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8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柏惠云吓得花容失色,张开双手想要保护已经来不及了,尖叫一声愣在了那里。

    “呃”柏城父子三人也呆住了。

    书房里瞬间安静下来,满地的玉璧碎块还散发着耀目的彩光,破碎处光波流转,果然是上等好玉。

    “作孽,作孽啊!”

    半晌之后,柏城声音颤抖着,用手不断拍打着沙发,欲哭无泪。

    这样的玉石别说做成玉璧,就是指头大小的吊坠也价值不菲,更不要说这是两块一模一样的玉璧,现在一块彻底碎裂,一块撞出数道触目惊心的裂痕,搭上整个柏氏也不够赔偿的。

    柏登云和柏啸云呆若木鸡,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以往几次司马家派人来送礼,都是原封不动地退回去,这下可好,如此贵重的礼物给砸了。

    “主人,这这该怎么办?”

    管家颤颤巍巍地蹲下来,捡着地上的碎玉,司马懿父子现在被天下人唾骂,名声都臭大街了,如果答应和这门亲事,柏家人以后别想抬头做人了。

    其实在三年前,若前来求亲的司马懿之子,柏惠云也不是不会考虑,司马氏也是河内望族,但偏偏是司马懿要纳妾,柏惠云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柏城最疼爱小女,也只好由着她婉言拒绝,这两年司马懿父子成了过街老鼠,此事就更不用提了。

    但现在打碎了如此贵重的礼物,该如何向来人交代?

 第1744章 巾帼之志

    “罢了,此事由为父处理,你们都回去练功吧!”

    良久之后,柏城一声轻叹,看着管家将那些碎玉收拾起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

    柏登云急道:“父亲,这玉璧看起来非同寻常,恐怕”柏城摆摆手:“你们都回去,我自有办法。”

    柏登云和柏啸云相视一眼,低着头退出了书房,见柏惠云咬着嘴唇站立不动,暗示了好几次,却无动于衷,柏登云只好又回来拉她。

    柏惠云眼眶微微发红,却道:“大哥,你们先回去,我有话要和父亲说。”

    “三妹”柏登云还要再劝,柏惠云打断他对管家也说道:“刘管家,你也先出去吧!”

    柏城看了一眼委屈的小女,点头道:“你们都退下吧!”

    “是!”

    管家将碎玉小心放在布包里,和柏登云一起退出书房,将房门也轻轻带上。

    柏城爱怜地看了一眼女儿,并无半分责怪之色,柔声道:“惠儿,此事并不怪你”“父亲,你不必说了!”

    柏惠云忽然抬起头来,目光带着决然之色,轻咬着下唇,“我同意这门亲事。”

    “什么?”

    柏城一怔,“你说什么?”

    柏惠云的目光渐渐坚定:“女儿已经决定,要去司马家。”

    “惠儿,你疯了不成?”

    柏城大惊,猛然站起身来,盯着柏惠云,银色的须发颤抖着,痛心疾首指着桌上的碎玉,“不过区区两块玉璧,为父自会赔偿于他,司马懿老贼休得痴心妄想”“父亲”柏惠云打断了柏城,忽然跪倒在地,“女儿这一次去,非为出嫁,是要为天下人除害。”

    “惠云?”

    柏城大吃一惊,踉跄退了半步,又上前扶着柏惠云站起来,眼中泪光隐现,“惠云呐,司马父子作恶多端,自会遭到报应,何须你冒险去送死?”

    “这两月来,有多少人为刺杀司马懿送命?”

    柏惠云平静地看着柏城,“老贼一日不除,便要有无数人因他送命,诸位英雄都能做到,孩儿为什么不能去做?

    如果能趁此机会为天下除害,女儿死而无憾!况且为民除害,伸张正义,这不也是我柏氏祖训么?”

    “惠云,你,你,你”柏城后退两步,颓然坐在沙发中,这次外出历练,他便发觉三兄妹中柏惠云的变化最大,没想到她竟会生出此等英雄气概来。

    “不,为父不能答应,不能”柏城低着头念叨着,不断摇头,“你若有个三长两短,叫我九泉之下如何去见你母亲?”

    柏惠云反而温柔一笑,走过去扶着柏城的肩膀说道:“父亲,太史公说过:死有轻如鸿毛,也有重于泰山,女儿为民除害,为死去的兖州乡亲报仇,有何不可?”

