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一年浩瀚的太平洋海面上泛起季风时,来自各地的商船就会趁着起风来到这个地方进行贸易。这里停泊着华夏商人、东瀛商人、尼德兰商人还有南洋商人的船只,各种方言都有,成为了华夏商品的中转站。
    除了会安港之外,另外一个最繁荣的城市莫过于爪哇岛西北海岸的巴达维亚。会安港是华夏商品在南洋地区的中转站,而巴达维亚是南洋地区的香料批发中心。
    会安港还是南洋舰队的舰队基地,这里平时停泊着两艘风帆战列舰和几艘炮船。
    停留在会安港的战列舰和炮船会不时出海演习或者协助当地的治安部队平叛以保持舰队的战斗力。
    一艘装备了三十多门火炮的护卫舰驶入会安港的海军基地,十几个水手抬着几个受重伤的海军士兵下来。几个受伤的海军士兵身上多半是冷兵器和弓箭造成的伤势,还有部分是火绳枪铅弹的创口,疼痛让他们龇牙咧嘴。
    “此次出征你们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烦。”会安港海军基地负责补给的士兵、军医和往常一样出来接应这艘返航的船只。
    担任海军上尉兼这艘护卫舰船长的陈邦彦从船上下来,无奈地说道:“我们上岸攻打马打蓝素丹国的一个据点时被几千个土著包围,他们手中还有一批当初从尼德兰商人那里买来的火绳枪,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马打蓝素丹国还真是令人苦恼,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彻底打败他们。”海军部的后勤人员说道。
    “我们南洋舰队需要控制的领域太大,而战列舰加上炮船不过十多艘而已。要用十多艘战船控制庞大的海域,我们有力未逮。”陈邦彦说道。
    “可不是么,我们南洋重要的据点就有会安港、马六甲、巴达维亚、马尼拉、曼谷、汶莱等等,平均下来每一个重要港口我们只有两艘战船应付。唯一值得庆幸的便是这些重要的港口不需要同时出兵,否则我们可没有那么多兵力调动来对付马打蓝素丹国。”海军基地的士兵都为自己的兵力匮乏而烦恼。
    南洋全面战争过后,九州军夺取了欧洲殖民者占据的几个重要据点,包括马六甲、马尼拉、巴达维亚,同时摧毁了东南亚的几个强大的王国,安南、暹罗、真腊、东吁、占城。
    然而这不意味着九州军能够实现对南洋诸岛的完全控制。南洋的地形复杂,特别是香料群岛,有很多荒芜不毛之地,还有危险的沼泽和泥潭,形成了零星的州邦和素丹国。马打蓝素丹国便是爪哇岛中部、东部最为强大的王国,占领了除巴达维亚以外爪哇岛中部、东部的广泛土地。
    拥有东方君主集权统治模式的马打蓝素丹国随着领土逐渐扩大,扩张的野心也因此膨胀,几年前两次发动数万人攻打还在尼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的巴达维亚。不过马打蓝素丹国的两次袭击巴达维亚的计划被总督科恩、东瀛浪人和被包围在巴达维亚的各国商人联合击溃。
    在九州军代替尼德兰人控制巴达维亚之后,巴达维亚成为了南洋行省的治所,香料贸易聚集地,九州军对于爪哇岛的影响力更甚于尼德兰东印度公司,还派出舰队攻打马打蓝素丹国在沿海的贸易港口,以实现对香料贸易的完全垄断。
    马打蓝素丹国的国王因此被激怒,同时对取代尼德兰人的华夏人感到恐惧,于是从爪哇岛的直辖领地内召集壮丁和木帆船发动对巴达维亚的第三次大规模进攻。双方在巴达维亚等几个爪哇岛沿海边缘的港口进行战争,让南洋行省的官员感到头疼不已。南洋舰队也派出了主力船队前去参与巴达维亚的战争。
    马打蓝素丹国的帆船技术还是从明朝东南沿海传过去的硬帆,而且是民间使用的渔船和商船,相当于用小型的渔船和商船在和武装了几十门舰炮的南洋舰队战列舰对抗,海战上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
    不过马打蓝素丹国在陆地上占据了优势,他们擅长于丛林、沼泽地形,人数众多。
