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6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凤梨……这是凤梨酥吧?”楚云听说凤梨,顿时想到了菠萝。
    凤梨和菠萝是同一种水果,只不过在夷洲和大陆的品种不同而有微小的差距,但是凤梨酥楚云在他以前的时代是真的吃过的啊!
    仔细想想,其实很多产自美洲的农作物在大航路开辟时代开始就逐渐沿着海路传到了东方,在夷洲有人开始种植新作物也一点都不奇怪。
    只是方块形的凤梨酥还真的没有出现,筱秀儿和戈雅两个人算是这种糕点的发明者吧。
    “原来这种东西叫做凤梨酥……难道大人您已经尝过这种饼了?”
    筱秀儿本来还以为楚云没有见过凤梨这种新奇的作物,想要作为夷洲的特产对外回来给众人一尝。
    倘若楚云已经尝过这种糕点,那么凤梨作为内馅料的糕点就显得和其他的糕点一样平淡无奇了。
    想到这里,筱秀儿不禁有些许失望。
    “有幸一尝,不过已经时隔多年了,而且糕点这种东西好不好吃,除了看选料以外,还要看烹饪者的手艺。不同的人做出同一种糕点,那味道断然是不会相同的。所以有些老店会更看重大厨个人的手艺。”楚云看出了筱秀儿略带失望的表情,连忙说道。
    他所说也是大实话,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过凤梨酥了,而且他以前吃的是机器成批生产出来的凤梨酥,和这个时代手工做出的凤梨酥完全不一样。
    楚云取了一块凤梨酥,在筱秀儿期待的眼神中往口中送去。
    “令人怀念的味道……不对,这里面没有冬瓜,几乎都是凤梨作馅,凤梨的清香中带着酸甜,真是人间美味……”
    楚云惊奇地看着还有一半的凤梨酥,里面是比外皮还要金黄的凤梨馅。
    以前他所吃的凤梨酥为了增加口感,主要的馅料是冬瓜,其次才是菠萝,但是筱秀儿显然还没有考虑过冬瓜和菠萝的组合,采用的是全菠萝馅凤梨酥。
    筱秀儿因为楚云不假思索的夸奖,原本有些失望的表情又浮现出一丝笑意。
    “原料除了凤梨和面粉,还加入了鸡蛋清、黄糖、黄油、盐……对于这些原料的比例控制很不容易,看来你是费了一番功夫。”楚云知道想要创新出一种新的糕点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很难想象筱秀儿在回程短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做出这样的凤梨酥。
    来到这个世界上楚云还是第一次见到以菠萝为原材料的食物。
    即使是他没有刻意地去推行某种从美洲引进的作物,看来也会有人意识到它们的经济价值。
    “我看筱妹妹有这一个好手艺,就算是不当医师,当我们府中的大厨都能够养活自己。”艾拉说道。
    “姐姐你说笑了,这只是妹妹在夷洲找不到什么特产回来送给你们,所以才会取巧而已。”筱秀儿赶紧说道。
    “夷洲的特产……也许这种凤梨酥可以成为当地的特产。当地应该比较适合种植凤梨,如果除了出口凤梨以外,还出口凤梨酥,岂不是可以提高凤梨本身的价值,创造更高的利润?”楚云想到了一笔生意。
    每个地方总会有自己的特产,将在当地种植菠萝和生产凤梨酥销售到各地行省,不禁能够丰富各个行省百姓的食物品种,还可以增加夷洲府的收入。
    “大人总是会想到和生意有关的事情,筱姐姐,难得你从夷洲回来,不如今天你留在我们府中吃晚饭吧,我已经准备好了你的碗筷,估计大人也很想要听你讲述夷洲的变化,他还是很关心那一块地方和陆地的关联。”大玉儿这个时候抱着女儿出来,对筱秀儿说道。
    “好。”筱秀儿已经习惯了有时候会留在军主府中用膳。
    至于戈雅则和余成回到了他们的家中。
    与筱秀儿比较要好的戈雅、萨琳娜两人都成家后,反而只剩下筱秀儿一个人。
    筱秀儿在餐桌上耐心地和楚云他们讲述她在夷洲的见闻,毫无疑问此时的夷洲和七年前的夷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拓荒的村落随着人口增加成为了城镇。一些内陆发生灾荒地方的百姓也会向人少地多的夷洲迁移,带来人口和技术,努力将夷洲打造成一座粮仓和制糖中心。
    对于这样的状况,楚云是十分满意的。
    在楚云听筱秀儿谈及夷洲之行的见闻时,一个官员火急火燎地来到军主府,被护卫拦住。
    “我是京城电报总站的站长,事出紧急,来不及通知六部的大人,我需要见到军主大人!”来人开口便说道。
    “大人您稍等,我们这便前去通报。”护卫见电报总站的站长亲自找楚云,知道一定是大事。
    “你们稍等,我去前院一趟。”
    楚云得知总站长直接找他,必然是有大事发生。
    京城电报总站的站长官职并不算很高,但是全国的电报都要汇总到他那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是知晓的。
