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8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鸯在关内一阵冲杀,将鲜卑残军清扫干净,此时原本已该天亮,但阴天不见光芒,天地间还是灰蒙蒙一片,关外地势复杂,不熟悉地形也不敢贸然追出。

    一阵小雨在雷声中降下,鸯命士兵清扫关内尸体,清点辎重粮草,派人向刘封报信,只身来到关头之上,望着关外远处群山起伏,目光一阵闪烁。

    这一场恶战的损失惨重,但对他的心境提升也极大,以往总是一帆风顺,有钦、马超和刘封为他铺路,从未经受过打击,此番受挫,让他真正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失去同伴的痛苦,更理解了一名大将的真正责任。

    细雨从关头上飘来,打在他的脸上,一阵冰凉,鸯想起徐陵向他讲述越王勾践对越军之言,喃喃道:“不欲匹夫之勇,欲旅进旅退”

 第1838章 易水秋寒

    已至深秋,五阮关外,山峦起伏,漫山枯黄之色,一条大河汹涌东流。

    这条河因为一位英雄而千古闻名,他的名字叫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那个一去不还的慷慨之士,肩负着国家的希寄和挚友的托付,踏着悲歌义无反顾地上路,千古绝唱不知感染过多少后来人。

    此时刘封正和周处几人立于易水岸边,看惊涛拍岸,群山纵横。

    已到秋末,易水正寒,两岸枯草连天,树木峥嵘,涛声如雷,仿佛还在鸣奏着当年的离歌,英雄之魂常驻于此。

    当年为保国舍生忘死,如果荆轲和高渐离等人知道,今日却被胡人踏破关隘,渡过易水,只恐又要“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了。

    占领五阮关,扼守住河北平原的咽喉要地,便保住了冀州西北部的安宁,眼下幽州大乱,在还未完全掌握军情之前,刘封并不急于进兵。

    但各营部将却等不及了,连胜之下全军士气高涨,都想趁胜立功,眼看中原即将一统再不多战几场,可能没有机会了。

    而自进入中山以来,战场之上可是完全放开了,不用再像原先那般还想着劝降,对付鲜卑军,只有把他们打怕了才会让其屈服,交战时根本无需顾虑,尽情厮杀。

    周处言道:“将军,眼下即将入冬,若再不出兵,这北方可比不得南方,天寒地冻,不好用兵啊!”

    刘封却笑道:“稍安勿躁!秃发寿阗死了两个亲孙子,断了他的后代根,他比我们更急。”

    周处一愣:“将军莫非是在等鲜卑军来?”

    “正有此意!”

    刘封点头道,“今贼兵南路被破,秃发寿阗引兵东进,一来担心被我断了后路,二来要报断子绝孙之仇,无论如何他都不得不退兵。”

    鸯在一旁若有所思,点头道:“自司马懿复出以来,兵战累月,曹魏虽灭,但冀州未定,又马不停蹄来幽州,将士疲弊,粮草无继,此时息战养兵,缮置军器,以逸待劳实为上策。”

    “咦?

    见鬼了不成?”

    鸯这一番话,让周处目瞪口呆,上下打量着他,揪着胡须沉吟道,“你是鸯次骞么?”

    鸯白了一眼周处:“就只许你学兵法,我便不能看么?”

    “哎呀呀,这可不得了,”周处闻言大惊,拍着脑袋怪叫道,“你凭这一身武艺就足以横行三军了,还要学兵法,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鸯冷嗤道:“怎么,你怕了么?”

    “怕?

    我长这么大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山中恶虎,水中蛟龙,不都死于我手?”

    寒风料峭,周处还是晚了挽袖子,竖起小拇指,“你一个小小小小的水鸟,我怕你?”

    “你”若论斗嘴,出身世家又一心习武的鸯哪里是江湖中摸爬滚打,三教九流都混过的周处的对手,气得说不出话来,干脆背转身去。

    刘封无奈地看着两个家伙,忽然一阵江风吹来,彻骨森寒,缓缓道:“寒露已过,快要下雪了。”

    “哈哈,下雪好,下雪好,”周处闻言拍着手大笑起来,兴奋得像个小孩子,“我可是盼着欣赏银装素裹的世界许久了,我要在雪地里骑马,打滚,哈哈哈”“切,没见过世面!”

    鸯丝毫不顾南方人想看雪的殷切,背着身冷冷抛来一句。

    周处大怒:“信不信我一脚把你踹到河里去喂鱼?”

    “你敢?”

