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8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奇在后营找到了一万多头羊和许多牦牛、奶牛,粮草辎重无数,没有来得及带走的战马两千余,将秃发树机能带来的第一批粮草尽数截获,这才是此战最大的收获。

    天色微明,刘封带领大军来到唐县,听说鲜卑军吃粮食被胀死一事,也是哭笑不得,煮熟的粮食太难消化,又容易发酵,秃发务丸所部败逃唐县没有吃喝,肯定每人分食不少,就算是常吃粮面的中原人,吃多了也会受不了。

    入城之后各将禀告此战结果,昨夜杀敌无数,所获颇丰,刘封传令城中宰羊分酒,犒赏三军,接连几场大胜,对鲜卑军士气打击极大,也算稳住了中山境内的局势,只等杀败秃发树机能,便可进入幽州了。

    周处还在为没找到若罗拔能遗憾,却听鸯遇到一位劲敌,不禁来了兴趣,马上叫来猝跋韩和鲜于滑问话。

    猝跋韩听说金刀的大将,无需细说便惊呼道:“属鸡嫩,属鸡嫩。”

    周处不悦地冷哼一声:“属鸡的嫩,我属牛的不嫩了?”

    鸯大笑道:“当然属鸡的嫩了,你看看你只长我两岁,相貌上却老了十岁一般。”

    鲜于滑苦笑道:“将军,他说你遇到的对手就是秃发树机能。”

    “什么?”

    鸯脸上的笑容变成了震惊,拍着桌子便站了起来,“唉呀,可惜!”

    周处摸了摸愈发红艳的长发,淡淡道:“放走了贼酋,你确实嫩了些。”

    “唉”鸯无奈坐下,沉声道,“下次再叫我遇到,定不会放走了此贼。”

    猝跋韩看着鸯,吃吃问道:“吻将军,你硬了?”

    刘封和周处几人一怔,忍不住大笑起来,鸯的白脸变得煞白,钢牙咬得嘎吱吱作响。

    猝跋韩却一脸茫然,他只是问个输赢结果,怎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什么乱七八糟的?”

    鸯摆摆手无奈坐下,手指一扫猝跋韩和鲜于滑,“你还是说鲜卑话吧,让鲜都尉传话,这半吊子中原话谁受得了?”

    刘封笑了一阵才问猝跋韩:“那秃发树机能无意如何?”

    “腻害!”

    猝跋韩竖起大拇指,看鸯瞪眼,赶忙用鲜卑语手舞足蹈说了一大通,看他啊眉飞色舞,眼中放光,显然对此人充满了敬佩,甚至还带着几分自豪。

    鲜于滑听罢,皱眉叹道:“秃发部落中的最强者并非那若罗拔能,而是这秃发树机能,此人有千斤之力,曾在鲜卑山上举起一块毡帐大小的巨石,被部落人称为秃发霸王,若罗拔能也打不过他三十合。”

    鸯摸了摸鼻子,想起昨夜的交手,沉吟道:“此人竟然深藏不露?”

    周处也意识到此人果然是劲敌,并未再取笑,正色对鸯说道:“下次遇到这家伙,你可要小心心。”

    刘封眉头微蹙,看来这秃发树机能欲效霸王项羽之事,只可惜他这个名字却不够霸气,想到某个广告,反而忍不住笑了起来:“霸王不一定能治秃发。”

 第1824章 进退不得

    鲜卑军败退望都县,此处距离蒲阴已无多远,进入中山之后屡屡受挫,全军士气低落。

    唐县距望都不过五十里,之所以退守此城,是因为两城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期间地势开阔,再向东又是群山环绕,地势险要,通往来时的蒲阴关。

    秃发树机能之所以选择开阔之地,就是为了防止刘封又用阴谋诡计,几次交手,他已经对此人有了忌惮之心,望都背靠蒲阴,前方地势一览无余,汉军想要偷袭也无处遁形。

    而且这一大片开阔之地与大漠相似,正利于骑兵作战,一旦发现汉军来到,大军从城内杀出,能最大限度发挥鲜卑骑兵的优势,避免骑兵攻城和山地战的劣势。

    数日之后各处逃兵回城,共有兵马一万余,秃发树机能也不议事,更不训练,只派出斥候监视汉军动静,却将蒲阴的一万兵马调来望都,扬言要为死去的族人报仇。

    两日过去,秃发孚鹿实在不得已,敲开了秃发树机能的房门,见他正在翻阅书简,急道:“大人,如今汉军大进,刘封占住唐县,另一路兵马也支援卢奴,我们在中山境内即将没有立足之地,是进是退还请大人早做决策。”

    “退?”

