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几天你将这些商业地段按块拍卖,离港口位置越近的地块价格越高,都给我明码标价,价高者得。”楚云指了指他用毛笔圈出来的地段。
    这些地段一般都是住宅区、商用地和工业用地,本来就是应该要吸引人来居住和使用,但是又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得这些土地的使用权,所以大连港的土地就有价值了。
    “我们的价格应该标多少好?”
    “建造成本的三倍起价。”
    “会不会太狠了”
    “就算是十倍我相信都会有人买的,信不信?”楚云可知道一个好地段对于商人的吸引力。
    陈挺下去和土地管理处的官吏准备几天的拍卖会。而楚云又在研究工业革命系统。
    楚云有3000文明点,上次点开“风帆战列舰”技术,由于只是18世纪的技术,所以才消耗了3000文明点,剩下的文明点还可以做许多事。
    如果要开发19世纪的技术,那么楚云就要点18世纪的基础科学。18世纪的基础科学主要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天。只要搞定这几个主要的基础科学技术,楚云就可以开发19世纪的新技术。
    19世纪的新技术,那可是比18世纪的科学技术有几何倍数上的提升,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电力、内燃机、复合化肥、无线电,这些都是18世纪无法比拟的啊。
    一个18世纪的基础科学技术分支,大致需要500点文明点,五个大项的基础科学,就将楚云的文明点消耗殆尽。
    “寄主您选择了18世纪的基础科学数学分支,可用文明点减500。工业革命系统将召唤异时空的人才帮助您实现18世纪的数学技术链接中”
    “寄主您选择了18世纪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分支,可用文明点减500。工业革命系统将召唤异时空的人才帮助您实现18世纪的物理学技术链接中”
    “链接成功帮助您实现数学技术的是圣安德鲁斯大学的三位数学教授以及六位讲师”
    “链接成功帮助您实现物理学技术的是剑桥大学的三位物理学教授以及六位讲师”
    一时间,楚云的房间里挤满了来自18世纪的大学教授和讲师,足足有四十多人。
    失策了,竟然会召唤来如此多的人,感觉高校人才满地走啊!本来楚云还担心没有足够的人才教学,不过这么一来,完全可以组成一个研究院了。这要有这些人在,楚云就可以培训处一批批讲师,而这些讲师,将被用来成立私塾、学堂和大学。
    不过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那就是这四十多个科学家会不会讲汉语
    “欢迎各位来到我大明王朝,相信各位都知道自己的使命了吧?”楚云对着这群牛人问道。
    “尊敬的大人,系统已经赋予了我们语言能力,只是还不熟练,不过正常的交流还是没有问题的。”一个在物理学家人群里的教授回答道,他带着象征着贵族身份的假发。
    这个家伙有点眼熟啊。楚云好奇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尊敬地大人,我叫艾萨克牛顿,大不列颠皇家学会会长。”

第六十章 快压不住牛顿了
    卧槽,竟然是18世纪最有名的牛顿,一个时代的象征性人物。楚云有点窒息,传说中的大人物竟然被工业革命系统召唤过来了。而这个大人物,还要在自己的手下做事
    “牛顿先生,久仰大名。”楚云激动地握住牛顿的手,“您老人家的微积分可让我们后世吃了不少苦头哦。”
    “尊敬的大人,研究成果能够流传后世,是我的荣幸。”牛顿恭敬地对楚云说道。
    大科学家牛顿和其他一些楚云都可能不知道是哪些是类似牛顿的大牛被召唤过来,楚云暂时成立了一个科学院,由牛顿亲自坐镇。目前科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一批当地的讲师和学者。
    科学院分为五个系,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天系。至于其他学科,暂时先不做设立。
    “你们科学院需要在一年之内培养出一批具有中学知识的私塾讲师,三年之内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等知识的学堂讲师,不知道有没有信心做到?”楚云向牛顿等人问询。
    “我们还要做研究,这个授课的任务会不会繁重了一些?”这群大牛问道。
    “各位请不用担心,以后我会召唤一些后世的科学家过来,相信你们一定会大开眼界的,绝对比你们自己闭门造车要强。想必各位都知道时代是具有局限性的吧?各位都是自己时代各个科学领域最聪慧的人,只是见识被自己所处的时代限制了而已,你们就不想看到你们所研究的领域在后世有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吗?”楚云说道。
    几个领域的大牛听到楚云这么一说,各个眼睛泛光。
    “大人,电荷能够储存在稳定的物质里面吗?”
