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5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000个的武士雇佣兵随即被分组,被派遣往不同的岛屿。
    这些失业的武士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们是被抛弃的一群人,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会因为和土著作战还有热带的疾病而死去,真正能够在雇佣生涯中活下来的人可能连一小半都不到。
    当战争结束,即使是幸存的人也磨灭了野心。
    宫本武藏在雇佣兵之中见身穿干练陆军军官服装的黄得功带着第十二兵团的中高级军官从他身边路过,不由羡慕。
    在香料群岛各地进行作战的第十二兵团是帝国常备军的编制,是真正的帝国军官和帝国士兵,远非寻常维持治安的士兵可以比拟。
    “你就是东瀛大家族之一立花家的家督立花忠茂?据说我们的军队入驻东瀛的时候,你们立花家帮了我们不少忙。”黄得功来到立花忠茂面前,对他说道。
    “不敢言大家族,我们立花家现在已经搬到了熊本城,也就勉强混口饭吃。”立花忠茂说道。
    “我们本来将你们征召过来充当雇佣军,原本是打算在爪哇岛上对屡次袭击我们的马打蓝王国展开大规模的攻势。不过现在军部下达了命令,我要调遣走一批人跟随我们登陆苏门答腊岛北部,进攻当地的亚齐国阿兰女王。”黄得功简单地解释了一下。
    “一切悉听遵命!”立花忠茂不问缘由,竖直身板说道。
    他在九州岛担任副总兵,归东瀛行省治安衙门管理,但他的内心希望加入拥有先进火器的正规军队。
    与治安部队拥有两三门落后的火炮和两三百把火枪相比,常备军拥有大量先进的火枪、火炮、机枪。
    “你随我前去攻打亚齐国,护送我们的专家抵达预定的位置进行探勘。亚齐人的村落位于山地、火山、雨林等复杂的地形之中,加上雨季不时的大雨会影响我们的火器使用,所以白刃战显得尤为重要。希望你们的雇佣兵能够对得起我们支付的银两。”黄得功说道。
    “他们这些人如果对上正规的军队也许不是对手,但是如果是落后的土著,一定可以战无不胜。”立花忠茂答道。
    东瀛武士也许无法打败武装了大量火器的九州军常备部队,但是遇上落后的土著想必还是能够轻易应付。
    三千武士雇佣兵在立花忠茂有些随意的拆分下分开,分别登上不同的运兵船。
    一些人前往华侨众多的吕宋岛、一些人前往盛产香料的马鲁古群岛、一些人前往生产石油的加里曼丹岛。
    最重要的两支部队,1000人留在巴达维亚看守农田和种植园,还有1000人要跟随黄得功、立花忠茂两人去征服苏门答腊岛的亚齐国残部。
    就在众人安排好了任务,正当离开之际,一艘两桅的风帆战船押着受损的商船进入巴达维亚的码头区。
    这一艘商船上面有好几处被炮弹击中,受到了损伤。
    而两桅帆船上面挂着海军部的青龙旗。
    “发生了什么事情?!”南洋民政官、黄得功等人见到出现的南洋舰队战船和一艘受损的商船,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进行警戒!”第十二兵团在巴达维亚的小股部队取下身后的火枪,在码头区进行戒备。
    而码头区大量的雇佣兵还没有人领到兵器,只能够站在一旁袖手旁观,不明就里。
    这一艘南洋舰队的二桅帆船带着受损的商船靠岸。
    炮船上面的士兵押着一群戴着头巾的商人下来。
    受损的商船上同样下来了一行人,他们有些人作本地的土著打扮,有些人作异国的水手打扮,一个个垂头丧气,哭丧着一张脸。
    “这些人是什么来头?”南洋行省的民政官向从南洋舰队炮船下来的船长问道。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走私香料
    “他们是奥斯曼帝国的商人,与塞兰岛的统治者相互勾结,在我们不知道的海边通过土著的木舟将香料运到他们的远洋大船上,想要逃避我们的关税。不过他们很不幸运,正好遇到了这几天的暴风雨,狂风将他们的商船吹到了附近的海域,被我们在巡逻的时候截获。”南洋舰队的船长答道。
    “香料走私”民政官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异色。
    在大规模的橡胶园、油棕园产出之前,香料是他所负责的行省最有利可图的商品,而政绩的来源便在于高额的香料税。南洋行省的香料税大部分进入国库,然后财政再拨经费给南洋舰队和第十二兵团。
    也就是说香料税对于行省衙门来是最关键的项目,绝对不容许出事,否则他这个行省民政官也要被革职!
