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4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学私塾再设不同的年级,按照年纪层层而上。这种方法极好,就是目前有些孩童虽然十来岁,不过他们很多人却未必识字。也就是说最开始的一批人,该上怎样的年级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楚云说出了即将试行的新制度遭遇的问题,那就是文盲太多了。
    即使一个20岁的人,按照年纪段划分,他应该在大学学院,但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的话,似乎要从小学私塾开始教育,不然就是进了大学学院也是两眼一抹黑。
    “我有一个好办法。军主大人您可以规定从下一年开始,只有成年者或者经过小学私塾、中学学堂完整教育者才可以参加科学院入学考核。这样一来未适龄者就会到私塾、学堂求学,他们在私塾、学堂中所学为新学,以求成年以后能够更加容易进入科学院。而成年者也不必重返私塾,各凭天赋便是。”柳如是建议道。
    楚云稍一思索,柳如是这个建议在变革的时刻或许能够行得通,或者说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等到那个时候,科学院就不是科学院,而是大学了,科学院的入学考核就变成了高等教育入学考核。”楚云说道。
    “科学院要变成大学了?!”大玉儿、筱秀儿两个和科学院有莫大关系的人惊讶道。
    “对,科学院越来越臃肿,各种院系都集中在当地,反而有些不妥,我打算将科学院拆分成几所大学。另外我计划成立教育部,独立于六部、军部之外,管理全国大小公立私塾、学堂、大学。每个府县都必须要按照指标设立规定数量的私塾、学堂,并且将各个学堂在高等教育入学考核之中的表现列入政绩考核指标。”楚云又说道。
    “那么我们京城的科学院总部会变成什么样的大学啊?”筱秀儿有些担心自己还没有从医学部毕业就要失去自己的院系了。
    “京城的科学院总部最为庞大,计划拆分成一个综合大学和几个功能大学。医学部将独立出来成为医科大学,还有师范大学、政法大学、地质大学、工业大学、农业大学。除了大学,还有技术学校,比如护士学校、铁路学校、纺织学校、畜牧学校等等。”楚云说出了自己规模宏大的调整,想要将科学院总部拆分成一干大学和学校,然后将科学院变成一个纯粹的最高级科研机构,而大学和学校的管理则交给教育部进行。
    大玉儿等人不禁为楚云设想的庞大计划所震惊,楚云的设想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这样庞大的教育体系每年能够量产的人才数量多到令人恐怖。
    “还有辽南、南京城的分院呢?它们也要拆分成各种大学么?”大玉儿问道。
    “分院就不必了,可以直接成立为综合大学,比如辽南的分院就成立辽南大学,帮助京城分担压力,同时形成大学之间的竞争也能够保证活力。”楚云说道。
    索菲亚公主听楚云说了一大通,云里雾里:“那我所在的海外部呢?难道还会成立一个海外大学?”
    “当然不会,海外部还在综合大学里面。”楚云说道。
    “那就是和我没有关系咯。你们这里的人还真多,一个大学可以拆分成那么多个,我们那边就没有这么多人了。”索菲亚公主撇撇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哪有那么容易,举国上下那么多人,我们资源有限,能够成立的私塾、学堂、大学数量有限,将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特别百姓凡事总要分出个高低,恐怕到时候有些大学和学校本来于国计民生大有作用,却会被冷落。”楚云试图模仿后世的教育体系,但是他明白不是完全没有缺点,任何体系都有其脆弱的地方。
    “不知道疫苗的研究会不会受到影响……”筱秀儿有些担心自己参与的天花疫苗项目。
    “放心吧,就算是医院部独立出去,也会逐步将管理层、经费、教学用地独立开来,不会一下子将各个院系强行拆开。天花疫苗的研制如何了?”楚云问道。
    “第一批疫苗已经成功研发出来,正在进行临床实验,不久以后就会出临床报告。如果效果可观的话,也许就可以量产并且投入使用。”筱秀儿答道。

