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底下没法搜集到情报,康普顿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未来高价雇佣华夏的工程师或者与九州军签订技术引进条约了。
他们第二批使节团到来之前查理一世还没有要引进火车、电灯等技术的想法,因为查理一世只是听格林维尔额爵士所描述,并没有完全当真。要是没有亲眼见到,这个时代没有人会想象到能够搭载上百人的铁车会自己行走。
即使格林维尔爵士等第一批使节团的使节拍胸口信誓旦旦地向查理一世说明真的有火车的存在,还笨拙地试图画出火车的样子,查理一世也只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完全相信他们,更像是当成了童话,毕竟火车出场的时间提前了一百多年。
在不列颠使节团所在的四合院外面,始终有情报处的情报人员在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他们私底下在收集以往各期的报纸和各种书籍,目前已经买下了超过两百本书,他们真的能够看得懂汉字吗?”一个在附近蹲守的商贩嘀咕道。
“多半是想要了解我们这边的新东西,根据我们对翻译员的审问,不列颠的使节对于火车、路灯反复提及,似乎想要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另一个坐在店里喝茶的情报人员说道。
“这些技术是官府所有的,掌握原理的是大学堂的学生,真正有能力制造出来的人只有工厂里面‘工程师’级别的工匠,他们都要与官府签订保密条例,岂是他们在民间打听就能够获取详细原理的?”负责盯着使节团的情报人员都说道。
涉及到蒸汽机、电力、机械、弹道、冶金等工业技术,九州军都严加封锁,就连民间都无法了解详细的技术,更不要说人生地不熟的不列颠使节团了。即使将部分原理泄露,也只是科普层面,很多核心技术和细节没有揭示出来。
按照楚云的想法,这些技术就是财富的源泉,等到内燃机、电动机、石油技术成熟之后,自己再将玩剩下的蒸汽机技术卖给其他国家,每年收取高额的专利许可费,简直不要太赚。
“我看这些人也是痴心妄想,哪有可能轻易弄出这些东西……是了,你知道东瀛幕府的俘虏们后来怎么处置了?”其中一个情报处的人员突然谈到德川家光他们的处境。
“有谁在跟这条线吗?应该有弟兄在盯着他们吧,肯定有人在暗中监视,否则这些俘虏逃回东瀛可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另一个情报人员说道。
“我暗中监视过对这群俘虏的押送,他们的去处不属于机密,就在京城外郊的一处官营农场服刑,刑期不定,我想他们此时此刻应该在锄田。不知道那群曾经高高在上的武士能不能干好农活。”知道内情的情报人员说道。
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一章 做农活的大名们
他们闲聊中无意间提及的德川家光等幕府大员此时被押往了京城外郊一处官营大农场集中劳作,以换取自己和家人的伙食。他们在江户大火中活下的家人也被押送到此处,成为了当地的农户。
德川家光从小生活在天下布武的德川家,从来没有举起过锄头的他被迫撸起袖子在农田间锄草、松土、排水。
除了德川家光之外,还有十几个原本身居高位的大名们,此时都成为了农庄里面的农夫。还有专门的本地农民教这群曾经的大老爷们如何种田。
“锄草不是像你这么把草胡乱锄碎就了事的,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还有你,叫做伊达的小伙子,你踩到麦苗了!”一个农民大叔在田间对着昔日的大名们咆哮。
“该死的老家伙,以前我哪有做过这些农活,要是在以前敢有农夫这样对我指手画脚,我早就一刀剁了他!”伊达忠宗对老农夫的指手画脚感到愤懑。
“忍耐一下,估计我们在这里劳作十年八年之后九州军就会将我们释放。你年轻还好,肯定能够等到返回故土的那天,而我可能这一辈子都回不去了。”年已七旬的水野胜成语气中则充满了苦涩。
以他的高龄,十有八九要病死异乡。
