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饶是大玉儿这么冷静的人回过神后也微微变色,楚云给她的东西,她竟然没有拿好。
    大玉儿急忙俯身拾起落在地上的银元,然而惊慌失措之下银币又再次落地,气氛有些尴尬,大玉儿急得眼泪都快掉出来了,周围可是有几个她的上司还有铸币厂的员工在看着。这还是她第一次失态。

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玉儿的异常(四更)
    楚云也没有想到大玉儿会失态,只好自己捡起落在地上的银元,然后交到她的手掌心,投以询问的眼神。按照她的性格,不像是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样子。
    大玉儿表面上还一副平静,但实际上内心七上八下,慌得不行。
    “乌哼,银币的质量算是过关了,不知道铜币是否和银币一样精良?”楚云为了转移众人的注意力,向发明肘动式的德意志工程师问起了铜币的情况。
    银币可能适合用于大额交易,平时民间就需要使用铜币了。
    “我这就令人取来。”乌哼唤人取来了新的铜币。
    与蟠龙纹的银元相比,铜币背后的是更加亲民的嘉禾纹,同样分为四种面值。
    “新的铜币含铜量95%,其余成分为白铅、锡,统一制式下成色几乎一模一样。”乌哼介绍道。
    楚云又翻看了新的四种铜币,发现在严格的制造标准下,四种铜币的质量都相当可靠。
    “以后铸币权必须归于九州银行所有,地方官府无铸币权,也不得设立地方铸币局。”楚云再次强调铸币权的归属。
    只有统一标准才能够扼制劣币的滥发。
    “还有户部的财政局必须要考虑要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才可以发行货币。”楚云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带来的影响可是深有体会,大量白银流入大陆就导致了通货膨胀,导致了货币贬值。
    楚云只有通过大量地生产消耗品,才能够拉动内需消化这些白银。高档的汉服、炒高地价房价、各种工业品、饮食丰富化等等,都是为了刺激消费,不让白银贬值。
    社会的财富并不是单纯地看金银的所有量,在本质上它们只是没有用的贵金属而已,真正的财富是机器、劳动力、土地、原料等生产要素和工业品、农副产品等产出。
    大玉儿在楚云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以后,才彻底冷静了下来,为刚才的失态而觉得有些难以为情。
    她的双指夹着楚云给她看的银元,在透入工厂的光束下泛着银色的光泽,与平日里见的银两相比简直就是艺术品。
    此时的银两样貌根本就不是后人仿制的那种银元宝,而是五花八门的形状,长相也一点都不美观。
    如果能够统一使用这样的银币而不滥发,一定会受到民间的欢迎。大玉儿同样对这样的货币寄予厚望。
    楚云查看了铸币厂生产的新银币和新铜币,颇为满意。
    目前新币的出现说明铸币技术成熟,只需要生产足够的造币机,就可以较快地生产出所需要的新银币和新铜币。
    “技术没有问题的话,可以开始生产第一批银元和铜币,然后找个机会用新币换回旧币。对于不同品质的旧币,兑换的比例也不一样。这件事还要麻烦户部各位多多操心,铸币技术是一回事,回收旧币又是另一回事。”楚云对随同过来的户部官员说道。
    “我等遵命。”户部的官员纷纷答道。
    楚云带领众人出了铸币厂,让户部官员先离开,然后单独留下了大玉儿。最近大玉儿有些反常,楚云对于自己从小培养出来的心腹还是比较关心,最起码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现在的人使用银锭交易时要辨认成色,其次要称重量。最后称量结束,各取所需,完成交易。如果使用统一的银币和铜币,就无论这么繁琐,可以通过简单的组合就可以给出所需的价钱。”大玉儿对着楚云询问般的眼神,想要撇开话题。
    “我们都是聪明人,不要拐弯抹角,我就直接问了,最近你那边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楚云直接问道。
    “属下没有发生任何事。”大玉儿说道。
    “如果是太私人的事情,我也没有权利过问,但是你刚才明显走神,看来我还是不应该让你在休假期间还要操劳币制改革的事情。也许你真的需要一段休息的时间。”楚云有些担忧地说道。