    “没问题,以后会有叫做电池、畜电器,还有发电机、电灯,几乎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电。”
    “大人,我们太阳系里有多少颗行星?”
    “原来是九大行星,后来又变成了八大行星。”
    “大人,高次代数方程根式解的可能性在后世有得到解决吗?”
    擦,我怎么知道!楚云有些崩溃了。关于常识性的内容,楚云还能解答,这些大牛真正问到专业性的东西,楚云只能傻眼。
    虽然这群科学家的知识水平被限制在十八世纪,但是教导大明朝的百姓,让他们具有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还是绰绰有余的。
    一群西洋科学家出现在复辽军中,还是在复辽军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因为科学院成立了,地位仅次于军械局、农业局、海事局和新成立的商务局和工程局。一百名识字的辽南百姓被招募至科学院,成为了第一批学员。这些学员将在学成后进入开设的私塾和学堂。
    “我们要在三个月内新成立五十个私塾,让适龄儿童到私塾接受教育,先学识字。”楚云说道,“每个工厂也要开设培训班,让工人学会识字。”
    要普及科学教育,识字是个很大的问题。在明朝那种时期,除了参加科举、当个小官小吏,几乎没有人会怎么认字,文盲率高居不下,哪像后世一般三四岁就开始学习识字了。
    因此必须要在进行科学教育之前,必须先扫盲。
    “大人您这不是在为难在下吗?咋我后脚刚走,您又给属下整了个大工程。”陈挺见楚云又给他交代了新的任务,一副苦瓜脸。
    “为了更好地发展,识字是必须的。三个月内我们成立五十个私塾,一年内我们成立一百个,到时候我们要让所有辽南的儿童上私塾。而且以后我们还要成立学堂,让接受了私塾教育的人再接受更高级别的教育。”楚云说道。
    “可是大人,现在是战乱时期,我们的教书先生可能不够啊。”陈挺愁道,“十里八乡的,可能教书先生也就那么一个人。”
    “不够就想办法啊,所有会识字的来当教书先生,辽南不够还可以去后金地盘挖人,去东南沿海挖人,我们可以给他们两倍、三倍的工资,还怕挖不来人?”楚云说道。
    “好吧”陈挺无奈地说道。
    “加油干,等忙过这段时间,我就给你放个带薪长假。”楚云鼓励道。
    “真的?”
    “到时你和一批官吏去科学院进修一下。”
    “啊”
    要大力发展工业,配套的农业、商业、教育都不能少,方方面面,可算是操碎了楚云的心。辽南三卫才刚刚攻占,大连港工程、私塾工程等一个个大项目都如火如荼地进行。
    若干天以后,遥远的天津卫,几艘大船停泊在码头旁,而码头上,一百多个士兵已经严阵以待。今天他们要跟随一个朝廷里的大人物前往金州,东江镇副总兵楚云的地盘。
    这支小队从天色刚刚泛白就开始等候,而一直到日上三竿还不见得朝廷里来的大人物。
    “千户大人,您说刘公公是不是睡过头了?我们接到的命令是三时便在这里等候,现在都过了午时一刻了,刘公公还不来,我们兄弟肚子都饿了。”小队里有士兵向领队的千户抱怨。
    “少废话,朝廷要我们在这里等着,我们就在这里等着。”领队的千户脸上也是挂满了汗珠,他和手下都在码头站了好半天了。
    又过了几刻钟远远地才看见有马车过来,而且一过来,就是足足二十多辆大马车。前后拥簇的奴仆就有上百人之多。
    “刘公公好气派,看那些大马车,就是朝廷中一些大员出行都不见得有这阵势。”
    “刘公公可是九千岁的心腹,知道吧?得罪刘公公那就是得罪九千岁。”
    “噤声,朝廷之事你我岂可谤议?要是被九千岁知道了,你我都要遭罪。”领队千户赶紧打断手下的议论。
    二十多辆大马车慢慢悠悠地来到了码头,众人口中的刘公公终于不急不缓地在奴仆的搀扶下出了马车。
    “哎哟,这不是黄千户吗?就是你陪咱家去辽南的吧?看看你就这么点人,能保护咱家的安全吗?”刘公公阴阳怪气地说道。

第六十一章 拍卖会
    “五百两!”
