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师战断然没有料到,断后的伏阇讫多竟被斩首,先前还疑惑追兵因何来得如此之快,现在总算明白了。
汉军中果然藏龙卧虎,伏师战震惊不已,心中诸多念头闪过,一股无力之感再次从心底涌上来。
身为大将军尚且如此,城中守军心思可想而知,战无不胜的国师被枭首挂在高杆,试问军中谁还敢与汉军一战?
守军的震惊无以复加,不多时东门外的情景便传遍全城,于阗军数百里奔逃,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再见到伏阇讫多的人头,顿时成了惊弓之鸟。
东门外周处命降兵上前喊话,打算劝降伏师战,渠勒危如累卵,如果伏师战愿降,周处也不愿大开杀戒。
“大将军”随从搀扶着摇摇欲坠的伏师战,眼中尽是绝望之色,听到城下喊话,小心言道,“汉军要与将军当面对话。”
伏师战看着高杆上暗红色的头颅,深吸一口气,到此地步,他也明白对方的意思,眼下留给自己的路只有三条:一是突围退回西山城;二是固守渠勒等待援军;三是投降汉军。
但这三条路似乎都不可取,士兵为了逃命,一路上抛戈弃甲,有些人现在已是赤手空拳,全军上下畏汉军如虎,哪里还有能力突围?
而以渠勒这低矮的城池和数千残兵败将也难以固守,更何况城中也没有多少粮草,军器也不充足,以汉军攻城的力度,不出数日依旧是溃败之局。
于阗精锐都在自己手中,再加上国师和右骑君两次调兵支援,别说国中已经派不出援军,就是有援军到来,也坚持不了那么多时间。
唯一的出路,只剩投降汉军,虽说能够活命,但终归是降将,伏师战身为于阗国大将军,西域十大名将,曾经风光无限,被云游诗人四处传唱,诸多事迹流传西域,实在难以接受投降这样的结局。
迄今为止,十大名将之一的东川王与汉军虚与委蛇,最终被伏阇讫多所杀,自己若是第一个投降,将会成为西域的笑话,永世被人耻笑。
伏师战站在城头之上,一时怔然无语。
这时城上城下静默无声,城下汉军喊着伏师战的名字,守军也知道这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一刻,都在等待着伏师战最后的抉择。
等候片刻,伏师战在随从的搀扶下来到城垛口,向下望去,城下领兵者也是红发红须的一员大将,但比起高杆上的那颗人头,显得英武雄姿,活力十足。
周处认得是伏师战,独自催马上前,大叫道:“伏师战将军,于阗与大汉本为一体,昔年定远侯平西,于阗也曾倾力相助,两国历来交好,服从西域都护府统辖,尔国主被人蛊惑,意图起兵逆抗天命,如今局势已明,大汉天子及大将军都有好生之德,若迷途知返,当既往不咎。”
伏师战静静地看着周处,没有吭声,守军屏息以待,都将目光集中在伏师战身上,此时兵无战心,全军上下没有斗志,听说汉军愿意纳降,既往不咎,个个面露希冀之色。
此时刘封未到前阵,伏师战不敢确定周处之言是否便是刘封之意,沉吟片刻问道:“周将军所言,可是汉大将军之意?”
周处见劝降有望,大声道:“吾等奉命出征,自有将令,先前掉队兵卒、渥密雄部下皆在军中,并未滥杀一人,这都是大将军将令在先,西域、中原同出一脉,西征只为一统华夏,扬我大汉雄威,保我华夏之民,不为杀戮残害百姓,望将军明察!”
周处说出“同出一脉”之言,城上一片哗然,伏师战也悚然动容,虽说已经暗中派人宣扬大汉政令,但西域独立的观念根深蒂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而且这种信息在军中传递更为缓慢,从来中原都对西域存有偏见,视为蛮夷胡虏,怎么忽然之间就变成同出一脉了?
周处看到城上骚动,回头招招手,班辞将这几日收押的俘虏全部带到阵前,让他们与守军见面。
这些人虽然面有愧色,但这两日在汉军阵中却是多受照顾,非但没有任何歧视虐待,还为他们疗伤治病,感激涕零。
“大将军”数百人齐齐跪倒在城下,望着伏师战的方向嚎啕大哭,口中都是感激之言,尤其那些缠着绷带纱布的伤兵,更是大声说着汉军的好处,让守军更为震惊。
伏师战满脸惭愧,这都是他狼狈逃窜抛弃的兵卒,没想到却反被汉军救治,虽然是阴天,但他脸上却火辣辣地发烫。
周处趁机又道:“我主宽仁大度,向来降者自有封赏,逆者不过自取其祸,今天兵屯于城下,成败已分,将军何必再逆天而为?