    鸯大喝一声,猛然转身,下意识地远离岸边。

    陆地上他不怕周处,但到了水中可绝不是这家伙的对手,虽说他在淮南长大,也会驾船游水,但和周处这个怪物比起来,真是鸭子碰到了蛟龙,毫无还手之力,上一次在洛水被周处不小心挤落水中,灌得他肚胀如鼓,后来甚至见水都有阴影了。

    正要劝阻的时候,忽然一骑快马飞驰而来,士兵到了近前下马禀告道:“大将军,蓟州急报,张参军请你速速回城议事。”

    “蓟县?”

    刘封一怔,猛然一凛,“蓟县至今还未被贼军攻破?”

    周处忽然大叫道:“殿下,这次看来不出兵是不成了,快回城吧!”

    几人赶忙上马回城,一路上猜测着蓟县的情况,鲜卑军自代郡分兵之后,秃发树机能南下攻涿郡进入冀州,秃发寿阗东进取渔阳和幽州东部,涿郡和渔阳郡已被鲜卑军占领,夹在中间的广阳郡郡治蓟县还有人来求援,实在让人意外。

    从邺城来到中山之后,便一直忙着对付秃发树机能,对于幽州的情报几乎一无所知,都是从鲜卑降军处得来的,蓟县距离渔阳并不远,如果鲜卑军没有攻下蓟县,势必不敢冒险东进攻打右北平等地,照此来看来,鲜卑主力极有可能还在渔阳郡,和刘封预料的差了一些。

    匆匆回到关内,刘封直奔署衙,见张华正陪着一位面色憔悴的中年人对坐,这人二十上下,眉宇间带着一股英气,但眼圈微微发青,显然是长期劳累所致。

    见张华起身,那人也赶忙站起来,紧张地看着走进来的刘封,隐约猜到了他的身份,顿时面露喜悦之色,抱着拳的手臂微微发抖,颤声道:“小人田午参见麒麟王。”

    “不必多礼!”

    刘封现在对蓟县的情况极为关切,不等坐下便问道,“蓟县军情如何?”

    田午不敢落座,躬身答道:“回禀千岁,蓟县被贼军围困一月有余,幸赖全城军民上下一心,同心抗贼,方才勉强挡住,如今器械耗空,粮草不足,正绝望之际,忽闻涿郡贼军败回,魏国破灭,千岁亲自北征,故奉祖父之命冒死出城求救,请千岁即刻发发兵去救。”

    “祖父?”

    刘封眉头微皱,看田午还站着,示意他坐下,“如此说来,是令祖父守城调度有方,才保住城池不失,不知令公何人?”

    田午局促坐下,小心答道:“祖父名讳豫,字国让”“田豫?

    他还活着?”

    田午屁股刚挨到椅子上还未坐稳,见刘封惊呼一声猛然起身,也赶紧跟着站了起来,不安地点了点头。

 第1839章 国士之风

    田午不知刘封为何会有此一问,尴尬站在那里,不知该如何回答,生怕失言得罪了他,蓟县全城人的性命就要葬送在自己手中。

    田豫的身份说起来也比较复杂,最早便投奔刘备,后来跟随公孙瓒,最后受曹操重用成为魏臣,汉、魏交兵数十年,如今魏国破灭,再见到汉军,连田豫也不知道刘封会不会记恨于他。

    临行之时交代田午要小心应付,宁愿受些嘲弄讥笑,也要为了蓟县百姓忍辱负重,只要能将鲜卑军击败,到了蓟县哪怕他亲自向刘封赔罪,甚至因迁怒斩首也在所不惜。

    刘封此时只是单纯的没想到田豫这个三国名将竟然还活着,这可是见证了三国兴衰的人物,就算称为活化石也毫不为过,资历比司马懿这些都要老多了。

    田豫生于幽州边境,也是镇边名将,最早黄巾之乱时追随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侍老,刘备与之分离,还曾落泪,赵云都没有这待遇,可见刘备对田豫的器重。

    随后田豫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后劝说鲜于辅等加入曹军,帮助曹操攻略河北,常年镇守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边塞胡人闻名丧胆,而且他也曾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击败过孙权。

    一生历经乱世,南征北战立功无数,或许是因为与刘备的关系,曹魏从未让他领兵与蜀军交战,这几年来魏军将领中没有出现过田豫,刘封本以为他早死了,没想到他不但活着,竟然还组织兵力守住了蓟县,硬生生凭借一己之力挡住了鲜卑军。

    “令公果真乃国士也!”

