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银行需不需要按照原定的计划,只收其中的40万两,然后将其余60万两全部退回去?”总行长向楚云询问意见。
    “既然大家对前往西洋的生意充满了热情,盛情难却,100万两就不需要退还了,这次我们增发股份为250万两,其中官府出150万两,筹资100万两。”楚云见到有这么多闲钱聚集过来,怎么能够让它们轻易离开。
    “我们官府要出150万两?”总行长见楚云打算一口气将100万两白银收下来,被楚云的企图吓了一跳。
    如果官府打算始终掌握对西方公司的控制权,从民间筹来的钱越多,自己需要付出的钱也就越多。民间出100万两,官府就要出150万两来获得绝对控制权。
    “可是财政根本就没有150万两白银的闲余!”总行长有些焦急地提醒楚云注意财政赤字。
    九州银行正在成为户部的钱袋子,户部的开支走九州银行的专用账户,以监督户部的官员,所以作为九州银行的总行长,他知道每年的财政收入都在增加,但是每年的财政支出也在增加!
    “我们官府不需要真的出钱,我们只是名义上投入了150万两。”楚云说道。
    “只是名义上投入150万两……如果到时候所有的投资人要求官府将150万两落实该如何?”总行长问道。
    “很简单,我们官府提供的是组织力、技术、机器甚至军舰,这是无形资产,可以折算成我们出资的银两。不足150万两的部分向你们银行进行无息贷款,反正这笔贷款是放在银行作为准备金。100万两白银,足够我们生产武装商船和军舰了。”楚云说道。
    九州银行的总行长在科学院学习过银行货币学,知道楚云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他没有想到楚云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是一套一套的,好像还真的没法反驳他,甚至九州银行也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不过这个改变我们不能够自己武断决定,否则会引起民间的质疑。通过报纸向所有投资者宣告我们原定对外融资40万两白银,变成融资100万两白银。如果他们知道了这个决定以后想撤回认购款,就让他们撤回去,不想撤回去的就继续跟着我们干!”楚云说道。
    “属下明白了!”总行长见自己的上司坚持将100万两民间资本截留下来,也就放大了胆子,不就是150万两吗?真的出事了以九州银行庞大的存款,不是没有能力将事情扛下来。
    “对了,军主大人,关于东京分行副行长大玉儿被撤职一事,应该不会对我们九州银行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吧?东京分行那边情况比较特殊……”总行长向楚云探口风,看大玉儿事件会不会影响到九州银行。
    九州银行作为新的金融体系的中心,地位越来越高,九州银行的总行长在户部仅次于部长,与财政局、审计署等机构平起平坐。而各地分行的行长、副行长地位也不低,大玉儿被撤职事件在九州银行引起了不小的地震,正在兴起的九州银行对此事感到担心,怕因此影响整个九州银行。
    “大玉儿事件并不会影响九州银行,她现在正在监督铸造新币的事情。铸造新币和回收新币也是九州银行负责的事情。”楚云说道。
    “铸币厂么……她现在的职位是什么?”总行长问道。
    “她现在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楚云说道。
    目前户部的结构是下属财政局、民政局、九州银行、东方贸易公司等职能机构,除了职能机构以外还有一些委员会,比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委员会,专门研究通过调整利息、税率、公债、准备金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属于咨询机构。但是这样的委员会却可以决定国家的走向,话语权不可谓不大。
    也就是说大玉儿表面上被撤除了东京分行副行长、东方贸易公司东瀛分部临时董事的双重身份,但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一点怪罪的意思。