第九百七十九章 把药物卖到欧洲(一更)
    “天花疫苗如果研制成功,不知道第一批需要生产多少……”筱秀儿说道。
    “需要看生产成本是多少,这种有一定致死率的牛痘疫苗还真不好向百姓收费,基本上只能靠官府免费提供疫苗才能够让普通的百姓有接种疫苗的意愿。出了事情还需要一笔钱作为抚恤费和封口费。”楚云对于让百姓接种疫苗之事感到不易。
    哪怕是接种疫苗对于他们来说可以终生免疫天花病毒,并且还可以彻底将天花病毒从这片土地驱逐出去,寻常人家也不愿意冒着些许生命危险接种疫苗。如果寻常民众愿意花钱接种疫苗,那么就不必担心成本。只要成本不是难以接受就能量产。
    “我们这个项目会不会为财政带来困扰。如果会影响到财政的支出,可以稍微耽搁一下。”筱秀儿知道楚云那边各项经费短缺,有些忧虑地说道。
    “接种疫苗之事事关国计民生,投入一部分财政也无妨,这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临床实验成功以后可以在京城试行接种,再观后效。京城人口越来越多,要是爆发天花病毒可能会波及全城,数以十计的百姓死去。”楚云对于京城的快速发展喜忧参半。
    京城加速了附近的城镇化进程,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型城市,将来扩张到千万人口楚云都相信。这样的巨型城市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火灾、瘟疫、治安、洪涝等等。
    “除了天花以外,还有霍乱、鼠疫、流感、麻疹……”筱秀儿又盘点了一系列在这个年代极为可怕的疾病。
    这些严重的传染病可是一点都不少见,随时有可能在各地突然爆发,只是史书对它们的记载不多罢了。
    “你们说的是什么东西?”索菲亚公主听不懂汉语里面的“天花”是什么意思。
    楚云又不知道天花对应的英语词汇是什么,只好由艾拉代为转达。
    索菲亚公主得知是天花这种疾病以后,惊呼道:“这种病很可怕,在我们那边可能仅次于三百年前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我们西方各国可能每年有几十万人或直接或间接死于天花,没有医生拥有对策。你们真的能够有方法治疗天花吗?”
    “准确来说我们的疫苗不是用来治疗天花,而是用来预防感染天花,等到真的染病就没有作用了。要是一个人接种了疫苗,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不会感染某种疾病,有些预防是可以长达一辈子。”楚云说道。
    “如果能够有这样的药物,我想一定会人愿意付出金钱来购买!如果是我接种的话,以后都不会感染天花吗?”索菲亚公主了解了牛痘疫苗的好处,便想要接种疫苗。
    “这可不行,每百万人之中可是会有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死去,你是不列颠的公主,要是因为注射疫苗遇害,我该怎么向你的兄长交代。”楚云对于索菲亚公主的勇敢感到钦佩,但是此举具有风险,又容易引发外交矛盾。
    “一百万个人里面才有几个人、几十个人死亡,怎么也不会轮到我吧?”索菲亚公主撇嘴说道。
    “这可很难说,我们尽量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但是不能无视任何可能发生的危险。”楚云说道。
    “难道楚先生你想要看到我脸上长有疹子、疥癣,然后在痛苦中去到天堂吗?”索菲亚公主说道。
    “这不是一回事……如果经过试验疫苗的致死率很小的话,也许你签下生死状,我们倒敢给你接种疫苗。”楚云说道。
    “要是真的有用,请务必运到我们不列颠还有欧洲其他的王国,他们都很需要这种药物,你们可以赚钱,当地的子民也可以免受疾病之痛苦,我想这是对双方福祉都有益处的事情。”索菲亚公主想到欧洲还有几千万人受到天花病毒的威胁,很自然就看到了牛痘疫苗的广阔前景。
    且不说其药物价值,单单是商业价值就相当值得肯定。几千万人的市场,就算从每一个人身上赚取十个铜板,都有几亿个铜板。
    楚云当然想过赚海外的金银,不只是欧洲,奥斯曼、莫卧儿等地方也难逃天花的折磨,加在一起是几亿人的药物市场!