    “五百五十两!”
    “六百两!”
    “六百五十两!”
    “七百两!”
    “九百五十两!”
    “一千两!”
    “还有没有人竞价?一千两一次,一千两两次,一千两三次,成交!第108号地段属于南京城的张员外,恭喜!”
    随着小小的木锤子敲下,一锤定音。
    看着天价地段被卖出,拍卖场下的众人顿时议论纷纷。
    一块小小的铺位,竟然卖出了这么高的价格。而这次拍卖的土地,光是这样的地段,就有上百块,还不包括一些用于工厂建设的大块工业用地和住宅。
    “都说江浙商人富甲天下,今天真是大开眼界,南京城的张员外已经买了超过十块地段了吧。”
    “听说很多人是为了工厂区的地来的,这里以后将会是了不得的港口,要是工厂设在这里,那会省下不知道多少运输的人工。”
    “你们都懂个屁啊,虽然现在贵,但是以后只要这里还被复辽军管着,迟早要升值的。要不是我没本金,我也去弄几套住房。”
    “都别嚷嚷了,工厂用地地段开拍了,一号地段起价五千两,我们看谁能获得这个地段。”
    拍卖场因为工业区用地的拍卖而开始疯狂起来。不停地有商人一掷千金,特别是象征身份的一号地段,更是被砸上了一万两!
    楚云在拍卖会旁边的高台上满意地看着疯狂的人群。根据芜湖商人汪常远所说,不少东南沿海的商人嗅到了商机,专门来连夜乘坐大船漂洋过海而来。而现场砸钱最疯狂的也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富商。
    即使是投资失败,对于他们动辄数万两白银的身家而言,根本不是事。
    “大人,这些商人都疯了,光是商业用地我们就进账十万两!十万两完全可以收回第一期建设的成本了。”陈挺在一旁记账,“小的都要记不过来了。”
    “等你去科学院学了阿拉伯数字算数,你就会觉得记这点东西没有什么了。”楚云看陈挺在用毛笔一个个端正地写个十百千万,一阵无语。
    原来自己在小学启蒙所学的东西,竟然如此重要。
    “阿拉伯算数法?听上去很神奇的样子,看来有空我真的需要去科学院进修一番,只是人到中年,不知道还能不能学的过来。”陈挺一向知道楚云推荐的东西那都是天马行空的好东西。
    “怕啥,你今年不才四十多吗,起码要多做二十年才退休。”楚云说道。
    “大人就饶了我吧”陈挺摆着一副苦瓜脸。七十古来稀啊,这才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着工业用地和住宅地的拍卖,又是一大笔白花花的现银入账。不过穷怕了的楚还想搞一笔大的。
    “诸位,今天我们大连港一共拍出商铺一百八十块,工厂用地三十六块,住宅用地一千块。不过我们楚将军还要拍卖一样东西,这东西比地皮还要贵重许多。”拍卖官说道。
    “什么东西比价值万两白银的地皮还贵?”
    “难道是大连港的保留地?”
    一时间,众人想到了大连港内那些还没有被拍卖的土地。这些土地是被楚云留给自己的海事局、军械局、官营纺织厂的,都是上等的地段,根本不会被拍卖。
    “各位请安静,我们复辽军最后要拍卖的,乃是远洋商船。”拍卖官得到楚云的暗示,使劲敲了敲木台。
    “商船算什么好东西,我们南京张家就有十艘八百料大商船。”来自南京城的张员外嗤笑道。
    “对对对,我们泉州吴家虽然没落,大商船也有好几只,一只造价也不过万两,何来比这大连港的地皮贵重?”
    拍卖场内的商人纷纷七嘴八舌地说道。虽然朝廷一向禁海,但是在控制松弛的明末,对于世家大族而言,海禁只是一个笑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