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军部的军官在船只各处进行检查,以看计划的船员配置是否多余或者缺漏。
    “我们南洋舰队此时正在南洋协助第十二兵团发动对土著王国的攻势,同时管理在南洋进行贸易的各省、各国的船队,剿灭南洋上的土著海盗,还要派遣分舰队前往莫卧儿帝国。因此属下认为这艘铁甲舰应当归属于我们南洋舰队,以帮助我们完成复杂的任务。”来自南洋舰队的海军军官率先开始争夺第一艘铁甲舰的所有权。
    没有人会在看到实物之后会怀疑坚船巨炮的作战能力。
    “北洋舰队要维持我们海军在黄海、日本海领域的声望,震慑还有叛意的东瀛武士,同样需要一艘令他们绝望的战船,我看着一艘铁甲舰应该给我们的北洋舰队。”从高丽国返回的郑芝龙也加入了对铁甲舰的争夺。
    帝国有四支舰队,每一支舰队都想要率先拥有这样一艘铁甲舰,以提高自己舰队的威名。
    这些舰队的高级军官经常在一起的话题便是互相攀比彼此舰队的船只数量、大炮重量,而眼前最炙手可热的便是这艘铁甲舰,要是被哪一支舰队拿下来,那么就可以在其他舰队的军官面前吹嘘好几年。
    “建造蒸汽铁甲舰这一件事是我向军主大人提出来的,现在铁甲舰建造出来,理论上应当拨给我们直隶舰队,以在威海卫保护帝都的安全。”
    纳尔逊同样厚着脸皮要走蒸汽铁甲舰。拥有一艘战无不胜的战舰,无疑是所有海军将领的毕生梦想,眼前这一艘唯一的蒸汽铁甲舰他还真的不想要轻易让给部下。
    “总司令都亲自出手竞争了,要我们还怎么争夺?”
    “直隶舰队已经有好几艘强大的风帆战列舰,有胜利号,还有其他几艘仅仅比胜利号小一号的风帆战列舰,船只数量和火力已经足够了,再加上着一艘铁甲舰,以后我们其他三个舰队都没法竞争了。”
    郑芝龙还有一群其他舰队的海军军官对直隶舰队各种羡慕,直隶舰队几乎都是后世的风帆战列舰,再加入这艘铁甲舰被编入直隶舰队的话,那么直隶舰队和其他三支舰队之间的差距就越加拉大了。
    海军部长同时兼任直隶舰队的司令官,纳尔逊想要为直隶舰队争取这一艘铁甲舰,还真的没有人能够抢得过他。
    “等船员在大连港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训练,便前往天津卫等待军主大人进行检阅,让军主大人为这一艘船只命名,同时由军主大人进行分配,各位意下如何?”纳尔逊虽然眼红铁甲舰,还是要通过公平的方式夺取。
    “这样可好。”众多军官答道。
    虽然楚云有可能会偏袒于对他绝对忠诚的纳尔逊,但是其他三个舰队的人想着还是有机会将这艘船只分派到自己所在的舰队。
    “部长大人,你对这艘铁甲舰是否还满意?”造船一厂的厂长过来问道。
    “无论是性能还是设计,我们都很满意。”纳尔逊毫不保留自己的溢美之情。
    “那么新订单的事情”厂长笑脸相迎道。
    造船一厂专注于蒸汽船的生产,需要大量的船舶设计师和熟练船匠,这些人都是要吃饭的,要是付不起工钱说不定会被其他兴起的造船厂给挖走。
    而要保持造船厂的正常运转,就需要有不断的造船项目。
    “海军部打算向你们的造船厂定购一艘蒸汽教练船、两艘1200吨左右的蒸汽巡防舰、四艘400吨左右的蒸汽炮艇。只要你们在三个月内能够拿出让我们海军部满意的设计方案,那么我们便将这7艘船舶的订单交给你们。”纳尔逊说道。
    厂长听到海军部一口气拿下7艘船舶,不由眼前一亮。
    虽然这七艘蒸汽船比起秘密级铁甲舰要小许多,但7艘蒸汽船加在一起还是一个大订单。
    “三个月之内完成教练船、巡防舰、炮艇的设计方案应该不成问题。我们已经有了3000吨铁甲舰的制造技术,只需要将设计师分成几个组便可以同时进行设计。教练船用来训练水手适应铁甲舰作战,但是两艘1200吨的蒸汽巡防舰和四艘400吨的炮艇是用于什么用途?如果知道了主要用途,我们的设计师在构思蓝图的时候可能会加入这方面的考虑。”厂长问道。
    “要说也无妨,主要是用于在南洋一些重要设施的海岸进行巡逻,防止海盗对重要设施和港口的侵扰,还有查获香料走私船。”纳尔逊说道。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武士在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下着大雨,沿海的炮台被大雨覆盖,太平洋上的大浪拍打着海岸。码头还停留着十几条商船。
    码头上新建的灯塔在雨中发出一束有力的光束,指引着前来巴达维亚进行香料贸易的商船在风雨中靠岸。
    几艘大帆船在爪哇海之中破浪穿梭,船舱里的东瀛武士因为帆船的颠簸而东倒西歪。
    “该死,怎么会遇到了大风浪,船只不会沉下去吧!”
