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是可笑、可笑,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这样的先生、这样的私塾。”一个士子说道。
    “就是就是,私塾不学四书五经,而是学一些瓦人、佃农之事,我看啊即使忠清兄你顺利进入了科学院,说不定出来后也就是管几片田地和几十号瓦人。”另一个学子也冷嘲热讽。
    “诸位兄台,农业是国家之本,农民地位何以低下?瓦人为我们建造屋舍,瓦人地位何以低下?管理好了天下亿万亩田地,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能够吃得饱饭,管理好了天下百万瓦人,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能有安定居所,岂不是好官?”顾忠清却说道。
    “忠清兄真是迂腐,管理田地又何须学种田,这些事交给下人去做就好了,我们士子只管修身齐家治国,哪能事事亲为。”众多学子哑然失笑。
    顾忠清还想要多说,但是欲言又止,他知道即使自己再多说也没有用,现在的他和以前那群志同道合的同窗产生了隔阂。
    顾……忠清?楚云总觉得很熟悉。这个人很明显是属于比较开化的年轻士子。
    在江南士子中,开始两极分化。大部分反对九州军废止八股文,属于旧派士子。还有极少数的新派学子受到九州军的影响,但是他们被夹杂在大量的旧派士子中,因为怕被当成异类所以不敢出声,只是暗中在准备科学院的入学考核。这个顾忠清便是其中一个。
    “顾忠清。”楚云又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突然灵光一闪。
    顾炎武,字忠清!因为字恰巧和清朝有关,在清人入关以后,便改成了将忠清改成了‘宁人’。
    楚云还清楚地记得他的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提出的经世致用、限制君权的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启蒙意义,只是没想到这样一个历史名人,此时出现在了这里,而且还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儒生。

七百四十五章 一代宗师顾炎武(二更)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楚云知道的三个明末的思想家,其中黄宗羲已经被楚云任命为东京学堂的院长,此刻正在东瀛汉化百姓。而王夫之此时还是一个小屁孩,剩下的就只是顾炎武了。
    “忠清兄,时候不早,我们先返回客栈吧。”
    那桌的士子们酒足饭饱以后,便要离开。
    “这位贤弟可否赏脸和我们闲聊一下?”楚云在此时站了起来,邀请顾炎武。
    “兄台是……?”顾炎武本来想要和同伴们一同离开,不过见到完全不认识的楚云想自己搭讪,不由狐疑。
    “在下京城人氏,初次到来江南,有些事情想要向贤弟请教。”楚云拱手说道。
    “京城人氏,说不定和九州军有莫大关系,忠清兄不要和他们扯上关系,不然会被士林众人唾弃。”一个士子劝说道。
    “诸位同窗请先回去,我且留下来看他们有什么好说。”顾炎武却对他的同窗们说道。
    “唉,忠清兄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了……”几个顾炎武的同窗离开时,不禁窃窃私语。
    顾炎武也很无可奈何地坐下来,他接受了新思想,就根本停不下来,再也看不进去四书五经,估计不久以后再也无法和昔日同窗好友一同畅饮了。
    “贤弟请,未知贤弟名字。”楚云说道。
    “在下顾绛,昆山人氏,现在不过是一介草民而已。”顾炎武自嘲道。
    应该没错,这个时候他还不叫做顾炎武,顾炎武也是清人入关以后才改名的。
    “听顾兄弟所说,似乎想要考取九州军的科学院入学资格,不知贤弟是怎么想的?”楚云问道。
