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橡胶树种子当然是需要的,如果是成熟期的橡胶树就更好了,最好是一片橡胶园,不,直接来一个长满橡胶树的岛屿,和海南岛那么大的岛屿……”楚云见系统可以帮忙,野心一下子膨胀起来。
    娘的,有系统作弊还需要什么破橡胶树种子,直接来一个岛屿,遍地都是橡胶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多好!干嘛还需要自己培养!
    “滚!”系统无情地打了楚云的脸。
    “咳,那还是来一片橡胶园吧,一个岛屿好像有点夸张了。”楚云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那么一点儿过分,于是稍微收敛道。
    “橡胶园倒还行。这样吧,你开启1839年的橡胶硫化技术,然后在热带岛屿选好一个地方,我直接将橡胶园召唤过来。”系统说道。
    “此话当真?”楚云惊喜道。没想到系统还这么好说话。
    “当然是真的,系统可不会和人类一样谎话连篇。不过由于寄主您主动指定召唤物,所消耗的文明点将会翻倍。原本橡胶硫化技术需要25000文明点,现在变成了50000文明点。即使寄主您反悔,以后开启这个技术也要50000文明点。”系统说道。
    “擦,系统你真奸。”楚云对于系统趁火打劫的行为表示严重抗议,“我就是组建一支科考队去亚马逊森林寻找橡胶树的种子,然后花几年时间移植它们,也不会花费双倍的文明点来开启你的技术!”
    “嗯……系统,你觉得海南岛合适橡胶树种植吗?我应该在海南岛的哪个地方占领一块地方作为橡胶园的安置地呢?要不你给我指出一块地方,我立刻派兵去将那块地方给占领下来……”楚云说道。
    “寄主您……”系统一时被呛住,饶是它从来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你开启橡胶硫化技术以后,我会给你一张地图,上面标明橡胶园的位置,你派人过去接受就可以了。”
    “这么贴心的服务吗?”楚云喜逐颜开,这回可好了,直接有一批现成的橡胶树,完全不用重头种植。
    想要将橡胶园扩大的话,可以利用橡胶园里面橡胶树的种子移植到其他地方。
    “对了,我们这里没有本土培养橡胶树以及采集橡胶的人才,不如你将橡胶园召唤过来的时候,顺便将橡胶园里面的工人一同召唤过来,再洗个脑。”楚云说道。
    “寄主你还真过分诶,不过也没有问题。我会将十九世纪末期一个东南亚的橡胶园召唤过来。”系统无奈地说道。
    、

第三百四十七章 西伯利亚来的消息
    “服务蛮周到的嘛,连橡胶园的工人都可以一同召唤过来。”
    开启了橡胶硫化技术以后,楚云得到了系统凭空给来的地图。
    这张是一张微微泛黄的海南岛的地形图,上面清清楚楚地标了海南岛的重要地点,以及一个画着红圈的地点,位置就在海南岛的东部,地区上标着琼海。
    这张地图是好东西啊!楚云灵光一闪,这张地图不只是能够来找到系统召唤过来的橡胶园,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有了这种地图,以后开发海南岛地区就太容易了。根据这张地图的详细程度来看,最起码是二十世纪的工业产品。之所以会泛黄,估计是系统为了营造一种掩人耳目的时代感。
    除了地图和橡胶园,还有橡胶硫化技术召唤过来几个帮助实施这个技术的人才。地图和橡胶园是系统要求双倍文明点召唤过来的,而科技人才则是开启这个科技本来就会有的东西。
    “大人,我叫做固特异,来自美利坚。我熟悉的橡胶硫化法,解决了生胶变粘发脆的问题,使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这样一来橡胶就可以投入工业用途了。”这个召唤过来的科学家对楚云介绍道。
    “欢迎啊,我们这个时代还没有美利坚,你就不用带任何负担地尽情研究,我会给你提供你想要的设备、资金和职工。”楚云说道。
    突然,楚云好像想到了什么:“固特异……为什么我隐隐记得后世有个轮胎牌子也叫做固特异呢……”
