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就是说如果我用这种银元和铜元购买物品,如果商家不愿意接受,我可以到官府衙门告他?”居民问道。
    “正是这个道理。”
    在新币发行以前,九州日报作为九州军强大的舆论工具,已经提前为新币造势,绝大部分京城的居民已经知道这个月新币要开始投入使用,旧币将会被回收铸成新币。而银元、铜元将会统一重量和面值。
    当第一批居民取到这样的银币和铜币时,忐忑之余又有些新奇,有官府撑腰所有的商家都不敢不接受新币,所以流通完全不成问题。
    拥有精致图纹的银元成为了市井间的新话题,一些取到了新币的居民引来了其他人的围观。
    “看,这就是龙币,以前龙是皇帝才能使用的标志,现在银元上也有了,我们也可以用。”一个中年人指间夹着一枚十圆的银币把玩,周遭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我这边也有从九州银行取出来的银币。”从大门走进来了另一个身穿丝绸衣物的大商贾,他手里可是有一小摞银元,不在意地叠放在桌面上。
    “一、二、三……三十枚,即三百圆……”周遭的人用余光清点了大商贾拿出来的一小摞银元,都是面额最大的十圆银元。这可是相当于二十两左右的白银。能够一次性拿出这些银子并且把玩的人可以说是有钱人了。
    不只是京城的百姓因为新币的发放而有些新奇,就连来到了京城进行贸易的西班牙商人也知道了官府推行银元和铜元的消息。
    “你们看,这是东方天朝官府铸造的龙币,其精巧之处还在我们西班牙银元之上,至于成色则相差不大,都是九成银。”一个西班牙商人设法弄来了几枚银元,递给其他到来的西班牙商人观看。
    “果然十分精巧,图纹栩栩如生,恐怕日后会对我们西班牙银元产生不小的竞争。”一个西班牙商人见到官府发行的银元铸造工艺更加先进,充满了忧虑。
    “更让人害怕的是他们成立了西方公司,正在准备前往我们西方进行直接贸易,以后我们这些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东方寻找丝绸、瓷器、茶叶的转运商人该怎么办?”
    对于东方开始兴起在贸易、货币上的全面竞争,这些冒险来到东方追求利润的西班牙商人不得不思考自己在这场即将开始的激烈角逐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第九百八十三章 考核结果公布(五更)
    新币的出现让京城兴起了一阵更换货币的浪潮,因为官府强制不得抵触新币,所以新币的流通是不可避免的。银元和铜元的精致让京城的居民乐于接受,在周围人的面前使用新币也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至少在第二批银元和铜元投入市场前是这样。第一批银元只有一百万圆,铜元只有一千万圆,数量有限。
    银元、铜元在十一月投入市场之时,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发生,那便是第四次科学院入学考核的结果公布,各个考场将会公示有资格进入科学院的学员之名单。
    这是学校制实行前的最后一次科学院入学考试,科学院分拆成大学院以后,这个考试将更名为高等学院入学考核。
    柳如是一大早就起来在铜镜前梳理秀发,换上自己觉得最合身的长裙,准备迎接足以改变她人生的结果。她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身份最为卑贱的一批人之一,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会难免遭到别人的流言蜚语,唯有进入风气比较开放的科学院才能够有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
    “柳姐姐,你还没有准备好啊?”陈圆圆来到了柳如是身后,为她盘起长发。
    “我有些紧张了。”柳如是觉得自己的身子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
    这次的结果对她来说很重要,但是她总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怕名落孙山。
    “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会和姐姐你同舟共苦,我们始终是一家人。”陈圆圆记得柳如是帮她赎身的事情,对她说道。
    “柳妹妹,我们该出发了。”庭院里面传来筱秀儿等人的声音。
    “我这就出来!”