    “其实我也是有所私心,九州军目前在江淮布政司、江浙布政司就只设立了南京城一处考场,今年是第二次入学考核,人数已经较第一年要多了,越晚参与会试就越不利,如果提前一步进入科学院,以后仕途会快人一步吧。”顾炎武说道。
    “哈哈,顾兄弟的想法没有错,如果一个人有经世致用的才能,谁不想身居要职,好发挥自己的一身本事呢?”楚云说道。
    “私心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从官府买来了考核之教材,日夜研读,深受其影响,竟觉得新学甚有意思。此次科学院入学考核,我已有万全的把握。”顾炎武自信地说道。
    “不知道顾兄弟新学学有所成以后,打算有何作为?”楚云试探地问道。
    “当然是治国平天下,为万民谋福祉。我还想要到北方去看真正存在的铁皮车、电灯、电报。”顾炎武充满起来地说道。
    “铁皮车是什么?电灯、电报又是什么?”一旁笨拙地摆弄筷子的戈雅问道。
    不只是戈雅,就连筱秀儿也好奇地看向楚云。
    顾炎武注意到了一旁的筱秀儿等人,当他看到出生在江南的女子筱秀儿的时候,不由多看了两眼。但是出自读书人的矜持,赶紧将视线转移开来。
    “铁皮车就是用煤炭作为燃料驱动的火车,因为装货的车身以钢铁打造,所以又称为铁皮车。这铁皮车在铁轨上比马车要快要稳,还不知辛劳……”楚云简单地为几个不知道火车的人介绍,让顾炎武听得津津有味。
    “世间果真有如此神奇之事物?如若驱使之运用粮草,则十万大军使用粮草朝发夕至,再也叛乱也。”顾炎武不由想到将火车运用到军事上。
    “不仅如此,用来运用货物,可节省脚力,造福百姓啊。”楚云说道。
    楚云之后又向顾炎武介绍了北方已经开始普及的一些东西,并言明江南地方很快也会出现这些新鲜事物,顾炎武更是拍桌称奇。
    不只是顾炎武了,连筱秀儿和戈雅也听得入迷,仿佛楚云就像是一个说书先生,在向他们讲述那些神奇的事物。
    “听了兄台所说,我愈加坚定考取科学院入学资格了。不知道兄台究竟是做什么的,竟然知道怎么多事情,而且原理也知道如此详细,比《九州日报》的描述还要丰富。”顾炎武问道。
    “我以前在科学院待过一段时间,所以略知一二。如果以后顾兄弟能够考入科学院,我们也许还能够在京城相见。”楚云对顾炎武说道。
    “如果此话当真,到时我一定登门造访,与兄台讨论新学!”顾炎武听说楚云在科学院待过,不由羡慕不已。
    “好说。”楚云见此时的顾炎武接受了新学,不由庆幸一代宗师被引入了正轨,以后说不定能够成为科学院的大家,或者一个好官员。
    顾炎武见楚云精通“新学”,于是又和楚云探讨了科学院入学考核教材之中的一些疑惑之处,楚云有问必答,以至于顾炎武将楚云当成了半个神人。
    大概一个半时辰过后,楚云他们起身要离开,被邀请而来的顾炎武才依依不舍地与楚云他们告别。
    “军主,我看您似乎很器重那个士子。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将他安排进入科学院?科学院都是您亲手创建的,安排一个人进去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吧?”余成在顾炎武离开以后,疑惑地问道。
    “在科学院成立之初,进入科学院没有成文的规定,自然可以大开方便之门,尽快培养一批一群新式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既然已经向天下人宣布要通过‘入学考核’才有资格进入科学院,便不能继续专断了。如果我为了一个人破坏了这个规矩,以后的官员就会争相效仿,科学院又会成为另外一个结党营私的地方。”楚云说道。
    “那万一他考核不过又如何?”余成问道。
    “这就要看他的运气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更何况我已经提点了他。”楚云意味深长地说道。
    科学院入学考核的教材他也参与其中啊,刚才他和顾炎武的探讨已经有些泄题了,正在要看他能够走到什么地步,还是要看他自己。
    “我……”筱秀儿感觉自己好像走了后门啊!
