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8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泰战死,魏军再无战心,加之曹泰先前就有交代,这些士兵又被刘封和汉军的士气所慑,顺势便放弃抵抗。

    张苞一马当先,率领突陈兵冲过护城河直入城中,此时典满才领禁军赶来,看到汉兵入城,就知大势已去,犹豫片刻还是放弃了抵抗。

    “哈哈,典将军不必如此!”

    张苞见典韦下马跪地,也赶忙翻身下马,上前将典满扶起来,他们先前几次交手,惺惺相惜,此时不做无谓反抗,让士兵免于流血拼杀,张苞对他好感倍增。

    典满起身,惭愧叹道:“请诸位将军稍等,我去宫中请陛下准备玉玺绶带,与众武前来请降。”

    “将军速去,稍后我大哥与陛下进城,就在宫外迎接吧!”

    张苞知道典满这是想保住曹家的最后一点颜面,如果被汉军强行杀进皇宫之内,那结局可就不同了,连宗庙祖祠都可能会被趁机破坏。

    典满领兵而去,张苞分兵接管城防,将投降的魏兵先收押到军营中,此时关索、张翼等将也带兵进城,到其余各门驻兵。

    邺城之内一片慌乱,但汉军进城之后并不骚扰百姓,家家紧闭门户,  在门缝窗口中偷看,街道上尽是奔走的士兵,不见厮杀,暂时放下心来。

    城头换上大汉旗帜,在秋阳下迎风招展,彰示着邺城又回归到大汉版图,也意味着魏国彻底灭亡。

    皇宫门外,曹芳在典满和曹肇的陪同下战战兢兢跪在白玉石铺就的车道上,这里曾是最庄严的地方,普通官员都不能靠近,如今却成了曹家子弟的投降之所。

    刘谌首次破城便遇到受降之事,满脸喜悦,在众将簇拥之下来到宫门前,看到与自己年纪相仿的曹芳带领武跪着,心中感慨不已,同样的年龄和身份,结局却是如此不同。

    不禁想起自己从成都到长安的经历,看了一眼身旁的刘封,忽然有些愧疚起来,自己还是太过任性了一些,竟用如此方式试探皇叔,反而让两人生出隔阂来,这几年若是没有刘封统筹全局,会不会有一天跪在地上的就是自己?

    其实若是自己执意想领兵,与皇叔商议,他也未尝不会同意,诸多选择,自己却选了最危险的一条,若是换了别人,此时恐怕都无法收场了。

    “陛下,魏帝请降,请受降吧!”

    就在刘谌暗自心惊的时候,魏嵩已经带人上前将曹芳的印玺等物收了过来。

    “哦,诸位请起!”

    刘谌回过神来,抬手示意曹芳及一众魏臣起身,命山涛和张翼安置这些官员,朱异清点皇宫之内的财物,作为魏国后期的都城,这里的人员、钱粮、物品安置都需要一段时间。

    邺城府衙内,刘谌亲自接待了云羽卫都统柳纯和南秦,河北之战,云羽卫的情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迫使司马昭提前动手,逼反夏侯霸和毌丘俭,这其中都有云羽卫推波助澜的作用。

    军中之事还是刘封来安排,命寇威巡逻全城,赵广、霍戈张榜安民,其余将领到军营中安排军士休整,筛编魏国投降的兵卒。

    攻下邺城,刘封的心头也没来由轻松起来,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虽说青州还有魏军,但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乱世早已结束,加上人心所向,他们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了。

    无论夏侯霸他们拥立何人,在这个时间段其实难以得到百姓的认可,夏侯霸和毌丘俭也只是为了对抗司马懿父子,未料弄巧成拙,骑虎难下,这个结局想必也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随着人马稳定下来之后,邺城当晚便恢复了热闹,竟奔走相告,互相庆贺,甚至还为汉军送来许多粮油作为慰劳。

    对于冀州百姓来说,他们早已对魏军失望至极,先是曹爽执政,台中三狗就闹得朝野上下乌烟瘴气,好不容易等到司马懿众望所归掌权,却引鲜卑军进入中原,不但放弃幽州,不顾百姓死活,还酿成屠戮兖州的惨剧,百姓对魏国上下已经失望透顶,引颈以盼汉军前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汉军来得早一日,百姓们便早一日放下心来,新朝便便意味着新政,种种政令都需要改变适应,百姓们要想安乐,就要早些稳定下来,这才是长久之计。