    柳如是带着陈圆圆出来的时候,看到了筱秀儿等人已经在等她。
    “几位好姐姐,如是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柳如是几乎要哭出来,朝筱秀儿、艾拉、大玉儿等人欠身。
    “这是什么话,两年前可是有劳你照顾我。”艾拉轻微地责备道,“如果这次不成,还有下次机会,实在不想继续考下去,来军主府当管家便是了。”
    “我看去军主府当管家还比进科学院好。”大玉儿在一边抿嘴调侃道。
    柳如是的等人到了考场的时候,已经聚集了许多考生和他们的亲属、随从,人山人海。所有的人都聚集在榜单前围观。
    “中了,我中了!”有人看到了公示的榜单,兴奋地尖叫起来。
    “真是一个幸运儿,竟然榜上有名,以后的前途说不定不可限量。”
    不少人对于这些“中举”的考生感到羡慕。
    “糟糕,竟然没有我的名字?”
    “怎么可能,我可是每天头悬梁锥刺股地钻研新学,怎么会落榜呢!一定是评卷官看走眼了,我要申请复核!”
    除了少数手舞足蹈的考生以外,更多考生则因为落榜感到不小的失落。科学院的资源有限,而每年参与选拔的人与日增加,鱼目混珠的人也不在少数,终究是少部分人能够通过选拔。
    周围的人或喜或忧,伴随着各种情绪,让柳如是更加紧张。
    “这次京城考场1000个进入科学院的名额,共有23处考场,据说这个考场入围人数最少,才有27个人,令郎之分数仅略低于第27名,令人惋惜啊。”
    柳如是的耳边听到有人这般说道。
    这个考场只有27个人能够进入科学院吗?柳如是有些小小的担心,生怕自己不在27人之中。
    考场的墙壁上张贴的是红纸黑字的公示,上面与人名、分数、对应考号,以示公正。
    “没有、没有……”柳如是直接从后面开始看起,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前愈发紧张。
    “第八位啦,柳姐姐你快看!”陈圆圆眼尖看到了柳如是的名字。
    柳如是直接看到了第八个名字,发现的的确确是“柳如是”三个字。
    竟然通过了考核!柳如是为之一振,此时心中五味陈杂,就像是胸口的石头落地,又像是完成了一项夙愿。
    “这只是开始而已。”柳如是告诉自己进入科学院才是开始。
    “没有想到过吧,女子也能够参与这样的选拔,而且一点也不会被觉得奇怪,也就只有武则天那个时代才可以吧。”筱秀儿站在了一旁说道。
    筱秀儿作为汉人女子,知道以往的科举选拔几乎不容许女子插手,女扮男装也是妄想。
    “唐代鱼玄机有云,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柳如是感慨道。
    “这就是军主常说的解放生产力,如果女子也参加劳动和生产,那么就相当于增加了一倍的劳动力。”大玉儿则没有太大的感觉。她本来是蒙古部落的小公主,并不在意这种考核,而且她还是在科学院拥有入学考核制度之前被安排进去的,更加不觉得有什么。
    “好像27个人之中,只有姐姐你一个女子。”陈圆圆又仔细看了一遍这个考场入围的考生,得出了一个结论。
    “毕竟能够识字的女子就不多见,更别说这两年有余力学习新学的了。最起码要过五年十年,女子的比例才会增加。”筱秀儿说道。她也是在入学考核制度之前获得了楚云的许诺,并没有经历过这种有些“残酷”的选拔。
    “圆圆长大以后也要参加考试,一定会名列前茅,最起码要排在这个位置。”陈圆圆指了前三的位置,硬气地说道。
    “哪来的小丫头片子,想法还怪有趣的,可惜报名的男子人数年年新高,一个考场内有一个女子合格就不错了,还想着要名列前茅呢。”周围的人听到了陈圆圆的话,不由摇头。
    “哼,我一定会名列三甲的!”陈圆圆见周遭的人语气轻蔑,不服气地发出自己的宣言。
    “好了圆圆,我们回去吧,以后姐姐好好教你,你所取得的成就一定会在姐姐之上。”柳如是牵着陈圆圆的手离开。
    她在确定自己合格通过考核以后,松了一口气,人生也有了新的追求。
    “略!”陈圆圆朝着刚才嘲笑她的人吐了吐舌头。

第九百八十四章 想学数学(一更)
