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9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914章 西出阳关

    春风拂面,西凉之地的寒气逐渐消失,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新绿,但路过的脚下依然枯草败叶,一片枯黄。

    自马超封西凉王以来,河西四郡再无战事,不仅西羌各族顺服,官吏百姓不敢生事,就是远近大小山头的草寇豪杰也纷纷投顺朝廷。

    在大汉新政的改制之下各自谋生,或分田地耕种安家,或组建镖局运送商品,甚至出现了一种雇佣兵的组织,进出西域的商队如果缺少扈从保护,可以租用各门派的弟子。

    随着丝绸之路的重新启动和逐渐完善,玉门关和阳关再次恢复了昔日的热闹,两关之内,商铺密集,关内的街道近几年新增了五条,长达十里,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有两条,玉门关为北路,阳关为南路,出玉门关西行,沿北山天山南麓经伊吾、龟兹、疏勒等地,另一条出阳关,沿南山昆仑山北麓,经鄯善、于阗、莎车等地。

    南北两线在莎车、疏勒等地会合,向西越过葱岭到大宛、康居、大月氏等地,东方的丝绸和陶器、西方的珠宝、香料、瓜果等成为商队的最爱。

    刘封主张恢复丝绸之路之后,因北线被匈奴、丁零等外族侵扰,中原商队走的都是南线,北线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以军事为主。

    丝绸南路的恢复,让几近废弃的阳关愈发热闹,甚至超过了玉门关,无论中原还是西域各国的商队每年成倍增加,赚取大量利润,莫不挣得盆满钵满。

    阳关以外的丝绸之路成为赚钱发财的康庄大道,无数商队在这里心头留下了深刻影响,久而久之,商人将阳关以外的丝绸之路称之为“阳关道”,甚至在商场之上,能组建商队走一次丝绸之路,成为衡量大商家的标准之一。

    作为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座划割东西疆域的关隘,在朝起夕落中迎送了无数的商队,陪伴着九死一生的将军戍卒。

    在这里将悲凉、愁苦、思乡、送别、欢乐、喜悦、回归等种种复杂情绪合为一体,让这座关隘蒙上一层神秘、梦幻而又庄严的色彩。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关门内外悬挂的一副楹联让进出阳关的每一个人久久吟诵,让关内的茶楼酒肆生意火爆,阳关外十里处的一片沙柳林中,十几条青石板铺成的送别小道人满为患,长亭之上等候送别的人络绎不绝。

    这座汉昌号修建的长亭已经成为阳关之外的标志之一,西出阳关之外,若不到长亭送别,便觉得这一趟行程不够圆满。

    此时朝阳初升,春风拂面,峥嵘的柳枝上刚刚冒出新芽,虽然没有垂柳飘荡,但驼铃震荡,马匹嘶鸣,长亭内外充斥着出行的期待和喜悦。

    初春最早的商队已经出发了好几批,经过一整个冬日的蛰伏,商队如同冲破冻土的嫩芽,重新散发着强烈的生机。

    高大雄壮的骆驼,崭新的车辆、五彩的旗帜、全新披挂的扈从,所有的商队都整装待发,有沉稳平静的老商客,也有目光熠熠的新商人,都期待着在春风中迎来这第一趟出行的盈收。

    驼铃震荡,人声鼎沸,柳林外的驼队依次出发,少的十匹左右,大的几十匹连城一条长线,一眼望不见头尾。

    最居中的一道长亭上,一支十匹骆驼的商队走出长亭,因为这座长亭收费最高,所以排队的商队并不算多,大家都知道能从这里走出来的商队无不实力雄厚,背景非常,但这支驼队数量极少,却让人十分意外。

    但当他们看到领头骆驼背上的那杆旗帜的时候,却也释然了,这是汉昌号的驼队,如今在整个商路之上,汉昌号无论在实力、信誉和背景方面,都是首屈一指。

    只要挂着这个旗号,即便是一两头骆驼的队伍,也没有人敢和他们起冲突,也有人企图冒充汉昌号的商队,但在半路之上就神秘消失,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沾这个光。

    很多商队在出发时都愿意和汉昌号同行,甚至有人花重金收买汉昌号商队出行的消息以便早作准备,能和他们在一起,一路上的安全基本就有了保障。

    所以在商路上所有的商家都想结好汉昌号,先不说搭上这条线之后的各种好处,就是这个无形的保护伞来说,一路上遇到风沙、暴雨等天灾,各个商队都愿主动为汉昌号解决困难。

    “快看,汉昌号的商队!”

