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看刘封神色,似乎对倭寇极其不满,连司马懿也百思不解,不由问道:“莫非燕王与倭寇有不共戴天之仇?”

    刘封一点头,扫视众人:“大于国恨家仇!”

    众人皆惊,实在想不到有什么仇恨,还能比国恨家仇更大?

    刘封知道这些人想什么,继续说道:“民间流传一句话叫肉烂在锅里,诸位应该都明白吧?”

    曹叡却一脸好奇:“肉烂在锅里,这是何意?”

    陈矫答道:“回陛下,此乃民间俗语,意指虽然肉煮烂了,还是在自家锅里,没有便宜外人,与肥水不流外人田类似。”

    曹叡恍然点头,又皱眉沉吟道:“但此语似乎与倭寇入侵毫无关联啊。”

    刘封哈哈一笑,起身看着所有人,大声道:“本王但问一句,今日诸位,无论你我,就算立场不同,各为其主,但同为炎黄子孙,这点无人否认吧?”

    众人虽然不满刘封的态度,但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刘封眼睛看到哪里,那一片都齐刷刷点头,这时候要是谁敢摇头,只怕马上就会被唾沫淹死。

    刘封又道:“我们逐鹿中原,问鼎天下,成王败寇,这都无可厚非。将来无论是谁一统河山,但这九州大地,依旧是我炎黄子孙主宰!”

    刘封手指远处,一副指点江山的气势,说得曹魏众臣云里雾里,有人忍不住腹诽,不明白他说这么长远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但倭寇是什么东西?”刘封突然遥指东方,大喝道,“外族恶寇,也敢在我中原大地上撒野?”

    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宛如金铁交鸣,霎时间广场上静寂无声,只有风吹旌旗,哗啦作响,似乎在为刘封壮威。

    不但曹魏众人,就连张苞、徐陵等人都没想到会是如此,刘封不惜只身进入虎穴,原来就是为了说这个。

    这是真正的民族气节,果然要比国恨家仇更高一个层次。

    “好!”沉默之中,突然一人击掌叫道,正是刚才的杨阜,他再次上前对刘封认真施礼,“燕王胸怀,吾自叹弗如,可谓一语中的矣!”

    司马懿眼神闪烁,虽然被刘封的话语所震惊,但对刘封的警惕又增加了不少,一个能有如此胸怀抱负的人,必能成就大事,这是高手之间的一种共鸣。刘封平复一下心绪,才缓缓说道:“无论我等如何争斗厮杀,都算是自家兄弟,岂能容一个小小的外族欺吾百姓?本王亲自前来,就是要告知天下,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此时就该同心戮力,一心对外,

    不能让其死灰复燃。”

    曹叡本来就被三方作战弄得焦头烂额,此时见刘封主动和谈,不禁高兴:“不知燕王如何来定和谈之盟?”

    “陛下用三年时间清剿倭寇,沿海驻防应该没有问题吧?”刘封看向曹叡,抱拳道,“我们便约定三年为期,不得攻伐,倘若有人恣意生事,阻挠剿寇一事,本王绝不袖手。”

    一听刘封要停战三年,曹叡不禁大喜,这样一来,便不用再担心三线作战了,清剿倭寇并不算难事,这段时间倒可以安心对付东吴了。

    正准备答应的时候,一直未说话的钟繇突然上前道:“方才燕王所言,若有人阻挠剿寇,绝不袖手,只怕眼下我们就不能全力而为。”刘封心中一动,终于等到了关键时刻,转头问道:“太傅此言何意?”

 第196章 节外生枝

    钟繇抱拳道:“如今吴王孙权十万大军屯驻石亭,危及寿春,扬州境内还需防备,只怕”

    刘封当然明白钟繇的意思,也正中下怀,言道:“此事诸位无需担心,本王回去之后,自会遣使到东吴陈说利害,可令东吴暂时退兵。”

    钟繇摇头笑道:“只怕吴王未必肯听殿下之言。”

    刘封冷声道:“若是东吴不识大体,只顾私利,只要他石亭兵力出动,我二叔荆州之兵便顺江而下,直逼秣陵,倒要看看吴王撤不撤兵!”

    钟繇见刘封竟然如此轻易上当,一激就中计,心中暗喜,当下说道:“燕王雄才伟略,吾等钦佩,只是空言无凭,不如立字为据,也好让天下人得知。”

    刘封不顾徐陵在身后暗中拉扯,应声答道:“太傅所言甚是,既然要昭告天下,便和陛下歃血为盟,以表决心!”

