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7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化问题楚云没有怎么担心,相比其他地方,高丽半岛的人更能够接受汉文化,只需要经过上百年的统治,基本上可以将其消化。
    至于能不能够打败高丽国的叛军,这点基本上没有问题,全副武装的第一兵团和北洋舰队联手,完全可以一路平推。
    楚云随后又招来了李溰,向他宣布帝国的决定。
    李溰和王妃姜氏这几年在京城休养,李溰的气色显然比担任高丽国王的时候好上许多,姜氏也生育了一儿一女。
    得知帝国决定让他放弃高丽国王位之后,李溰很平静:“王室并没有什么好处,骨肉相残是常见的事情,我的父亲甚至还想要害死我。我愿意放弃高丽国的王位,或许那样才是为了平民好。”
    “帝国每年会拨款给你,你不必担心以后的生活。”楚云对于其配合给予了必要的回报。
    相比每年从高丽国收取的税收,提供给李溰王室的经费只是九牛一毛,这笔费用并不亏。
    “我想回到京师大学堂进修,以后当一个学者。”李溰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从政,专心成为一个学者。
    “任何一个学院,你都可以进去。”楚云很随意地答应下来。
    摆平了高丽国的事情,他只需要在京城待着,各个部门就会派遣军队前去平定高丽国的叛乱,在当地建立一个行省。
    建立一个新的行省这种事情已经见怪不怪,或者说他们有充足的经验,在此之前就有大量的行省建立。
    楚云和往常一样回到府中,他发现府中几个女子的神情都有些奇怪。特别是筱秀儿,一向平静的她竟然有一丝酸意。
    “发生了什么事情?”楚云问道。
    “大人你看这份电文,不列颠再次派来了使节,他们已经到了马六甲,当地立即发送电文到京城通知此事。”艾拉扬着一封电文。
    “不列颠使节团不是每一年或者每两年都会来?这有什么好稀奇的。”楚云并不觉得奇怪。
    现在东西方每年都有商船来往,就连京城中的百姓对于西洋使节团都见怪不都艾了。
    “不列颠使节团是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可是我的大人,如果说你又有了一个儿子呢?”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亲自前往欧洲的想法
    不列颠女王的使节团经过漫长的海上航行,迫不及待地来到京城。
    以往不列颠都是以查理国王的身份派遣使节团,这还是第一次以索菲亚女王的身份往东方派遣使节团。
    使节团这次前来既是带来女王友好的问候,同时还请求得到援助以建设女王学院。
    这次不列颠的使节团规模远比之前要豪华,不少贵族怀揣着瞻仰女王丈夫和繁华的东方的心理加入了使节团前来东方。
    “这是我们女王陛下交给大人您的信件,请您亲启。”使节团的团长将一封书信交给了楚云。
    楚云当着使节的面拆开牛皮纸袋,取出里面的信纸,上面还有香水的气味,使用的是汉字。
    索菲亚在信件中大致是为隐瞒他的事情道歉,说明现在小王子的状况,然后直截了当提出想要获得一批援助,最后邀请楚云前往欧洲一趟,为小王子命名。
    “还真是符合索……你们女王的性格。”楚云将书信看了两遍,他也是难以置信。
    没想到他竟然有个儿子现在随着船队到了欧洲,而且还变成了斯图亚特王室的王储,叫什么亨利王子,索菲亚还在等着楚云给予这个小儿子汉名。
    至于对索菲亚直接索要援助的事情,楚云并不反感,反而直截了当更让人舒服一点。
    “女王陛下顺利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加冕之后,第一时间便派我们出使的东方,向您告知这个好消息。女王陛下邀请您有时间可以前往欧洲游历,女王陛下将会举行盛大的宴会款待您。”使节说道。
    “……”楚云大概知道索菲亚瞒着他怀孕的事情,估计就是想要让自己前往欧洲。
    前往欧洲走一趟,楚云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只是东西方的距离太过遥远,他不仅担心在大海上会遇到风暴出事,还害怕自己不在的时候本土会出现什么变故。
    不过这几年本土逐渐安稳下来,很多人都习惯了现在的制度,如果等到高丽行省建立,东亚统一,那么的确有一段空闲的时间可以放心前往欧洲。
    “等两三年,如果我有时间,可能会前往欧洲一趟。”楚云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女王陛下一定会因为您的到来而倍感欣喜。”使节说道。
    “至于女王请求获得派遣一批讲师成立女王学院的事情,我可以在京师大学堂或者其他大学堂招募一批志愿者前往伦敦。至于有多少人愿意前往伦敦城,那就不好说了。”楚云说道。
    “执政官大人您如此慷慨,我等感激不尽。”使节们对楚云轻易地便答应派遣一批讲师感到惊喜。