    “不管是哪一国的商人,想要在这里走私香料,都是对于我们南洋行省和南洋舰队的挑衅,必须要严惩!”民政官厉声说道。
    在民政官的示意下,海关的士兵将从商船下来的奥斯曼商人、水手,还有塞兰岛的土著收押。
    黄得功、立花忠茂两人见行省衙门逮捕走私的商人,却没有多大的反应。
    这种小事交给海关就可以了,他们还有自己的使命。
    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黄得功、立花忠茂两人带领着一支第十二兵团的步兵、1000个武士雇佣兵登船离开巴达维亚,向苏门答腊岛北部航行。
    其他1000个武士雇佣兵则乘坐运兵船到了其他的岛屿,只有1000个武士雇佣兵留在巴达维亚。
    “现在还不需要对爪哇岛的马打蓝王国用兵,这些武士就由各个种植园的商人雇佣,等到爆发战争的时候再召集他们。”民政官见到还有1000武士聚集在巴达维亚,便将他们交给了商人自由雇佣。
    这些武士在爆发战争的时候才需要召集在一起对付土著,而平时则由普通的商人雇佣来保护种植园的安全,或者充当随船的保镖,穿过危险重重的雨林。
    这里的热带植物由于水热条件好,生长极快,普通道路上的草木被清除之后,在几周的时间内很快又会草木丛生。这些草木给当地的部落提供了最好的掩护,在种植园和城市之间危险重重。
    原本高高在上的武士,现在成为了待人挑选的商品。他们有自己的编号,官府向他们发放缴获的倭长刀和腰刀,并且就像是商品一样根据自己的体能和作战能力被巴达维亚的种植园园主们挑选。
    花费几百两银子雇佣一批武士看守种植园,防止土著纵火焚烧价值几万两银子的种植园,这样的买卖还是十分划算。
    “你们几个人在我的家中避雨,要不要做我们橡胶林的护林人?”
    居住在巴达维亚的东瀛商人大友信忠见到了宫本武藏几个浪人武士,于是过来问道。
    宫本武藏想要成为帝国士兵,不过情况似乎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最为勇猛好斗的一批武士被立花忠茂带去和黄得功的第十二兵团进攻苏门答腊岛北部的阿兰女王。
    而宫本武藏因为上了年纪被留在巴达维亚,承接的是为普通种植园园主雇佣的任务。
    几个浪人面面相觑,不少人还是痛快地应承下来。
    反正都是混一口饭吃,种植园护林人的工作没有上战场的士兵危险,而且比纯粹出卖力气的码头搬运工人要体面一点。
    最重要的是这里远离东瀛,他们还能够保留一点武士的尊严。
    “我愿意当护林人。”宫本武藏见周围的武士都被华夏商人、东瀛商人、尼德兰商人、爪哇商人雇佣走,也不再坚持,只要当了橡胶园的护林人。
    “那么佣金数在这个数如何?”东瀛商人比划了一个数字。
    几个没有了收入的浪人知道对方给出来的佣金倒还令他们满意,于是都应承下来。
    宫本武藏在内的几个武士与种植园园主到官府订立合约,并且登记了编号。
    有这个登记簿在,要是种植园出事了,他们也脱离不了干系。
    在登记之后,宫本武藏领到了一把武士刀和一把倭长刀。这是他所熟悉的冷兵器,但是他对于这种冷兵器已经有些厌倦。他的目的是想要成为一名光荣的火枪兵。
    “大人,我们在奥斯曼商人的走私船上找到了重达一万斤的丁香和肉豆蔻,两万斤的胡椒,还有若干莫卧儿的棉布。我们怀疑他们从莫卧儿购买棉布来此地交换香料,同时在苏门答腊岛走私胡椒和在马鲁古群岛走私丁香、豆肉蔻。他们少交了棉布税的进口税,还有胡椒、丁香、肉豆蔻的出口税。”
    海关官员从虏获了奥斯曼帝国商人商船上搜出了大量的香料和仅存少量的印度棉布。
    这种印度的棉布受到香料群岛各个岛屿部落和土著王国的欢迎,西洋的商人往往先在莫卧儿等印度半岛上的王国购买土布,然后用来交换香料以扩大利润。
    “数量如此之大,如果不对他们进行严惩的话,恐怕别的国家商人也会效尤。”民政官从海关官员那里得知这次走私的规模巨大,香料合计三万斤,有些不满。并提出了对奥斯曼商人的严惩。
    香料税是南洋行省在种植园经济兴起前所倚重的最重要的收入,必须要牢牢把控在官府的手中。
