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8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辛敞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赶忙上前言道:“将军,大军失败,朝歌定然不保,留在此处已无用,还是早回邺城再做打算吧!”

    司马昭仿佛一下子被抽干了气力,跌坐在石头之上,失神落魄地低语道:“老天待我父子何薄?

    老天待我父子何薄”“将军,快退兵吧!”

    辛敞情急之下一把将司马昭拉起来,大声道,“若被汉军得知消息,派兵来堵住谷口,吾等将被困死山中。”

    司马昭一惊,才点头道:“走,快走!”

    也不管辛敞如何退兵,竟自跌跌撞撞往山下跑去,亲兵急忙跟上保护。

    辛敞此时已然心如死灰,没有了司马懿,加之精锐尽失,魏国大势已去,望着深邃的天空长叹一声,叫士兵传令三军退往荡阴。

    虽不知刚才传令兵所说的天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司马伷连同那辆马车化为齑粉,实在难以想象,如此看来,恐怕王韬也难逃此劫。

    想到此处,辛敞不由暗道侥幸,幸好自己先一步离开了大军,若是还留在军中,必定也在马车上陪同司马伷,岂不是也要尸骨无存了?

    一阵山风吹来,辛敞打了个寒噤,赶忙拉近了衣领,收拢衣袖往山下赶去,此时再想起大姊辛宪英之言,方知其聪颖过人,只可惜悔之已晚,此次出征追随司马懿父子三人左右,人人早将他划归司马一党。

    司马懿父子与刘封结怨早深,先是屡派刺客刺杀刘封,狐狼卫之事震惊天下,后来刘封的护卫专柯也在路途中劫杀司马懿,虽说都未能成功,但双方已经势如水火,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将来刘封杀进邺城秋后算账,司马一党必将遭到清洗,这可是招惹了天大的祸端。

    辛敞走着走着,也觉得脚步沉重起来,山风愈紧,后背上不时泛起阵阵寒意。

 第1777章 不忘初心

    司马昭与辛敞带兵连夜退往荡阴,沿途之上遇到零散逃兵,叫来询问,都说是中军被天雷所击,黑云滚滚,甚至还有几人说从云中看到了雷神,描绘得有声有色。

    父亲兄弟遭到天打雷劈,这可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才会遭到的惩罚,司马昭闻讯大怒,痛斥散播谣言之人,沿途之上又连杀数十名逃兵。

    辛敞怕乱了军心,赶忙劝止司马昭,请他随军前行,将逃兵收拢在后方,问了几波人之后,自己心中也疑惑不定。

    青天白日突遭雷击,难道真是因为逆天而为所致?

    若真是上天有灵,那十常侍、董卓之流怎不见被天雷劈死?

    司马懿父子虽然犯下诸多大错,但终究也是为了大魏江山,曹操、曹丕更为篡位之主,不也安然无恙?

    “呸呸呸”想到此处辛敞心中一惊,赶忙连吐几口唾沫,引来周围亲兵疑惑的目光。

    诅咒先皇可是大不敬,辛敞仰头向天,月明星稀,夜空深邃,苍天究竟为何物?

    在马上一时间心思如潮,还是猜不透他离开牧野之后中军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竟让全军投敌,简直是千古奇闻。

    魏军在月色下行进,不觉之间牧野之战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军,顿时人人心慌起来,连辛敞都惊疑不定,更不要说那些普通兵卒了。

    鹿肠山距离荡阴将近百里,担心被汉军追来,魏军撤退速度极快,五六个时辰的路程四个多时辰便赶到,辛敞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亲自到城下叫门。

    半晌不见守军回应,辛敞大怒,将士们在山中埋伏餐风露宿,这一夜奔波又十分疲累,守军留在城中竟还如此懈怠,真是岂有此理。

    就在他命人喝令荡阴太守来见的时候,终于看到城头上火光亮起,正要开口却猛然怔住,长大的嘴巴足以将头顶的半轮明月吞下。

    城楼上一将探头出来大笑道:“哈哈哈,尔等丧家之犬,可认得这旗号否?”

    辛敞张口结舌:“这怎会有汉军旗号?”

    亲兵脸色大变,指着右边的一杆旗号低声道:“军师,那飞豹旗,乃是无当飞军。”

    “无当飞军?”

    辛敞在马上晃了晃,差点一头栽下马背,这无当飞军果然神出鬼没,竟不知何时占了荡阴,断了后路。

    “快,快走!”

