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8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

    轲比能心中一沉,想到刘封的计策,恐怕早已从别处调兵来趁虚攻打陈留的士兵了,自己当真是一无所有了。

    肩上的力量越来越大,轲比能轻微的颤抖着,额头处地,细草扎着他的脸面,一阵阵刺痛传来,感觉刘封这一脚用力踩下来,恐怕脖子要折断了,情急之下轲比能忽然大喝道:“大将军,我还有宝物献上!”

 第1719章 藏宝图

    听到轲比能还有宝物,刘封脚下一轻,又坐了下来,静听下。

    轲比能脸贴在草地之上,好一阵才勉强起身,脸上被草芥戳破了好几处,却不能擦拭,强忍着痛痒,看看左右言道:“大将军,这是机密之事,不可让太多人知道。”

    刘封将站在后面的凌寒几人叫来,让他们和那些女兵退到百步之外警戒,不准任何人靠近。

    轲比能故作谦卑之态,垂首称臣道:“外臣有一份藏宝图,这是当年鲜卑族崛起鲜卑山,统一塞北大漠之后搜集的所有宝物,当年进入雁门关之后不便携带,便将这些宝物埋在了关外。”

    “哦?

    果真有藏宝图?”

    刘封眼睛一亮,没想到这几日闹得纷纷扬扬的藏宝图竟然并非空穴来风。

    “有,当然有!”

    轲比能见刘封动心,不由大喜,连忙说道,“那些宝物是集匈奴、鲜卑两族所有,金银珠宝无数,翡翠玉石数不胜数!还有北方极寒之地的冰魂珠,炎炎夏日放在屋里也会结霜,西域各地的奇珍异宝,有许多连外臣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大将军,外臣相信,那些宝物绝不比大汉皇宫所藏的少”轲比能极力描述着藏宝图的珍贵,似乎觉得不妥,又说道,“其价值至少超过当今的魏国国库。”

    “唔”刘封略作沉吟,问道,“那藏宝之处你可还记得?”

    “当然记得!”

    轲比能点头道,“藏宝之处早已深深刻在外臣的心中,但那地方在一片沙漠之中,地形每日都有不同变化,没有地图指引,还是很难找到。”

    刘封冷笑道:“既然这宝库富可敌国,想必也占了不少地方,光是挖掘密室就要耗费无数人力,此事有成百上千人知道,汝在中原盘桓已有数年之久,只怕早已被人挖掘一空了吧。”

    “不可能,此事除了本王外臣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轲比能忽然激动起来,大声道,“挖掘宝库的都是抓来的匈奴人,将宝物都搬运完成之后,我将出口封死,那些人早已全部死在密室之中了。”

    “原来如此,那监视匈奴人,想必也派了不少兵力吧!”

    刘封眉头微皱,却不动声色,匈奴和鲜卑同样残暴,当年匈奴战败,便面临灭族之患,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如今能成规模的大概只剩西河郡的哈彦骨这一支了。

    轲比能自然明白刘封的意思,眼中闪过狠厉之色:“那些士兵在走出沙漠的时候全都死在路上了。”

    刘封俯视着跪在地上的轲比能:“你确定那些人全都死了?”

    “当然,每一个人外臣都亲自查验过,还特意割断了喉管。”

    轲比能说得十分肯定,显然对这份宝藏他也看得极重,而且十分谨慎,必然做得滴水不漏。

    刘封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自己和鲜卑军打了多年交道,甚至有细作暗探在其军中,竟不知藏宝图一事,远在江东的西门长卿是如何知道的?

    再问道:“你确定每一名士兵都是亲自查验过的?”

    “大将军,这是何意?”

    轲比能不知刘封为何逼问此事,疑惑道:“当时在下带领一千人前去,杀死他们之后一一清点过,没有任何遗漏。”

    刘封言道:“几日前蔚县众豪杰冲击你中军大营,你可知为何有诸多高手前去?”

    轲比能一怔,摇了摇头,想要说自己悬赏太高,那些人是冲着自己人头来的,又觉得此时自抬升价会惹刘封不快,话到嘴边又忍住了。

    “他们都是为这藏宝图而来!”

    “什么?”

    轲比能大惊,错愕道,“他们,他们怎会知道?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莫非只是巧合不成?”

    见轲比能说得如此肯定,刘封眉头轻皱,如果西门长卿并不知道藏宝图,只是随口放出的谣言,他借此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意图何在?