    大玉儿咬着嘴唇,不情愿地说道:“确是私事,属下的兄长为我说媒,想要把我嫁出去,而且连我父亲都被他请来,联合向我施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果能够有父母兄长的祝福,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么?我想他们应该也会为你挑一户好人家。”楚云说道。
    “可是……军主您说过婚姻应当自由,若是女子自己不同意,则亲人无权强嫁,否则女子在一定期限内有诉讼权,官府将会撤销两家婚姻关系,并对两家进行罚款。若是他们逼我,我要向官府提出诉讼。”大玉儿幽怨地说道。
    这条法令是为了取消包办婚姻而强制实施的,如果大玉儿真的要告自己的家庭,官府的确可以撤销这个婚事。
    实际上实施这条法令的时候并不那么简单,并不是所有女子有勇气反抗家族带来的压力。
    不过以楚云对大玉儿的认识,她还真的敢起诉科尔沁部落的大家族。
    “你今年也不小了,若是你的兄长或者父亲推荐的青年才俊合适,可以尝试交往一段时间再考虑成婚,不愿意就找下一个,这样子叫做‘相亲’,不算是包办婚姻。”楚云提议道。
    “属下不愿意。”大玉儿摇头。
    “人都没有见到又怎么会知道喜欢还是不喜欢?”楚云又说道。
    “不愿意便是不愿意,属下这段时间想要跟进新币这件事情。”大玉儿少有地向楚云露出强硬的一面。
    “铸造新币的事情本来就需要有人监督,既然你矛盾自荐,你可以向户部申请跟进这个项目。但是我提供给你这个理由暂时逃避婚事,以后你总是要面对的。”楚云知道这是对方的私事,自己还真不好插手,否则自己这个反包办婚姻的领头人就变成了包办婚姻的促成者。
    “大不了以后不嫁人了……”大玉儿小声嘟囔。
    “还有什么事?”楚云想着这件事还是让身为大玉儿兄长的吴克善头疼去吧。
    “报告,没事了,多谢大人给了我一个理由逃避。”大玉儿语气中还是有些幽怨。

第九百五十六章 募资,疯狂的资本(五更)
    航海英雄李晋德的故事在市井间流传了一段时间,他在京城中成为了家户喻晓的人物,民间开始对大洋彼岸“黄金遍地”的大陆产生了兴致。
    与此同时,西方贸易公司的筹备工作正借助这股“西洋热”如火如荼地进行。
    西方贸易公司成立前第一件事就是融资,通过从民间募集来的资金作为启动资金,暂定是发行100万股,每股价值1两白银。官府提前认购了其中60万股,航海英雄李晋德认购了其中3万股,其余37万股向公众发行。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西方贸易公司,但是一个人不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持有超过3万股的股份,否则超过3万股的部分依法没收。
    公众可以在九州银行总行及其分行购买西方贸易公司的股份,成为西方贸易公司的股东!
    成为西方贸易公司股东,如果公司价值提高,他们可以转卖手中的股份来获利。除了增值还可以每年从西方贸易公司之中净利润中获取分红。西方贸易公司发展越好,他们现在的投资在未来的盈利就越多!
    率先做出反应的是各地的商人,特别是海商,他们通过地方官府得知了西方贸易公司筹资这件事情,开始权衡起投资西方贸易公司的得失。
    投资了西方公司,贸易盈利可以从中获利,贸易失败公司破产则血本无归,具有一定的风险!
    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形式对于商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一些商人合伙做生意的时候就有这方面的意识,而这次西方贸易公司是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富贵险中求!筹办西方贸易公司是官府组织的,官府一定有做好这笔生意的决心,毕竟官府主动认购了其中六成的股份。西方贸易公司破产,首当其冲的就是官府!”一些商人琢磨官府和楚云的决心。
    “福建商人李晋德一次性买入了3万股,如果他没有信心做好这笔生意的话应该不至于这么冒险,3万两白银要一次性拿出来投资一笔风险很大的生意,是一件极其需要魄力的事情。要是3万两白银用来购买商船,还能够立刻投入使用,走一趟商就开始回本了,但是按照报纸上的讲述,西方公司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建造、雇佣商船和护卫船,才会开启前往西洋的第一次远洋贸易。一两年的时间,谁知道官府的计划会不会在中途搁浅,或者船队在出航的时候遇到大洋深处的风暴……”有一些保守的海商则对西方公司的前景并不看好,他们知道大海有多么危险。
    要是运气不好遇到了大洋深处的风暴,别说是木质大帆船,就是蒸汽铁甲船都照样难以逃脱被海浪吞噬的危险。
    然而,还有很多将楚云视为保护神的商人则二话不说,一个字,买!