    柏城只是低头不语,柏惠云又劝道:“父亲,古有妇好、聂荌名留青史,女儿不敢与她们想必,但也时常记着父亲的教导:行侠仗义,为民除害,不能输给男儿汉!女儿自幼习武至今,若还是整日在家练功,和那些只会女红、相夫教子的女子又有什么区别?”

    柏城终于抬起头来,老泪纵横打湿了白须,疼惜地看着唯一的女子,她的容貌和此时的气度与其母简直一模一样,英气勃发,杀伐果断。

    半晌之后才问道:“惠云,你,你真的不怕死?”

    “女儿已经死过一回,现在不怕了,”柏惠云嫣然一笑,眼中流露出怀念之色,响起在蔚县的那一番经历,还有封剑几人的影子,笑道,“再说了,女儿此去必能接近司马懿,万一成功得手,说不定就能全身而退呢!”

    “唉”柏城一声长叹,紧紧抓着柏惠云的手,生怕她就此消失了一般。

    却听柏惠云又道:“不过女儿回来之后,还有一个请求。”

    “说,你说,”柏城似乎一下子又老了几岁,声音颤抖着,“只要为父能做到,一定答应你。”

    柏惠云眼中闪着光彩,认真说道:“回来之后,女儿要去入伍当兵。”

    “入伍?”

    柏城又一怔,旋即摇头苦笑道,“当兵打仗,那是男儿之事,就算你有此想法,恐怕人家也不肯收你啊!”

    “父亲难道不知大汉巾帼军吗?”

    柏惠云靠在老父亲的臂膀上,缓缓说道,“那巾帼军可厉害了,你不知道她们骑马冲锋的时候有多威风,杀得那写鲜卑狗贼抱头鼠窜,自从在陈留见过巾帼军后,女儿才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柏城身躯一僵:“所以你回家之后改练枪法了。”

    “嗯!”

    柏惠云轻声答应着,又抬起头来嘟着嘴说道,“但女儿可不想当普通的兵卒,等练好了枪法,女儿就去军营比武,凭我的本事,怎么也要当一个女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冲锋陷阵,那才威风呢!”

    柏城低头看着女儿倔强而又傲娇的面庞,心中生出无尽的宠爱,但想到她要做的事情,却又鼻头一酸,只觉得五脏六腑要被撕裂一般。

    暗自吸了一口气,强忍着难过,柏城用手点着柏惠云的额头,傲然一笑:“我的女儿,自然是飒爽英姿的女将军。

    好,等你归来,为父亲自陪你去大汉军营。”

    “好,一言为定!”

    柏惠云乖巧地靠在他的臂弯里,用力地往里挤着。

    “一言为定!”

    柏城紧紧搂着女儿,摩挲着她的秀发,望着案几上的碎玉,缓缓闭上眼睛,两行热泪滚滚而下。

    柏登云和柏啸云不知道他们父女在屋里商量什么,在院门口等了半个时辰才见柏惠云轻快地走了出来,虽然眼眶发红,泪痕犹在,但脸上却带着笑容。

    柏登云一怔:“怎么?

    想到办法了?”

    “嗯,解决了。”

    柏惠云点点头,背着手蹦蹦跳跳地走了。

    柏啸云凑过来问道:“什么办法?”

    “我怎么知道?”

    柏登云回头瞪了兄弟一眼,看着消失在走廊上的柏惠云身影,“走,去问问爹。”

    看柏惠云一脸轻松,兄弟二人心中也放松不少,却还是忍不住好奇,又去书房找柏城询问。

 第1745章 前后夹击

    魏军攻下修武,进取获嘉,河内一片震动,连洛阳百姓都有了惶恐之意,他们没想到刘封会兵败,更不想让魏军卷土重来。

    虽说汉军经营司隶境内不过数年时间,尚有许多曹魏党羽,乃至境内许多人还在魏国为官,但司马懿此时不得人心,彻底让天下人失望,连河北百姓都怨声载道,更不要说其他地方了。

    汉军退至沁水一带重新安札营盘,八万大军连营数里,将沁水东岸牢牢护住,这里地势开阔,水源充沛,是河内最重要的粮食产地,汉军占住此处,显然是要抢割秋粮再与魏军一战。

    探马将消息送到修武,辛敞和张韬这几日忙得焦头烂额,除了重要的调兵等决断之外,司马懿让他们二人全权处理,身在其位方知三军统帅的不易。

    身为主将,难得并非事务繁多,而是抉择,任何一项命令的决策都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辛敞虽能献策,却不能决断,与司马懿的明断果决比起来,有如萤虫比于皓月,羞于示人。

    这几日整备兵马,徐质吃亏之后也不再提进兵之事,如今汉军守住河内要地,是否继续进攻,辛敞不敢做主,又去找司马伷报信。

    半个时辰之后却是司马伷亲自来到府衙,辛敞急忙迎进来,坐定之后问道:“少将军,大都督有何指示?”

