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6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所以要在南亚次大陆部署兵力和海军基地,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满足征服欲,而是为了赚钱啊。往东印度派前军队和雇佣当地人作为雇佣兵都是需要钱,而钱的弥补还要靠东印度公司的生意。
    如果不是楚云知道他以前所在的世界的东印度公司从南亚次大陆获取了巨大的好处,他也会有些犹豫要不要在南亚部署派遣军和海军基地。
    “我们已经在马德拉斯、加尔各答设立商站和设立工坊,从当地购买原材料以及输入商品不过想要真正获得的巨额利润,还需要完成两件事。这是原东印度公司在苏拉特港的管事佛朗西斯日托在下转告给军主大人您的征服南亚次大陆的报告。”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将一份不列颠人的报告交给楚云。
    楚云对于这个人有点印象,就是这个家伙在华夏收购了东印度公司以后就一直在怂恿东印度公司征服南亚次大陆。
    楚云接过报告仔细看了一遍。
    佛朗西斯日在报告中将征服南亚次大陆分成了三步。
    第一步是在西海岸、东海岸、孟加拉三个区域各建立一个主要据点,分别是苏拉特、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并且开始训练雇佣军。这一点已经达到。
    第二步是围攻葡萄牙人、尼德兰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在南亚次大陆的据点,所有从海路到南亚次大陆进行贸易的商人都必须向东印度公司缴纳关税。如果能够完成到这一步,那么东印度公司将可以通过私设海关和调节关税,玩弄莫卧儿帝国的海外贸易于股掌之中。
    第三步则是以海港商站为据点开始向内陆渗透,利用各地的土邦王公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获取在南亚内陆的贸易特权,彻底挤压和打击当地的手工业,将南亚次大陆变为原料产地和倾销产品的市场。
    楚云知道如果按照这份报告一样去对付莫卧儿帝国,那么几十年后南亚次大陆的上亿人口都将为东印度公司工作,而莫卧儿帝国自己的产业将会被东印度公司垄断。
    “佛朗西斯日是一个人才,南洋舰队已经在马六甲集结,很快就会按照他设想的第二步的计划进行行动,我们的舰队将会拔除葡萄牙人、尼德兰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的据点,一家独大。”楚云说道。
    当初南洋全面战争的时候,香料群岛南洋舰队也是这样做的,将西班牙人赶出马尼拉、将葡萄人赶出马六甲、将尼德兰人赶出巴达维亚。现在南亚次大陆这块门前的肥肉,楚云也要赶走苍蝇,自己享用。
    “我们东印度公司将会做好接手他们的工厂和雇员的准备。”东印度公司的董事说道。
    “让他们交出孟买、果阿等重要据点,如果他们以后听从我们的命令,也可以不用从当地迁走。毕竟我们的商人还要在西洋活动,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不要太僵的好。”楚云说道。
    “我们会妥善处理好收编他们雇员和居民的事情。”
    “对了,按照计划,接下来一年的时间你们东印度公司需要协助东印度派遣军将当地雇佣兵的人数从500人扩编到2500人。我们南洋舰队接下来的清扫行动可能会惊动莫卧儿帝国为了预防莫卧儿帝国和其他当地王国对我们的据点进行袭击,我们必须要在当地有足够的兵力进行防御。”楚云说道。
    “也就是我们需要再招募2000的东印度士兵。”
    “如果驱逐了竞争对手,将印度洋的贸易纳入我们的管理之下,第二步也将完成。到时候就是要向内陆进行渗透。你们可否有想好率先进行渗透的方向?”楚云又问道。
    “我们认为孟加拉、古吉拉特邦、孟买、科罗曼德尔海岸几个地方都有值得渗透的价值。例如古吉拉特邦向来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前来贸易的地方,孟买有着大量的棉花产地。但是我们认为孟加拉更加适合作为我们东印度公司在那里的总部。孟加拉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其周围盛产大米、黄麻,可以为我们提供粮食和原料、劳动力。”东印度公司的董事说道。
    孟加拉么
    “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去办,出了什么事情还有南洋的军队兜底。孟加拉是一块好地方,黄麻、煤矿、大米,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都需要。”楚云见东印度公司都做好了详细的规划,他还能说什么呢?只需要为他们提供后援,东印度公司就会像是嗅到了鲜血气味的鲨鱼,自发地去捕食物,根本就不需要驱赶。