    砸钱不一定是预见西方贸易公司的前景,而是对于楚云的无条件信任!
    楚云的大多数政策都是对于商业有利的,改变了以往重农抑商的政策偏向,让很多海商发了大财,以至于其中一些商人对楚云感恩戴德,相信跟着他混能够赚钱。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此时位于横滨港的芜湖商人汪常远知道了西方贸易公司要成立的消息,马不停蹄地前往东京分行!
    “买,买入西方贸易公司三万股股份,这是三万两的银行券!”汪常远二话不说,将一沓银行券用力地按在了前台的台面,让前台的雇员都大为震惊。
    一出手就直接三万两白银!
    “原来是汪掌柜。”雇员认出来经常在华夏、东瀛、高丽进行“三角贸易”的汪常远以后,就不那么惊讶了。
    汪常远在辽南的时候就追随楚云进行经商活动,因此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民间富商,这次楚云提议建立西方贸易公司,汪常远在得知后的第一时间出钱尽最大力度支持,完全可以理解。
    “不过汪掌柜,我们也不知道您最终能不能买到3万股的股份,在您从横滨港到来的期间,我们东京分行已经收到了7万两白银,而且甚至还有些东瀛商人想要购买我们的股份,被我们拒绝了……”钱行长亲自出来接待汪常远这位大客户。
    “一共只有37万股份,加上我的钱就超过了10万!”汪常远没有想到西方贸易公司的股份这么抢手,这还只是东京分行一个分行啊!
    九州银行在京城有总行,还在江户城、南京城、广州城、大连港、辽东城、厦门城、襄阳城、苏州城、杭州等地拥有分行。其中最富裕的京畿、东南沿海还没有发力,仅仅东京分行几天的时间就募集了超过10万两白银!
    “按照这个趋势,各地募集的资金肯定会远远超过37万两白银……如果超过了37万两白银访,那么该怎么确认谁成功认购了西方贸易公司的股份?”汪常远问道。
    “这个简单,官府募集资金的消息是在同一时间发布的,我们各地分行会登记每一个投资者认购股份的时间。到时候各地将账簿汇集到总行,比对时间就可以确认股份的归属了,原则是先到先得,额满为止。”钱行长说道。
    “先到先得倒也公平,只是怎么其他人的速度这么快?”汪常远有些郁闷,他可是在横滨港一听到消息就到东京分行认购股份,时刻没有停留,没想到已经在江户城的一群商人已经豪掷7万两白银。有这7万两白银排在他的前面,几乎没有希望能够买到西方贸易公司的股份了。
    “汪掌柜请慢走,份额有限,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就是老夫也想不到会如此火热。”钱行长在送走汪常远的时候,安慰汪常远。
    汪常远走出东京分行没有几步,就有几个人拦住了他。
    “你们是什么人?”汪常远见拦住他的人并不认识,防备地向后退了半步。
    “情报处二科办案,请跟我们走一趟。”
    情报处!汪常远汗流浃背,他第一次被九州军中最神秘的机构找上门来,而且还是平时没有出现明面上的二科!

第九百五十七章 一百万两(六更)
     
    “九州银行总行统计,总行和各地分行一共筹资了超过100万两,而且分行在向总行送达登记账簿的时候还有人在陆续往里面投钱。”
    楚云听完九州银行总行长对他的汇报,惊讶于民间的富有,以及各种资本的狂热。第一次的筹资已经远超出楚云的预期。
    “我们银行需不需要按照原定的计划,只收其中的40万两,然后将其余60万两全部退回去?”总行长向楚云询问意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