    他们没有想到这位和斯图亚特王室联姻的东方人这么好说话。
    “欧洲那边的局势如何?”楚云心底起意想去欧洲一趟,当然他并不是去游历。
    既然打算以后前往欧洲,那么肯定不能够空手而去,空手而归,怎么也要在当地摸一点好处回来才行。
    “法兰西、尼德兰、瑞典不盟而盟,正在全面进攻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支撑不了几年,估计法兰西、尼德兰、瑞典会获得最终的胜利。我们英格兰仍然保持中立的立场,不轻易介入欧陆的争端。更何况我们英格兰才刚刚结束内战,女王进行改革,如果我们轻易地介入外面的战争,将会引起我们的动荡。”
    “你们的女王进行了改革?”
    “正是如此,她打算重新理顺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在与尼德兰、法兰西、西班牙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使节将索菲亚的改革措施一一说来,楚云听着点头,索菲亚几乎是将她在这边看到的变化抄袭到了西方。
    “你们此次到来在京城多停留几日,我想你们会重新认同我们的国度,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楚云在会谈之后,十分客气地将他们送出府。
    英格兰使节在离开后,他们不禁私底下议论女王的丈夫,他可并没有在西方的贵族体系之中,本来他们还担心楚云和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那些中西亚的皇帝一样高傲无礼,不过楚云与他们见面后的交谈让他们意识到这个人和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的统治者不一样,他更加充满学识而且讲道理。
    “似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他只关心世俗利益,并不在意信仰问题。”
    “他轻易就答应派遣一批讲师到我们英格兰,这是看在女王陛下的面子上?我们翻阅了查理国王之前与东方的交涉记录,几乎每一个请求都要付出代价,而这一次对方竟然没有提出任何的代价。”
    “我看我们还是在东方多待一段时间,这里有许多新鲜事物,要是能够引进我们英格兰,足以让一个平民成为伦敦城最大的富商之一。”
    使节们一边低声议论,一边在外交官员的引领下前往英格兰驻华夏大使所在的区域走去。
    楚云重新回到了府中。
    援助英格兰一批讲师当然不只是看在索菲亚的面子,实际上也是基于文化传播的需要。文化的传播需要载体,否则别人为什么要学习一门陌生的语言?
    一种有效传播文化的途径就是贸易,商人、水手、船员为了生存,不得不学习对方的语言,除了贸易,还有战争、殖民、教育等等。
    要让对方学习汉语,就要给他们一点好处才行。
    楚云完全可以将一批并不怎么核心的技术传播出去,作为诱饵,所有的书籍都以中文撰写,诱使对方为了学习知识而不得不学习汉语。
    目前来说西方能够读得起书的大都是贵族,要是让贵族们学习汉语取代拉丁语和希腊语,那么就能够让当地的上层社会将汉语奉为国际通用语。
    也许技术很快就会过时,但是国际通用语一旦形成约定俗成的规则,到时候所有论文都是以汉语发表,可以让东方占据更大的话语权。
    “大人,你是不是打算前往欧洲探望索菲亚妹妹?”府中几个女子现在都知道了索菲亚很幸运地就生下了一个儿子。
    “等两三年吧,我会带着几十条战船过去游历一遍当地的风土人情。”楚云说道。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高丽,第二十二个行省
    辽东城,九州军的元老、第一兵团的兵团长杨太收到了京城的电报,命令他的第一兵团跨过鸭绿江进入高丽国平定叛乱,废除高丽国,建立高丽行省。
    “驻守辽东这么多年,终于对高丽下手了。”杨太不禁唏嘘,立刻动员第一兵团备战。
    第一兵团是九州军中的精锐,一直在看守着辽东、辽南这块盛产铁矿的工业基地,同时镇压以前的后金贵族,征服黑龙江流域的一些还未归顺的野人部落。
    当发兵高丽的命令下达之后,超过10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集结在辽东城,还有差不多数量的民丁被征召来运输粮食。除了自己率领的第一兵团,杨太还从辽东骑兵团借了2000骑兵来补充骑兵的不足。
    以前楚云和军部其他将领讨论过平定高丽可能需要两个兵团,但是他现在认为一个兵团就足够了。
    第一兵团带了17门火炮和2门加特林机枪东进,他们一路上摧枯拉朽,轻易地踏破一座座叛军修筑的城寨。
    对于叛军的头领他们一律处决,没收叛军的土地暂时按户分配,对于不愿意交出土地的大地主与叛军一样处决。
    第一兵团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叛军闻风丧胆!
