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久了,我们倒幕联军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束这场无休无止的战争,还要继续等下去,我们的损失就更大。”
四国岛的藩主们纷纷表示自己的抗议。
“这是军部的命令,各位难道想要违反命令么?如果诸位信任不过我们,我这便离开!”卢象升威胁道。
“卢将军请留步,希望九州军下次能够真的如期到达,否则我们抵挡不住幕府的冬季攻势,大阪到京都的防线一旦被突破,我们四国岛这些藩主只好逃回四国岛困守了。”山内忠义代表四国岛藩主们说道。
“有我们这些人在,死守大阪城不成问题。听说大阪城坚固无比,以前丰臣势力在大阪城曾经拖住了德川家的联军一年有余,大阪城绝对是一个适合防守的地方。”卢象升在到东瀛督军之前曾经了解过东瀛这边的历史,发现二十年前丰臣家和德川幕府在大阪城进行过长期一年的战争。
“你们的舰队还没有封锁海路,幕府的兵力可以从江户湾经海路投放到尾张藩,尾张藩那里有一座幕府建造没有多久的城堡名古屋。我们到大阪城中详谈。”山内忠义对到来的卢象升至少表面还是很尊敬,卢象升是九州军派来的教导官,说不定能够帮助他们挡住幕府的攻势。
就是因为就九州军曾经帮幕府训练过新军,结果幕府越打越强,将倒幕联军压制在大阪、京都一线。
大阪城的天守阁成为了四国岛藩主们的大本营,山内忠义等藩主在此地为卢象升接风洗尘,同时向他介绍现在大阪城的防务。
“大阪城北部、东部是河流,西部临大海,易守难攻。只有南方的外堀就是平原,并没有河川阻隔,是防务之重点。我们四国岛联军部署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天王寺、茶臼山、罔山一带,第二道防线是大阪城本体及真田丸、蓧山一带。我们与幕府军在第一道防线展开了反复的争夺,前线指挥地是天王寺,我们四国岛联军包括杂兵有四万人在第一道防线。真田丸本来被幕府拆除了,我们起兵反抗幕府以后就重新建立了真田丸,真田丸就是在大阪城南面的外侧修筑的一座出丸,可以痛击幕府军,而且即使丢失了也不影响大阪城主体。”山内忠义介绍道。
“尽可能在第一道防线挡住幕府军,我们九州军的主力虽然还不能出动,但是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大阪城。不必担心火药不够,我们华夏并不缺少火药,火药库里面积累的火药就是经历几年的战争都充裕。”卢象升自信地说道。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即使不用主力到来,也能够用源源不断的物资将敌人拖垮!
山内忠义等人面面相觑,九州军这个靠山也真是强大,火药用几年都没有问题?要知道他们倒幕联军在与幕府军进行战争的时候,黑火药都是要省着使用,哪敢那么大手大脚。
“到底华夏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有这么多物资,竟然还被掣肘了?”山内忠义知道九州军的战略物资储备如此充足,不禁疑惑为什么九州军的主力还不到来。
“实不相瞒,我们西域和南洋等新领土爆发了不小的叛乱,军主大人虽然已经派遣了部队前去镇压,但是怕叛乱规模扩大,军主大人打算先稳定国内局势,再介入东瀛的战争。”卢象升说道。
卢象升向他们所说的基本上是事实,一些不满九州军的西域、南洋家族进行了新一轮的叛乱,但是卢象升也向他们隐匿了部分事实。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劳资矛盾
七天前,在直隶舰队、第四舰队准备战争的时候,富庶的苏州城发生了大规模的纺织工打砸机器的事件,规模扩大到整个江南地区,“人与机器”之间的矛盾第一次出现在商品贸易最繁荣的江南地区!