    秃发树机能一扫往日的颓败和焦躁,变得冷静沉稳,淡淡说道,“我们有近两万族人死在中山,数千叛徒投降汉军,此仇不报,如何能退?

    有何面目去见大可汗?”

    秃发孚鹿一怔,皱眉道:“既然大人不肯退兵,我们按照约定来取冀州以北,何不早进兵,若等汉军平定冀州,再想南下就难了。”

    “进兵?”

    秃发树机能看着秃发孚鹿,轻叹一声,“刘封此人运筹帷幄,料事如神,如今汉军连胜,兵精将勇,谁能败之?”

    “这”秃发孚鹿彻底懵了,这进又不敢进,退又不肯退,不知道秃发树机能心中有何打算。

    不过这些部署非他所管,也不便多问,转而言道:“大人,我们上一批粮草刚运到唐县就被汉军夺了城池,目下望都粮草已尽,无论进退如何,还要早早筹备粮草才行。”

    “却粮了么?”

    秃发树机能双目微凛,看着屋外树上落叶纷纷而下,叹道,“汉军能抢收粮食当军粮,偏偏我们不行。”

    秃发孚鹿也无奈道:“唐县之事,已经让士兵们对那些粮食畏之如虎,就算磨成面,也没人敢吃,没有牛羊,我们坚持不下去了。”

    “孚鹿,我命你亲自去一趟蒲阴催粮!”

    秃发树机能沉思片刻,起身道,“将北平的粮草全部运来蒲阴,搬运到陉阳驿小心看守。”

    秃发孚鹿甚至兵粮事关重大,一口答应下来,秃发树机能又叮嘱他小心汉军再派人劫粮,要多派斥候沿途探查,不要如猝跋韩一般被人算计。

    秃发孚鹿走后,秃发树机能站起身来,背着手来到门外,看树上的枝叶已经大多凋零,喃喃道:“刘封啊刘封,日月有明暗,草木有枯荣,你纵横中原十余年,也该到落幕的时候了。”

    “啊嚏  ”正在房中煮茶的刘封忽然打了喷嚏,摇头笑道:“莫非有人想我了不成?”

    唐县城内,刘封命全城军士设宴休整,为各营将士升赏庆功,士兵们轮番出城抢收粮食,已经到了月末,秋后的粮食再不收割,就要荒废在地里了。

    改良之后的酒水让汉军酒量大增,那些投降的鲜卑军更是爱不释手,加之牛羊肉管够,又有鲜于滑每日宣传大汉中兴盛世录,讲述大汉政策,加上匈奴、羌人和山越的先例在前,人人乐不思归,竟有些期待将来归属汉室之后的生活。

    这里面最激动的莫过于猝跋韩和胡掖禄屋,作为最早归降的两位大人,刘封亲口许诺,只要他们能劝说秃发部的人诚心来归顺,将来分于底盘供他们族人生活,他们便是大统领,这让二人愈发有了归属感,一心想着如何策反秃发部的族人。

    “将军,好事来了!”

    刘封正念叨的时候,周处一脸喜色地走进来。

    “何事?”

    周处笑道:“今日自卢奴运来三万石粮草,还有两千兵卒来投。”

    “有这等事?”

    刘封放下了手中的茶壶,蹙眉道,“寇威已在卢奴,既有人投军,在卢奴接受便是,何必又让他们冒险来唐县?

    万一被鲜卑军探到派兵堵截,岂非人财两空?”

    周处言道:“寇将军早有安排,这些人是乘船从唐河逆流而来,他们对中山境内地形十分熟悉,听闻鲜卑军被将军所败,故而请命前来,说起来他们还与先帝颇有些渊源。”

    “哦?

    不知是哪位故人之后?”

    刘封倒有些好奇,脑海中闪过许多曾经和刘备有过交集的人物,现在汉军即将到刘备的老家涿郡,河北之地刘备当年辗转多处,由其在幽州交友极广。

    但自从去了徐州救陶谦之后,便再没有北归的机会,虽说刘备已死,但他振兴汉室的愿望即将实现,想必涿郡的百姓也会为此骄傲吧?

    周处言道:“将军可还记得先帝当年起兵时,缺少钱粮,有两位贩马之人资助先帝起兵之事?”

    “你说的是张世平、苏双?”

    刘封吃了一惊,站起身来问道,“莫非是他二人之子又来相助?”