    “我会让铸币厂的人认真接受监督,不会产生哪怕一点的差池。大玉儿本来就是我们九州银行的人,合作起来应该会很轻松。”总行长说道。
    “有你们共同负责这件事我就安心了,你暂且下去处理你的事务吧。”楚云进行币制改革,采取了财政局、九州银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委员会三方共同负责的制衡策略。
    这一次大举铸造银币和铜币,几乎要将所有的银锭、碎银变成银元,其金额之巨大令人难以想象。
    除了三方负责,还要安排审计署、监察处、情报处三个不同部门的机构进行事后检查。
    九州银行的总行长离开以后,有情报处的人将汪常远带了过来。
    汪常远本来在江户城,硬生生被情报处劫了回来京城,而且他还不敢有所怨言。
    这次他还被带到了军主府,更是吓得他魂飞魄散,怕自己摊上什么大事。
    “军主大人,真是好久不见,不知道您找在下有何贵干?如果您有事,只需要派人捎来一封书信,在下便来了。而这次是情报处的人亲自找上门来,让在下可谓是胆战心惊,一路上连饭菜都咽不下去。”汪常远愁眉苦脸。
    “汪掌柜,我们合作那么多年,你应该知道我的脾气。我们九州军努力帮助商人消除一切阻碍自由之贸易的阻碍,作为补偿,商人应该依法缴纳相应的税收。”楚云说道。
    “那是自然,在下每年可是有填交关税、市税的单子,绝对没有少交一点税。”汪常远信誓旦旦地说道。
    “然而情报处查到了你在去年少交了一笔13两的关税。”楚云将一份报告交给汪常远。 
    最快更新

第九百五十八章 国家机器的力量(七更)
     
    “少交一笔13两的关税?”汪常远看了这份报告以后,大为吃惊,情报处就连这样的遗漏都能够查得出来?
    “在下对这笔账目有所记忆,当时运送的是蔗糖,应该在计量重量的时候,漏记了在船舱最底层的一小堆蔗糖……这是疏忽,不过的确是我的过错。”汪常远解释道。
    对他的身家来说,自然是不会专门去省下这13两的关税,就算后来知道了漏交也不会想着主动去缴纳,他并不在意区区13两。
    “情报处调查你也不是为了专门找出这一笔无足轻重的账目,而是为了看你是否有依法纳税。看来你应该是清白的,那么我需要委托你去做一件事情。”楚云说道。
    “在下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全赖军主您照顾,有什么委托请您尽管吩咐。”汪常远听说情报处暗中将他调查了一遍,更是大汗淋漓,幸好他没有做错事,否则现在恐怕也见不到楚云,甚至会被判刑。
    “虽然你是清白的,不代表着与东瀛方面进行贸易的商人群体都是清白之身。我为商人群体在东瀛当地争取到了许多贸易特权,并设立长崎、平户、横滨三个关税入口,进行关税的征收以及管理。本来想着商人能够牟利,我们官府也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关税,只是不曾想有些商人在获得特权以后,倒是不想要缴纳关税了。走私、阴阳帐、贿赂东方公司的人员……”楚云说道。
    汪常远额头尽是汗水。他虽然没有做楚云所说的这些事情,但是他知道楚云想要做什么了。
    “在下常年来往京城、辽南、高丽、琉球、东瀛进行贸易,寻找商机,认识了不少同样在这块地区活动的商人,对于这些事情略有耳闻,只不过碍于同行,又没有确切的证据,所以没有报过官府,请您见谅。”汪常远抹了一把汗水。
    “你不用太紧张,我到时候会清查一遍主要的商人,难免会抓住一些漏网之鱼。到时候可能会引起从事北洋贸易的商人圈子的震动,我需要你到时稳定场子。”楚云说道。
    他让汪常远不用太过紧张,但是汪常远一颗心差点跳了出来。一方面是为自己没有违法而感到侥幸,另一方面知道有不少冒险的同行要糟糕了,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逃税和贿赂官员而引发楚云的不满和制裁,甚至将自己的性命、家产全部搭进去。
    “对于这件事,在下不会泄露哪怕半个字,军主您什么时候想要在下出来维护局面,尽管说便是。”汪常远十分恭顺地说道。
    自己的老底被情报处摸光,他现在才知道个人在国家机器面前是多么无力,平时他还感受不到国家机器的力量是因为楚云是合作的盟友,但是一旦欠税漏税和试图渗透官府,就触犯了楚云的底线。