    “大人我不是,我没有开公司呀……”固特异连忙否认。
    “那个橡胶制品公司是弗兰克希柏林兄弟为了纪念发明硫化法的固特异成立的。”系统不忍心地提醒道。
    原来如此,楚云这算是理解了。
    “大人,我听说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橡胶园,我想先布置实验室,招募相关的人手,先生产硫化剂。等到我们采集到原材料的时候,就可以应用了。”固特异说道。
    “嗯,在汽车出来之前我暂时也不用着急立刻能够得到实用的橡胶。”楚云说道。
    “汽车?在我们那个时代,橡胶多数用来制成医疗用品和软管、胶布、胶鞋、胶板……”固特异说道。
    楚云越听眼神越发亮,橡胶的用途比想象中的多,他还真是狭隘了。现在复辽军开始使用电力,有橡胶这一种绝缘材料是重要的,内燃机技术带来的轮胎也需要橡胶,只是没想到除了这些重要制成品以外,生活中还有这么多重要橡胶制品。
    因此,楚云决定要稍微催促一下这件事情。
    楚云在安置了新召唤过来的固特异和他的几个小伙伴以后,又找来军事参谋部的赵有光,将地图交给了他。
    “你令人将这份海南岛的地形图临摹几份送到进驻广州府的邓千龙那里,命令他派出一支小队寻找地图上地方,并进行接管。”楚云说道。
    “不知道要接管的是什么地方?又有什么人?”赵有光有点错愕地拿到了此时还比较荒凉的海南岛的地形图。现在复辽军还没有任何军队和人马进驻到海南岛,最南边的势力只是到了广州府。难道这份地图是隐藏在暗处的情报处的工作成果?
    “我派人在那里买了一块地,上面有重要的原材料,一种叫做橡胶树的植物。地图上标着的地盘都是我们的了,包括里面的橡胶树和工人。”楚云说道,“只要让派过去的小队报上我们的身份,便可以进行接管。”楚云说道。
    “属下晓得了。这支小队要多少人为好?”赵有光就细节问题提问。
    “一百人左右就差不多了,最多就是防备一下周围的土著和野兽破坏橡胶园,里面的工人应该不会反叛的。”楚云想到了系统召唤过来的人都被系统洗过脑了,还真没有见过背叛的人。
    倒是本土招募的一批人中有那么一点人背叛过复辽军。人性如此罢了。
    “明白。最近大人真的是很关心南部的情况呢,连海南岛的地形图都拿到了,我们参谋部还有个小队在做进攻东印度群岛的排演。”赵有光不由说道。
    “做事就是要这样子,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才能从更高的格局看待事情。”楚云说道。
    “不过大人似乎忽视了西伯利亚拓荒团的,他们有点不满呢。”赵有光提醒道。
    “西伯利亚拓荒团啊……”楚云眼珠子转了转,自己最近确实有点忽视他们。
    不过没办法啊,西伯利亚拓荒团自从进入人烟稀少的东西伯利亚平原以后,每隔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有消息传回来,而且基本上都是标记了哪一块荒地,大概有多少游牧民族。然后每隔几百里留十几二十个人建造一个中转站。两三年的时间,其中多半时间是在黑龙江流域清点和管理野人女真。
    在黑龙江流域稳定以后,最近一年西伯利亚拓荒团才算是真正踏上了东西伯利亚平原的征途。只是西伯利亚冬季天寒地冻,基本上只有在春夏之际才能友好地进行开拓。派去的人更少了,传回来消息的间隔也更远,所以楚云有点儿忽视了西伯利亚开荒团也不难理解。
    “库页岛的后金残余士兵被我们消灭,我们占领了库页岛,还在库页岛的南部建立了一个灯塔,派遣了几艘渔船在附近捕鱼。黑龙江流域、库页岛附近的居民都接受了我们的管理,西伯利亚拓荒团派了四百人作为开荒先锋,其余一千多人负责后勤中转,一切井然有序,所以我并没有额外关注,倒是我疏忽了。”楚云承认道。
    “他们在西伯利亚平原的工作十分枯燥和危险,如果军主能够适当嘉勉他们,他们会更加卖命的。这是西伯利亚拓荒团这个月传回来的消息,他们在西伯利亚平原发现了一条比黑龙江还要宽阔的河流。”
    “而且军主您猜这条河流有什么特别之处?”