    征服南亚次大陆是海外扩张当前最为重要的计划,其重要性可能还要在西洋之上,毕竟投送兵力到印度半岛比起万里遥遥到欧洲容易许多。
    而南亚次大陆已经被楚云视为帝国的粮仓、廉价劳动力提供地。
    “接下来我们还要前去巡视自行车行、戴姆勒的汽车厂房。”楚云的助理官员在他见完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后对他说道。
    这个冬天也真是让人不放松啊。楚云听到自己满满的行程安排,只能够说自己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自行车与汽车
    脚踏车出现在京城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不过价格不菲,是富贵人家才能够用得起的产品。能够骑着脚踏车在京城的街道上的人,非富即贵。
    直到最近在从海南岛、印尼种植园获得了足够的天然橡胶储备后,终于解决了橡胶短缺的问题,官府才正式建立了第一间自行车行,开始流水线生产自行车。
    对于这件事情嘛,楚云也是很关心的,毕竟脚踏车可以方便出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拉动经济发展。
    大量的白银从全世界流入本土,很容易导致通货膨胀,需要有足够的商品来消化得到的财富才行。
    “我们对原本的自行车进行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革,我们研制出了充气轮胎,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解决了震动的问题。”自行车行的行长向楚云介绍他们新的产品。
    此时的自行车有钢丝辐条、滚子轴承、脚刹、弹簧、链条等结构,基本上具备了楚云以前那个世界的自行车应当有的结构和零件!充气轮胎的出现更是提供了一条新颖的工业产品设计思路!
    “工厂成立多久了?”楚云因为需要关注许多项目的进展,所以没有怎么记得自行车行的事情。
    在几年前还没有专门的自行车行,只是由某个工厂安排了一个小组来进行自行车的研究,几年来只零零散散生产出了几百辆自行车吧。对于庞大的市场而言,杯水车薪。
    当然自行车的产量稀少让京城的人觉得物以稀为贵,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身份的象征!这导致了京城可以接受自行车这种新事物,而且还很狂热!
    “今年我们研发出充气轮胎才开始筹备建厂的,我们还需要联系钢铁厂、橡胶厂给我们生产专门的原料,然后我们自行车行的工厂生产出我们需要的零部件,以方便生产整车和进行维修。”自行车行的行长自豪地向楚云说道。
    也许当初楚云给他拨款研究自行车之后就逐渐因为其他事情而淡忘了自行车这个行业,但是他带着手下一群工人可是始终以此为目标奋斗。
    充气橡胶轮胎的出现让自行车终于可以商业化了。他也因此向户部申请经费开设自行车行,有了现在的工厂。
    楚云隐约想起了户部确实在六部会议上提及此事,只是金额和其他大项目相比不是很大,所以印象不深。
    “我们正准备在冬天生产第一批新型的自行车,开春后往京城投放300辆自行车,尽早收回户部给我们批下的经费。以前我们在钢铁厂研究自行车的时候生产的都是零散的自行车,没有自己的名头,我们自行车行的雇员都商量过了,想要厚着脸皮向军主大人您要一个好兆头的名字作为我们自行车的品牌。”行长紧张地搓手说道。
    给自行车起招牌?楚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只能灵光一闪:“凤凰牌怎么样?百鸟之王,有祥瑞之兆,又有腾云驾雾之意。”
    “凤凰牌!我们就用这个招牌了!”自行车行的行长兴奋道。
    “自行车可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如果产品可靠过关的话,不只是在京城,在帝国的各个行省都可以快速普及,将来还可以出口到西洋去。”楚云对于自行车行的未来自然是很看好。
    在汽车出现之前,不少人还是很乐意使用自行车来代步。
    说到汽车,楚云又带着一些官员前去戴姆勒的汽车厂房。
    如果说自行车行有不少技术含量的话,那么戴姆勒花费大量精力设计的汽车厂房和使用内燃气的早期汽车的工业技术含量就更加惊人了。
    戴姆勒的汽车厂房随着发动机研究工厂搬迁到了城外,在这里有着大量的土地可以修建汽车厂房。
    这是使用了水泥建造的三层式厂房。
    当楚云来到三层式厂房面前时,有些被这里的规模惊到,汽车正在为商业化做准备!