    不少武士因为晕船而呕吐不已,船舱里面还夹带着一些货物,这些货物更是随着船身侧滑。
    立花忠茂穿着蓑衣来到甲板上,看到海面上的惊涛骇浪,脸色有些发白。
    航海最怕遇到大风大浪的天气,木制船身甚至可能会因为风浪的拍打而散架。
    “南洋天气变化无常,不过不用担心!我们已经看到巴达维亚的灯塔了!”负责观察的水手指着远处雨雾中若隐若现的光束,略带兴奋地说道。
    运载武士雇佣兵的帆船随着波浪上下起伏,落下时溅起的水花冲击到甲板上。
    幸好灯塔帮助他们辨别了方向,几艘帆船有惊无险地驶入巴达维亚的港湾里面。
    “有船只到来了!怎么这种恶劣的天气还有船只敢出海来到这里?”巴达维亚的海关官员不得不在暴风雨之中出来接待这几艘帆船。
    铁锚被抛下,船只上的武士和浪人艰难地从摇晃的帆船下来。
    “全部人要小心,码头上的木板湿滑,别摔伤了!”码头上的士兵在维护秩序。
    当船只到来之后,巴达维亚的海关官兵才知道是他们申请的东瀛雇佣兵到来。
    “要安置多出来的3000人不容易啊,让他们暂且挤在棕榈屋之中,等到暴风雨过后再乘船分派到各个岛屿和种植园。”
    海关官兵对于恶劣天气下到来的几艘运兵船,只能够勉强安置他们。
    巴达维亚目前也就只有2万多人,突然涌进3000桀骜不驯的雇佣兵,让南洋行省衙门都深感棘手。
    理论上南洋行省管理马来群岛在内的两万多个岛屿,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千米,人口也有几百万人。只不过目前南洋行省真正控制的地盘不足5万平方千米,大多数是巴达维亚、马尼拉、马六甲、莱等港口区域,还有油田、种植园等重要的经济区。
    “这里又炎热又潮湿,和大阪相比简直就是地狱!”
    “真不明白他们为何要在此地建造城池,还雇佣我们过来和土著战斗,这样的不毛之地,估计就是送给我们我们也不想要。”
    武士们来到了聂帕棕榈作为屋顶的屋子里避雨,而聂帕棕榈屋中的原住民则有些惶恐。他们语言不通,只好按照官府的命令暂时为这些武士提供简单的伙食。
    “不许在这里闹事,否则将你们扔到海里喂鱼,英魂都无法返回故乡!”立花忠茂负责带领这支雇佣军,也怕这些仍然高傲的武士在巴达维亚当地闹事,所以挨家挨户地提醒他们。
    大致是受到了大陆的灵魂观的影响,这些武士也害怕灵魂真的会留在这一片陌生的地方,都有所收敛。
    “大友信忠,你暂时帮助官府收留他们几天,等暴风雨过去之后,官府会给你补偿。”
    南洋行省的官员挨家挨户为这些雇佣兵安排住处,敲开了潮湿的木门。
    “官爷吩咐下来的事小的一定办好,只是他们是什么人?”一个矮小的商人看向几个被大雨淋湿的武士,他们的发型和衣饰都让他觉得熟悉。
    “东瀛到来的武士雇佣兵,乘船过来协助我们对付土著的。我还要安排其他人,这几个人就交给你了。”官员将几个武士交给了这家人,便去安排其他武士。
    矮小的商人捻了捻小胡须:“原来是来自故土的武士老爷,都请进来吧。”
    宫本武藏便在几个人之中。
    他们几个浪人全身被大雨泡湿,反倒是因为大雨而将他们在大海上漂泊积累的污垢冲刷了一遍,所以他们还不觉得有什么。
    棕榈屋里面有一个简陋的煤炉,还有通风口,让里面保持干燥。
    宫本武藏等几个浪人不少人还带着铁锅和武士的甲胄,他们进到屋内,将完全湿透的上衣除下,聚在煤炉边烤火。
    “你们真是不巧,正好遇到了雨季,诸位要不要来一壶热茶?”矮小的商人将烧水的锅架到煤炉上。
    “你也是我们东瀛的人?”宫本武藏等人在烤火的时候,向这个商人问道。
    “我在十五年前就来这里贸易,十年前在这里定居,与中国商人、安南商人、莱商人、马尼拉商人、尼德兰商人都有来往。这里本来是尼德兰人控制的港口城市,后来被南洋舰队占领了。”商人坐在由并排的木板组成的地板上,还可以听见有积水从悬空的木板下方流淌而过。