    总站长见到楚云,抓耳挠腮地说道“大人不好了,天津卫出事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瘟疫爆发
    时间回到四天前,就在筱秀儿她们刚刚到达天津卫之后,一艘东印度公司的船只来到了天津卫。海关的官吏照常前来发放报关单和进行检查。
    船长带着几十个水手手忙脚乱地一个人抬了下来。
    “他发生了什么事情?”海关官吏问道。
    “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昨天突然泻吐不止,我们要赶紧为他找个老郎中,取些治腹泻的草药。”
    “他的病不会传染吧?”
    “大人,我们上百人长期待在一艘船上,要是他的病可以传染,那我们不也都难以幸免了吗?”
    “你所说的甚有道理,你们快点带他上岸治病吧,免得遭受肠胃不适之痛楚。”
    海关官吏放他们下船。
    “大人,我们就这样轻易将他们放下船,会不会出事?”一个刚刚上任不久的海关官吏对负责任的海关官员问道。
    “你刚刚转调到我们海关,还不知道很多东西。他只是吃错东西罢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这些水手经常在大海上航行,经常吃些不新鲜的食物。再加上现在天气炎热,食物腐败速度更快。我们已经见过不少这样的水手。”海关官员不在意地摆手。
    一行人带着腹泻的水手找到了药铺,问郎中要了几剂调养肠胃的方子。
    他们暂时住在一座客栈之中,看那个水手的状况如何。
    然而几包治腹泻的药方并没有起到哪怕是一点的作用,当天夜里水手严重脱水,呕吐不止,竟然不治身亡!
    船长和几十个水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能并不只是腹泻那么简单。
    不过患病的水手已经死了,这种病似乎并不会传染,船长和剩下的水手并没有多么紧张。
    次日他们开始清点这个水手留下来的遗物,需要将这些东西送到水手的家中,东印度公司还要向水手发放一笔抚恤金。
    “他也真是倒霉,都回到故土了,竟然在这一天死掉,真是造化弄人。听说他的婆娘在他离开前才刚刚生了个大胖小子,谁能够想到……”
    “可不是么,大海上的风浪都躲过了,没想到会在最后几天得病。说来也奇怪,这腹泻也会这么快致死?还是说有什么不详的东西跟在他的身上?”
    “你不要吓我们啊,我们堂堂正正,而且船上都是男丁,阳刚之气十足,怎么会惧怕那些邪物。”
    一群水手在客栈的天井那里讨论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不禁联想到了邪物等不干净的东西,否则怎么可能一个活生生的成年人会因为腹泻而在一日之内不治身亡?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病急,是很容易死人的,只要不像是瘟疫一样可以传播就好。如果这是瘟疫,你我都活不了。”
    船长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个牛皮水囊的水倒出来“这水都变臭了,看来他从加尔各答回来都没有换过水……这个牛皮水囊还价值几个钱,一并送回给他的家人,清洗一下还能够用。”
    “船长,明日将其掩埋了吧,入土为安。”水手们说道。
    “这是自然,公司会出这一笔钱。我们每一个航海的人都是勇士,无论是生是死,公司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船长说道。
    水手们听船长这么一说,才稍稍安心下来。
    由官府控股的东印度公司已经很够意思了,如果是以前葬身大海的水手,东家愿意给一笔钱就该谢天谢地了。
    水手本来就是一门充满风险,将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买卖,疾病、风暴、海盗随时有可能会夺去他们的性命。
    这个水手的奇怪死亡看上去毫不起眼,一众水手以为事情就这样翻页过去。
    然而潘多拉之盒才刚刚打开,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降临在天津卫这个对外港口。
    水手因为脱水而死的第3日,天津卫有上百个人出现了和那个水手死亡前一样的症状,得病的平民腹泻、呕吐不止,不久后身体脱水皱缩、眼眶塌陷、血液粘稠,有些人的皮肤出现深蓝和褐色,看上去可怕至极。
    天津卫衙门很快收到了平民的回报,当地衙门不明就里,他们紧急召集了全城的郎中,甚至是医学部派驻在这里的医师,一起试图对“中毒”的平民治疗。
    然而无论是郎中还是医师,面对这种看上去像是腹泻、但更加严重的奇怪病症束手无策。
    第4日,有超过100个平民在这次浩劫中丧生!新的病患人数增加到500人!