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英明神武,自有决断,当此绝路之际,何必因一念之差让将士白白丧命?”
伏师战闭目深吸一口气,大声道:“周将军既要纳降,方才之言可算得数?
我早知大将军素有仁义之名,只要放过城中军卒,任他们自行选择去留,我愿束手归降。”
周处大喜,言道:“汉军早有军令,俘虏从来都是自主去留,不必将军多言。”
伏师战还有些担忧,沉声道:“两军阵前,没有戏言,周将军可敢发誓?”
“哈哈哈,这有何难?”
周处一阵大笑,左右看了看,催马向后驰去,只见他忽然扬起狼牙槊,狠狠朝着挂着伏阇讫多人头的高杆砸下去,只听咔嚓一声木杆拦腰被打断,那颗人头掉在地上在尘土中弹跳不已。
调转马头,周处举着狼牙槊向城上喊道:“诸位听好了,我周处在此立誓:今日之言若有违背,有若此杆!”
伏师战手扶城垛,目光复杂无比,扫过跪在城下的兵卒,最后落在伏阇讫多沾满尘土的头颅,眼神又黯淡下来,深吸一口气,大喝道:“开城!”
“大将军!”
城中守军齐齐跪地,将兵刃抛在一旁,声动城池。
伏师战摆摆手,示意守将去打开城门,目光再次坚毅起来,转身向城内大步而去,却没有迎接汉军的意思。
第2046章 武将养成
成功劝降伏师战,免去了一场厮杀,周处等将十分欣喜,立刻派人快马向刘封报信。
大军进入渠勒城,士兵来报伏师战在城西的一座寺庙前向西跪拜自杀身亡,周处知道此人还是受了虚名之累,命其随从按照于阗礼仪将伏师战葬在庙旁。
渠勒共有降兵六千余人,按照约定先将他们分开安置,愿意从军者重新分配兵器铠甲,不愿继续当兵的暂留在城中做后勤,等攻下于阗之后放归故里。
于阗士兵见汉军果然都善待他们,心中的一丝担忧消失,此时劫后余生,既然诚心归降,又有吃喝用度,也乐于接受调遣。
早上进城布置兵马,下午全城便进入热热闹闹的休整时间,那些于阗士兵近前看到汉军的装备,个个赞叹不已,于阗国人善铸铜器,刀剑多为铜质,看到这些明晃晃的钢铁兵刃,直呼神兵利器。
大家进城之后来不及休息,忙得不亦乐乎,鸯和李钰抚慰将士,班辞带着关奎兄弟接收城内图籍,商越则带人为降兵讲解汉军政令,大汉盛世录再次搬上了点将台,于阗军如同听天书一般惊呼连连,又是惊喜又是不可置信,神色不一。
周处亲自巡视城池,安排守城巡逻之事,忙到下午才转回军营,只见营中遍地摆满了铠甲,先休息的兵士都在洗衣晾晒,这几日连续征战,衣甲被水雨露浸透,脏乱不堪,不但衣服如此,军卒身上也瘙痒难耐。
此时后军辎重还未运到,周处立即令人将渠勒府库打开,先让士兵有衣服换洗,并传令各营分批到城西的河中去洗漱,不然长此以往,一旦士兵染病,对整个军营都有影响。
忙忙碌碌一日过去,天黑之后众人各自在营中安歇,不得互相打扰,连日奔波,不管是汉军还是逃命的于阗军,都已经精疲力尽,需要好好恢复体力。
两日之后,刘封领兵赶到渠勒,亲自到营中巡视,无论是汉军还是于阗降兵,都对刘封敬若神明,见他亲自到军营,纷纷跪伏行礼,齐呼“大将军”,声闻四野。
刘封才到渠勒就来看望三军,见他风尘仆仆,衣甲未曾卸去,让军卒感动不已,两日休息,他们早都恢复精神,一个个精气十足,不少被大汉盛世录洗脑的于阗军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止不住浑身颤抖。
从营中回转,刘封洗漱完毕,召集众将到府衙议事,说起追击伏师战,众人纷纷称赞周处有勇有谋。
周处虽然年纪比李钰小,资历也不如李钰深,但刘封命他为主将,初时多少有些不服,但经此一事便知此人确实有大将之才,对其十分喜爱。
刘封听着众人的赞誉,大为高兴,笑道:“用兵之道最重审机应变,还要知己知彼,即便优胜之时,也不可有丝毫疏忽,此次子隐不急不躁,劝降渠勒人马,可谓尽善尽美,即便我亲自领兵,也不过如此。”
周处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嘿嘿一笑,起身抱拳道:“末将不才,比起大将军,还相去甚远!近两年多蒙大将军训教,熟读兵书,总算有些心得,不负将军期望,末将荣幸之至。”
周处的改变成长,让刘封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从最早的江湖草莽到军中悍将,再到如今谙熟兵法,果然和历史上一样成为有勇有谋的三军统帅,的确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经历和吕蒙也有几分相似。
想到东征夷洲的情形,青海碧波,恍如一梦,不禁慨然一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子隐已非昔日吴中三害矣!”
