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夭折的就有一半。有时候能够顺利长大就是一件幸事。
“你们对于我们的安排还有什么意见?”牛津议会的议员最后一遍向即将被逮捕的要犯们问道。
“没有了,只是我对于英格兰、苏格兰的未来感到担忧,索菲亚公主在东方待了那么久的时间,说不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一直没有说话的汉普顿说道。
“汉普顿先生,也许我们该去见识一下东方文明的繁荣,才能够打消你们的顾虑了。”牛津议会中曾经出使华夏的康普顿伯爵说道。
“是吗?如果我还有幸活着,也许我会去哪里看看。”汉普顿说道。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战后
议会派的主要人员被逮捕后,伦敦城甚至是整个英格兰都恢复了内战之前的平静。原本许多支持议会的伦敦城市民恢复了冷静,毕竟查理一世已经不在了,他们就像是一下子失去了目标。
他们反对国王开征船税和护国税以及其他各种名义上的税种,并且同情议会,然而当国王真的因为此事而身亡的时候,他们又赶到了前所未有的内疚,认为是自己陷害了王室。
这种内疚感让伦敦城以及各地城镇迅速恢复正常的运转。
牛津议会和伦敦议会合并成为了英格兰国会,并且开始重新选举国会议员,在索菲亚女王返回英格兰之前代替女王行使国王的权力。
当然,重新选举国会议员,基本上也是这些人当选,因为他们都是各个郡、城镇上有头有脸的乡绅和贵族,就连地方上的治安官和法庭的律师都由这些身份的人担任,除了这一小批精英,实际上没有几个平民能够被选为议员。
保王派在新的国会之中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席位,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重大的事情上都是由保王派来决定。
孙传庭等人一开始还不解为什么保王派还愿意将三分之一的席位让给战败的伦敦议会,后来很快就仔细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保王派只代表了英格兰将近一半的势力,从国王军和议会军几乎是势均力敌可以看出,如果只是有保王派的人在议会,那么他们还有很多郡会对他们的决定阳奉阴违。相反,如果适当地给予部分席位给反对派的人,他们将会拉拢到反对派的议员,使得他们能够打破平衡。
华夏商人在伦敦城开设的几个店铺又重新开张,许多贵族又重新回到了茶馆之中聚会,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从这些人的表情就可以分辨出哪一个人在开战之初是战败国王这一边,哪一个人又是站在议会那边。
“各位大人,你们也真是厉害,竟然在参战后这么快就平定了不列颠的内乱。你们可不知道自从去年国王和议会开战后,我们的生意几乎是一落千丈,很多伦敦城的贵族和居民都钱花在了粮食上面,而我们还真不卖粮食。”茶馆的老板直接将阁楼包下来,招待的是重新进入伦敦城的孙传庭等自己人。
他们在去年离开了伦敦城后再次返回来,这次却是战胜者的身份。
“议会有没有为难你们?”孙旭问道。
“他们倒是不敢为难我们,各位大人是在不久前才正式加入战争,他们害怕战败后因为破坏我们的工厂和店铺被当成是罪犯交到我们的手上。我们对付他们可就不会像是他们自己人那么仁慈了。”茶馆的掌柜说道。
“这些反对国王的议员倒是精明,不敢动我们产业,否则我们还真的有理由处决他们。目前也就只有三十几个主要负责人被逮捕,其他的反对派议员要么被遣散,要么重新在新的议会中任职。这边还真是有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
“比起处决背叛者,他们这似乎更加看重对财产的剥夺,反对派被逮捕的议员、还有其他一些的土地几乎都被拍卖,以偿还国王军的损失、士兵的薪水还有雇佣我们的费用。其实我们也没有损失多少士兵,倒是火药和子弹损失了许多。”