    这种疾病的传播速度极快,以至于让人想到一个闻风丧胆的名词——瘟疫!
    瘟疫,极其可怕的存在,每次爆发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死去。一个村子爆发瘟疫,可能整个村子都人畜无生,而一座城镇爆发瘟疫,这座城镇甚至可能会因为瘟疫变为一座废弃的荒城!
    仅仅两日从感染到死亡上百人,很难让人不和瘟疫联想在一起。
    天津卫衙门立刻明白了他们在面对着什么。
    这件事情并不是他们天津卫一处地方官府能够应付的事情,而是关系到京城的安危!
    天津卫距离京城并不遥远,两座城市之间人员、货物流动频繁,要是瘟疫传播到京城,那么整个帝国都会崩溃!
    “立即电告京城,让直隶衙门紧闭京城各处城门,绝对不允许任何从天津卫到来的人员或者牲畜进入京城!”
    “电告京师大学堂的医学部,请求他们派出最高明的医师火速其来天津卫调查病因!”
    “对了,火车,封停火车站,在查明病因之前不得让任何人员借助火车向其他城市扩散病源!”
    天津卫衙门的一些官员意识到事情危急,急忙下令,让天津卫电报站立即电报京城总站。
    当电报传到楚云的手上时,天津卫因为疑似瘟疫而丧命的人数达到117人,感染者514人。
    瘟疫随时有可能传播到拥有更多人口的京城,一旦京城被瘟疫波及,可能整个帝国都会因为大量的平民和官员死亡而陷入瘫痪!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应急方案
    楚云拿到天津卫爆发瘟疫的电报报文,双手几乎是颤抖。
    这是什么可怕的瘟疫,仅仅从发现病情到死亡就两天的时间,超过100人丧生,以这样的速度,其他的感染者多半也撑不过几天就会死亡!
    若是不及时控制瘟疫,可能会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在无形的浩劫中遭到毁灭。
    “我会立即召集六部还有京师大学堂医学部,迅速组建调查团队前往天津卫控制疫情。一旦天津卫衙门那边有什么进展,你可以立即派人前来通知我。”楚云对送信而来的总站长说道。
    “是!”京城电报总站的站长火急火燎地返回电报站。
    楚云回到后院的时候,他察觉到自己汗流浃背,竟然是被瘟疫的爆发所吓。
    “大人,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与楚云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艾拉率先发现了他的不对劲。
    “嗯,天津卫爆发了瘟疫,上百平民不治身亡,必须要尽快控制疫情。”楚云也顾不上吃饭了,“艾拉,你随我前去临时召开的六部大会……对了,筱秀儿,你是医学部的人,也跟我们一同前去。”
    楚云想到要控制瘟疫带来的影响,艾拉带领的情报处是肯定要用上的,还有筱秀儿代表的医学部。
    筱秀儿听说瘟疫就在距离京城不远处的天津卫爆发,这还得了,赶紧将筷子放下,急忙站起身来。
    “大玉儿,凌儿和雪儿就交给你照看了,我们可能会很晚才回来。”楚云又对大玉儿说道。
    大玉儿只是在户部其中一个委员会任职,还没有资格进入六部大会。
    “你们尽管去吧,今晚我哄他们两个睡觉。”大玉儿点头说道。
    六部的官员本来都各自回家休息,楚云派人前来他们家中紧急召集他们。
    六部大会紧急召开,辛亏已经有了电灯这一种照明工具,大堂之中犹如白昼,官员们一个个神情紧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