    钟繇等魏臣大喜,没想到前几日苦思破坏孙刘联盟之计,刘封竟亲自送上门来,民族大义固然要顾全,但同时让吴、蜀反目,真是一举两得。

    在钟繇的带领之下,群臣跪地庆贺,曹叡也不是傻子,当下答应,命人宰杀牛羊牺牲,准备祭奠之物,一面让钟繇书写盟约。

    魏国群臣暗自欢喜,唯有司马懿神色怪异,皱眉思索。

    半个时辰之后,所有东西准备就绪,刘封和曹叡在香案前焚香已毕,两人割破手指,滴血在酒碗当中,向天起誓,将碗中血酒一饮而尽。

    曹叡哈哈大笑,只觉得畅意无比,自己终于也算做了一件天下瞩目的壮举,这弘农会盟,关乎外族之争,一定会被载入史册吧?

    大事谈完,曹叡的烦恼一扫而光,笑道:“既然两国罢兵,燕王远道而来,朕就该尽地主之谊,为燕王设宴庆贺。”

    刘封虽然不太喜欢这场面的事情,但礼不可废,知道推辞无用,便点头答应。

    曹叡命人将刘封一众带到东边营帐歇息一晚,准备明日摆宴款待。

    来到帐中,看看左右无人,徐陵急道:“殿下方才中了钟繇离间之计了!”

    刘封笑笑:“我又何尝不知?但此中还有深意,此来正为牵制东吴,既然钟繇主动提出,我正好顺水推舟,何乐而不为?”

    徐陵皱眉道:“我与东吴联合破曹,如今主动背盟,只怕惹人非议,对我方不利!”

    刘封摇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要知道我们的约期可是三年呐,三年可以做好多事。”

    徐陵神色微动,似有所悟,点点头坐在一旁思索,不再说话。

    张苞瞪着大眼睛凑过来:“你们两个说什么呢?我怎么没听明白,能不能说清楚些?”

    刘封看看四周,低声道:“此处不是说话之地,等回去了我慢慢说给你听。”

    张苞也知道这里毕竟是魏国的地盘,便不再追问,军营中也没有酒喝,倒是背了一个茶桌,便到一旁喝茶。

    倒了一杯茶喝下去,张苞突然笑道:“这不就是从孟获那里采来的茶叶吗?”

    刘封走过去一看,正是南中地区独有的大叶普洱茶,点头道:“不错,如今整个中原的茶叶一半上都由建宁运出,我们的利润可是不小啊。”

    关索也笑道:“还是大哥聪明,这种赚钱的方法都想得出来。”

    刘封哈哈一笑,和几人喝茶闲聊。

    第二天一早,就有曹军来请,刘封只带张苞几人前往,此时正值秋季,天高气爽,景色宜人。

    刘封跟着来人来到一座明黄色的大帐之中,还准备今日酒宴能够一显身手,震慑魏臣,连要做什么诗都想好了,但走进帐一刹那,他就发现气氛不对劲。

    大帐中酒宴已经摆齐,空着的座位也十分靠前,但感受不到半点喜悦,大帐内悄无声息,每个人都神色不善地看着刘封一行。

    张苞握紧手中的佩剑,快走两步靠近刘封,低声说道:“大哥小心,好像有些不对劲!”

    刘封微微点头,身不动,抱拳笑道:“既然是赴宴庆贺,诸位为何如此冷漠?莫非要变成鸿门宴不成?”

    刘封这话一说,关索和赵广也上前站在他左右,瞪视帐中之人,各自虚握兵器,瞬间大帐中剑拔弩张,杀气腾腾!

    “好你个刘子益,口口声声说是来和谈,却为何在背地里偷袭我军?”陈矫起身,手指刘封怒喝道。

    “偷袭?”刘封心中一惊,有些莫名其妙。这时候谁还会去骚扰魏军,这不是明摆着要让自己葬身虎口?

    “究竟发生何事,还请明示!”

    嘴上问着话,脑海里却在迅速回想此事,如果真是如此,这可是个巨大的阴谋,有人想要借机除掉自己?

    陈矫冷哼一声道:“燕王昨日歃血盟誓,吾等本以为你是肺腑之言,却不想被你蒙骗,暗中破坏河北援军,莫非是意在潼关?”

