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的立花忠茂眼神一亮,石油是什么玩意他并不清楚,但这是军部寻找的重要资源,协助钻井队找到这种资源,那么就相当于他立了一功。
“包围这个村落,俘虏他们!”立花忠茂率先带领武士将疑似拥有石油的村落重重包围。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丛林法则的时代,石油给这个村落的村民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灾难。
“留着他们的性命,如果确实在这里开采出石油,到时候还需要有一批廉价的石油工人。”壳牌公司的雇员说道。
“那先将村子封锁。”立花忠茂指挥武士守住了村子的各个出口。
除了武士雇佣兵,还有第十二兵团的士兵手持火枪在各个角落,威慑村子里的村民。
钻井队的专家和工人仔细在村子以及附近的区域查看。
这是一个位于丛林之中比较原始的村子,多是茅草棕榈屋。
钻井队怀疑石油的所在并不在村子里,而是在距离村子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找到了注满原油的水塘。
“油苗!”石油专家蹲在地上,用手指沾了水塘里面的原油放到鼻尖,惊呼道。
油苗,被视为地壳内的石油在地面上的露头,是寻找石油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这里发现了油苗,说明附近有油田的可能性极大。
钻井队很快开始搭设钻井设备,在油苗附近展开了挖掘工作。
立花忠茂还有一行武士来到油苗水塘旁边,见到黑色的粘稠液体,不明白这样的液体有什么作用。
“这种液体碰到明火便会燃烧,千万不要点燃了它。”石油专家提醒他们。
“我们大费周章使用这么多的人力物力,难道只是为了寻找这样的东西?不但粘稠,而且气味也十分刺鼻。”立花忠茂同样沾了石油,见到了石油的实物之后,仍然不知道有何作用。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土著大军,出现!
“不知道石油小队有没有找到油田,他们已经进入丛林许多时日,也不见得有音讯。”
黄得功等军官带着第十二兵团的士兵在庞卡兰苏苏也没有闲着,他们用铁铲和铁锹在当地修筑棱堡还有炼油厂。
苏门答腊岛还在亚齐国土著的控制下,周围不少的部落和王国听从亚齐国的命令。
修筑棱堡是为了抵御亚齐国和周围土著的攻势。
即使是普通四四方方的城池,以冷兵器为主的亚齐国也很难攻下,而装备了火炮、火枪的棱堡,对于亚齐国犹如天堑。
“按照时间他们也该返回来了,否则带走的干粮不足够,除非他们抢掠丛林中的村落的粮食”留在海岸边的人计算了一下时日。
其实以二十里的距离,如果是开阔的平原,都不用半日的功夫,而荆棘的热带雨林、不确定油田的位置、携带转头等重型设备,让钻井队在丛林中被拖延了好几日。
“我们派出一支小队前去寻找他们。”黄得功说道。
因为钻井队在深入丛林之时,会在路过的大树上绑上粗布条作为记号,所以如果派出一支轻装小队去寻找他们,可以很快找到。
就在黄得功等留守海岸的军队想要派遣一支分队与没入丛林中的钻井队联系的时候,钻井队恰好派了人回来向黄得功等人汇报。
“出油了!”钻井队见到黄得功他们,第一句话便是这般喊道。
“万岁!”留守在海岸的第十二兵团的官兵一阵欢呼。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出油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知道这次登陆苏门答腊岛的两个目的已经达到
“不,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亚齐国的土著大军还没有出现。我们需要击溃亚齐国的土著大军,让他们丧失勇气来袭击炼油厂。否则以后炼油厂建好之后还要遭受到他们不停的侵袭。”黄得功说道。
亚齐国女王召集土著部队的时间似乎很长,黄得功他们在海岸旁修炼了棱堡的雏形。
棱堡与普通的城堡、城墙相比并不算高耸,甚至有些低矮,但是棱堡使得火枪和火炮构成了交叉火力,几无射击死角。
棱堡的出现让战争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围城战。
在守军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攻城方很难攻克棱堡。
“我看这个亚齐国也走到了尽头,竟然让国王的王后来接替他,一个女子当权,岂不是乱了套了?”
“不知道被他们称为阿兰的女王长得如何,能够被他们国王选为王妃,一定很漂亮,要是抓住了她,献给军主大人,说不定能嘉奖我们一番!”