一家苏州城的私人纺织厂正在冒着滚滚黑烟,熊熊大火在苏州城官兵、居民的抢救下才被扑灭。着火的私人纺织厂还波及了周边几家民宅。
前任苏州总兵鲁之玙因为调查刺杀夷洲使节事件而升迁为江西总兵,接替鲁之玙新上任不久的苏州总兵吴志葵阴沉着一张臭脸,就像是烧火的锅底。
幸亏私人纺织厂着火是发生在白天,官府能够及时进行扑火以及疏散群众,损失有限。如果要是布料较多的纺织厂在夜间失火,可能小半个苏州城都会被烧成灰烬,连死伤人数都不知道会有多少。
尽管火焰已经被扑灭了,但是私人纺织厂被恶意焚烧,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治安事件!苏州总兵便是苏州的治安官,管辖下面出现了严重的治安事件,那么将会影响到他年底的考核以及将来的升迁,这件事可能会成为他仕途档案上的污点。
“总兵大人,纵火之人已经抓到,是这家纺织厂原来的工人,在被辞退以后便带领其他工人硬闯纺织厂,他们剪断了布料,毁损纺织机和蒸汽机,最后放火将纺织厂付之一炬。纺织厂的掌柜带人阻拦他们的时候,被他们打成重伤!”捕头带着捕快将一群纺织工人押过来。
这些纺织工人灰头土面,显然是在火烧纺织厂的时候被当时的浓烟所熏到。
因为他们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放火,所以遭到当地居民的指认,很快便抓捕到案。
“总兵大人要帮小的做主啊,小的一生全部的家当都用来投资这间纺织厂,如今整间纺织厂都被焚毁,小的以后该怎么办?!请总兵大人帮我做主,让这群刁民赔偿小的损失!”纺织厂的厂主鼻青脸肿,果然是在和工人的冲突中被打伤。
“请总兵大人也为我们做主,我们的房屋在大火中被波及,这些人放火烧了纺织厂也就算了,谁料到大火会烧到了我们周围的民宅?我们的房子、家具都在火中没有了,我们没有了居所,难不成要睡大街不成!”周围被烧掉民宅的居民激愤道。
新上任的苏州总兵吴志蔡看向被逮捕的原纺织厂工人,这些工人一个个穿着破烂补丁的粗麻衣,多半是赔偿不了焚烧纺织厂和民宅的损失。
“你们为何要火烧纺织厂?可知道这是要杀头的大罪?”吴志蔡沉着脸问道。
“大人,小的们是贫苦人家,死了也是烂命一条。我们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本事,就只会纺织这一门手艺。本来我们在这家纺织厂做工过活,工钱还过得去,能够基本解决温饱。可是掌柜的给我们的工钱越来越少,要我们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夜间点起了煤油灯还要我们继续开工。我们寻思着被克扣了的工钱还能够勉强活下来,就没有多抱怨。再后来,掌柜的买来了新的纺织机,还有叫做蒸汽机的机器,这些机器不需要支付工钱就能够生产出比我们人力更多的布料。掌柜的看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平时里又和我们不对付,就整天里辱骂我们,将我们给赶走。我们成为了无业游民,又找不到其他的活,家里可是有妻儿老小要养的,没了活干还不活活饿死?我们几个人越想越气,就联手将纺织厂放火烧了,现在解气了!我们承认是我们放的火,大人你想要怎么治罪就怎么治罪吧。”带头的纺织厂工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吴志蔡看着这几个纺织工人,还不好判断要怎么处决他们。
首先这几个纺织工人放火烧了纺织厂肯定是犯了律法,但是如何确认他们的罪名?处罚到怎样的程度才能够让民众满意?其次是被焚毁的纺织厂和民宅的损失该由谁赔偿,这群纺织厂工人是肯定无法赔偿的。
这个事件还真是难以处理!吴志蔡知道自己这一回碰到了难题。
“将犯人全部收押到牢狱中,交给刑部在苏州城设立的地方法庭进行审判,苏州官府和我们治安部队将进行三方会审!”吴志蔡只好走正规的诉讼流程,由他这个苏州总兵对几个纺织工人提起诉讼。
新建立的诉讼体制,有地方法庭负责地方案件的审理,同时有官府衙门、治安部队同时参与审理。
几个纺织厂工人捣毁机器、火烧纺织厂的事情很快在苏州城乃至整个江南地区传开。谁也没有想到对几个纺织厂工人的审判还没有开始,这件事情就在江南地区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江南民间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是纺织厂等工厂主、手工坊主为代表的雇主,他们害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们的身上,他们的产业也会被雇员焚毁,于是寻求官府保护他们的私人财产,要求严惩放火之人。还有一派是纺织工人为代表的雇员,他们同情几个放火工人的遭遇,也害怕自己被机器所取代,开始反对机器的普及,甚至淞沪、杭州等地发生了工人的抗议。