    轲比能见刘封还在犹豫,趁势说道:“大将军,外臣愿将藏宝图献上,鲜卑族以后归顺大汉,还请大将军转奏陛下,等杀了司马懿那老贼之后,外臣愿亲自到长安献上降书。”

    刘封伸手道:“先把藏宝图拿出来。”

    “这”轲比能言道,“藏宝图并不在我身上,而是放在了一个极其隐蔽之处,没有外臣的信物,任谁也拿不到。”

    “嘿嘿,轲比能,事到如今,你还敢在次花言巧语?”

    刘封闻言一阵冷笑,沉声道,“莫非那信物便是你项上人头不成?”

    “不不不,大将军饶命!”

    轲比能见刘封起了杀心,赶忙伸长脖子,摇晃着身躯努力想将一块吊坠拿出来,“这里有信物,拿着这枚狼牙到雁门关外的放鹰台,就能拿到藏宝图。”

    刘封招呼凌寒过来,将轲比能的吊坠取下,果然是一枚磨得溜光的狼牙,牙根处微微发黄,上面刻着两排精致的符,大概就是暗号之类的。

    轲比能解释道:“这枚狼牙既是信物,也是打开藏宝图机关的钥匙。”

    刘封将狼牙收起来,看着轲比能笑道:“此去雁门虽要辗转千里,但我只需半月便可查明虚实,若有虚假,你可知后果?”

    轲比能脸色微变,眼角的肌肉一阵抽动,赔笑道:“不敢不敢,大将军英明神武,外臣怎敢隐瞒?

    再说外臣是诚心投降,这一切本该献上朝廷,绝无二意。”

    “很好!”

    刘封点点头,起身言道,“你虽有心献宝活命,就算本王不追究,这兖州百姓恐也不会答应,那死去的数十万亡魂更不能瞑目,本王要你在这半月时间做一件事,若你能坚持下来,便可活命。”

    “好,外臣答应,什么都能答应。”

    轲比能见能活命,顿时喜上眉梢,俯身连连磕头,当年他在族中也是忍辱负重,深知只要能保住性命,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刘封深深地看了一眼轲比能,对凌寒吩咐道:“将他先带回蔚县看押起来,千万小心。”

    凌寒抱拳道:“属下亲自去办。”

    随后招呼韩龙前来,二人一同带着轲比能从后下山去了。

    刘封随后将美思传来,传令道:“且将山谷封锁,传告鲜卑军,他们只有一个选择:甘愿为奴!若有违逆者,格杀勿论!”

 第1720章 新型军器

    巾帼军的主力早已被鲍三娘带着去陈留打仗了,美思虽然焦急,但不得不耐心等候开封和济阴等地的官兵来接应,带领两千巾帼军看守山谷中的鲜卑军,将他们招降收编。

    与此同时,刘封派人向荥阳报信,即刻从附近召集医生赶来蔚县,再从洛阳调一百军医来,将这些投降的鲜卑军全部阉割,照搬先前在夷洲对付倭寇的方式,杀了他们太过便宜,至少也要把战场清扫干净再做处置。

    “大哥,昨夜吹的的那铜喇叭是何物?

    好生响亮啊!”

    回蔚县的路上,关索忍不住好奇赶上刘封来问。

    “此物名叫冲锋号,以后会专用于军中,在冲锋陷阵时代替鼓声发令!”

    刘封头戴斗笠,用黑纱罩住脸部,带着关索几人快马干回蔚县。

    如今轲比能被俘,鲜卑军溃不成军,陈留战事已经进入尾声,还有几日便要立秋,安排完后续之事,也该马上赶回河内与司马懿决战了。

    “冲锋号?”

    关索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器物,叹道,“这等高亢嘹亮之声,听起来叫人精神倍增,若在冲锋陷阵时响起,那杀敌当真过瘾。”

    刘封闻言慨然一笑,作为一名军人,虽然他的职位不算高,但对冲锋号的声音有着特别的情愫,昨夜冲锋号响起之时,他恍惚有种回到军营操场上的错觉。

    军号几乎时时刻刻伴随着每一位军人,甚至融入灵魂之中,起床、出操、吃饭、训练,不管是什么时候,军号都会在不断响起,浑激越的军号声中,给予军人无穷无尽的力量,甚至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当然军号最主要的作用还在于以最快速度的向下级部队传达指挥军令,通讯能力的快捷程度决定一支军队能否充分发挥出最佳战斗力。

