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葛亮摇扇笑道:“时机到矣,秦羽率一兵埋伏在军粮运输道路与冀城之间,见姜维兵到,将其放过,截断其归路。”

    秦羽领命而去。

    诸葛亮对赵广和关索笑道:“你二人是不是以为我因你等年纪尚小不肯重用,颇有怨言?”

    关索吃了一惊,偷眼看向刘封,刘封只能摇头苦笑,他们两人的心思,老谋深算的诸葛亮怎会看不穿?

    赵广摸摸脑袋嘿嘿一笑:“我们不敢,愿意保护丞相安全。”

    诸葛亮说道:“非是不用你二人,但你二人为中军护卫,职责就是保护中军安全,如今我便给你二人立功机会,可要好好表现。”

    二人闻言大喜,忙上前等候诸葛亮安排。

    诸葛亮说道:“你二人各率两千精兵伏于运送军粮两边的树林当中,待姜维来劫兵粮,便从两路杀出。”

    关索和赵广见自己竟能独自带兵,欣然领命而去。

    刘封笑道:“请将不如激将,还是丞相高明。”

    诸葛亮却一阵感慨:“真乃是将门虎子,赵广和关索已经长大,当年子龙如此年纪便跟随公孙瓒征战天下,他们也该到磨练的时候了。”

    正说着话突然成都有信送到,刘封心中一惊,不会刘禅这家伙又被人进了谗言,要将大军撤回吧?

    不过现在的情况与先前不同了,只要让诸葛亮回去把持朝政,自己在这里坚守便是,好不容易要平定陇右,怎能半途而废?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诸葛亮已经看完来信,笑道:“东吴已经出兵了,如今两线开战,看曹旭曹叡如何应付。”

    刘封送了一口气,挑眉一笑:“曹休镇守扬州,恐非吕蒙和陆逊之敌,若是兵马受挫,司马懿调到扬州去,此次出征,便能拿下长安了。”

    诸葛亮双目微眯,似乎对这个对手很是感兴趣,点头道:“若真如此,只怕东吴将出师不利啊。”

    刘封笑道:“不错,司马深有谋略,又善于治军,本领不亚于曹操,只怕是将来最大的敌手。”

    诸葛亮将羽扇轻挥,长声笑道:“就算司马仲谋有天大的本事,吾等也不惧他,等平定陇右,西凉稳固,便可东进长安了。”

    刘封看到诸葛亮露出少见的豪情,不由感慨,当年诸葛亮再比司马懿强,却也是抵不住属下不得力,无人可用加上朝堂无能,遗憾而终。

    这次顺利拿下陇右,不能再让六出祁山的悲剧上演,既然自己保住了这么多人才,这第一次就要让他成功。

    正议论的时候,哨马来报:姜维已经中伏,正率残兵往回撤退。

    诸葛亮笑道:“姜维势穷,定然料到冀城不保,左路可通西凉,他定然从此处逃走。”

    刘封马上和诸葛亮几人到冀城西门外的小路等候,果然未过多久,便见一名年轻小将乘马而来,身后跟着几十个魏军,神色仓促,显然是打了败仗。

    诸葛亮羽扇一指,身后亲兵推着四轮车从一旁闪出,刘封站立其身侧。

    那人一见又出现了一队蜀兵,后面赵广等人已经会齐秦羽赶来,进退不得,只好停在当场。

    诸葛亮羽扇指着姜维喝道:“姜维,汝进退无路,此时不降更待何时?”刘封见姜维在马上犹豫不决,大声道:“姜伯约,丞相见你屡次破计,深有爱才之心,吾等秉承天意,振兴汉室,你尚不自省,难道还要助纣为虐?”

 第167章 平定陇右

    姜维又犹豫片刻,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翻身下马,迈步走到军前,跪地请降:

    “今昭烈皇帝继统于西川,天意不绝炎汉,丞相奉嗣君之旨,匡君辅国,安汉兴刘,天下百姓举目而盼,维能得丞相器重,诚惶诚恐,愿为国效力。”

    诸葛亮见姜维降服,很是高兴,从车上站起,亲自走过去将其扶起,言道:“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今遇伯约,有爱才之心,若是你能继承我一生所学,吾愿足矣。”

    姜维没想到诸葛亮竟然如此坦诚,甚至都不考察自己的降意,直接当众要将自己收为弟子,还有些反应不过来,怔怔站住了。

    直到刘封拍拍他的肩膀,才猛然醒悟,跪倒再拜大喜拜谢:“若得丞相指点,维死而无憾。”

    其他人也都疑惑不已,诸葛亮一生谨慎,从未收徒,就算是荀方,也只是让他跟在身边学习,并不曾收为弟子,怎么姜维才一见面,就如此放心地收入门下了?