    反应过来之后,辛敞赶忙调转马头招呼士兵绕道向北。

    魏军一阵骚乱,纷纷远离城池向北退走,司马昭在后军闻听荡阴被汉军占领,也吃了一惊,急忙传令人马退向羑里城。

    看着魏军仓惶退走,城楼上一人叹道:“幸好我们早来一步,若是魏军退得早,岂不是错失良机?”

    另一人笑道:“老沙你不懂,这叫天意,如今大汉中兴在即,一切顺应天道,自然天助吾等。”

    “嘿嘿,还是李将军会说话!”

    那人摸着斗大的毛茸茸脑袋笑道,“反正不管怎么样,当年被族人驱逐,是大将军收留俺们,只要能吃饱喝足,又有仗打,俺们就知足了。”

    那人大笑道:“不止要有仗打,更要打胜仗才行。”

    二人相视大笑,他们正是无当飞军的首领沙摩柯和李钰,在云台山伏击了魏军奇兵之后,他们又原路折返,三日前带领投降的魏军诈开林虑县城门,占领林虑之后马不停蹄赶来荡阴,就是想截断魏军退路。

    昨夜三更才拿下城池,还未来得及休整,魏军便随后赶至城下,到让李钰二人吃了一惊,但看到城下魏兵阵型散乱,士气低迷,李钰干脆亮明身份,将他们惊走。

    沙摩柯看向远处,惋惜道:“可惜我们现在只有两千多兵马,无力追敌了。”

    李钰安慰他道:“魏军仓皇退走,吾料朝歌已被大将军攻占,前方获胜,你我不久便可见到大将军了。”

    “唉呀,一别竟是三四年,这时间过得太快了!”

    饶是以沙摩柯粗豪的性格,说起离别之情,还是感慨不已。

    李钰抬头仰望星空,喃喃道:“待冀州平定,也该去西征了吧?”

    沙摩柯看向李钰,却没有说话,他二人并肩作战数年,两人成了生死之交,自然对李钰的愿望一清二楚。

    李钰是名将李陵之后,却出身在西域,因为种种原因李陵饱受争议,此番他来中原建功立业,振兴汉室,就是想为先祖正名,重新振兴李氏一族。

    这个愿望漫长而遥远,如果换了别人,李钰或许不抱希望,但麒麟王治武功千古少有,短短十余年时间便扫平魏、吴两国,即将平定天下,振兴汉室,与中兴之主光武大帝何其相似?

    而此时刘封正值壮年,又早早部署西域战事,西域都护府已经成立近十年,又有名将郭淮治军,一年前征服鄯善,西征的苗头已现,让李钰对此充满了希望。

    原本以为需要等到儿孙辈才能完成的大业,却能够亲手去完成,怎能不让李钰翘首以盼?

    沉默许久,沙摩柯摸了摸挂在脖子里的一长串白色珠子,低声道笑道:“等平定河北之后,俺也该带着兄弟们回家了,十几年过去,老的老,伤的伤,能让兄弟们风风火火还乡,俺这个族长才算合格。”

    这些珠子都是无当飞军死去之后用天灵盖的脑骨磨成的,在五溪一带的夷族中,他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都会从百会穴升天,天灵盖承载着一个人的英灵魂魄,五溪夷人死后会在悬崖上挖凿山洞,等尸体在洞中风干之后将天灵盖取回族中放入祭坛供后世子孙祭拜。

    如今出征在外,沙摩柯和他的族人无法及时保护同伴的尸体,也不好带着许多天灵盖,便将其头骨取下正中部位磨成珠子大小做成头骨项链,以示与死去的族人并肩作战,同时也可将他们的灵魂带回族中。

    李钰转头看向沙摩柯,心中竟涌现一股离别之情,忽然眼睛有些湿润,许多事明知要发生,许多人明知要分离,却还是无力阻止,只能抿嘴一笑,狠狠一拳砸在沙摩柯的胸口上。

 第1778章 幽禁之城

    魏军连夜撤退,未料荡阴被汉军占去,不敢停歇又退往羑里城,天明时分来至荡水岸边。

    河上仅有三座石桥和一些独木桥,魏军不敢停歇,丢盔弃甲涉水而过,一夜奔走饥渴交加,有些人捧些河水勉强充饥。

    司马昭和辛敞过河之后等待士兵集结,催促他们赶紧过河,再有一个多时辰便可赶到羑里城,城池虽然不大,但足够屯兵休息。

    东方渐渐泛红,霞光透出云层,照在东山之上,荡水早已浑浊,河面上漂浮着残甲破衣服,顺水向东流去。

    “将军,快看!”