“等我返回仙台,那里都不知道被他们弄成什么样子了,还会是故土么?”伊达忠宗因为在大阪之阵战败,对于九州军颇为不满。
“喂,开饭了!”官营大农场的伙夫推着几桶饭菜过来,对在田间劳作的诸位大名喝道,还用木勺敲打盛满饭菜的木桶。
“开饭了。”众人互相提醒,大名们带着自己的家人聚集到饭桶附近,每个人都领了一个木碗盛饭。
“家主请。”水野胜成等人给德川家光一家让出一条路来,让他在最前面打饭。
德川家光摇了摇头:“以后不需要这样子,我们现在都是农夫。”
“一个个排好不要拥挤,小孩子和妇女排一队,大老爷们排另一队。”伙夫说道。
饭桶上的木盖打开,饭香味让饥肠辘辘的这些劳作了半天的武士老爷肚子直叫。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尝试过下层百姓的艰辛。
大名们的家人们可以比他们优先打饭,伙夫直接一勺米饭,然后再往上面淋一些汤汁、野菜和一两片荤肉,就算是一顿饭了。
这个官营大农场除了幕府的俘虏以外,主体却是雇佣当地的村民进行种植。村民按照官府的指示种植庄稼,官府农业部提供轮耕的日程表,农具、耕牛、肥料,村民提供劳动力,待收获的时候可以获得分成。这种方式已经不是传统的佃农制度,而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这些人听说是东瀛行省原先的地主老爷,他们说的方言都听不懂,而且没有几个人会做农活,他们不帮倒忙就谢天谢地了。负责带他们干活的农户还真惨,今年的收成还要分配给他们一些,要是多了几个人分配收成反而降低,到手的粮食就少了。”
“地主老爷们十指不沾阳春水,还指望他们干活?”
“等到他们饿肚子的时候就知道种庄稼不容易了,要是耽搁了时辰又殃及秧苗,到了秋天可是没有收成的。”
官营大农场里的村民也一个个端着木碗过来打饭。
为了提高效率,由官府专门煮大锅饭作为官营农场的福利。
不过楚云为了刺激村民的积极性,每个村民在官营大农场有各自负责的地块,按照各自的地块收成进行分配。有一部分农户被安排来教导这些养尊处优的大名们如何锄草和种地,这部分农户的收成就和大名们捆绑在一起,以至于老农户对笨拙的大名们严厉要求,也让德川家光、伊达忠宗等不熟悉农务的年轻大名很快入门农务。
德川家光、伊达忠宗、水野胜成等人聚集在一起,失势沦为农民的他们已经放弃了正坐,而是像普通的农户一样盘坐围在一起。
“不知道东瀛那边的局势如何,各地的武士是否会起兵反抗外来者,又是否会成功。”伊达忠宗仍然对东瀛的武士寄予希望,希望东瀛的武士能够顺利反抗新官府。
“他们的土地都归官府所有,农民直接向官府上交农业税,新官府统治我们东瀛应该会收缴所有的大名和武士的领土,肯定会有人揭竿而起。但是敢不敢反抗是一回事,能不能反抗成功又是一回事了。”德川家光倒是看得通透,他这个最大的地主带领着一群东国大名都打败了,其他各个地方的武士还能比得过德川家能够聚集的兵力么?
“伊达忠宗,伊达忠宗是在这个农场吧?”一个传令的小吏骑着马匹过来,直接找到了农田上。
“他们想要找你?”所有的大名和他们的家人都齐刷刷看向伊达忠宗,不知道九州军单独找他有何事。
伊达忠宗摇了摇头,他也不清楚。
“你就是伊达忠宗吧?你的父亲伊达政宗在我们新官府讨伐武士集团的战斗中帮助我们招降了仙台地区的家臣,还有往前线运送军粮之功劳。他唯一的请求便是将你赎回去,并让我们免除你的刑期。新官府已经同意了他的请求,现在你已经是自由身,我们很快就会派遣船只将你送回仙台。”这个传令的小吏说道。
“我的父亲加入了你们的阵营?!”伊达忠宗深感震惊。
他没有想到父亲伊达政宗竟然带领仙台地区的家臣投降了九州军,似乎还帮助九州军对付武士集团。而报偿便是他伊达忠宗的自由身。
“现在武士集团基本被讨平,新官府已经实现了对东瀛各地的号令,你们伊达家将会有另外的安排,可能不在仙台了。”传令的小吏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东瀛的局势,以免让伊达忠宗还有什么妄想。
果不其然,伊达忠宗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心情极其复杂。他作为伊达政宗之后,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然而他声望极高,与德川家康一辈的父亲已经投降了九州军。