    邺城失守、曹芳率众投降的消息很快传遍冀州,第二日冀州刺史吕昭便从清河郡亲自赶来请降,其余各地郡县也都纷纷派人送来降书。

    军政交接,需要处理的事务极多,只是徐陵、沐风和山涛几人已经不够用,刘封请刘谌将卢毓、卫臻等魏国官员封官录用,这些都是忠良之后,值得信赖。

    随着各地书送到,冀州基本已经平定,唯独让刘封没想到的是,镇守平原的钟会却选择加入了夏侯霸之列,他原本欲夏侯霸不和独自去了平原,如今不肯来降反去新朝,看来此人贼心不死,还想兴风作浪。

    从历史上的表现来看,钟会才华横溢,年少自负,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时人比之为张良,但一直未曾有表现的机会,定然心中不安,此人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可不能让许多人为他白白送命。

    思索良久之后,刘封先找来其兄长钟毓,命他亲自写信劝钟会认清时事,或来投降,或劝降夏侯霸等,自有封赏,若是执迷不悟,后果自负。

    另外刘封马上叫南秦联络青州的云羽卫,暗中观察钟会的行踪,若是此人挑动夏侯霸用武反抗,便用离间计先除掉钟会,夏侯霸早对钟会有不满之意,如今他兄长及家人都在邺城投降,伪造几份家书并非难事。

    正和南秦商议青州之事的时候,沐风快步走进来,拿着一份书:“殿下,常山出事了!”

    刘封眉头一皱:“鲜卑军?”

    “正是!”

    沐风苦笑道,“这是常山郡守王雄的降书和求救书!”

 第1790章 冰释前嫌

    刘封将书信扔在桌子上,冷哼道:“这鲜卑拓跋部真以为他们得了幽州,便可与我有一战之力么?”

    沐风摇头叹道:“可怜那郡守王雄,从幽州刺史降为常山郡守,才要抗敌,又遭灭国之事,此番求援,想必也是百般无奈吧!”

    刘封双目微凛:“看来这王雄到还有几分血气,若是换了其他人,听闻邺城失陷,曹芳投降,恐怕也早逃走了,他还在留守阻挡胡人,倒也有爱民之心。”

    沐风也点头道:“此人深知大义,不为两国之战而致国土丧失,保护常山及冀州不失,方为大英雄也!”

    “不错,此等忠良之辈,比之那钟会之流,不知高处许多,怎能不救?”

    刘封知道王雄就是派遣韩龙刺杀轲比能的人,如今没有了韩龙,也没有轲比能这个大敌,但他还是遇到了鲜卑军,在承受灭国的压力之下,还能孤军镇守常山,成了魏国最后真正的勇士。

    沐风皱眉道:“救兵如救火,宜早不宜迟,然则如今邺城新得,冀州未稳定,阻挡鲜卑军,非智勇双全之人不可胜任,该派何人前去?”

    “我亲自去!”

    刘封缓缓站起身来,沉声道,“只除掉轲比能还不算根除大患,这拓跋鲜卑才是鲜卑军的精锐所在,其军中豪杰并出,人才极多,不可小觑。”

    沐风吃了一惊:“殿下若亲自去幽州,这冀州没有大将军威慑,只怕会有人趁机生乱。”

    刘封笑道:“若是往常,我倒有此忧虑,如今却不同,有陛下亲自坐镇邺城,还愁冀州人心不稳?

    走,快随我去见驾!”

    沐风欲言又止,只好跟着刘封去找见刘谌,虽说刘谌是天子,但在沐风看来,刘谌的威望还远不及刘封,如果刘封远走幽州,青州还有十几万魏兵,冀州那些不安分的人只恐又要暗中捣乱了。

    刘谌这两日在邺城也忙得不可开交,虽然他不用参与做事,但诸多决策还是落到他身上,才知道在前军的烦乱,刘封这许多年来将所有的路都铺好,何其不易。

    正和徐陵几人商议那些魏国君臣的官爵之事,听刘封和沐风来见,赶忙召进来,拉着刘封就要参与商议。

    刘封现在哪里顾得上这些小事,拦住了刘谌言道:“陛下,鲜卑军侵占幽州,失土尚未全取,今又伺机攻入冀州,常山告急,派人来求援,救兵如救火,臣欲亲自去一趟幽州。”

    “啊?”

    刘谌吃了一惊,“皇叔亲自去幽州?

    那这冀州”刘封笑道:“如今有陛下在冀州,又有诸位武辅佐,稳定冀州料想不难。”

    刘谌哪想到才上前线就要独自做事,顿时有些手足无措,犹豫道:“可青州还有十余万魏兵不曾扫平,正该趁胜进兵,若皇叔不在,只恐有损士气。”

    “陛下此言差矣!”