    “这段时间你暂且待在京城,不得走漏任何风声,不然逃脱了任何人可能都与你有关……当我们开始抓捕这些漏网之鱼时,再让你出面平稳局势。”楚云说道。
    “汪某遵命。”汪常远肃然道。
    能够被楚云选为稳定局面的商人,汪常远知道又到了站队的时候,这次他还是选择了站在楚云这边。楚云在东瀛争取的贸易特权已经给他带来了数不清的财富。
    “听说你这次出了3万两白银购买西方贸易公司的股份。”楚云说道。
    “是的,在下以为对西方的贸易有利可图,于是没有多加犹豫便投入了3万两白银。不过西方贸易公司只向官府以外的其他人筹资37万两,当在下从横滨港赶至江户城的东京分行时候,已经有人豪掷了7万两,加上其他分行先我一步的人,怎么也轮不到我买到股份了。”汪常远说道。
    这么快就有人在东京分行买入7万两股份了么?楚云眼中有一些疑色。
    “你尽管放心,这次我们西方贸易公司打算增加募资数量,从100万两白银提升到250万两白银,其中官府认购150万两白银的份额,按照先后顺序,你的认购额也是有效的。只不过原来3万两白银能够获得3%的股份,现在3万两白银只能够获得1。2%的股份了。”楚云说道。
    “原本能够获得多少股份并没有什么所谓,如果不是官府主导,恐怕也很难建立一个这样的巨无霸。”汪常远对于有多少份额并不在意。
    3%的份额和1。2%的份额没有任何区别,都无法对西方公司进行控制,与官府60%的份额相比,其他人都很零散,购买西方贸易公司的股份是一种长期投资。
    一个初始资金为250万两白银的伟大公司,汪常远自己都觉得有些头皮发麻。如果西方公司能够不断盈利,以后说不定能够突破成为价值几千万两的跨国巨头。
    “在确定下来份额以后,我们很快就会召开所有投资者的会议,组建董事会,提议选举出西方公司的24人董事会,其中官府占据14个席位,其余人占据10个席位,只有份额在1%以上的个人能够参与竞选董事。我也不希望官府指定的董事损害到其他40%投资者的利益,所以需要10个竞选出来的董事能够监督他们的行为。”楚云说道。
    “据我所知,董事会是进行决策的机构,但是平时他们很少参与管理,或者说24个权力一致的人无法对西方公司进行日常管理。”汪常远问道。
    “到时候我们会雇佣一批人对公司事务进行日常管理,这群人叫做‘经理人’,也就是真正办具体事情的人。根据他们的业绩来发放薪金,然后再雇佣工人、普通员工,就构成了西方公司。私以为,西方公司的初始雇员可以超过1000人,为我们组建庞大的船队前往西洋做足充分的准备。”有了从民间募集而来的100万两以后,楚云有了充足的底气。
    而且西方公司还构建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工这样的体系,现代公司体系除了监事会以外,基本就完善了。 
    最快更新

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婚失败(八更)
     
    “对于这几个通过东京分行认购西方公司股份的人进行追查。”楚云指出了几笔登记在账簿上的交易。
    东京分行的账簿显示,这几个人在东京分行放出了筹建西方公司的消息以后,仅仅在一个时辰内就买入了超过5万两的股份。
    而之后两天的时间才有其他商人陆陆续续买入了2万两。
    楚云无意间听到汪常远的埋怨,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得知筹建西方公司放出股份的消息,在一个时辰内做出反应,并直接吃进5万两的股份,就是身价百万的大商人也没有这样的魄力,至少他们需要一点时间了解西方公司的具体情况才敢这样做。
    楚云立刻将这件事通过电报转达给派往江户城的情报处人员。情报处有自己的密码体系,即使有发报员经手命令,他们也根本看不懂发到江户电报站的命令是什么意思。
    楚云借助筹办西方公司的时机同时在处理一些海商逃避税收、贿赂官员的事情。
    西方公司对公众的募资金额从40万两白银提升到100万两白银以后,不少商人和普通百姓哗然。他们不但没有撤回自己的投资,反而更加狂热,希望有人退出,自己能够认购更多的份额。在他们看来,越是受到追捧的事物也就越有前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