    这还只是牛痘疫苗一种药物,以后要是生产出抗生素、抗疟疾药、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胰岛素,每一项药物都是每年几十万两白银的市场。
    糖尿病、破伤风、阑尾炎、难产、肺结核等等在古代都是必死的绝症,如果能够控制这些疾病,不仅有利于推进人类文明与细菌和病毒抗衡的进程,而且还能够源源不断地从中获利。正如索菲亚所说,治病与赚钱并不矛盾,关键是掌握好均衡点。
    “我们的天花疫苗肯定会在西方公司启程前往欧洲之前完成研发和临床试验,到时候李晋德的船队将会带着起码一万份牛痘疫苗前往不列颠。我们会出一个公允的市场价格,努力提高双方的福祉。”楚云心想,自己辛苦研制出牛痘疫苗,毛利赚个十几二十倍不过分吧?
    最好是能够将牛痘疫苗分成三六九等,虽然效果都一样,但是有钱人会选择更加昂贵的疫苗,也就能够赚到更多的利润。楚云已经想好了收回成本的策略。
    通过贩卖药物赚取西方国家的金银,用来为自己疆域内的百姓提供免费的全民接种天花疫苗,这相当于在变相转移成本。但是连人痘接种法都没有的欧洲在知道了这种神奇的药物以后,一定会对牛痘疫苗大为追捧,不愁无法盈利。
    如果不是为了彻底让天花病毒从地球的文明史上,楚云甚至会限制牛痘疫苗每年的出口量来获取巨额利润。但是只让有钱的人接种疫苗而忽视贫民,天花病毒还是会在穷人之中传播,甚至会产生耐药的变异体。这也是为什么楚云以前所在的世界会极力在全球范围内截断某种致命病毒的传播。利润和良心的权衡永远是药物市场面临的考验。

第九百八十章 银元和铜元发行问题(二更)
    大玉儿见筱秀儿和楚云谈及天花疫苗的时候话语比较投机,也忍不住向楚云汇报自己这边监督第一批银元的进度:“军主大人,铸币厂那边第一批银元十万圆已经生产完毕,铜元一百万也已在库房中,可以随时开始向百姓提供兑换银锭、碎银、铜钱的服务。同时九州银行准备发行和银元挂钩的银行券,为以后纸币化做准备。”
    “十万圆银元,相当于消耗了两吨多的银子,还是九州银行预垫的银两。”楚云铸造第一批银元和铜元是动用了九州银行吸收的存款。
    这笔银元和铜元将会流入市场,交换百姓手中的银锭、碎银、铜钱等五花八门的货币。收回来的银锭、碎银、铜钱将会融化重铸,生产出一枚枚精致的银元和铜元,成为更加规范化的货币。以后也不会有碎银这种东西,因为每一种规格银元、铜元明确规定了其价格,通过不同的组合,完全可以应对各种数额。
    至于巨额的支付,银元可能无法应付,但还有九州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支票。大额的支付将会被银行记录,防止逃税、经济犯罪等行为。
    “所以我们需要尽早将这批银元和铜元投入流通,然后将收上来的银子和铜钱作为原料制造出第二批银元和铜元。如此循环往复,就能够将流通在民间的所有银两和铜钱替换成银元和铜元。”大玉儿说道。
    “验收无误以后,下个月就开始向民众开放兑换银元和铜元,兑换的比例严格按照含银量和含铜量,不要给商人任何套利的机会。”楚云对于银元和铜元取代五花八门的货币觉得并没有悬念,反而比较担心兑换比例出问题。
    如果新币的绝对价值比旧币高,将民间所有的银两和铜钱兑换一遍,官府就会面临巨大的亏损。相反,如果新币的绝对价值比旧币低,民间不可能会拿旧币去兑换新币。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百姓到九州银行取款,是否应当强制发给他们银元和铜元?”大玉儿问道。
    “强制使用。”楚云不可置否。
    “我倒是希望以后用上了银元和铜元,大家不要在银元上咬一口看是不是真的银子了,这样子真的很不卫生……”艾拉说道。
    被艾拉这么一说,楚云也很无奈,平常百姓很少用到银两,有些人会用秤来度量一块银锭或者碎银的价值,有些人为了看银子是否为真,还会咬上一口……
    这样的银两往往坑坑洼洼,让楚云来自未来有些洁癖的人可受不了。
    “必须要明令禁止咬银元、用铁剪刀将银元剪成碎银这种破坏银元的行为,破坏银元、铜元者,视同违法。”楚云被提醒之后,意识到必须要出台相应的律法要改正人们的行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