    就在此时,在河边巡视的骑兵惶急指着远处大喝。

    司马昭扭头看去,只见东方河岸便正有一队骑兵疾驰而来,旌旗在朝霞的映照下高高扬起,显得威风凛凛。

    司马昭浑身一怔,扯动丝缰打马便走,大喝道:“不好,走,快走!”

    辛敞也脸色大变,招呼士兵赶紧撤退,早有消息传来,汉军已经奇袭黎阳内黄,荡水向东流入黄泽,这队人马沿着荡水杀来,极有可能就是内黄的汉军。

    岸上的士兵听到将令,也看到东面远远而来的兵马,纷纷再也不顾上河内的同伴,撒腿就往北面逃走,此时许多人的兵器铠甲都扔在对岸,若被骑兵追上,只有引颈待戮的份了。

    河内的魏军一片哗然,呼应无果,顿时乱成一片,有些想尽快上岸逃走,有些转身往南岸躲避,在水中挤作一团,落入水中淹死无数。

    轰隆隆不都是骑兵便携裹着漫天的烟尘狂奔而至,此时岸边的魏军早已逃走,只剩下河中和逃到南岸的士兵,看到来的果然是汉军,吓得面无人色,上岸的四散逃走,河中的纷纷举手高呼投降。

    带兵赶来的正是寇威,自从取了黎阳和内黄之后,便派兵时刻打探牧野和朝歌的军情,昨夜听说牧野大胜,寇威便知该到出兵之时。

    挑选三千精兵五更时分从内黄出发直扑荡阴,按照行程来算,正好可借荡水截断魏兵归路,配合前方追兵将其全部消灭。

    看到在河中挣扎的魏军,寇威抬眼扫向远处奔逃的魏军,对薛河吩咐道:“薛将军再次看押俘虏,某去去就来!”

    薛河知道寇威不甘白跑一趟,叫他放心去追敌,带了五百兵在岸边招呼着河内的魏兵上岸投降。

    寇威提刀催马,领骑兵直追前方狼狈逃窜的魏军,沉重的马蹄声如同催命战鼓一般,先追上最后湿了衣服的魏兵。

    留在后方的魏军大多都是丢了兵器铠甲的,全身都被河水浸透,行走缓慢,看到骑兵追来,根本无力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四散奔逃。

    寇威一口气直追出五六里地,杀了数百魏军,见前方山林极多,地势复杂才停了下来,折返的路上又收了数百降兵,在荡水岸边倒是缴获军器辎重无数,也算不虚此行了。

    司马昭狼狈退回羑里城,急令守军严防死守,派人向邺城告急,同时向清河调兵,不到半月时间亲人尽是,再加上连战连败,倍受打击,竟有些精神恍惚。

    辛敞这一段时间可谓心惊肉跳,此时虽退入羑里城,兀自觉得不安,忍不住劝道:“将军,这羑里城乃是王幽禁之地,实为不详之处,还是早些回邺城吧!”

    司马昭心力交瘁,哪里还有力气赶路,闻言大怒道:“事到如今,连你也以为本将要做阶下之囚么?

    乱吾军心,该杀!”

    几名亲兵赶忙拦住司马昭,此时人心惶惶,一路上司马昭杀了近百人,军中早已怨气冲天,如果再杀了辛敞,恐怕真要引起哗变了。

    辛敞见司马昭不肯再走,只好默然退出府院,朝阳依旧升起,阳光明媚,墙角的几丛秋菊开得正艳,落在上面的蝴蝶却显得无精打采,尽可能地享受着生命最后的光彩。

    大街上巡逻的士兵也都士气低落,羑里城只有一千守兵,大多都是预备役,见大军败回,无不震惊,又听了牧野之战的谣言,更闹得满城风雨。

    虽然身心疲惫,但辛敞却毫无睡意,漫无目的地在城中低头走着,想起当日决意追随司马懿来出征,还妄想夺回失地建功立业,未料今日却一败涂地,与司马家还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羑里城并不大,只有一条主街,不多久便走到了北门,辛敞背着手看着守在城楼上如临大敌的士兵,心中暗自叹息。

    默立许久,朝阳将他的影子拉得极长,正好落在城门道中,辛敞忽然心中一动,对城门守将言道:“开城!”

    守将一怔:“啊?

    新参军?”

    “打开城门!”

    辛敞眼神一愣,迈步走向城门甬道,对身旁的亲信吩咐道,“速去牵马来。”

    亲信不明所以,但还是跑回后营去牵马,守军更不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