    “通过了科学院的入学考核之后,就要选择不同的院系了,不知道柳妹妹你需要选择攻读什么方向?要不要来我们医学部,虽然学习的时间比其他院系时间要长,但是现在太医院和医院里面医生的俸禄很高。官府对于卫生和疾病控制更加重视,而且女医生更加短缺,很多病人都是女病人,由男医生来看护并不合适。还有一些儿科医生也适合女性来担任,可惜科学院中的女子很少,而且男子不愿意照顾小孩子。”筱秀儿在知道柳如是通过了科学院的入学考核以后,便怂恿她选择医学部。
    医生在古代算不得令人尊敬的职业,地位在士农工商之下,有时候还会和巫术毒蛊扯上关系。虽然楚云大力推崇医学,提高医生的收入,目前来说还是很少人愿意去学医,导致医生和护士数量奇缺。
    “通过了考核,还需要选择方向么?我还以为是由官府安排每一个考生。”柳如是说道。
    “毕竟这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自然是尽量照顾到所有人的想法。知道了结果以后有半个月的考虑时间,一个人最多可以报五个志愿,根据分数排序进行安排。据说这种方式还是军主大人想出来的,正常人哪里会想着这样做。”筱秀儿说道。
    “军主大人还真是一位奇人,能够想出这种方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柳如是也觉得惊异。
    她们哪里想到楚云只是抄袭了后世的考核方式而已,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不少的缺陷,但是唯分数至上的原则可以尽快地挑选出一批愿意接受新学之人,然后像是工厂一样将一批批专业人才输送到新的岗位上。
    要让旧派士子接受像是数学、理学、律法这种与四书五经相差甚远的新学问,只要让他们不断地攀比分数,给足足够的激励,他们就会趋之若鹜,哪怕他们还无法理解学习这些内容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但是为了仕途、金钱、名声,会去互相竞争。
    “科学院里面的院系这些年是越来越多,以前在辽南的时候不过有十几个院系,现在增加到了上百个,多的院系有上千人,少的院系甚至只有几个人。科学院收取的学费甚少,对于贫困学子和优秀学子还有补贴,这么多的人数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幸好科学院下面有很多工厂。这些工厂已经开始盈利,能够补贴这些教育支出。”大玉儿早在辽南的时候就进入科学院,了解了这些年来的变化。
    “那我该选什么方向?”柳如是不清楚科学院中的许多院系。
    “还好我留了个心眼,刚才在考场有行政官员在向上榜的考生发放申请表和院系目录表,你只顾着回来了。”大玉儿将两张表格交给柳如是。
    第一张表格是院系目录表,详细记载了科学院里面的全部院系,第二张表格就是申请表,最多可以选择其中五个志愿。
    柳如是简要地看了一眼院系目录表:“竟然分为了京城科学院总部、南京科学院、辽南科学院三个地方。”
    “对,在学校制推行前,科学院有三个场所,总部、南京分院、辽南分院,将来两个分院都要独立出来成为两个综合大学。”大玉儿说道。
    柳如是当然想要留在京城,看到了院系目录表上面五花八门的院系,却不知道该要攻读什么方向了。
    筱秀儿是医学部的,而大玉儿是经济系出身,她真正感兴趣的又是什么?
    “如果女子想要走上仕途,人文科学部里面的院系会比较合适。自然科学部培养出来的人很多都到了工厂、工地,他们一些人研究应用科学,但是自然科学很难,不同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一般人很难理解那些内容。你所参加的考核内容只是很浅显的一部分,还没有涉及到其中艰涩的部分。”大玉儿在柳如是考虑的时候说道。
    柳如是顺着名单扫过去,发现其中一个有意思的院系:“这个数学系怎么样?”
    “数学系?!”大玉儿和筱秀儿两个人面面相觑,她们都在科学院待过,知道这个学院的内容更不是常人能够深入钻研。
    “你确定要选择如此艰涩难懂的方向吗?”筱秀儿和大玉儿两人都觉得难以想象,柳如是的选择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如果是其他学问涉及到算术,通常也是比较浅显的算术知识,如果专门去研究这种艰涩的学问,可能会耽搁所有的青春,甚至没有任何的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