    “还真是汉昌号,他们今年可真够早的嘿!”

    “可不是吗,不知道他们要去鄯善国还是大宛,要是到大宛,我们可就赚大了。”

    “让开,快让开,让汉昌号先走”汉昌号的出现,让周围的商队出现了一阵骚动,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小子,你看清楚这个旗号,以后如果能在路上遇到他们,那是我们掌柜的烧高香拜来的。”

    柳林外的骆驼上,一位五旬老者指着风中飘荡的旗帜对身旁的年轻后生认真叮嘱。

    “汉昌号的招牌真有这么硬吗?”

    “你小子懂个屁!”

    老者闻言大怒,“汉昌号是我们大汉朝的招牌,你说硬不硬?

    这背后可是麒麟王哦,现在是八千岁,光他的名号就能在西域横着走。”

    “原来是八千岁的商队,哎呀,我什么时候才能和八千岁一样!”

    “哼,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我们的商队能在你这一辈能和孔雀商队那么厉害就不错了。”

    “切,孔雀商队算什么,我可不学他们西域国的商队,要学也学陶朱商号。”

    “咦?

    你小子还算有些志气快快,快跟上,要被甩在后面太远,可就危险了。”

    看到汉昌号的商队出现,无数的驼队主动停下来,主动分开在大道两旁,注视着汉昌号在大道上经过,才紧紧跟随其后,很多商队连主动上前打招呼的资格都没有。

    “李掌柜这次真不厚道,我送了两千钱的厚礼,他居然说汉昌号最近没有行动,你看看那旗号,这小子是不是黑了我的钱?”

    “先不管那么多,总之这次碰到汉昌号,这些钱就算扔了也值了,快跟上!”

 第1915章 驼铃悠悠

    汉昌号的商队不用刻意准备,出发到半途之上,已经形成了数百头骆驼的大商队,远远看去,在戈壁大地上绵延十余里,声势浩大。

    驼铃悠悠,春风拂面,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为首的几头金色骆驼高大威猛,硕大的驼铃引导着后方的队伍,这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听起来不但不觉刺耳,反而让人心情没来由地沉静下来。

    前排的四头骆驼并排而行,脚下的稀疏的草地在骆驼的蹄子下被踩得陷入杀土之中,又倔强地舒展着枝叶。

    居中一人面带髭须,气宇轩样,正环顾着这一片广袤的大地,左首巍峨的昆仑山绵延向西,望不到尽头,右首则是无尽的大漠,驼队走了半日依旧不见人烟。

    马上之人正是刘封,这一次前往西域,他并未带中原兵马,高昌壁和鄯善国两处的兵力已经达到十万,对付西域各国绰绰有余,征讨西域缺的不是兵马,而是粮草运转困难,极大的损耗让历代兵马铩羽而归,所以刘封这一次以商队的身份出行,就是想看看西征的路况。

    汉代的西域环境比后世好了许多,放眼望去都是新绿,虽然已经有了沙漠化的迹象,但绿洲处处皆是,并不是想象中那般出关即是沙漠。

    西域大漠与北方大漠又有不同,虽然开阔,但又有隔壁群山,起伏突兀的岩石交错蜿蜒,远看广阔,走进穿行其中,又如山中一般,加上蓝天白云,上下辉映,十余里的驼队显得十分渺小,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吾闻西域广阔,人烟稀少,常念主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景象,今日见此辽阔之景,方知所想苍白,此地壮观之美,方觉天地之大,人如沧海一粟,壮哉,壮哉!”

    周处的红发在萧瑟的春景之下愈发显得明艳,加上他一副雇佣兵的武者打扮,便显得粗犷威猛,身背双锏,如同一尊杀神一般,此情此景,倒与他的豪壮之态融为一体。

    “哈哈哈,想不到子隐也有这一番感慨,不知这西域广袤,比起那东海壮阔又如何!”

