个橡胶厂,生产一批橡胶雨衣和胶鞋,卖到南方和南洋,当地降水众多,肯定会比北方受到欢迎。”李晋德说道,“除了生产橡胶雨衣和胶鞋以外,我还想要花钱雇人研究出更好的轮胎,为自行车行和汽车工厂提供配件。化工行业,绝对有着难以想象的回报。”
    “相公你想做什么尽管做就是,雨衣和胶鞋我就带走了。”萨琳娜说道。
    “等等,这个胶鞋并不透气,如果不是泥泞的山道或者雨天,就不要经常穿着,否则小心脚臭。”李晋德说道。
    “讨厌!”萨琳娜见李晋德开自己玩笑,不由锤他胸口。
    “咳咳咳……”
    格林维尔爵士从厢房出来,就见到自己的女儿和李晋德撒娇,顿时板着一张脸。
    “岳父大人早安。”李晋德赶紧说道。
    “这是何物?”格林维尔爵士看到了女儿手臂上挽着一套奇怪的衣服。
    “橡胶雨衣,穿在身上可以防水。”李晋德骄傲地说道。
    “真的有这么神奇的衣物?”格林维尔爵士看到单薄的雨衣,并不认为可以但得住雨水。
    “不信的话岳父大人您可以穿上,然后转过身去。”李晋德耸了耸肩。
    “我倒是要看这个雨衣是否真的这般神奇。”
    格林维尔爵士不信邪,将橡胶雨衣披在身上,按照李晋德的指令转身过去。
    李晋德悄悄端了一盆水,猛地一下泼过去!
    “噢!我的天!”
    格林维尔爵士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婿竟然会直接用水泼他!
    他下意识地转过身去,发现李晋德和萨琳娜两人正咯咯笑地看着他。
    “里面的衣物竟然完全没有沾湿!”
    格林维尔爵士将橡胶雨衣除下来,摸了摸自己的衣服,并没有任何被水浸湿的痕迹。
    他刚才明明被李晋德泼了一盆水,他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盆水在他的身后炸开,然而他却毫发无损。
    “看来相公你的橡胶雨衣和胶鞋说不定能够大卖。”萨琳娜笑道。
    “那是当然,我的眼光一向不错。”李晋德意有所指地看向萨琳娜。
    萨琳娜已经融入了东方的文化,很明显听明白了李晋德的暗示,也含情脉脉地看向他:“相公,我过几天就回来。”
    格林维尔爵士看到自己的女儿和女婿毫不修饰地在他面前秀恩爱,已经完全无视了他,只好无奈地打量这件还滴着水的橡胶雨衣。
    不只是李晋德,他也可以看到这种雨衣的前景。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需要防水的材料,橡胶的出现无疑是解决了防水这个大问题。
    而且橡胶的应用场景似乎还不只是这么简单,防水只是其中一个用途。
    “萨琳娜,你不吃饭再走?”李大娘抱着孙子出来,对这个媳妇更加关心。
    她可是接连帮李家生下了一儿一女,这对于人丁稀少的他们家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喜事,而且中间李晋德还离开了三四年的时间,否则李大娘估计他们李家可能还不止一儿一女,起码有三四个。
    对于李大娘而言,挑选儿媳妇最重要的就是要好生养,生的越多越好,所以对萨琳娜也越来越顺眼。
    “她要参加天文院的聚餐,这可是现在京师大学堂相当流行的一件事情,我在化学院旁听,都有参加过不少化学院的聚会。”李晋德说道。
    “娘老了,都不知道你们年轻人又有什么新花样。”李大娘则大为不解。
    “娘,这几天萨琳娜不在,我也打算前往天津卫设立橡胶厂,还劳你和岳父、岳母他们照看来颖儿和文儿。”李晋德说道。
    “好吧好吧,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照顾孩子了,忙着什么事业,也就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愿意帮忙照顾了。”李大娘虽然口头抱怨,但能够照顾孙子和孙女,对于平时闲着的她而言还是一件好事。
    “等橡胶厂经营起来之后,再开个化肥厂、农药厂试试……”李晋德在化学院的旁听给了他很多的想法。
    化工行业还可以细分成许多小分支,每一个分支经营好了都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西疆守夜人
    几个穿着西域服饰的牧民从火车下来,看到繁荣一片的京城,不禁目瞪口呆。
    他们不久前才在关中乘坐铁皮火车,没想到不用几日的时间竟然能够从关中抵达京城。若是平时骑马从甘肃走到京城都不知道要多长的时间,而火车的出现可以昼夜运转,人只要在里面或坐或躺着,就可以迅速地从一地到达另一地。
    关中到京城的铁路目前的经济价值还不高,但是很重要!