“问题还没有那么轻易被解决,他们的索菲亚公主愿不愿意回来执掌联合王国还能难说。这一切都是我们画出来的空中楼阁,到时候被他们发现这只是我们信口胡诌,问题可就严重了。若是索菲亚公主不愿意回来继承王位,那么王位可能会是落在伊丽莎白公主那里,到时候反对派可能会凭此卷土重来。我们需要一个人返回本土说服索菲亚公主,我们正在头疼这个人选。”
几个九州军在西洋的最高军官在茶馆里面商议战后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是背着索菲亚公主将她推上了王位,无论是国王军还是议会军都认为索菲亚公主不会拒绝成为国王。然而万一索菲亚公主真的不愿意回来,问题可就十分严重了。这会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他们胜利的成果反而会被反对派拥立的伊丽莎白公主或者拥有法兰西背景的安妮公主所占有。
目前九州军在朴茨茅斯驻扎的高级军官之中,孙传庭是唯一一个陆军高级军官,再加上他在英格兰的军队中也树立了威严,需要留在朴茨茅斯或者伦敦城威慑可能会反弹的反对派。
至于第四舰队的军官,他们都各司其职,想要抽身返回本土一趟都很困难。
“说实话我倒是很想要返回一趟故乡,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不短的时间。郑芝虎在这段这段时间内倒是认识了我们第四舰队各艘战船的船长,如果这段时间有大海战的话,可以让郑芝虎暂时担任舰队的临时司令。这一次我暂时返回本土吧。”孙旭提出了想要暂时回去的想法。
一般的海军军官都可以借助护送西方公司的商船返回本土的机会轮休,只有担任总司令的孙旭一直呆在这里。
“目前英格兰重新恢复和平,再加上其他王国正在交战,无暇分身与我们进行海战。即使是法兰西的国王路易十三,现在正在欧洲大陆和西班牙帝国开战,路易十三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为安妮小公主争夺王位。所以长官您就算是返回本土探亲也应该没有任何的问题。”
“如果以我们第四舰队加上皇家舰队,以法兰西王国的海军,说实话我们可以完败他们,除非是西班牙舰队、尼德兰舰队和法兰西舰队联合起来才有可能打败我们,可惜西班牙舰队和其他两支舰队是敌人,所以说不可能会有能够威胁到我们的舰队存在。您可以放心返回本土暂时休假。”
第四舰队的军官倒是不以为意,随着他们对这边诸国海军实力的了解,他们认为自己在这片海域也是同样战无不胜的存在。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回到夷洲
夷洲自从台湾城和赤坎城被九州军从尼德兰人收回以后,就归福建行省管辖,这样似乎有些简单的划分其实很正常,不少从大陆前往夷洲拓荒的农民多数是闽地的人,他们占据了沿海的平原,与原来夷洲的平原部落、高山部落逐渐混居在一起。
新移民难免会与原住民产生冲突,这也是文明开化不可避免的一个进程,面对更加高级文明的影响,平原部落、高山部落不得不学会外来者的生存方式,积极地融入改变习俗的进程之中。
笨港是夷洲此时一个相当之重要的港口,也是郑芝龙等以前的海盗从闽地募集流民过来的开荒地。
现在的笨港可谓是繁华,来自大陆的船只经过澎湖列岛,然后抵达笨港,又或者有吕宋岛的船只从南边来航。
夷洲目前有两样相当重要的农产品——一样是南方人的主食大米,还有一样是糖料作物甘蔗。
不要小看这些似乎是随处可见的农产品,实际上对于国计民生却十分重要,农业还是工业的基础,没有农业进步,就没有工业革命。农业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本身就可以为工业原材料。
一艘商船靠岸,几个男子和两个女子下来,他们看上去不只是普通的人家,但也不算是大富大贵之人。
“筱姐姐,笨港比起我们好几年前离开的时候更加繁荣了。”一个身穿窄衣窄袖的女子说道。
这个女子便是夷洲高山部落中泰雅族族长的女儿,因为想要去看岛屿大山外面的世界而跟随筱秀儿离开了部落,前往江南和京城,现在陆军讲武堂学习,而且已经是余成的妻子。
余成本来是楚云的近卫队长,不过被楚云派来保护她们两个人。
说实话余成觉得自己的年纪开始变大以后,很多时候身手不如更加年轻的手下灵活,所以也很放心由年轻的部下开始担任保护楚云的责任。
这次南下夷洲说是保护筱秀儿和戈雅,实则更像是一次长假。