    “这里是什么鬼地方”几个被征召过来的武士为了生存而来,却完全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大海的最南端,此地叫做巴达维亚,是最大的香料批发地,每年都有数以万斤计的香料从这里贩卖出去,可以说香料是此地间最有利可图的贸易了。九州军占领了这里之后,又开发了橡胶园、油棕园、椰子林、蕉麻林等种植园,这些货物官府都有大规模收购,并且种植橡胶的商人从来不愁生产的橡胶没法卖出去,虽然大家都不知道橡胶有什么用,但是官府大量预定了还没有生产出来的橡胶。”
    “我也和几个商人筹钱建立了一个橡胶种植园,占地100公顷,预计还要三年后每年能够产出十万斤橡胶。比较头疼的是合适种植橡胶的地方位于几个土著部落的范围之间,不时还会受到岛屿腹地的马打蓝王国的侵扰。出于保护港口和种植园的考虑,由民间雇佣士兵来保护种植园的呼声日益高涨。我想这大概是为什么你们会被征召到这里的原因。只是我没有想到雇佣兵竟然会是我们东瀛那边的武士。”
    叫做大友的商人感慨道。本来武士在他们东瀛是特权阶级,结果现在成为了廉价的雇佣兵。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分配雇佣兵
    袭击巴达维亚的暴风雨持续了几天才停下来。暂时停留在巴达维亚的3000武士雇佣军在大雨之后于巴达维亚的码头集合。
    巴达维亚并不是唯一缺少雇佣兵的地方,其他的岛屿也需要廉价的士兵。
    “马鲁古群岛的香料产地需要调遣500左右的雇佣兵,马尼拉的种植园需要300雇佣兵,加里曼丹岛的油田和道路维护需要200左右的雇佣兵。与马打蓝王国进行近战、保护种植园需要1000左右的雇佣兵。剩下的1000雇佣兵将跟随我前往苏门答腊岛,对亚齐国的阿兰女王进行征服战争。”上任第十二兵团兵团长的是黄得功,暂时驻扎在巴达维亚的他亲自过来检阅这一支雇佣军。
    他对于军部征召过来的3000武士雇佣兵,真正分配人手,反而觉得还不足够。
    九州军花费大量的军力来控制香料群岛,不是来拯救当地的百姓于水火之中,而是为了热带经济作物,还有矿产资源。
    上百个橡胶园、油棕园、椰子园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园在香料群岛成立,还有马鲁古群岛的香料,都需要人手来进行保护,防止种植园被当地部落、海盗破坏和偷窃。
    相比东瀛的武士,其实雇佣爪哇岛等地部落的人作为雇佣兵更加廉价,只是并不好控制,而且其作战勇猛远不及经过战国时代战争洗礼的东瀛武士。
    东瀛武士从万里之远的地方被运到这里,他们别无退路,便只能够为了金银而卖命,否则连返回自己的故乡都做不到。
    “苏门答腊岛的战况如何?为何要调用1000个雇佣兵前往讨伐亚齐国?”南洋民政官也跟随黄得功过来检阅这一支雇佣兵,疑惑地向黄得功问道。
    “亚齐国反抗我们的国王尔萨尼已经被我们处决,我们占领了沿海地带的港口,他们的势力有所收缩。不过他们的贵族将国王的妻子推上了王位,被他们称为阿兰女王。此后他们的贵族频频袭击我们的港口、种植园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是京城派来了地质专家,要前往苏门答腊岛北部亚齐的地方建立第二座炼油厂。我们需要有雇佣兵帮助我们修缮道路和驱逐亚齐国的土著。”黄得功说道。
    3000个的武士雇佣兵随即被分组,被派遣往不同的岛屿。
    这些失业的武士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们是被抛弃的一群人,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