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穆这才挺直身躯,三角眼望向帐外,冷笑道:“不错,就算其他两路兵马没有作为,只要取了街亭,诸葛亮也只能引兵自退了。”

    曹真越听越吃惊,听贾穆说完,一阵激动,起身抓着贾穆的肩膀大笑道:“只恨本督不能早识军师之才,若早有军师在,何愁蜀兵不退?”

    贾穆轻咳一声,轻轻推开曹真的手,笑道:“都督只需驻守中军,日夜与蜀兵纠缠交战,令其不得有闲暇去思虑太多即可。”

    “哈哈哈,吾败诸葛,当在此月矣!”曹正意气奋发,正要传令升帐,突然哨马慌张闯进营帐,沉喝道:“何事惊慌?”

    探马跪地报道:“都督,大事不好,陈仓道已经被赵云大军拿下,郝邵、王双皆以阵亡。”

    “什么?”曹真没想到陈仓道这么快就被占领,又紧张起来,“赵云从斜谷来,与诸葛亮形成掎角之势,这该如何是好?”

    贾穆却笑道:“都督勿忧,斜谷之兵,乃是取郿城而来,只需派一员上将前去驻守便可,若郿城不失,蜀军便出不了斜谷,等街亭拿下,诸葛亮败退,斜谷之兵自然无用。”

    曹真大悟,再次恢复镇定神色,命人将贾穆请下去歇息,让郭淮传令升帐。

    中军帐中,曹真一扫昨日的颓色,指挥若定,令西凉将领费耀带五千兵马从泾河向陇西一带鼓噪而进,引起蜀军注意;

    郭淮、夏侯琳、王凌、贾逵率兵从渭水以南偷袭蜀兵大营,王凌、贾逵领兵进攻之时,郭淮和夏侯琳却分兵偷袭街亭;老将张颌亲率本部兵马驻守郿城,其他将领随曹真镇守中军,与诸葛亮大军对峙。

 第175章 寿春之战

    司马懿自曹叡降诏复职,便带着司马师、司马昭从宛城连夜赶往寿春,刚过汝南,便见哨马回报:吕蒙已经拿下寿春,张虎和乐林现在退守宋县。

    司马懿大惊,没想到吕蒙的速度会这么快,司马师问道:“如今吴兵拿下寿春,危及徐州,我们该如何行动?”

    司马懿思索片刻,言道:“东吴轻兵直取寿春,定是奇袭,张虎、乐林措手不及才致兵败,吴军还需休养,必要等大军到来方才进攻。”

    马上派人向汝南、小沛、下邳三处送信,命三处兵马速到宋县和彭城集结,在东吴立足未稳之际重夺寿春城,扼守住咽喉要地。

    司马懿和二子火速赶到宋县,张虎和乐林跪地请罪。

    司马懿扶起二人说道:“东吴突然袭击,非你二人之过,如今应该戴罪立功,以报陛下之恩。”

    张虎两人感激涕零,齐谢司马懿不杀之恩。

    司马懿问道:“寿春现在何人据守,共有多少兵马?”

    张虎答道:“共有三万兵马,统兵大将正是吕蒙。”

    “吕蒙先前偷袭荆州,若非刘封千里奔袭,只恐关羽早已殒命,这次又来偷袭寿春,”司马懿深邃阴冷的双眸中闪过一丝厉色,背着手冷哼一声,“哼,吾倒要看看他有多大本事。”

    第二日三路援兵已经赶到,汝南守将钦带两万人马,以朱灵为副将,赶到宋县支援司马懿,小沛一万兵马由田豫率领,下邳曹洪、夏侯威、典满三人率三万兵马到彭城驻扎。

    司马懿见三路兵马会齐,知道东吴志扼守寿春,收服整个扬州,以此徐图中原,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命钦五千兵马守宋县,保护豫州,其余诸将率兵同到彭城。

    升帐之后,司马懿先分派各将职责,然后说道:“如今东吴已经拿下寿春,此地十分重要,可南下北上,危及中原,陛下既然命吾,自当全力以报圣恩,众位要同心协力,以退吴兵。”

    曹洪等将对司马懿的才智早就信服,无人质疑,都齐声称是。

    司马懿沉声道:“东吴新下寿春,城防定然还来不及抢修,吾当借此机会,一鼓作气夺回城池,诸将各去准备,明日一早攻城,强下寿春。”

    第二日一早,司马懿升帐,张虎出列请战:“末将守城失利,愿意戴罪立功。”

    司马懿点头道:“很好,命你带五千人马先行攻城,传令全军,先登上城墙者赏千金。”