“你想多了,军主大人身边一定有很多莺莺燕燕,怎么会看得上南洋这边的女人,而且还是别人的糟糠之妻。”
一些士兵在附近巡逻的时候,暂时没有战事的他们不免闲聊起来。
在庞卡兰苏苏北面的丛林之中,一支庞大的土著部队正在逼近。
“哞!”一头战象不安地咆哮,粗大的长鼻向上高高扬起,让象夫和周围几个手持长矛的土著士兵手忙脚乱地前来制服它。
这一支军队有足足上百头的战象,在战象背上有塔楼,甚至有早期的火铳。
在战象的前面是手持长矛、弯刀、盾牌的土著步兵,他们的人数成千上万,兵器没有统一,而且很少人拥有盔甲。
战象部队的后方,有一支颇为精锐的土著部队,他们不少人竟然装备有火铳,还穿着盔甲。
更加后面有大象拉着火炮,还有炮手跟在火炮旁边。
亚齐国是奥斯曼帝国在东方培养起来的王国,用来对付葡萄牙人,还有从这里购买胡椒。
奥斯曼帝国的商人向亚齐国出售他们帝国淘汰的火器,所以亚齐国其实有着不少的火器。
在土著大军的中间,一个戴着高耸头巾、蒙着面纱的女子骑着一匹战马,在她的附近还有不少身穿奥斯曼丝绸的大贵族,他们的身边聚集着不少精锐的土著部队。
大贵族们不时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也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亚齐国的女王倒是能够听明白他们的话语,然而面纱蒙住了她的表情,只露出一双黑色的美眸。
土著大军的最后方,是对王国主力大军进行辅助的辅兵,他们几乎手无寸铁,带着各个村落里面的粮食,用几乎是最原始的方式运粮。
未经开发的热带雨林,缺乏宽阔的道路,途中还有很多复杂的地形,光是携带粮食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当粮食用完之后,这些士兵很有可能会逃到丛林之中寻找食物。
战兵加上辅兵足足有四、五万人左右,亚齐王国面对强大的侵入者,发动了几乎所有村落的勇士,准备与侵入者决一死战。
他们的国王在进攻马六甲的战役中被第十二兵团的强大火力击败,并且被活捉处决,船队被南洋舰队歼灭,只有少部分人安全地渡过马六甲海峡逃回来。
五万人的大军最前面,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最前面的土著士兵飞快地往回汇报,惊恐如同瘟疫一般由军队的最前列向后面蔓延,让后面的土著士兵个个如临大敌。
前方的哨兵一路飞奔来到女王的马前,用令人难以听懂的语言向她和周围的大贵族们汇报。
大贵族们脸色剧变,连女王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一丝紧张。
他们大声争执,似乎是对如何应付突然事件产生了分歧。
最终在女王的裁决下,大贵族们才迅速做出决定。
亚齐国的大军被紧急动员,一个个头目和士兵抓紧了自己的兵器,准备投入战争。
军队头目吆喝着维持士兵的士气。
五万人的部队,真正作战的可能不及两万人,这支土著部队最严重的的问题可能便是士气的问题。一旦有小股部队溃败,很有可能会导致全军的大崩溃。
亚齐国的大军在继续前行一段时间之后便停了下来,女王带着大贵族们从大军的中部骑着战马来到最前列,他们的哨兵发现了突然建立在海岸边的棱堡雏形。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唯战而已
“那就是亚齐国阿兰女王的军队吗?!”
第十二兵团的帝国士兵、雇佣兵武士站在刚刚堆砌起来的墙体上,紧张地观望自丛林中出现的敌人大军。
亚齐国的土著部队给他们带来的震撼便是人多势众,还有庞大的战象群!