    将令以最快速度、最大保真度的传达给每一个士兵尤为重要,这也是古今历代名将都十分重视号令的原因,孙武甚至为了严肃军纪,不惜以杀吴王嘴宠爱的妃子来训诫吴军。

    这个时代军队传令还以钟鼓为主,击鼓进,鸣金退,以锣鼓为主要结合传令,而南中蛮人和鲜卑军等则以牛角为主,有些套一截竹竿,声音沉闷长远,穿透力强,可以压制住战场上杂乱的声音。

    鼓声虽有鼓舞士气的作用,但在刘封看来还是略显不足,在广袤的战场之上,如果宽阔而又风大,很可能会受到影响,更何况敌我两军都用鼓声时,很难分清军令,所以中军大旗一旦倒下,没有了旗号的配合,便会全军大乱。

    刘封自然便想到了最熟悉的冲锋号,这个在热兵器时代出现的通信工具,在冷兵器时代的优势更为明显,在枪炮声中依然能清晰地送入每一个士兵耳朵里,更不要说战马冲杀的战场上了。

    而且冲锋号音调激越高亢,气势磅礴,那鲜明的音调最能鼓舞士气,当司号员手中高高举起的飘动着红绸带的冲锋号,随着那“嘀嘀哒哒”声音穿越战场,在视觉、听觉和情感上都有强烈冲击,仿佛在鼓声之上为全军注入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向敌军发起最后的冲锋。

    冲锋号对刘封来说是一种情怀,更是在这个时代战场上的又一大利器,别看它只是小小一个铜喇叭,但作用不容小觑,不止是声音突出,还多了一道传令方式,这可是工坊经过无数次试炼才打造出来的,唯有在巾帼军中试用,还未在全军推广。

    关索还沉浸在昨夜的冲锋号声中,今早他鼓弄了许久也没有吹出个满意的声音来,催促道:“大哥,这冲锋号确实不错,赶快在我军中先配置好,到时候叫继业羡慕羡慕。”

    “放心吧,我已命工坊在赶制了,”刘封笑了笑,忽然又心疼叹道,“冲锋号要用孰铜打造,那可都是钱呐!”

    “嘿,大哥,你也忒小气了些!”

    关索不屑地撇撇嘴,“等打了胜仗,灭了魏国,多少钱财不都是我们的?

    堂堂大汉麒麟王,你这格局也太小了些。”

    “你小子,竟还笑我格局小?”

    刘封气得哭笑不得。

    关索得意地扬起下巴,能在刘封这里占到便宜,可不是容易的事,骄傲仅仅维持了两个呼吸,又转头问道:“大哥,还有昨晚那石碓爆炸,威力着实不小,明明就是几个铁球,为什么这么厉害?”

    “那可不是铁球,既然能爆炸,自然就叫炸弹!”

    说起此事,刘封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昨夜试验的成功,可能将会彻底改变以后的战局,甚至有划时代的作用。

    “炸弹?”

    关索一怔,挠着脑袋问道,“大哥你是如何做出来的?”

    “这可不是我一人之功,”刘封叹道,“这可是凝结了无数人的智慧才有此结果。”

    关索言道:“如此脑袋大小的铁球,便能杀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威力着实惊人。”

    刘封默然点头,三年前他去凉州巡察,在祁连山巧遇天马,留宿玉虚宫中,碰到了旧友古山居士,这家伙在成都吃瘪之后辗转西凉,改号松阳子在深山炼丹。

    刘封去的时候正好见他丹炉炸裂,丹炉中发现了类似火药的东西,才起了制作火药的心思,马上派人到玉虚宫观摩,专门看古山居士如何配置丹药,将每次爆炸的配方记录下来,并告诉他们制作火药的主要材料和比例,带回军中试炼,历经三年之后终于有所小成,这一次也是首次用在鲜卑军身上,效果还算满意。

    关索闻言大笑道:“大哥何不让工坊大量制作这铁球哦,炸弹,回去给魏军使用,保证杀得他们落花流水,望风而逃。”

    刘封却是苦笑摇头,仰天叹道:“唉,谈何容易呐?”

    “这有何难?”

    关索瞪大眼睛,双臂张开,“若是我下令,不但要多造,还要造这么大的,派人扔到魏营去,看炸不死司马懿这个老东西的。”

    “你呀”刘封指了指关索,笑骂道,“真是不当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