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4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听闻很快总行就要联合京师大学堂的地质专家前去接收石见银山、佐渡、生野等金银矿山,估计每年产银能约百万两白银,这些估计也是要走东京分行。”大玉儿又提到一个重要的消息。
    “东瀛这里的资源不怎么丰富,倒是金山银矿颇多。”东京分行的雇员都知道东瀛这边的资源情况。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接收石见银山
    东瀛原石见国东部的山林地区,一支步兵小队正在护送地质矿物专家前往石见银山。四周都是葱郁的山林,只能够通过小径前往矿场,偶有陡峭的山道。
    “石见银山可以说是当地最大的银山了,原本是毛利家所有,后来关原合战之时因为毛利家作为西国总大将败给了德川家,石见银山便由幕府派遣官员直接管辖,管理的官员被称为银山奉行。毛利家因此对德川家深感不满,倒幕联军成立之后,毛利家又重新占领了这座银山。”
    石见银山当地的向导对特遣的地质学家介绍这边的情况。
    占领东瀛之后,新官府还没有在各地建立秩序,九州军便迫不及待地派出小队前去接收金山银矿,以掠夺大量的金银作为战略储备,同时用来弥补这次出兵的费用以及补贴财政。
    “这石见银山虽然产量巨大,不过位于深山老林之中,只有山道,却也不便。我等从鞆ヶ浦登陆到现在都走了这么久。”一个随行过来的审计署官员叫苦不迭。
    他没有经过矿物学家和地质专家野外考察的痛苦,只是来监督对石见银山的开采,在进入山区连马都不能骑行之后,众人只能徒步,由马匹驮着行李和铁锹等考察用具。
    “这片地区几乎都是山地,森林覆盖。石见银山已经算是容易开采的了,临近海边,开采出来的可以通过鞆ヶ浦和冲泊由货船运往各地。除了港口,还有一条山道跨越了整个中国地方山脉直抵濑户内海,我们称之为银山街道,用你们那边的单位,银山街道有上百公里长,是幕府第一任银山奉行令人开采而成。”当地的向导说道。
    “奇也怪哉,为何临近海边,还需要专门花费大量的人力前去开辟银山街道?”审计署的官员不解地问道。
    “很有可能是大海上冬季的强烈季风影响到了运银船的航行,为了保证冬季也能够将开采的银两运往各地,于是幕府挖掘了一条从银矿直通濑户内海的通道,可以全年都进行运输,而且还从海路缩短了运往大阪、江户的日程,遭遇风暴的可能性更小。一旦运银船遭遇风暴被击沉,那么损失比开辟山道的成本还要大。”这次前来勘探石见银山的地质学家猜测道。
    “这位大人所猜测不错,冬天从大路上刮来东北风,我们的运银船很难顺利出海,强行出海航行不但速度慢,而且容易被风浪打沉,还是濑户内海比较平静。”当地向导说道。
    一行人边聊着边继续顺着树木茂密的山道前行。
    众人在接近石见银矿之后,发现树木逐渐变得稀疏,四处有蚂蚁巢穴般的坑道,都是人力挖掘出来。经过一些低矮的坑道时,众人甚至要弯着腰通过。
    有一条河流从山林间流淌而过,河流两边是银山奉行、武士府邸、神社、采矿工人的住所,连绵超过一公里。因为银矿的产出而形成了聚集在银矿附近的小镇。
    “一共有将近500个坑道,也叫作间步。”向导说道。
    幕府派遣监督石见银山开采工作的银山奉行在东瀛内战爆发之后已经被毛利家驱逐,现任的银山奉行是毛利家的家臣。
    新官府成立之后,毛利家也要归新官府管辖,石见银矿的监督者也要由官府来进行任命。
    毛利家的家臣带着几十个全副武装的武士前来迎接这一支勘探小队。这些武士需要监督矿工开采银矿。他们听到官府的废刀令之后并没有发生叛乱,因为新官府还是需要一群监督者监督矿工,还有防止有人私藏银块出矿区。他们仍然可以领到官府给予的俸禄。