“他们对你说了什么?”水野胜成等大名们问道。
“因为我的父亲,他们免除了我的劳役,我即将要返回东瀛了。”伊达忠宗尴尬地说道。
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二章 不设防的东瀛
东瀛四岛的北海道,此时还被称为虾夷,即使在本州岛的大名看来,北海道还是荒凉寒冷的荒芜之地,曾居住着阿伊努族人。直到上个世纪,松前氏渡海建造了福山城才逐渐控制这个大岛。
其实九州军在北上驱逐后金和探索西伯利亚的时候,就派遣了一支小队占领了库页岛。库页岛还要在北海道北方,九州军在当地建立了一个灯塔,驻扎几十个人的小队负责对当地居民收购毛皮作为税收。除此之外,九州军便没有派遣更多的人力去开发库页岛。
这个时代别说库页岛,就是库页岛南方的北海道,同纬度的黑龙江及以北的荒原地区都很少人烟。
保科正之、加藤明成等人带着反抗的武士集团接连战败,不得不逃离了本州岛。大约有上千不愿意放下武士刀投降的武士向北渡过海峡踏上了荒芜的北海道。
然而狭小的海峡并不能阻挡张元带领的新官府军,他们在直隶舰队的带领下紧追不舍,双方在北海道爆发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甚至当地的阿伊努族人都受到了波及。
保科正之在一次战斗中被新官府军擒获,加藤明成则一路逃到了北海道最北部,不慎跌落山崖身亡。上千个最为顽固的武士在新官府军的追杀下,九死一生,生存者也都成为了俘虏。
生活在北海道的阿伊努族人见证了这场讨伐,大规模火枪的使用让他们大为恐惧,将外来者当做是神灵来看待。新官府在战后接收了福山城,并以此为北海道的治所。
“逃到北海道的武士有上千人之多,成为俘虏的只有两百多人,其他人要么战死要么自尽,几乎都是一群硬骨头。岛上应该还有少数的武士在逃窜。虾夷岛太大了,很多地方还是荒芜的山区,我们带来的兵力不足以搜查虾夷岛的所有地方。”岛津光久第一次踏上北海道的土地,负责战后的清点工作。
“这么说来发动这次的讨伐是正确的,最顽固的抵抗分子都在这次讨伐中跳了出来,几乎死伤殆尽。至于那些还在逃亡的抵抗武士,就放任他们在北海道的山林间,到了冬天他们被冻死了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张元对于讨伐武士集团而发动的战争结果还颇为满意。
数万武士聚集在东北部地区,在重火炮营到来东瀛之后,所谓的坚城在重火炮面前变得脆弱无比。
新官府军的战术很简单,先用重炮将城墙轰塌,然后步兵在火力优势掩护下突入城内。
虽然战术极其简单,但无奈重火炮的连续打击下,黑川城、山形城接连失守,到了战争后期,武士集团大部分都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无法阻止有效的抵抗。
“留一支小队控制福山城,其他人随我押送俘虏返回江户城。”张元在北海道追击消灭了叛乱武士集团最顽固的残余分子之后,便令众人上船返回本州岛。
北海道的荒凉注定了将来这里还远远不会成为商业繁荣的地方,也许在这里以后会成为比较原始的旅游地点。附近还有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
凯旋而归的讨伐军乘坐直隶舰队的船只返回江户城,经历过东北大战的新官府军威震本州岛,特别是新官府军一路猛打猛追,完全没有适可而止的意思,更让欺软怕硬的武士们畏惧。原本还在观望的大名和慎重的武士见反抗者失败被杀,不得已只能够听从新官府的命令,将武士刀、火绳枪、仿造枪上交给官府。
如果违反“废刀令”的人,则会被视同为违法,需要被判刑。新官府还组织检查队挨家挨户查收能够反抗的兵器,武士刀、长矛、火绳枪、军用弓箭都被视为兵器。抵抗激烈者甚至会被判处死刑。
“废刀令”不只是波及到了武士阶级,对于拥有冷兵器的平民来说也造成了影响。一些曾经参与过战争的平民拥有长矛、长弓等兵器,一律被官府没收。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