    “河流无非就是宽一点、长一点,有什么神奇之处?”楚云纳闷道。
    “天下间绝大多数的河流那都是向东流的,所以有诗曰,东流到海不复回。也有少数河流向南流,但是这条大河流竟然是向北流,军主您说神不神奇?”赵有光一副震惊的样子。

第三百四十八章 勒拿河
    “”楚云翻了个白眼,西伯利亚多数河流不就是向北流入北冰洋么,有什么好神奇的。
    不过即使是现在,这些军官的地理知识还不完全过关,很多知识局限在东亚大陆。大陆漂移学说都是二十世纪初才提出来的,地理人才匮乏,楚云又没有时间系统地书写地理书籍。
    “水往低处流,西伯利亚平原南高北低,自然是向北部流去,我在地图上也标明,在极北的尽头,便是一望无际的北冰洋。”楚云说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赵有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只是也不知道他们具体到了哪个地方,遇到的又是什么河流。”楚云不清楚西伯利亚拓荒团到了哪里。
    毕竟以他以前的见识,也只是知道在华夏的北方,就是西伯利亚平原,而在西伯利亚平原上,大约有三条大河流流向北冰洋,具体名字楚云也不记得了。
    反正这些地方还没有被世界所广泛认知,没有一个公认的地名,这个时候就不用在意它们叫做什么名字。
    “这条发现的河流在我们疆土的北方,就叫做大北河吧,象征着这是我们内部的河流。”楚云强制给这条河流给改了名字。
    在楚云原来的时代,这条河流应该叫做勒拿河,只是在今后所有复辽军的文档和世界对它的称呼中,全都变成了大北河这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就是因为楚云随意的一个命名
    实际上西伯利亚拓荒团的前锋到了勒拿河的雅库茨克地区。
    四百人的拓荒团部队在东西伯利亚这块荒芜的地方已经算上是浩浩荡荡,而且还带着马车载着满满的补给物资。带领先头拓荒部队的是拓荒团的团长何异。
    “天气渐晚,越往北走啊,这天就越冻,真是不知道这里的人是怎么熬过冬天的。”何异看着落日在苍莽的西伯利亚荒原上洒下余晖,说话时呼吸的气都形成了白雾。
    “到了晚上这儿的气温也都快要结冰了,真是可怕。要是冬天,估计耳朵都能冻掉。亏得这里的土著能够安然无恙地在这里生活。”副团长陈孝德朝自己的手心吹了口暖气。
    “据这里的土著说,这里的天气冷到牛羊马难以生存,他们就驯养驯鹿,打猎为生。这西伯利亚平原上有不少沼泽和河流,里面的鱼虾也是他们重要的食物来源。到了冬天,便凿冰捕鱼,如果人少,倒也活得自在。”一个为他们带路的向导说道。
    这些向导是西伯利亚拓荒团在黑龙江流域招募的、曾经涉足过西伯利亚平原的鄂伦春族以及其他部落的人。他们成为了西伯利亚拓荒团的一部分,每个月发放俸禄,而且来到空旷的西伯利亚等未知地区,所以一个月有五两的俸禄,比他们狩猎好多了。除了俸禄,还有西伯利亚拓荒团的一些分红。
    西伯利亚拓荒团除了拓荒以外,还额外与西伯利亚当地的土著进行贸易。白银黄金什么的,对于当地的土著没有一点儿作用,但是复辽军可以使用铁器、工艺品等西伯利亚当地土著无法生产的器具与他们交换毛皮。
    这里的气候恶劣,目前值钱的也就是鹿皮、黑貂皮、熊皮等毛皮。至于海量的矿产、天然气资源、稀土等工业时代的资源还没有到开发的时候。
    “别跟我提沼泽了,娘的,昨天我们的几辆大马车差点就陷入沼泽中,那上面可是有我们这次出行交换来的三百多张毛皮。要是没了,今年我们拓荒团就没有分红了。”何异抱怨道。
    “我们就近扎营吧,夜间太冷,又有野狼和野熊出没,此时行进太过危险。”陈孝德说道。
    “好,大伙儿都停下来吧,我们选择一个结实的地方扎营,还是按照之前的分工,该拾柴火的去拾柴火,该搭帐篷的搭帐篷。”何异说道。
    拓荒团的人都熟练地按照自己的分工进行行动。他们拓荒两年,每天都几乎重复着相似的生活,他们对此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很快柴火捡来,往上淋上煤油,很快就生起火来。袅袅的篝火升腾而起,照亮了这一块地方。而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勒拿河流缓缓流淌,可以清晰地听见河流流淌的声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