    司马伷冷然笑道:“汉军粮断,占住沁阳,欲据水收粮也!都督料其军中粮少,必定克扣兵卒粮饷饭食,不出旬月便士气低迷,军心涣散,敌若溺水之人扶木待救,垂手可败。”

    辛敞眉头暗皱,汉军虽然退走,但毕竟兵力未损,就算粮草不够,强行从河东等地抽调也能再坚持一个多月,继续等下去反而对魏军不利。

    虽不满司马伷之言,但他不知这是司马伷自己说,还是司马懿授意,倒也不敢反驳,转而言道:“鼹鼠虽小,若被人执尾,尚能反噬,况汉军势大,精锐甚多,若不趁弱败之,待其军粮筹到,悔之无及矣!”

    司马伷扫了一眼辛敞,忽然大笑道:“军师之言果真精妙,与都督不谋而合。”

    辛敞一怔,赶忙问道:“不知都督有何妙计败敌。”

    司马伷清了清嗓子,傲然言道:“汉军屯兵沁阳,这一切早在都督预料之中矣!军师只顾前方兵马,却忘了我们还有一支奇兵在汉军之后。”

    辛敞知道司马伷说的是州泰,不由吃了一惊:“州将军虽烧了汉军粮草,但毕竟兵少,深入敌后独木难支,刘封必会派兵去怀县救援,焉能久留城中?”

    司马伷笑道:“州将军早已不在共县了,这便是取胜之道。”

    辛敞这才明白司马懿早就派州泰去了别处,想来必会对汉军造成重创,赶忙问道:“请少将军示下。”

    司马伷言道:“事关重大,徐质有勇无谋,还需军师亲自前往获嘉调度人马,吾先将都督计策告知。”

    “都督委用,自当效命!”

    辛敞心中感激司马懿对他的信任,赶忙找来纸笔记录,以防有所遗漏。

    ******徐质兵败退回获嘉,探得汉军就在沁阳驻扎,想要趁势进攻怕遇到张苞等将,留守获嘉却又不甘心,整日烦闷不已。

    等了两日士兵忽报辛敞来到前阵,还有张静带来两万兵马,不禁大喜,知道必是有了计谋,赶忙到府外来迎:“军师亲到军前,必有指教。”

    辛敞笑道:“非吾有计,乃是大都督运筹帷幄,早有计划,几位将军立功之日不远矣。”

    徐质几人相视一笑,他们对司马辛敞的计谋还是十分认可的,这一次能够逼退汉军,就是派州泰奇袭后方才得以成功,若能再败汉军一次,就能将河内纳入掌中。

    众人来到府衙之中,辛敞满面红光,坐定之后言道:“汉军于沁阳扎营,早在大都督预料之中,今有妙计前后夹击,叫其应接不暇,非但河内可得,还将取回河东,叫并州人马无所归矣!”

    徐质激动起身:“大都督真有如此精妙之计?”

    “正是!”

    辛敞缓缓点头,正色道:“吾此番奉都督将令前来调度人马,诸位将军务必照计而行,不得有半点疏漏,若是出了差池,当以军法论处,到时候休怪吾不讲人情。”

    徐质等人起身答道:“遵命!”

    辛敞即刻将徐质、周旨叫上前,对二将吩咐道:“今刘封派兵占据沁阳,意在保护两岸粮食,以待秋收割粮。

    然其军卒又要防备吾获嘉人马,只能抚纳周围百姓协助收粮,都督料定汉军中营实则空虚,可趁虚攻打。”

    徐质本以为司马懿有妙计,听说只是去偷营,顿时颇为失望,皱眉道:“汉军善于接应,向来防备甚严,虽说中军兵少,但营门必有重兵把守,既知其防备我获嘉兵马,只恐难以得手。”

    辛敞看出徐质心思,笑道:“若大都督计谋仅此而已,如何能与刘封交手?

    诸位莫非忘了州将军不成?

    此计关键还要应在他身上。”

    徐质等人一惊,猛然明白过来:“莫非州将军就在汉军之后?”

    “不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