    刘封心中一沉,扫视众人,都怒目相向,曹叡低头沉吟不语,也不表态,司马懿淡淡地看着刘封,看不出喜怒,深邃的眼眸如同深潭一般,司马师嘴角噙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笑意。

    曹叡从河北调动援军,应该是在曹真兵败以后,这一带的兵力受挫,应该和关羽没有关系,诸葛亮也不至于会出手,两人现在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蜀国中应该不会有人针对自己。

    想至此处,他不禁再次看向了司马懿,不会是这父子三个故意搞出个阴谋,自己想要趁此机会引发内乱,提前篡位?

    正当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时候,身侧的徐陵忽然上前两步,冷笑道:“都说中原人才辈出,不乏经天纬地之才,不曾想魏国竟未揽得一人前来,可见人心不附啊!”

    “放肆!”本就紧张的气氛,因为徐陵这一句挑衅的话,而瞬间爆炸,只见一位虎背熊腰的大将拔剑而出,冷喝道:“汝是何人,敢如此妄言污蔑?”

    此人正是曹洪的儿子曹演,子承父职,如今虎豹骑的统领。

    “然让且先退下,既然他如此说话,自有他的道理,朕倒要听听他如何解释此事!”这时候曹叡反倒冷静下来了,有几分上位者的气度,至少没有在这时候失态。

 第197章 满江红

    司马懿目光闪烁,一直端坐一旁,不动声色,用眼神暗中阻止了准备开口的司马师。

    徐陵迈步来到中央,抱拳言道:“诸位可曾想过,燕王尚在弘农会盟,我军怎会此时派人袭击贵军?这岂不是置吾等于万劫不复之地?”

    徐陵此言一出,众人顿时神色微变,陈矫也明白过来,如果这真是蜀兵所为,那就是想借魏国之手除去刘封,甚至还有了继续出兵的借口。

    刘封如今在蜀国位高权重,几乎能和诸葛亮、关羽平起平坐,也许威望不如这两人,但身份却是最高的,很有可能是借刀杀人之计。

    若是有人针对刘封,便会被人利用,若是假的,更是弄巧成拙,不但好好的和谈化为乌有,只怕蜀军的报复会让现在的情况雪上加霜。

    陈矫默然退下,其他人自然也都明白过来,只是方才得到消息,大家下意识地以为是蜀军所为,毕竟两国交战,都很敏感。

    曹叡听了徐陵之言,也觉得蜀国不会作此愚蠢之事,但这事肯定不是东吴所做,烧毁那么多粮草,绝非一两人就能完成,吴军不可能穿越中原来到河北之地。

    难道河北之地又出现了第三方势力,还是太行山一带的山贼死灰复燃?

    曹叡眉头微皱,向身旁的侍卫使了个眼色,马上就有人前去调查,起身向刘封抱拳笑道:“此事实在是臣下愚钝,情报有误,让燕王受惊了,朕先自罚三杯,以表歉意!”

    刘封此时也冷静下来,幸好带了徐陵这样聪明冷静的人来,否则自己当局者迷,还真不一定闹出什么笑话来。

    放开暗中藏在衣袖中的袖珍连弩,笑道:“陛下圣明。”

    目光扫过司马懿,却见他嘴角带着一抹不易觉察的笑意,微微颔首,这件小事,其实对刘封并无危险,大家只是一时情急,就算徐陵不指出来,很快也会有人反应过来。

    前嫌尽释,大帐中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随着曹叡自罚三杯酒,众人都笑逐颜开,举杯相庆。

    酒过三巡,曹叡在席旁低声道:“先前交战,驸马夏侯楙被擒,如今罢兵,可否”

    “这个好说,”刘封抿着从西域进贡的葡萄酒,笑道,“吾素知夏侯懋、张颌乃是国之栋梁,此次回去之后,定会将二人送回,以助陛下扫寇之威。”

    曹叡本想先把驸马要回来,其他人再想办法,毕竟公主天天催促也不是办法,没想到刘封连张颌也一并送回,顿时大喜过望:“燕王如此深明大义,朕先行谢过。”

    看着曹叡还欲言又止,刘封知道他还想要回其他人,只是不好开口,言道:“非是我信不过陛下,但凡事也要有来有往,其他人等陛下抓回倭寇俘虏,我们再做交换,也未尝不可!”

    曹叡见刘封并没有为难其他将领的意思,不由心中大定,举杯道:“好,就此一言为定!”

    一众魏臣听刘封愿意将张颌等俘虏放回,对刘封的好感也增加了不少,有些身份地位的都上前敬酒,毕竟这样的会盟很可能仅此一次了,不借机漏漏脸,以后就没机会了。

    酒酣之时,曹叡突然大声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