    他们几年以来和汉城的官府作对,但那些是高丽国王的旧式部队,连东瀛武士都打不败,所以叛军们才顽强地越战越强。
    当九州军决心将高丽国吞并成为高丽行省之后,叛军们发现自己的敌人强大到无与伦比!
    野外决战中,第一兵团只是用火炮进行炮击打乱叛军的阵型,然后排着线列阵型上前,叛军往往在两到三轮射击后就会溃不成军,然后被骑兵追杀。
    叛军只能够尽量地龟缩在山城之中,然而山城在火炮的面前显得脆弱,往往火炮还没有轰塌城墙,他们就率先投降了。
    高丽地区在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奉中原王朝为宗主国,他们见到宗主国前来讨伐,平民惊恐,率领叛军的文官和大地主抵挡者被先后以谋逆罪就地处决,剩下的文官和大地主在对方占据大义又毫不留情的前提下,不少人开始主动投诚,不敢继续抵挡。
    在第一兵团凯歌高奏之际,北洋舰队的司令官郑芝龙通告高丽总督金自点,要去接管汉城,金自点需要出兵配合北洋舰队和第一兵团清缴高丽国的叛军。
    金自点好不容易爬到高丽国总督这样的高位,不过他明显让主子楚云失望了,他在这几年的时间内并没有稳定高丽国的局势,然而让叛军愈演愈烈,现在楚云打算亲自派兵占领高丽,将一个王国变成一个行省,他已经不是这里的主事人。
    “小的无能,让军主大人失望了,京城那边打算在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我?”金自点汗流浃背,很害怕自己会被秋后算账。
    “京城那边的意见是高丽行省成立之后,将你高丽国总督的身份解除,担任高丽行省的治安官。”郑芝龙说道。
    “行省衙门的治安官,那还好……”金自点不禁松了一口气。
    虽然不能够再当高丽地区的一把手,但是一个行省有民政官、治安官、司法官三权分立,治安官也是一个行省最高的职务之一,总算是没有过河拆桥。
    金自点随后重新整备高丽国的地方部队,在汉城集结了15000禁卫军和农民军,将指挥权交给郑芝龙,由郑芝龙带领着北洋舰队上岸的官兵和15000高丽士兵开始清扫汉城附近活跃的叛军,并开始配合第一兵团的攻势全面肃清在高丽国境内的叛军。
    建立高丽行省的过程比起东瀛行省还要残酷一些,东瀛行省那些武士经历了长期的战争,看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话,当初九州军还联合了西国大名来维持秩序,但是高丽国一向自诩为小中华,也有一批固执的文人和地主,要让他们屈服并不容易。
    在平定高丽八道的过程中,起码有数万人伤亡,而第一兵团和北洋舰队的陆战部队损失人数则极少。
    平定高丽八道的战斗持续了两个月就宣布结束,第一兵团从辽东转移到高丽驻扎,在这里彻底屈服之前,第一兵团将如同五指山一样镇压在此地,让叛乱之人动弹不得。除此之外北洋舰队依然监视高丽、东瀛两个刚刚吞并不久的行省,直到他们彻底臣服。
    消失多时的高丽国王李溰则乘坐蒸汽船“永昌号”回到汉城,向百官、臣民宣布放弃王室对高丽国的统治,高丽国将成为宗主国的一个行省。
    这个重大的决定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