    “是他们的孙子了,”周处叹道,“想不到将军还记得此事,这当真是豪杰之后,当年助先帝一臂之力,方可讨黄巾立功,才有汉室复兴,否则”“走,去看看恩人之后。”

    周处还在感慨,刘封已经率先快步出门去了。

    张世平和苏双并非演义虚构的人物,二人出现在演义的第一回,算是个龙套角色,两人的作用也很简单,就是为刘备提供马匹和金银和打造武器的镔铁。

    张世平和苏双二人,在演义的开篇看似是两个无关紧要的配角,但可以说是刘备的再生父母,也像是揭开三国演义这个精彩纷呈大幕的主持者一般。

    没有他们的资助,刘备就无法起兵立功,后面的一切也无从谈起,或许历史又是另一个走向,在后来这二人不见于任何史料甚至野史的记载,结局也成了千古之谜,没想到重回冀州,竟还能再见到其后人。

 第1825章 历史疑团

    张世平和苏双二人的结局成为历史之谜,后世有诸多猜测,却无定论,没想到这次北征却无意揭破了这个谜题,刘封心中暗自高兴。

    思索之间来到府门口,便听到街道上一阵人声喧哗,杂乱的脚步声和铠甲摩擦的声音到了门口,先是苏森走在前面,看到刘封迎出来,楞了一下赶忙让在一旁。

    “大将军,寇将军举荐的援军已到,这三位便是恩人之后。”

    刘封站在门口,抬头看去,只见门前站立三人,一两武,士身长七尺有余,面目方正,典型的燕赵之士的国字脸,留着一撇髭须,看起来憨厚,但双目精光闪烁,透着几分精明。

    再看他左右各站着两员小将,虽然没有入伍却装备整齐,左边之人头顶紫金双龙盔,身披唐猊铠,右手的头顶凤翅金盔,身穿银鳞甲,都在八尺开外,身材修长,英武有力。

    刘封的目光正落在二人的兵器上,三人听了孙森介绍,立刻跪倒在地:“草民拜见大将军。”

    “免礼免礼,”刘封摆摆手,走下台阶打量着三人笑道,“你三人能来,总算了了父皇当年一件遗愿。”

    苏森在一旁介绍着三人,居中之人名叫张权,字子衡,左手紫金盔的是其兄弟张弛,字子度,另外一人则是苏双之后,名叫苏烈,字定方。

    苏森笑道:“他三人自小结为异性兄弟,情同手足,乃是效仿当年先帝桃园”“你叫苏定方?”

    苏森还未说完,刘封便看向了苏烈,“你可知李靖?”

    “李靖?”

    苏烈一脸茫然,不知道刘封为何会有如此一问,摇头道,“不认识。”

    “哦哦,没事了。”

    刘封舒了一口气,心想自己穿越之后,在这个时代见到许多古怪事情,连练气士都出现了,未免也担心还有人穿越乱世,听到苏烈的名字和大唐英雄同名同姓,心中暗惊。

    苏烈和李靖两人都是大唐名将,甚至后人为二人谁强谁弱争得不可开交,如果真是此人穿越,那就不用自己再带兵了。

    苏森莫名其妙:“将军,你所说的李靖是何人?”

    “也是一位故人,”刘封摇摇头,不再纠结此事,示意三人跟他进入府衙,边走边叹道,“当年乃祖于父皇有再起之恩,父皇在成都常念二位恩人,数次派人打探却杳无音信,引为平生之憾事,今日能见故人之后,也好告慰父皇在天之灵了。”

    这倒不是刘封故意拉拢人心,他在成都之后,还经常听到刘备提起这两人,尤其是在见到糜竺的时候,总能触景生情,都是当年散尽家财倾力相助的恩人,糜竺能够高官厚禄,张世平二人却下落不明,无从报答,这让刘备遗憾不已。

    张权三人对视一眼,颇有感动之色,抱拳道:“不想先帝还记着当年之事,只因烽火不惜,战乱未平,先祖便带族人及众多亲友躲避深山之中,数十年来自耕自足,恐被人发现,从未与外界来往,故而不曾与陛下联络。”

    刘备自从去了中原之后又辗转荆州去了益州,在北方找人本就极其困难,张世平他们又刻意躲避深山,找不到人也是情理之中。

    关于这二人的猜测种种不同,有人认为他们死于战乱之中,当时黄巾之乱正盛,河北又是重灾地,无数百姓死于战乱时有发生,其后中山国常年被黑山贼盘踞,难保不测。

    另一种猜测是因为二人帮助刘备,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