    “第一层是加工缸体、曲轴等大件,第二层加工小件,第三层进行最后的组装。”戴姆勒积极地带着楚云巡视汽车厂房,为他介绍汽车厂房的情况。
    和狄赛尔带领的柴油发动机小组出现严重的结构强度问题不一样,戴姆勒的小组在汽油机领域进展十分可观,正在想办法将汽油机的成果汽车进行商业化。
    楚云看到第一层厂房就停放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发动机,还有许多工程师和工人。
    “这些是高速汽油机,请您过来这边,这是我们的新型成品汽车。发动机放在车前部,乘客分排坐在后面,装备有离合器、变速器和后驱动轴”戴姆勒带着楚云他们见识到了一种新的汽车。
    没有几年前戴姆勒就向楚云展示了第一辆四轮汽车,当时楚云还当着京城百姓的面上去亲手操作了一番。现在戴姆勒又研发出来了更加符合现代特征的汽车。
    “预计年产量多少?”车是好车,不过要看生产能力了。
    “预计五年后至少可以年产500辆。”戴姆勒说道。
    五年后年产500辆汽车这种还属于作坊式汽车生产,远远谈不上工厂啊!
    楚云想到了发明T型车的福特公司,他们生产的T型车又快又便宜。
    只是现在还没法用系统将福特给带过来,不然就可以用流水线大量的生产出T型汽车了。
    “军主大人您不满意我们现在的进度么?”戴姆勒发现楚云没有表现出很兴奋的表情,还以为是自己的汽车厂房有什么令他还不满意的地方。
    “没有,这里挺好的。”楚云安慰道。
    没办法,来自后世的他眼光太高了一些,动不动就想要流水线生产出钢铁洪流。
    实际上即使现在将福特召唤出来也不一定能够形成流水线,福特设计出T型车的时候距离戴姆勒的原型车隔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不少零部件还是外购,而在这个世界,什么零部件都是要靠自己自产自足的啊。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印度土邦雇佣兵
    马六甲聚集了不少南洋舰队的战船,这些船只清一色都是木制帆船,还没有蒸汽船的影子。
    不过南洋舰队的木制帆船已经是这片海域最强大的船队,没有之一。南洋舰队摧毁了亚齐国、马打蓝国等土著国的船队,舰炮所到之处无不摧枯拉朽。
    他们平常只是在香料群岛打击海盗和走私船,偶尔再次摧毁土著王国试图振作的舢板船队。
    这次他们将要进入印度洋围攻其他殖民者在南亚次大陆的据点。
    超过十艘风帆战船出现在马六甲城的港口。
    南洋舰队配置了四艘风帆战列舰,大秦号、大魏号、大韩号、大赵号,都是九州军在本土生产的五十门火炮级的风帆战船,任意一艘风帆战列舰都可以在土著的船队中杀个七进七出。当然前提是在没有遇到纵火船的情况下。
    除了四艘风帆战列舰,还有八艘护卫舰,超过3000名水手和士兵。
    “船只都到齐了没?”邓千龙环视手下的船长。
    “海军部不是说好给我们南洋舰队一艘蒸汽巡防舰和四艘蚊子舰吗?怎么还没有见到?”有船长问道。
    “估计还在北方吧。”邓千龙说道,“这次我们南洋舰队进入印度洋,那种轻型的蒸汽船和蚊子舰没有什么用,还需要不时补充煤炭。”
    他们南洋舰队扼守马六甲海峡可是亲眼看到伏波将军号铁甲舰经过,对于第一艘3000吨的铁甲舰划分给第四舰队有些眼红。
    “这次大韩号留下来扼守马六甲海峡,防止我们南洋舰队在进入印度洋之后海盗和土著的舢板船横行。”邓千龙看向了大韩号的船长。
    “遵命!”大韩号风帆战列舰的船长虽然对于不能够参与在印度洋的行动而感到遗憾,但是军令如山。
    “其余船只准备出发。我们要漂亮地完成这次任务,以后我们南洋舰队才有底气向海军部要船。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