笨港距离筱秀儿、戈雅离开夷洲有好长一段时间,人数从当时的小几万人变成了现在10万人左右的规模,而且港口的规模被人为扩大,好容纳更多的商船。
从港口向远方眺望,似乎笨港附近的农田面积也大幅度增加,这里变得逐渐繁荣,不再是蛮荒之地,与闽地一些港口相比已经毫不逊色。
“我听军主大人所说,笨港与厦门之间已经通了电报,所以说即使是我们在京城,也可以从京城发电报来到笨港,直接联系上部落里的人。”筱秀儿说道。
虽然她本身是杭州人,但毕竟从小在夷洲的高山部落中长大,受这边的山水养育,对于这里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
“唔?!我怎么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戈雅惊呼道。
“那是我们出发前不久军主大人才和我说的,估计电报线也才刚刚铺设到这里不久。你久在陆军讲武堂,当然是不知道的。京城与笨港之间的联系却也不多,一般都是要经过厦门的电报站转发到这里,费用也比发送到其他城市要昂贵一些。”筱秀儿解释道。
“我今年也要从陆军讲武堂毕业了,将会在戍守京城的第二兵团中担任候补军官,如果两年考核下来没有问题,就可以申请晋升为陆军少尉。当然如果提前可以立功,还能够因军功而提前晋升少尉,只是第二兵团是戍守京城的兵团,立功的机会是没有了。我倒是很羡慕以前那批军官可以南征北战,现在战争越来越少,再加上军主大人有意压低所有部队的军衔,即使是第四舰队的舰队司令官只是海军上校,想要往上面晋升可就难上加难了。要不筱姐姐,你和军主大人说一声,让他把我派到南洋的第十二兵团或者东印度派遣军、远西派遣军,听说那些部队所驻扎的地方经常在打仗,如果我过去就可以立功晋升了。”戈雅突发奇想地说道。
“我哪里敢和军主大人提这样的请求……”筱秀儿赶紧摇头。
平时她只是默默地担任军主府的私人医师罢了,甚至还可以从军主府领到俸禄,却是从来没有向楚云提出过任何的请求。
“你应该和军主大人关系不错啊,我也不是很想要尽快晋升,只是在和平的京城有些无聊,就像是《庄子》有云,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我现在就是掌握屠龙之技的人,没有地方施展所学。”戈雅说道。
“我怎么会和军主大人关系不错……你什么时候都学会引经据典了!?”筱秀儿惊讶地看着戈雅。
刚刚离开夷洲的时候戈雅也就勉强会说汉语,并不会写汉字,更不要说引用《庄子》上的典故了。
“陆军讲武堂也不是完全都是排兵布阵或者体能课,也有很多文化课啊,想起来就让人抓狂。我现在已经学会写毛笔字和背诵不少的典籍了。你很难想象使用军队里严格的纪律来让你上文化课是怎样的痛苦,就是不想要记住都很困难。”戈雅心有余悸地说道。
余成在一旁听到自己的娘子在说文化课有多么辛苦,不禁苦笑,他们这一口子对于文化课都没有什么兴致,以后的儿女都不知道能不能够培养出一个知识分子。
无论是当护卫还是士官,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他们到来了笨港休整,还要打听戈雅和筱秀儿离开后的泰雅族的变迁。他们从当地的官吏那里打听到泰雅族不少孩童都主动到笨港的私塾中读书,还在城中建立了一座会馆供部落中的人在城中临时落脚,还有不少族人在夷洲的大农场和种植园中工作,不禁感慨泰雅部落和其他的高山族一样都开始融入了夷洲的经济体系之中,不再只是狩猎而已……实际上动物的毛皮生意量小,远比不上种植业。
“筱姑娘!”一个皮肤黝黑的士子在泰雅部落的会馆中撞见了筱秀儿和戈雅两人,犹豫了一会儿才惊呼道。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夷洲的农业
“你是哪一位?”筱秀儿离开了夷洲已经有7年的时间,一时之间想不起来有这么一个人。
那个皮肤黝黑的士子无奈地露出一丝苦笑“也是,筱秀儿姑娘离开夷洲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忘记了我这个没有出息的家伙也是正常。小生是笨港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