    勘探小队到了石见银山,毛利家的银山奉行为他们接风洗尘,随后带他们前去采矿现场和提纯现场。
    “我们矿山在一百年前改良了从高丽传过来的灰吹法,大幅提升了石见银山的产量。”银山奉行为众人介绍道。
    “何谓灰吹法?”随行过来的文官问道。
    这次不用银山奉行解释,矿物学家就说道:“开采的银矿石之中银的含量很低,要提要银的产量,就要使得矿石之中的银富集起来提纯。灰吹法即是将铅熔化,让后将矿石团置入熔化的铅中,使得铅银互熔,得到粗制银,再然后往熔炉中古风,使得熔炉中的温度达到铅的沸点,铅的沸点在1700摄氏度左右,而银的沸点更高,当铅完全汽化之后就只剩下纯银了。当然这个纯银还不是百分之一百的银,但是成色已经很好。早在中国的汉代中原就使用了灰吹法,后来传到高丽,再传到东瀛。据说起源是来自于西亚。”
    不只是随行前来的文官,就是监督石见银山开采的银山奉行都没有完全听懂矿物学者的讲话。
    “银矿的开采和提纯要面对辐射和铅中毒的危险,一般的采矿工人都活不长命。”矿物学者对于银的开采和提纯很有一套见解,知道生活在这一片地区以采矿为生的采矿工人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开采银矿。
    “您说的是,石见银山的矿工以前能够活超过三十岁就是长寿了,亲友甚至会为其开宴庆祝。现在中毒事件少了许多,矿工都戴一种叫‘面福’的口罩,口罩的夹层中铺着一层用紫苏叶和腌渍的梅子捣成的酱,有一定的防毒效果。”银山奉行听了翻译的话,向矿物学者和前来接受石见银山的人说道。
    “竟有如此巧妙的口罩?莫非是紫苏叶和梅子可以杀菌的效果?”这次矿物学者也有些惊讶。
    勘探队在石见银山待了一段时间,期间对于矿工的生活、矿山的产量以及储备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了石见银山虽然还是当地最大的银矿,年产银十吨以上,但是产量正在逐年下降的结论,与极盛时期年产30吨不能相比,预计三十年后产量将有枯竭的危险。
    勘探队调查了石见银山,又向另一个重要的金山——佐渡金山进发。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京城的煤沥青路面
    江户官府在筹备以及讨伐叛乱的武士集团,勘探队也在东瀛调查大大小小的金山银矿。而战败的德川家光、水野胜成、松平忠明等人则永远退出了东瀛角逐的舞台,他们乘坐着东方号被押运到华夏京城。
    德川家光走出“工业号”蒸汽机车的车厢,脸上带着震惊之色。在天津卫与京城之间,民众对于出现的铁路已经见怪不怪。只要有钱,平民也有资格购买火车票。
    他见到了整齐有序的京城街道,对于这里的井然有序感到无比惊讶。因为医学部的建立,公众的医疗卫生得到空前重视,在街上大小便被列为违法行为,将要面临被巡捕逮捕和罚款的处罚。
    同时医学部组织人手疏通京城的明道暗渠,制定废物污水的排泄系统,让京城面貌一新,开始由古典城市向近现代城市演变。
    这些让德川家光等幕府俘虏大受刺激。此时的江户城也处于古典城市,绝对没有如此整洁。
    主城道两侧是整齐的电线杆,每根电线杆之间距离几乎一致。有些街道封路,正在铺设公路,还有些地方在起水泥楼。在一样望不到尽头的平矮木头建筑之中,出现了超过三层的高层民用建筑。
    还有更远的地方可以隐隐见到工厂的烟囱在冒着滚滚黑烟,没入空中。
    “令人叹为观止的城池,江户城无法与其相比。”德川家光望洋兴叹。
    近现代城市雏形出现的京城开始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古典城市,使得其他城市只能够望其项背!