鸯在一旁抚掌大笑道:“我看子隐兄这才是发挥所长了,今后你多读兵法战策,少练些刀枪棍棒的,反正你也不是我对手,干脆当个统帅,我来冲锋陷阵,你我武搭配,岂不无坚不摧?”
周处正赧然,听到这句话顿时眼睛一瞪,红须倒竖,冷笑道:“将军,我就算熟读兵书,也不耽误练武之事,想胜过我的狼牙棒,你还得加倍努力才行。”
刘封抬手示意二人不必争执,笑道:“不战而胜,善用谋也;战则必胜,善用兵也。
你二人各有所长,自当同心戮力,不必事事争个输赢。”
班辞也在一旁相劝,将于阗降兵的事情总体汇报一遍,愿意从军者尚有三千余,其余兵卒或伤或疲惫,有些是被强行征招的,家中还有亲人守望,早就厌倦军旅生涯,宁愿种地也不愿从军了。
刘封点头道:“此次劝降伏师战,才是此战关键之处,吾等此番西征,旨在收服人心,用好一个降字,西征才算圆满,不但降人更要降其心,如此方为长久之计。”
对于这一点,班辞等人都深有感触,光是这两日讲解大汉政令,就让一些原本打算回乡的士兵改变心意,又转投到军中来,试想如此强大的一个盛世王朝,谁不愿意为其开疆扩土?
班辞言道:“杀一人容易,服其心却难,东川王、伏阇讫多作恶之流绝不可留,但伏师战这等忠臣,却也不可一味滥杀,否则只会寒了众人之心。”
马哲点头道:“大将军向来教导我们,招贤纳士、从善如流方为成就大业之关键。
若囿于门户之见,就落了下乘,大至西域各国,塞外诸族,小至一州一县,都该同归华夏,共尊大汉,扬我国威,使番邦外族不敢来犯,方为千秋万代之大事,若一味妄杀,必定人心离散,四处乱起,终将招致灭国之祸。”
见众人的认知已经有所改变,刘封深感欣慰,从大汉盛世录到世界地图,再到华夏各族追根溯源之说,总算这些宣传没有白费,相信经过两三代人的教化和改变,一个比历史上汉唐更为强大的华夏明就会萌芽成长起来。
后军粮草还有大概十日左右运到,刘封命各将积极练兵,大力宣传大汉政令,五日之后先挑选一部分颇有成效的降兵放回西山城,有这些人的亲口宣传,再加上尉迟塔莫在城内推波助澜,等人心大变,最后取于阗便易如反掌。
另外,这十天时间也是留给于阗君臣最后的机会,一个安身立命的机会!
第2047章 朝堂争论
于阗军在前方屡战屡败,消息传回国中,朝野内外一片混乱,再加上城中谣言四起,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自从右将军卑信练伤退回城之后,大汉强盛宽仁的说法更是甚嚣尘上,于阗王尉迟乌波大怒,下令抓捕散播流言之人,一月之间,数百人被关进大狱之中,王城牢狱人满为患。
等伏师战派人求援,请丞相于计式水布防的时候,尉迟乌波才意识到情况果真不妙,如果伏师战败退回来,还有谁能挡住汉军?
尉迟曜胜征调城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