    “当初尼德兰人将巴达维亚当做要塞来精心建设,我们又在这上面的基础之上花费大量的人力扩大了城市的范围,修筑堡垒。他们是肯定不可能攻克巴达维亚。但他们持续不断的骚扰我们的贸易,给我们造成了不少的麻烦。我们还想要在当地建立种植园,可是一旦进入较深处的丛林地方,就会遭到他们土著的伏击。”陈邦彦舀了一勺干净的淡水,仍有微词。
    “南洋这种地方部落、方言、信仰众多,又地形复杂,统治这里入不敷出,不如占据重要港口,开辟几个种植园便好了。”基地负责后勤补给的军官在一旁应和。
    每次与马打蓝素丹国这种本土的土著王国发生冲突,南洋舰队都会损失部分兵力。在这个时代受到重伤的士兵死亡率很高,而且南洋舰队的士兵都是帝国的精锐,每折损一个人都是不小的损失。
    “现在南洋行省的目标就是垄断海洋,至于岛屿腹地,慢慢渗透。”陈邦彦说道。
    他们几个人在休息期间闲谈之时,南洋舰队总部的一个海军中尉过来找到陈邦彦:“司令官知道你返回来以后,令我通知你前去总部。”
    “我这便前去。你知道司令官找我有什么事情?”陈邦彦刚刚从爪哇岛的战斗中返回,便被南洋舰队的司令官邓千龙召见,不禁深感意外。
    “京城那边直达广州府的电报,然后广州府派人前来通知我们,应该是比较紧急的事情吧。”前来通知的海军军官答道。
    “京城来的事情啊,那要快点去见司令官才行。”陈邦彦心里嘀咕。

第一千零一百二十六章 廉价的武士雇佣兵
    “军部要从我们南洋舰队调遣两艘船只前去苏拉特接收不列颠在当地的工坊,你和你的船员有没有信心担任此重任?”邓千龙将广州府送来的报递给陈邦彦。
    海底电缆还没有铺设到南洋的计划,广州府将信息传到会安港的时候已经过了一段时间。
    陈邦彦接过电报报,见到了楚云要求南洋舰队派船前去接收东印度公司的命令。
    见是楚云的命令,陈邦彦的惊讶之意更是流露于外表。他接受的命令一般都是海军部直接下达的命令,以他海军上尉的级别就还没有看到过楚云亲自下达的命令。
    “苏拉特?这不是莫卧儿帝国最繁荣的港口么?”陈邦彦对于莫卧儿帝国并不陌生。
    南洋舰队作为在南洋海域逡巡的海上力量,对于邻近的印度洋的格局也有所了解。他们知道了有莫卧儿帝国这个庞大的农业国的存在,还有莫卧儿帝国拥有哪些重要的港口和城市。
    南洋舰队的军官们甚至认为随着以后势力的扩张,南洋舰队的管辖范围会超出南洋,涉足隔壁的印度洋。
    “莫卧儿帝国虽然强大,但是他们是突厥人、蒙古人当权的大陆帝国,重视的是骑兵,他们的国王拥有着装备了奥斯曼重火枪的精锐骑兵,还有大量的中亚骑兵和印度骑兵。不过他们的海军一塌糊涂,只能说得上是沿海作战的水师。尼德兰人和佛郎机人在南洋战争之中被我们教训了一顿,估计也不敢在大海上打我们船只的注意。你们只需要注意航行中遇到的暴风雨就行了。”邓千龙说道。
    “属下带领两艘战船前去苏拉特港口倒没有什么不过现在我们在和香料群岛的土著国开战,还需要战船控制马六甲,怕是逡巡南洋海域的兵力会不足。”陈邦彦担心道。
    “上次我将你应对南洋局势的报告上呈给军部。针对南洋的局势,军部已经提出了应对的措施,我们南洋舰队的规模将要扩大,江南造船厂正在为我们南洋舰队建造一艘新的战列舰和五艘二十四门火炮的快速巡洋舰。我们南洋地方的土著国船队和海盗船队实力都不强,二十四门炮的风帆战船足够应付现在的局势。”
    “另外一个应对措施便是雇佣东瀛浪人为我们卖命,靠他们来征服南洋的土著部落。”邓千龙说道。
    “雇佣东瀛浪人”陈邦彦有些意外。
    “你应该知道东瀛行省成立的事情吧?”邓千龙说道。
    “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以前活跃在东南沿海的海盗,甚至是尼德兰人都雇佣了不少东瀛的浪人帮他们做事。”陈邦彦说道。
    “东瀛浪人也就是以前危害海防的真倭,这些人是东瀛的武士,因为战败而亡命海外,为各方势力卖命。他们好斗凶猛,命又低贱,擅长白刃战,支付给我们常备士兵的军饷和装备可以招募三个到四个浪人。出于经费和丛林地形中可能爆发的白刃战,军部打算从东瀛运一批武士过来征服爪哇岛等地的土著王国。据说东瀛行省实行了废刀令之后,有大批的武士沦为浪人,应该会有不少浪人愿意前来南洋。将他们运过来参与对土著的征服,一方面缓解他们对东瀛新官府的不满,另一方面为我们卖命。”邓千龙说道。