    “大人,我听说这个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拥有三千万人口的大帝国,在西洋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是否要对他们宽松一点?按照规定,这几个领队的奥斯曼商人都要被处死。如果我们这样做,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在西洋的贸易,大人请三思。”一个南洋行省的官员提醒道。
    官员之中普及了西洋诸国大致的人口、疆域范围之后,不少官员对于其中几个大国已经能够耳熟能详。
    其中最庞大的几个庞然大物是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帝国、莫卧儿帝国。
    “走私行为违反了我们的法律,那么就要按照法律处以极刑,西洋那边是西洋那边的事情!”南洋行省的民政官阴沉地说道。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处决和驱逐
    巴达维亚的海关处,几个带头走私香料的奥斯曼帝国商人被推到了处刑台。许多在巴达维亚进行贸易的商人都在一旁围观。
    “他们犯了什么事情?”
    “据说他们是在马鲁古群岛进行香料的走私活动,在返航的途中船只被大风吹到了附近的海域,然后被巡逻的炮船截获。”
    “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商人啊,他们一百年来就一直在进攻欧洲,还在地中海让突尼斯屈服,绑架了不知道多少欧洲人,没想到他们的商人被东方人抓住判刑了。”
    “好像他们的走私额达到了三万斤,达到了东方的南洋行省执行死刑的门槛,估计是难逃一劫了。”
    “马鲁古群岛的确存在不少走私的地点,有些黑商和海盗与当地的土著进行暗地的交易以避开高昂的香料税,不过他们也真倒霉,被抓住了判刑。”
    围观的商人们有华夏商人、西洋商人、南洋商人,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并没有人站出来为奥斯曼帝国的商人伸冤。
    对于在马鲁古群岛走私的事情,不少商人都知道有走私点的存在,香料税过高肯定会让人为了生计和更高的利润铤而走险。走私存在是一回事,被抓住又是另一回事。
    既然到了华夏人的地盘做生意,被抓住就只能够认命了。
    一小队背着火枪的海关士兵来到了处刑的位置,将身后的火枪取到手中。
    他们将用体面的方式结束走私商人的性命。
    站在处刑台上的奥斯曼帝国商人双腿颤栗不已,他们的脸色惨白,嘴里大叫些什么。
    “去问他们有什么最终的遗言。”南洋行省的民政官亲自监督处刑,见到其中一个奥斯曼商人大喊大叫,于是派人过去问话。
    那个带头的奥斯曼商人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口不择言地向旁边的水手说了一大通话语,然后由那个水手再进行转达。
    “他说他们家族是奥斯曼帝国的大家族,又和什么巴巴里海盗有关系,希望能够用重金赎回自己的性命。大致是这样的意思。”进行转译的官员对民政官说道。
    “这个时候官府严打走私,本官召集了这么多商人,若是这样便将她放走,岂不是有损于我们官府的威严?没有商量,立即处刑,并将他们船只的香料全部收缴。”民政官说道。
    嘭!!
    火枪的声音响起,几个奥斯曼帝国的走私商人倒在了处刑台上,行刑的海关士兵随后将他们拖了下去。
    围观的商人们和码头的工人一阵惊呼,官府对于走私的严厉威慑到了他们,让他们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
    在处决了走私商人之后,海关的士兵冲上了奥斯曼商人的商船,将里面的胡椒、丁香、肉豆蔻、印度土布全部搬走。
    他们不但没有走私成功,反而丢了性命和所有的货物,令众人心底一凛。
    “为他们提供走私的当地土著王国也需要得到惩罚才行,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南洋民政官在处决了几个走私者之后,仍意犹未尽。
    “可以此为理由压低对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