    鸯在一旁挑眉大笑,他在西凉数年时间,对戈壁大漠早已习以为常,倒是身为淮南人没有去一趟东海而深感遗憾。

    “各尽其妙,各有不同。”

    周处慨然而叹,很想大声吟诵几句,仰脸想了半晌,搜肠刮肚,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形容,只觉得浑身痒痒,倒想仰天长啸。

    刘封笑道:“山水各有不同,这戈壁之外还有荒漠,等见到黄沙万里,落日如轮,方显西域之空旷。”

    此次西征随行的只有鸯和周处两员小将,其余将领都留在中原镇守各地,三人以主仆身份出行,打着汉昌号的旗帜前往鄯善与郭淮会合。

    既然趁着西征当作权力过渡的一个缓冲时间,刘封尽量不动中原兵力,只让雍、凉一带筹集粮草器械运到高昌壁储备调度。

    周处不禁期待起来:“吾在大海之中曾遇蛟龙鲨鱼,凶险无比,却不知这大漠之中有何凶物?”

    鸯言道:“大漠之中当以狼群最为难缠,但要说到最可怕的,还是人!”

    “人?”

    “不错!”

    鸯缓缓点头道,“沙贼流寇成群,来去无踪,被称为无冕之王!”

    “嘶,好大的口气啊!”

    周处浓眉微蹙,“难道他们比海盗更可怕?”

    鸯言道:“这些贼人神出鬼没,藏身于戈壁、悬崖之中,又居无定所,经常打劫过往商队,防不胜防。”

    周处撇嘴道:“区区流寇,有何惧哉?”

    鸯冷笑道:“这些贼人非但出没无常,而且个个身怀绝技,有些人甚至能穿行于沙土之下,叫人防不胜防,你若遇到,才知道这些人的可怕。”

    “还有如此本事?”

    周处瞪大眼睛,“在沙土中穿行,岂不是比在深海游泳还要难?”

    刘封笑道:“正所谓术有专攻,这些人从小就在流砂中长大,不畏酷热严寒,平常人烈日之下或许走不了十里路,他们可能百里奔走,只是适应性强罢了。”

    周处摸摸胡须:“这等奇人,我倒是想会一会。”

    鸯冷嗤道:“这些家伙十分难缠,还是不要遇到的好,他们可不怕什么官兵清剿,与这些人最好互不相犯,各安其事。”

    周处笑道:“我还第一次见次骞畏惧敌人。”

    鸯冷笑道:“倒也不是畏惧,而是这些人难缠至极,如跗骨之蛆,当年我在玉门关外,不知道杀了多少流寇,捣毁多少贼窝,这些家伙却如同老鼠一般除之不禁,反而愈发猖狂,若非师傅老人家亲自出面,几乎要断绝北面的商道了。”

    “哦?”

    周处倒有些意外,“不知马将军用何手段收服这些贼人?”

    “以贼制贼!”

    鸯叹道,“师傅凭借在西凉的威名,广发英雄帖召集关外各路豪杰齐聚玉门关,与之约法三章,并请几位还算正义之人主持北面商路大事,这才算稍微安定下来。”

    “这倒是不错的主意!”

    周处摸了摸下巴,转头看向刘封,“主公,西域盗贼如此猖狂,将来平定各国,终究为大患,还需想一个长久安抚之计才是。”

    刘封笑道:“此事倒也不难,我能在中原设立侠义堂,在西域就能如法炮制,只需将名门正派扶持起来,自有江湖人士对付这些流寇,这叫猫抓耗子,各司其职。”

    周处闻言一怔,旋即大笑道:“主公高瞻远瞩,吾等不如,此番到鄯善国,若是真遇到那些不开眼的家伙,让他们先尝尝我双锏的厉害。”

    鸯笑道:“如今鄯善国已被攻破,又有高昌壁驻兵在,两关以西千里之内基本被肃清,又有汉昌号的旗帜在,只怕要让你失望了。”

    周处回头望了望  长长的驼队,无奈叹道:“可惜这大家伙走的太慢,到鄯善国至少也要半月时间,若是换做良驹数日便可到达。”

    鸯瞟了周处一眼,颇为不屑:“就算是千里良驹,到了这戈壁大漠之中,若是全力狂奔起来,只怕还不如骆驼。”

    “这大家伙晃晃悠悠,能有马快?”

    “你若不信,到了鄯善国比试一番就知道。”

    “好,比就比,两坛女儿红敢不敢!”

    “哈哈,你输定了!”

 第1916章 聚沙成塔

    出关向西三五日,一路上戈壁荒丘映着落日,断崖沙岭如同刀割,看得众人眼花缭乱,渐渐地审美疲劳,惊叹之余,便成了枯燥疲惫地赶路。

    西域之地和中原各处大不相同,在中原行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