    陈邦彦在得知南洋舰队要增添一艘新的战列舰和五艘船只,南洋行省雇佣大批廉价的东瀛武士参与与马打蓝素丹国等土著王国战争之后,便不再担心南洋的兵力部署不足。
    “前去南洋接受东印度公司的事情就交给我来负责吧。可否有向导和负责这件事的官?”陈邦彦说道。
    军部令广州府送来的电报只是让南洋舰队前去接受东印度公司的人员和资产,但是陈邦彦并不知道要怎么去接收,东印度公司又有什么资产。
    “不列颠使节团在返回不列颠之前,已经留下了两个人,他们本身就是为东印度公司的雇员,将会带领我们的船队前往莫卧儿接收当地的工坊。你的任务还有对接收的工坊进行记录和考察,形成报告呈交到京城,明年京城才是真正派人前去经营东印度的业务。”邓千龙说道,“军部好不容易批准给我们南洋舰队扩大舰队规模,交代下来的任务我们也需要完美地完成才行。”
    “请放心交给我吧,我会顺利完成任务。”陈邦彦听说有人带路之后便一点也不担心了。
    “小心不要招惹莫卧儿帝国在苏拉特港口的官员,军部还没有做好与莫卧儿帝国发生冲突的准备。我们眼下已经有足够多的麻烦事情要处理。为了获取东印度公司在莫卧儿设立商馆的特权,表面上东印度公司还是不列颠人管事。你们此次前往苏拉特港口的身份是东印度公司的员工,小心和莫卧儿的官员打交道。”邓千龙提醒道。
    “其中竟然还有这样的顾虑我会尽量隐藏自己的身份。”陈邦彦很快便理解邓千龙的话中之意。
    莫卧儿帝国给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特权来制衡尼德兰人、佛郎机人对大海的控制,要是发现不列颠人和陆上强权的华夏勾结起来,莫卧儿皇帝说不定会感到极度的惶恐。
    同为陆权大国的莫卧儿帝国可以忽视西洋人对海权的控制,但是对同为陆权的华夏充满了戒备。两个相邻的陆权大国之间的小国被兼并之后,对于陆权的争霸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是法兰西在崛起后与西班牙争夺欧洲大陆霸权,普鲁士强大后又和法兰西争夺霸权。
    “你下去准备前往东印度的物资,一路沿着海岸线航行,只要带了足够的白银,不需要太担心中途断掉补给。炮船需要挂上东印度公司的旗帜掩人耳目,伪装成东印度公司的船只。东印度公司的旗帜他们也带过来了。”邓千龙说道。
    “是。”陈邦彦说道。
    “顺便将装载一批瓷器和茶叶前去当地,赚回路费。”

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七章 潜入莫卧儿港口
    莫卧儿的古吉拉特行省,帝国最繁荣的苏拉特港口,有着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印度人,还有不列颠、尼德兰、奥斯曼等国家的贸易商。
    两只挂着东印度公司旗帜的船只经过漫长的航行,驶入了苏拉特港口。
    东印度公司在苏拉特据点的管理者佛朗西斯日带着为数不多的雇员前来港口迎接东印度公司新的主人。
    陈邦彦从战船上下来,眺望这个有异域风情的港口:“这里便是苏拉特港了,和南洋有些土著王国差不多。”
    泥土和竹子建造的房屋和弯曲的街道,挤满了普通的居民和商人。港口附近的河流边是各国商人设立的货栈和工坊,以方便与莫卧儿进行贸易。
    不过这里的街道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规划,有些街道宽敞,有些街道却又狭窄不堪。牛和马可以和行人一样自由在街上行走,苍蝇在秽物上嗡嗡飞行。甚至还有人牵着驯服的大象。
    “据说莫卧儿皇帝有超过一千头战象,可临时组建二十万骑兵,既有蒙古人和突厥人对骑兵的执着,又受到了印度半岛文明的影响。”陈邦彦见到各种大型动物在街道上任意行走,不禁头疼,当然头疼的是作为繁华港口的重要贸易中心环境却显得脏乱。
    “这位便是大股东派来接收我们东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