这种劳资冲突以苏州城纺织业为中心,向周围城市和其他行业扩及,另一个劳资冲突比较严重的是采掘业。采煤和挖矿行业的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工钱水平低,特别是私人建立的采煤场和采矿场管理很糟糕,还有人命发生。
工人的维权意识随着苏州城纺织厂案件而迅速蔓延,他们也寻求官府的保护,要求更多的工钱、更低的劳动强度,以及在蒸汽机的“入侵”下,保证自己不被解雇。
江南地区突然大规模爆发的劳资冲突不仅让当地的官府进退维谷,而且还影响到了楚云在这个冬天进军东瀛的计划,让楚云不得不先稳定国内的局势。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机器的威胁
苏州城在工业开始起步以后,人口比起几年前有所增长,九州军实施的农场制度让不少农民变成了手工业者,农业机器的运用让土地不需要那么多农民。
尽管苏州城的商业愈加发达,不过城中开始出现贫困工人所聚集的杂院区,这些砖瓦房一堵墙挨着一堵墙,往往只有一个顶棚,几家人拥挤在一起。有排污的明道从一侧流过,堆积的杂物也没有人处理。
“吴三几个兄弟因为放火烧掉他们掌柜的纺织厂被抓了,官府还没有处置他们,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杀头。”一家杂院里面,聚集了十几个粗布工人,他们谈论的就是几天前发生的轰动一时的火烧纺织厂事件。
“吴三他们的掌柜一向风评不好,是出了名的铁公鸡,相伴设法压榨他们。据吴三说,他们每天工作时长超过七个时辰,每天要准时到达纺织厂,而且被监工发现偷懒的话会被克扣工钱。不过他们放火的做法是太过极端了,还把纺织厂周附近的几间民宅也烧了,恐怕逃不过官府的刑罚。”一个工人说道。
“我看他们没有必要这么做,被辞退以后大不了去做别的活,我们男子汉有手有脚,总不会被饿死吧?”另一个工人说道。
“你想的还真是简单!码头、工地、采矿场确实有只需要力气就可以做活,可是那些工作大多满员了,还有部分的活比在纺织厂还累!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官营的纺织厂,官营纺织厂的待遇可比私人纺织厂要好,可是官营纺织厂的数量比民间的纺织厂要少,我们又没有办法进去。如果不是没有选择,他们怎么会在铁公鸡那里做那么多年?”
“我们要不要声援吴三几个兄弟?我们纺织工人是一个群体,以后要是我们的掌柜将我们辞退,也会有人支持我们和掌柜的谈判。如果我们不抗议,那些掌柜就认为我们好欺负,到时候又会想方设法增长我们的工作时长。我看还不如乘着这次事件为我们工人争取必要的利益好了,反正法不责众。”十几个工人琢磨着想要通过支持吴三几个人为他们所代表的群体争取权利。
“但是我们该怎么办?也和他们一样放火吗?我们掌柜平日里对我们还可以,这样做不仅会让我们丢了工作,而且让掌柜一家破产也太过不厚道。”其中一个工人有些犹豫。
“东家平时对我们好也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卖力干活罢了,少东家对我们的态度就不怎么样。谁知道少东家当家以后我们会不会被解雇,现在每天六个时辰的工作时间已经很长了,每天我们起早贪黑就为了挣那么一点钱。看我们现在住在什么地方,破旧的大杂院。苏州城的房价突然疯狂上涨,我们一辈子都没法在这里买到一座房。而东家每年能够从他的产业里面获取上千两白银的净利。”
“何止上千两,东家本来就是大商人,即使被官府收了土地,但是官府没有收他的财产,他之后又购置了几家纺织厂和一家染料厂,雇员有好几百人,每人每年帮他赚十两银子他就有几千两银子的收入了。”
“要是我有钱,我也想要盘下一家纺织厂,不用干活坐在家里就有几千两白银的收入。”
“你在做白日梦,你有盘下纺织厂的本钱吗?你我做一辈子苦工都买不下半家纺织厂!”
“我们只是一群苦哈哈而已,能够有活干、多几份工钱就谢天谢地了。”
“可是我听说我们东家也要向官府买一台蒸汽机来提高产量,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