    张虎见司马懿鼓舞士气,大喜而去。

    司马懿又道:“吕蒙善于用兵,知道寿春不能久守,定会派兵偷袭我军后方,吾定叫他有来无回。”

    司马师皱眉道:“寿春既然不能久守,吕蒙怎敢再分兵出城偷袭?”司马懿冷然一笑,锐利的目光似乎早已洞悉一切:“寿春有驻兵三万,守城根本用不到这么多兵马,止有一万足矣,若是能将我大军从后方扰乱,便不能安心攻城,这样一来,他们便有时间整备休整,等待

    援军了。”

    司马师恍然大悟,暗自记在心中,知道司马懿这次带他们两兄弟出来,就是为了历练。

    正当讨论之时,却听帐外一人叫道:“这吕蒙小儿,只会做些偷偷摸摸的勾当,这次欺到我魏军头上,难道是藐视俺军中无人吗?”

    这道声音有如闷雷,几乎整个大营都能听到。

    司马懿大怒,正要喝问何人在军中大声喧哗,刚起身,便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将领进入中军帐中。

    营帐的高度并不能容下他的身躯,那人如同小山一般,矮身低头而进,两旁的士兵并未阻拦,正是被曹操称为“虎痴”的亲卫许褚。

    司马懿想不到许褚会亲自前来,顿时大喜,急忙下位迎接,笑道:“若有虎侯助阵,何愁东吴不退兵?”

    许褚大笑道:“司马将军别来无恙?某是来讨个前锋的,都督可要赏脸啊!”

    司马懿笑道:“东吴志在守城,定然不愿意出城一战,不过眼下正有用得着将军的地方,非虎侯不能胜任也。”

    许褚闻言哈哈一笑,拍着胸脯说道:“只要能领兵杀敌,都督尽管吩咐。”

    司马懿让许褚落座,言道:“吕蒙定会乘我攻城之际前来劫营,所以还要仰仗将军虎威镇守后军。”

    许褚抱拳答应:“没问题,俺定叫这东吴小儿有来无回。”

    司马懿旋即传令道:“田豫、朱灵,曹洪、典满,你们各带五千兵马埋伏在彭城左右两路,若见到吴兵来攻,将其放过,听到城中鼓响,形成合围之势,再截断吴兵归路,务必要将吴兵全部歼灭。”

    四人领命而去。

    司马懿又对许褚说道:“将军只需在中军等候,命士兵在营中埋伏,见到吴兵杀来,先抵挡一阵,见吴兵全部来时,再击鼓让伏兵杀出,定然全歼吴兵。”

    许褚起身抱拳道:“都督只管放心在前军指挥,后面便交给俺了。”

    司马懿这才放心,说道:“剩余诸将随我到城下督战。”

    吕蒙早已得知曹叡起用司马懿来守扬州,知道他本领不在曹操之下,也十分谨慎,亲自在城头督战。看到司马懿亲自率兵来攻城,不由大笑,对身旁诸将言道:“人言司马懿善用兵,却不知我已经派人马去偷袭他后军。若后军有失,乘魏兵大乱之际,吾等便率军从城中杀出,前后夹击,定叫司马懿知道我

    江东儿郎的厉害。”

    众将都纷纷点头,吕蒙随即命令守城士兵只管防守,不要反击,尽量保留攻城的魏兵,以防司马懿见久攻不下撤兵。

    司马懿见吴兵未全力守城,更加肯定吕蒙是在拖延时间,等待前去偷袭后军的部队成功,不由嘴角露出不屑的笑意。

    许褚命人马在城中做好隐蔽,自己带一千精兵在大帐中等待吴兵前来袭营。

    在前方攻城三个时辰之后,突然营外一阵混乱,呐喊声骤然而起,便见一队吴兵杀入营中,带兵将领正是凌统。凌统看到大营中有人驻守,但人数不多,心中大喜,为抢头功,也不等另一路的丁奉赶来,大吼一声率兵杀向许褚。

 第176章 司马师出手

    许褚嘿然一笑,拿起手中九耳八环象鼻刀打马冲向吴军,凌统见许褚杀来,举枪迎上,不过三合便抵挡不住,心中大惊,节节败退。

    虽然吴兵人数众多,但主将节节败退,一时间被杀得向外退散,正在这时丁奉带兵赶到,见凌统危急,马上来两人合战许褚。

    许褚抖擞精神,没有丝毫惧意,挥舞大刀直冲而上,怒吼道:“擂鼓!”

    轰隆隆!

    只听一阵鼓响,四面无数魏兵杀出,丁奉大惊道:“我们中计了,快退!”