    这一条铁路取道长城以北,贯穿内蒙草原,再进入关内,一来可以控制大草原,二来可以控制西北边陲,沟通华北和关中两处要地,兵力和物资可以自由地在北方防线运输。
    比起在火器时代不再有效的长城,草原大铁路的用处更大。
    目前这条铁路主要还是用来运输盐、棉花、棉纱等物资而不是人员,客运车厢十分有限。纵使如此,这已经是惊人的存在。
    这几个牧民正是从土尔扈特部不远万里前来京城的使节,他们想要寻找帝国拥有最大权力的人,也就是楚云,请求东归依附。
    他们先是找到了京城的官府,请求面见楚云。
    官府收到了来自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牧民面见楚云的请求,不禁感到惊讶万分。
    他们深感意外,现在不只是英格兰人有求于楚云,连昔日离开了天山的蒙古部落也专门回来找楚云。
    “大人,有必要为了一个流浪在天山以外的部落而惊动军主大人吗?”
    “虽然土尔扈特部只有五万帐,人数并不多,不过他们在伏尔加河受到了沙俄和哥萨克人的攻击,哈萨克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好,在诸国之中不远万里回来请求归附我们,说明他们更加认可我们的文化,也是我们国力强大的表现。我们还是选择上报这件事吧。”
    直隶衙门的官员经过简短的讨论,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将此事通报上去。
    楚云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阅读有关高丽行省成立的报告,一个秘书将直隶衙门有关土尔扈特部的请求送到楚云的案台,楚云颇为震惊。
    这个流浪到了东欧的蒙古部落楚云还是有些印象,本来他们在伏尔加河流浪了一百多年,被沙俄和哥萨克欺负过不下去之后选择东归。
    但是现在的情况似乎有些变动。
    自从西域的一系列战斗之后,九州军与沙俄、哈萨克汗国签订五十年的停战条约,划定边界,沙俄被迫终止了向了东西伯利亚、天山的扩张,以伊犁河、叶尼塞河为国界。
    沙俄和哥萨克见无法继续向东扩张,于是将扩张的矛盾转向南边的西亚、中亚地区,导致迁徙到伏尔加河南部的土尔扈特部还没有安稳居住多少年就遭到了沙俄和哥萨克骑兵的攻击。说起来这还是楚云很早之前发动的西域战争所导致的结果。
    土尔扈特部算是倒霉了,他们本来不至于这么快就被沙俄和哥萨克人的主力所讨伐,只是沙皇找不到扩张的地方,所以只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南方。
    沙俄的北方是北冰洋,东边是华夏,西方是比沙俄还要强大的瑞典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沙皇只能够欺负一些游牧民族。
    “一群倒霉的家伙,反正游牧部落也没有威胁了,与其让他们被毛子利用,不如让他们到伊犁河流域开设牧场,帮忙戍守边疆好了。”楚云想到伊犁河下游地区还有一片无主之地。
    那片地方是以前大战的时候从哈萨克汗国侵占的一块地方。本来伊犁河分成了两个部分,下游是哈萨克汗国的领土,上游是漠西蒙古的牧场,不过当初与哈萨克汗国签订停战条约的时候,战败的哈萨克汗国忍痛割让了伊犁河下游部分地区。
    伊犁河下游有峡谷和沙漠,还是有不少的可以用作牧场的地方。不过伊犁河下游距离中原太远了,没有多少人愿意前往如此遥远的地方放牧,在占有了那一片地区之后还是人烟稀少。
    在火枪、火炮、机枪、铁路先后运用之后,传统意义上草原上游牧部落对于关内的威胁已经解除,所以楚云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游牧部落会演变成威胁,甚至骑兵都会在不久的未来被淘汰。
    楚云随后同意在办公室接见从伏尔加河逃回来的土尔扈特部落的牧民,向他们询问当地的情况。
    当楚云听说沙皇专门派遣大军联合哥萨克人南下攻占伏尔加河下游,顿时明白沙皇这是转移了扩张的方向。
    当然此时的沙俄是最弱小的时候,信仰还和欧洲诸多不一样,欧洲的国家都不带它一起玩,所以沙皇趁着欧洲大战的时候南下欺负一些游牧部落。
    如果不是距离太过遥远,楚云甚至会去欺负一下沙皇。
    现在打通了东西方的海上贸易路线,楚云对于西边陆地的诉求越来越小,从这里远征莫斯科,除非是清一色的骑兵不携带重炮才有可能,而且一路上还要烧杀抢掠,跨越沙漠、戈壁和荒原,否则还不如走海路到欧洲更加快捷。
    “我对你们的诉求已经了解,我允许你们到天山的伊犁河下游放牧,我会派遣官员前去当地丈量牧场,分配给你们的族人进行经营。三十年后承包权结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