    脑海中无数种念头闪过,刘封一声轻叹,“可喜英雄宝刀未老,若非有他,只恐幽州全境沦陷了。”

    田午见刘封如此评价,不由心头狂跳,原来他只是震惊祖父的长寿,有这几句夸赞之词,心中大定,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

    张华重新为田午换上茶水,蹙眉道:“连日交战,蓟县兵力已经不足两千,全城百姓无论老幼皆在参战,拆房梁为檑木,挖街道为滚石,形势十分危急。”

    刘封微微点头,思索片刻言道:“既然城中已知秃发树机能兵败之事,那秃发寿阗也必定知晓,蓟县久攻不下,其必分兵南下报仇,正好可兵进涿郡与之一战。”

    田午闻言大喜,起身道:“小人替蓟县百姓谢过千岁。”

    “同为国除贼,何谈谢字?”

    刘封叹道,“反倒是老将军死守蓟县未退,保住幽州东部,本王该替那些百姓感谢令公才是。”

    周处听了一阵,已经等不及了,上前道:“将军,救兵如救火,让末将即刻领兵去涿郡,秃发树机能兵败,败军逃回,涿郡之贼必定惶恐畏战,可趁势收回失地,若能在秃发寿阗大军到涿县之前占据此处,可与蓟县形成掎角之势,一举破贼。”

    “嗯,吾正有此意,”刘封点头道,“我拨你五千精兵自易水向东,张弛为副将,先取范阳,再攻涿县。”

    “遵命!”

    周处喜滋滋领命而去。

    刘封又对田午言道:“蓟县守军及百姓苦盼援军,此时濒临绝渊之地,还要劳烦你再回蓟县安抚人心,务必再坚守半月,吾大军即到。”

    田午激动得满脸通红,本以为这次来要多费唇舌,没想到竟如此顺利,想起出城时的托付,一路上的彷徨和犹疑,忍不住热泪盈眶,躬身道:“多谢千岁。”

    刘封又道:“吾料城中将士俱已疲惫,吾再派五百精兵随你前往,每人各带五把连弩,挑选精熟技艺者优先,到了城中先赶制投石车,可重创贼军,拖延时日。”

    田午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连连点头:“是!”

    刘封回头看向鸯:“次骞,此去入城,必要冲杀敌阵,你可敢去?”

    鸯胸脯拍得啪啪作响,傲然道:“不就是多杀几条鲜卑狗么,交给末将好了。”

    让鸯也去准备,趁着调兵的这段时间,刘封命人为田午准备饭食,问起田豫之事,才知道田豫五年前就从朝中主动请辞还乡养老了。

    正始初年,田豫因年迈多次请求退职,曹爽正与司马懿争权,想拉拢老臣,田豫以病辞职回家。

    朝廷仍拜他为太中大夫,照常发放俸禄,但归家之后他将俸禄却都散于百姓,这两年患病在床,还多受中书令孙资的照顾才得以保命。

    原本田豫已经不能下床,经常神情恍惚,忽然听说司马懿放关入寇,放弃幽州,勃然大怒,竟一夜之间忽然病好,说服官府驻留人马,收留百姓,召集乡勇准备抗贼。

    随后轲比能南下,秃发部屠戮幽州,田豫不顾年迈体衰,从家乡雍奴赶奔渔阳,走到蓟县时鲜卑军已经攻下渔阳,便在蓟县广收百姓布防御敌,与鲜卑军相持数月之久。

    刘封听完不由感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若非田老将军全力抗贼,幽州全境沦陷,不知还要多死多少百姓。”

    田豫戎马一生,曾为护匈奴中郎将,镇守边境,境外胡人闻知他的威名,主动来朝纳贡,乌丸、匈奴先后被鲜卑所灭,新的势力更加强横,早已不将他放在眼里,如今被困蓟县,何尝又不是英雄迟暮的无奈?

    能以一己之力召集幽州各郡的官兵和百姓追随他抗贼,光是这个号召力就足以显示出田豫在幽州的威望,而他也没有辜负百姓的期望,终于坚持到援军出现。

    这样的英雄,刘封怎能让他失望?

    不多时,饭食做好,一大碗红烧羊肉端上来,田午这一路上提心吊胆,餐风露宿,闻到诱人的味道,再也也顾不得形象,泡上几块新粮磨的面做的烙饼,吃得满头大汗,好不痛快。

    刘封又将王濬领水军进入南皮,也即将北上讨贼的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