    正要撤退时,突然来路也有魏兵杀出,挡住了去路,吴兵顿时大乱,丁奉忙和凌统合兵一处向外突围。

    吕蒙城上听到司马懿身后杀声震天,金鼓声响动,知道丁奉他们已经得手,忙和徐盛、朱然带兵从寿春城中杀出。

    正见司马懿中军向后撤退,但还有两队兵马守住阵尾,小心防备。

    徐盛言道:“都督,司马懿有所防备,还是不要冲杀的好!”

    吕蒙笑道:“司马懿仓皇撤兵,还不忘命人看守后军,可见并非作假,若是其大军慌乱,反而可能是计,某倒不敢追他了,随我冲!”

    “都督之言有理,败敌就在眼下,先败这两军再说,”朱然立功心切,“让末将和徐将军先攻后军,都督稍后领中军鼓噪而进。”

    城里城外鼓声大作,徐盛和朱然从左右杀向曹兵。

    正在此时,忽然司马懿的中军齐刷刷站住,全军再次折返,守卫后军的两支兵马变作前锋,杀向了吴军。

    城门之下,吕蒙脸色微变,下意识觉得不妙,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忽然从左侧杀出一兵,正是陈泰,大叫道:“吕蒙小儿,尔等已经中计,现在不降,更待何时?”

    吕蒙大惊,忙叫城上鸣金收兵,另一侧朱灵也率兵杀到,吕蒙赶紧领兵守住城门,  却不想这两都曹兵只是佯攻,调转马头杀向了朱然和徐盛。

    “速速撤兵,退回城中!”吕蒙急得嘶声大喊,奈何声音都被鼓声和杀声淹没,中军又不敢离开城门,只能眼睁睁看着徐盛二人背腹受敌。

    司马懿中军回转,前后夹击,杀得朱然、徐盛措手不及,两人惊慌之中,阵型早已散乱,只在亲兵的拼死相救之下狼狈逃出,徐盛背后连中数箭,所幸没有射中要害。

    眼看吴军一面倒地被屠杀,吕蒙知道大势已去,守住阵脚,等到徐盛二人退回,马上退入城中,城上弓箭手早已严阵以待,防备魏军攻城。

    司马懿看吕蒙临危不乱,没有趁机攻城的机会,号令兵马退回本阵,此时许褚也派人来报信,斩杀吴兵无数,丁奉死于乱军当中,只有凌统率少量残兵冲出重围而去。

    魏军大获全胜斩杀吴军两千余人,士气大振,众将都向司马道贺,司马懿领兵退回彭城,设宴犒赏三军。

    当夜突然大雨倾盆,司马懿不由叹息,这样的天气,本想乘胜进攻,连日拿下寿春,只是天不作美,给了吕蒙部署防备的时间。

    “父亲因何长叹?”司马师见司马懿帐中还有灯光,便进来探视。

    司马懿摇头苦笑,半晌才道:“今日大胜吴军,正该全力攻城,此雨看来数日之内不会停止,给了吴军休整时机,那时候要想再取下寿春,只怕要费些心力了,莫非天意也?”

    “天意?”司马师双目微眯,阴鸷的目光望向帐外,沉声道,“孩儿也正是因为大雨,才来和父亲商量破城之事。”

    “哦?”司马懿一怔,转过身看着司马师,虽然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懂些谋略,但天时地利,非人力能改,能有什么办法?

    皱眉问道:“如此天气,出兵尚难,如何破城?”

    司马师阴森一笑,走向桌案前,手指指着地图一个位置,重重点了几下,灯光之下,他的侧脸显得更加森然。

    司马懿看向地图,猛然一惊,沉声道:“万万不可,如此做法,有违天和,寿春城中还有数万无辜百姓,于心何忍?”

    “寿春百姓算得了什么?”司马师转过头,嘴角噙着冷笑,挑眉说道,“父亲,若是寿春不能拿下,则扬州震动,父亲刚被起用便师出无功,有负圣上重托,只怕又会被有心人进谗。”

    司马懿脸色微变,深邃的眸子一直盯着地图上那个点,脸上却看不出喜怒,双眉簇成一团,整个人如同雕塑一般纹丝不动。

    司马师知道见他已经犹豫,冷笑道:“若等吕蒙做好部署,吴军大军冒雨赶至,日后攻城,必定艰难无比,那些伤亡,难道不是人命?”

    大帐中静寂无声,只听到外面唏哩哗啦的雨点敲打在帐篷上,犹如司马懿沉吟难决的心绪,司马师只是阴笑着站在一旁,似乎早已料定结果。

    “好,此事便交给你来布置,”半晌之后,司马懿才咬咬牙,长出一口气,“只是安丰港恐怕有人把守。”

    司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