    “这条街道被官府封住了,各位这边请。”押送他们的军官对德川家光一行人说道。
    他们本来要走主干道,但是主干道有一段被封了起来,前后有栅栏和负责看守路面的巡捕,似乎还有工人在忙碌。
    是在修路么?德川家光在拐弯前,好奇地用余光打量了被封住的路段,发现的确有工人在修筑马路。
    但是令德川家光感到惊奇的是工人正在铺设的路面呈现灰黑色,与普通的土路、碎石路完全不一样。
    “被封住的路段是使用什么石料进行铺设?为何色泽灰黑?莫非这样的路面更加便于出行?”德川家光向押送他们的九州军军官问道。
    “这叫做煤沥青碎石路,很复杂的,我也说不出其原理,造价比普通的碎石路还要昂贵。好处我倒是不知道,听说不容易渗水,下雨天也不会因此泥泞。”带领他们的军官并不懂煤沥青是人造沥青,采用了煤焦油蒸馏技术制造而成的复杂化合物,只是大致知道是什么东西。
    很多东西他们不必也无法知道全部原理,作为非技术专家,只需要知道其利弊即可坦然用之。
    德川家光、水野胜成、池田光政等人面面相觑,完全无法理解煤沥青碎石路是何种物品,只能够在心中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碎石路。
    煤沥青路面开始在京城铺设,造价比平常的碎石路、土路要昂贵许多,但是楚云还是毫不犹豫地开发这种技术以及投入使用。因为煤炭以及相应的煤炭副产品加工技术构成了九州军工业技术的能源来源,为蒸汽机提供能量。
    在开发煤炭使用技术的时候,煤沥青技术也被楚云无意间开启,并且为将来汽车的生产提供合适的路面,沥青路比普通的土路和碎石路更加适合汽车的行使。
    实际上沥青路面在汽车出现之前于19世纪初中期便已经在英国、法国等地铺设,中国的上海城于20世纪早期才拥有第一条沥青碎石路。
    在石油技术没有开启之前,楚云使用的还是与煤炭相关的技术,煤沥青技术成为当前的首选。除了煤沥青技术以外,还有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后两者暂时还不实用。
    德川家光等人心里对于沥青这等未知事物感到惊异之余,又深感恐惧。京城这里的技术发展的似乎太快了一些,就像是突然冒出一堆新奇的东西。这与他们对于曾经海禁的天朝上国的印象有些不符合,现在华夏向外扩张的野心比他们试图向外寻求发展的岛国还要强烈。
    “你们暂时在此处行舍待上几日,什么时候我们军主大人想要召见各位,我会带各位前去拜访他。”带领德川家光等幕府俘虏的军官将他们领到平时招待各国使节、各地来京官员的行舍,将他们安置好。
    德川家光他们的身份也有些特殊,虽说是战俘,但是他们是东瀛内战的战败一方,并没有和华夏大陆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待遇又要比直接和九州军干架的南洋诸国贵族要好上一些。
    他们被带到京城来之后,人生地不熟,几乎没有可能逃走,就算逃回东瀛,到时候面对他们的是新官府对于他们的通缉,他们已经无家可归。
    临时安置德川家光等人的行舍是京城里面常见的四合院。九州军的军官离开之后,十几个重要战俘终于有机会能够私底下闲聊。
    “家督大人,我看他们的京城似乎真的如有神助,距离文禄之战才不过四十年的时间,他们就多出来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虽说文禄之战结束之后,我们忙于内乱而无暇派遣人手时刻关注天朝上国的发展状况,但是四十年的时间有如此技术,真是匪夷所思。”水野胜成说道。
    在场的重臣很多的父辈都参加过对高丽的侵略,与明军进行过较量。虽然当时丰臣秀吉代表的战国军队战败,技术比中原还存在差距,但是他们印象中明军的科技还没有到完全碾压的地步,结果四十年过去,华夏大陆突然涌现出超过这个时代百年的技术,各种新式火器和发明涌现,让距离四十年前没有多大进步的江户幕府感到匪夷所思。
    “酒井忠胜曾经带领使节团前来这里访问,他们的统治者与我年纪相仿,能够中兴华夏,应当是有天命在身。”德川家光也只能将双方突然变大的科技差归咎于天命。
    不过他的猜测也八九不离十,谁让楚云拥有一个来自未来的科技系统。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你们是贼
    德川家光等人被押送至京城的第三日,终于见到了传说中九州军的军主楚云。楚云正在把玩一把太刀,正是酒井忠胜出使华夏的时候,德川家光让其赠与楚云的名刀。
    这把刀据说在室町时代即价值六百贯钱,可以说将这把刀卖出去足够让一户普通人家一辈子衣食无忧。
    “听闻幕府大将军到了京城,我才偶然想起两年前酒井忠胜到来京城,向我献刀一把,这才取来一看,平时都是放在柴房里的。”楚云说道。
    德川家光等人的脸部抽搐了一下,好家伙,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