    刘封言道,“御驾亲征,三军士气鼎盛,臣让继业、安国和子琼几人都留在冀州,有他们几位辅佐陛下,定能大获成功,更何况徐州还有姜维和陆抗,此二人皆为大将之材,青州兵不足为虑。”

    刘谌皱皱眉,还是有些不自信,毕竟朝堂之上,诸事他还要与费祎、董允等商议决策,这才来军中,本想跟着刘封混混经验,未料才拿下邺城就要分开,顿时觉得心中没有了底气,此时才觉得刘封不可或缺,自己心中对刘封的那一点抵触是何等幼稚和危险。

    徐陵在一旁思索片刻,点头道:“今中原已定,冀州也各郡来降,青州兵马不过无根漂萍,若大军齐出,破之如秋风扫叶,旦夕之间可叫其土崩瓦解,只是为了不想多造成伤亡才与之周旋至今,只愿夏侯霸他们能够认清形势,早日归顺。

    倒是那幽州鲜卑实为大患,胡人未经教化,向来残暴,占我疆土,残害百姓,幽州百姓流离失所,苦盼救兵,不得不早除,进冀州未稳,夏侯霸虎视眈眈,不可调大军剿贼,唯有遣大将领精兵破之,非大将军不能胜任。”

    刘谌倒也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听刘封将张苞几人都留下,心中也稍稍安定,点头道:“如此又要劳皇叔远征了。”

    刘封笑道:“臣这一生,只愿山河无恙,百姓安乐,扬我大汉之威,叫外族不敢觊觎,此为国家之事,谈何辛劳?”

    刘谌拉住刘封的手臂,忽然叹了口气,正色道:“皇叔此去,但愿早奏凯歌!这九州山河都有皇叔足迹,朕自当铭记在心,若有轻佻之处,还望皇叔莫怪。”

    刘封心中一动,轻拍刘谌的手臂,柔声安慰道:“臣自幼蒙父皇器重收为义子,便是天大的恩德,后又受二叔和丞相续命之恩,此等恩情虽粉身碎骨难以回报,若能还我河山,振兴汉室,九泉之下也好向他们交代,今陛下长成,有雄心大志,臣等欣喜万分,何来责怪之意?”

    徐陵等人在一旁也都听得眉开眼笑,没想到叔侄二人的隔阂这么快就解开了,原先他们还担心从此二人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对汉室不利,现在看来,刘谌还真是一位明主,汉室中兴有望了。

    刘谌的眼神变得愈发清澈,回头对徐陵等人笑道:“匡扶汉室,都有诸位功劳,待冀州平定,吾等就在邺城等候皇叔凯旋归来,一同再回长安庆功。”

    徐陵等人跪倒在地:“臣等遵命,愿汉室早日振兴,传承千秋万代。”

    “诸位快快请起!”

    刘谌亲自扶着徐陵和山涛起身,又向刘封言道,“皇叔,不如我们打个赌:朕与诸位将军收复青州,以攻心为上,皇叔去平定幽州,以剿灭为主,看谁能先完成任务。”

    “好,一言为定!”

    刘封点点头,转眼看到桌上的一壶酒,笑道,“输了要喝这三壶酒!”

    “好!”

    刘谌拍手大笑,他知道刘封向来很少饮酒,多都是喝茶,大家从未见过他醉过,这三壶酒下去,定叫他醉态迷离。

    “唉呀,坏了!”

    就在此时,忽然徐陵拍着手一声大叫。

    连刘封被他吓了一跳,忙问道:“何事?”

    徐陵忽然嘴角泛起一抹诡笑:“刚才打赌,倒叫臣想起一事,臣先前和姜伯约也有个赌约,嘿嘿!”

 第1791章 鲜卑之患

    常山告急,刘封连当夜铜雀台的庆功宴都来不及参加,连夜整备,挑选两万精锐赶奔常山。

    汉魏交战经达数年之久,即便是富庶的冀州也基本被消耗一空,征讨幽州又要耗费许多钱粮,不适合调集大军,只能以精兵为主,刘封只带了寇威一员大将,周处和鸯随军。

    张苞、关索等大将都留在冀州,一来是刘谌初次带兵经验不足,需要张苞等人辅佐,二来也是冀州需要留大军震慑,夏侯霸和毌丘俭还有近二十万兵马,没有张苞等人的威慑,非但劝降不成,还可能让他趁虚而入。

    此时王濬率领的十万水军已经进入南皮,刘封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