    “你不一样,那是我五年前的许诺,当时还没有这样的规定。”楚云说道。

七百四十六章 虎丘大会(三更)
    虎丘山在苏州城西北角,离太湖畔还有一小段路程。昨日早到的江南士子到太湖游玩,次日江南的士子几乎已经全部到齐虎丘山,简直就是空前的盛会,楚云相信加上商贩、仆人,这里的人群多达上万人。在古代除了起义以外,民间自发形成万人空巷的场景,简直无比罕见。
    虎丘山不过十丈高,并不算大,突然涌入万人,这山头上、山脚下人山人海。再加上士子们高谈阔论,显得更加嘈杂。有些无法上山的士子们只好席地坐在山脚下,怡然自得。
    “我看这些青年才俊们其实大多数人只是盲目从众而已,他们到了这里也不知道做什么,于是将这次文坛聚会当成了远足散心、呼朋唤友。我还以为文盲的百姓才会这样,但其实所有人都是如此。”楚云看到闹哄哄的士子们,他相信只要给自己几十个火枪手,就能够驱散他们。
    “大人,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啊,我们又不认识这些人,还不如去找些好吃的呢。”戈雅不满地说道。
    “嘿嘿,我们是来搞事情的。”楚云笑道。
    “搞事情?”戈雅听后来劲了,“那我要加入。”
    “可以哦,而且说不定今天你还会成为主角。”楚云说道。
    因为艾拉金色的长发太过显眼,楚云又吩咐了她别的事情,所以她没有跟来。楚云带着筱秀儿、戈雅,还有余成等几个侍卫,看上去就像是携美人和家丁出行的大户子弟。
    “让开!”余成带人在前方开路,挤开堵在山道上的士子。
    这些士子见余成等人凶神恶煞,不好招惹楚云,于是乖乖让开了一条通道,楚云等人得意进入山门。
    这山门之后还有第二道山门——断梁殿,同样是人满为患。
    “筱兄!”有一个声音响起,楚云溯声望去,是昨日见到的顾炎武。
    楚云对于顾炎武称呼的名称也是筱云,而筱秀儿则临时成为了楚云的小妹。
    “没想到筱姑娘也前来了。”顾炎武在人群中挤过来,见到楚云和筱秀儿,赶紧施礼。
    “既然来到苏州城了,怎么能够错过这虎丘山的盛会?今日一见江南士子云聚于此,不由感慨这江南真是人才济济。”楚云则显得很轻松,有几个侍卫替他挡开周围的拥挤的人群。
    顾炎武见到楚云身边多了几个家丁,吃惊道:“筱兄莫非是大商贾之后?”
    “非也,非也。”楚云并不明说,而是问起顾炎武,“顾兄弟,这虎丘山门庭若市,上万人挤在一起,也未免太过闹腾了,怎么切磋文章?”
    顾炎武听后哑然失笑:“筱兄有所不知。我们这些没有影响力的士子,在山脚、山间林道随意找一块东西,带上美酒、铺上草席、席地而坐,便可以高谈阔论了。而那些有影响力的士子,此刻都在虎丘山上的虎丘塔聚会切磋。那些人可就少了,每个文社有资格去虎丘塔的,基本上就只有一两个人而已。”
    “原来如此。”楚云看向虎丘山最显眼的虎丘塔,有十余丈高。
    看来都不用费工夫去找他们了,这些人都是自己要重点关照的对象。
    “我们前去虎丘塔看一下有影响力的士子。”楚云来了兴致,想去看看虎丘塔里面谋事的都是些什么人。
    “在下还要陪昔日同窗好友,恕不奉陪了。不过还要提醒筱兄一句,虎丘塔下方有各个文社的成员,他们不见得会让筱兄进入虎丘塔。”顾炎武说道。
    “多谢顾兄弟提醒,我们只在塔下瞻仰便是了。”楚云略带笑意。
    要是顾炎武知道他真正的来意,不知道会不会当场晕阙过去。
    楚云一行人告别顾炎武,来到了虎丘塔下,果然见到了一群士子在塔下把风,不让闲杂人等靠近。
    “军主,他们思维缜密,看来我们进不去了。”余成说道。
    “他们的伎俩也就是这样子,我们在这外面等等,我真是好奇有哪些人参与其中。”
    楚云也不硬闯,而是与虎丘山外其他零散的士子一样席地而坐,耐心地等待虎丘塔中的人散会。在虎丘塔中开会的人不少都是文社的领头人,外面的士子多数都听他们的话。基本上只要端掉他们,跟风的士子就会一哄而散。
    “大人,我们不是要来搞事吗?怎么就一直在这里干坐着呀?”戈雅郁闷地说道。
    “耐心等一等,等下有好戏看。”楚云说道。
    这个时候,从山下走来两个身穿青衫的男子,他们身边也跟着几个手下,挤开了人流。
    “左兄,我们不到虎丘塔内与他们共谋大事?”其中一个男子向另一个男子问道。
    “跟他们有什么好聊的,不管他们要拥立哪一个宗室,都是一面旗帜而已。我们到了虎丘塔,说不定会被情报处的人盯上,要知道情报处神出鬼没。对了,刺杀楚云的人选如何了?”左良玉问道。
    “我这边物色了几个死士,忠诚绝对不成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