“我们的棱堡工事还没有起好不过用来对付他们应该足够了。”
棱堡只修建了个雏形,砌体只有不到三米高,不过黄得功等人并没有因此感到头疼,做好了与土著大军作战的准备。
此时的棱堡在河流和大海交界的地方,南洋舰队的两艘炮船游弋在河流上,船上的火炮可以掩护到棱堡区域。四门火炮被从船上搬下来,部署在角堡,即使是将此时欧洲的大军拉过来,也不敢在这样的交叉炮火下进攻防御工事。
亚齐国的土著大军在以往不断尝试进攻马六甲城,而马六甲城在葡萄牙人的改造下已经逼近了棱堡的形态,亚齐国在马六甲城下碰得头破血流。
进攻过坚固城堡的土著大军知道了棱堡的厉害,他们见到还在建造中的棱堡,不敢冒失进攻。
几万人土著大军在火炮的范围之外展开,他们清除周围的树木用来生火、临时居住的木棚。
“他们的旗帜是一轮新月,新月下面有一把弯刀,据说在70年前,西洋一个叫做奥斯曼帝国的强盛国家曾派了15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为他们带来了技术工人,用来对付马六甲的佛郎机人,也就是葡萄牙人。奥斯曼帝国为他们援助了西洋那边火炮、火药,乃至造船技术。所以他们有不少旧式的火炮和火铳,千万不能太过小看他们。”黄得功在观察亚齐王国大军的布局。
在亚齐国土著部队之中,有举着代表他们王国的旗帜,新月弯刀旗。
受到了最强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的影响,亚齐国本来是奥斯曼帝国向东方进行渗透的跳板,不过奥斯曼帝国已经开始衰落,对于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国已经没法援助。
“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难题,钻井小队就在丛林的村落之中,要是被他们知道,说不定他们会分兵对钻井队进行袭击。”
“如果此刻我们派遣人手前去通知钻井队,也许反而会暴露他们的位置。”
留守海岸附近的官兵躲在棱堡雏形之中,对他们自己的安危并不担心,不过他们担心丛林深处还没有发觉亚齐国大军已经抵达的情报。
“我们这里有1500人,还有几艘南洋舰队的战船在河流上帮我们保护阵地,我们最多可以分出1200人出去战斗。”黄得功说道,“现在我们应该考虑是否应出战了。”
黄得功扫过部下的眼神,军官们的眼神已经告诉了他答案。
“战!我们第十二兵团本来就是为了平定南洋而存在,面对土著军队,没有必要困守在堡垒之中!”
“这座堡垒只是为了以后保护炼油厂而建造的,我们应当主动出击,摧毁他们的信心!”
一众年轻的军官纷纷请战。
第十二兵团几乎都是少壮派的军官,他们被掉调派到这里组成第十二兵团,使命便是对付当地的土著王国,协助开辟种植园,开采矿产以及勘探石油。
他们在一次次作战获胜中信心大增。
即使亚齐国的军队有不少奥斯曼帝国援助他们的二手货,但那都是几十年前的技术,跟来自后世的技术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雇佣的武士也愿意出战,与你们击溃对方的阵营。对方人数虽多,但是在吾等看来,不过土鸡瓦狗罢了。”同样留守在棱堡的立花忠茂也一同请战。
要获得军功以及得到第十二兵团的信任,他们从东瀛到来的雇佣兵军团就要在大型的战役中拼命厮杀。而眼前便是这样的机会。
棱堡内的士兵在准备出战的时候,棱堡城墙上的士兵突然一阵扰动。
“亚齐国派了人来!”有士兵指着下方说道。
果不其然,有一个亚齐国的士兵骑着战象缓慢地靠近了城墙。由于对方只是派人过来传话,所以城墙上的火枪手并没有朝着战象射击。
“有没有人能够听懂他们的话?!”明白过来对方派人过来传话之后,棱堡内的人七嘴八舌地寻找听懂亚齐国话语的人。
征服南洋的最困难的除了自然环境以外,语言不通也是一大问题。
来自北方的汉人不知道亚齐国的语言,不过这不意味着不能沟通。作为第一个进入大航海时代的国家,葡萄牙人在马六甲经营了一百多年,他们和马来商人、中国商人进行贸易,其中有熟知多国语言的成员。
一个同时会苏门答腊岛语言和汉语的葡萄牙人被推了出来。
轰,战象如同柱子般的四肢让大地为之颤抖!
庞大的战象与还没有建造好的棱堡齐高,似乎塔楼上面的士兵一跃,就能够从象背直接跳到棱堡的城墙上。
若是放在冷兵器时代战象这种庞然大物绝对是令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