    刘封却懒得去追究这里面的原因,或许诸葛亮自有他的一套看人本事,但他深知一点的是,姜维绝不会三心二意,这就足够了。

    诸葛亮又指着众将让姜维一一见过,尤其是刘封,姜维早就闻其大名,见和他年纪相若,又如此热情,不禁更多了几分钦佩。

    刘封见到这些历史中的牛人,自己也心中激动,莫名感到无比亲切,两人感触各不相同,竟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连得三郡,陇右已经基本平定,诸葛亮和刘封的名号自不必说,等兵马在天水整顿的时候,各郡县已经纷纷送来降书,悉数叛魏。

    诸葛亮对梁绪等魏将重加赏劳,令梁绪为安定太守,尹赏为冀城令,梁虔为上圭令,并从成都和梓潼调来一批官员,就地开始屯田发展。

    天水、金城、湟中一带有渭水流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不但是种粮之地,而且水草丰富,还是极好的养马之地,秦始皇的祖先就是在这里为周王室养马的。姜维刚刚加入军中,立功心切,言道:“丞相,如今陇上平定,一路可直下陈仓,切断西凉和中原的通路,末将熟悉西凉地理民风,愿带三千精兵前去,三月之内,定能将武威、西平、张掖西凉诸郡平定。

    ”

    诸葛亮却摇了摇头,笑道:“西凉诸地,吾有更合适的人选,只需一人前来,西凉各地必定望风来降,不费一兵一卒也。”

    刘封马上想到了马超,但有些担心:“丞相,马叔叔日益病重,不易过度操劳,只怕”“嗳,子益此言差矣,”诸葛亮挥动羽扇,唏嘘一声,怅然道,“华先生曾说过,孟起之病,乃是心病,当年马腾被曹操杀害,一家人又都葬身西凉,孟起何其不易,如今令其重归故乡,振兴西凉诸郡,训练

    兵马,将来东进关中,以抗魏军,或许能治孟起之疾!”

    “心病还需心药医。”刘封闻言不由点头,知道马超的确为此心痛,一生都背负着家族全灭的重担,如果让他有了努力的目标,或许真的能够出现什么奇迹。

    诸葛亮言道:“先帝临终之时,便以孟起领凉州牧,如今正合其意,等西凉平定,我们便再不用愁骑兵之事了。”

    一想到以后有羌地和匈奴的战马,众将脸上都发出了亮光,谁不想统率一支精锐的骑兵驰骋中原?

    当年的西凉铁骑,无论是董卓、吕布,还是后来的韩遂、马腾,再到锦马超,都让中原诸侯闻风丧胆。

    刘封说道:“夏侯懋全军败退,不知曹叡会派何人前来,不过街亭乃是通往汉中的要道,又是粮草运输咽喉之地,要小心防备。”

    这个让马谡送命,让诸葛亮悔恨的小地方,在刘封心中已经无限度地放大,现在看到这个在地图上的标注,果然十分重要。

    姜维也说道:“街亭乃是陇右咽喉之地,但此处没有城郭,无险可守,需早作准备。”

    诸葛亮点头道:“子益一语中的,吾亦有此意,守住此地,便可安心发展陇山以西,此地守将不但要经验丰富,又有守城经验,我看王平将军可担此任。”

    “王平生性谨慎,又经战无数,应该没有问题。”刘封点头,顿了一下又说道:“不如再派张嶷、马忠为副将,共领一万兵马便可万无一失。”

    不等诸葛亮下令,徐陵也出列说道:“街亭虽有守兵,但为保万无一失,当再派一支军马屯驻列柳城,则两处可成犄角之势,互相支援。”

    诸葛亮笑道:“好,就如此定了,再令秦羽五千军马到列柳城屯驻,徐陵为参军,你等见机行事,绝不容街亭有失。”

    几位都领命而去。

    刘封想到即将东进,言道:“长将军也快到长安境内了吧?”诸葛亮闭目沉思片刻,才说道:“子午谷道路不通,骑兵难行,虽有无当飞军,但应该要在半月以上,若是能让其埋伏于山谷当中,等曹叡援兵出发之时再进兵,定能有奇效,只可惜两军联络不上,也只能

    看天意了。”

    姜维闻言惊问道:“丞相已经派人从子午谷偷袭长安?此计太过艰险,只怕在五五之间。”

    诸葛亮此时反而轻松一笑:“既然伯约也认为此计难以成功,魏军定然不会防备,若是长能在我大军进入扶风之后行动,当不失为一支奇兵。”

    刘封想了想说道:“不如让烈风去送信。”

    诸葛亮皱眉道:“白虎虽通人性,但怕不够机警,若是走漏消息,反而坏了大事。”

    刘封知道诸葛亮他们还是小看了白虎的智慧,那可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机灵着呢,当下笑道:“无妨,烈风不比寻常禽兽,这点小事对它来说,万无一失。”正在斜谷悠闲巡守的白虎忽然打了个喷嚏,声震山野,惊得鸟兽奔突,暗自思忖,是有人想我,还是有人骂我?

 第168章 两路调兵

    诸葛亮见刘封说得肯定,便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便派它给长送信,若是他先到长安,不可轻易泄露行迹,等打探到郿城有战事,便悄悄偷袭长安。”

    刘封见诸葛亮说起郿城,就知道他打算兵分两路,问道:“丞相打算要兵发两路?”

    诸葛亮点头道:“不错,趁长安援军未到,当急速行军,一军从斜谷出兵攻打郿城,一军却沿秦岭而进,夺取陈仓,据渭水而迎之。”

    刘封也知道兵贵神速,当下说道:“既然如此,就让我回汉中,和子龙叔叔率一路兵马出斜谷,丞相自领中军东进。”

    诸葛亮大笑道:“正合吾意,军心可用,正当乘胜而进,就由子龙和子益带领一军从斜谷出发,我率一军从祁山而进,在五丈原会合。”

    刘封说道:“丞相大军乃是主力,我和子龙叔叔从旁策应,争取早日拿下郿城,则长安震动,魏将军也好见机行事。”

    诸葛亮站起身来,扫视众人,雄姿英发,洒然笑道:“好,今得陇右,等孟起平定西凉,吾等直取长安,问鼎中原,不远矣!”

    众人齐声道贺,各自分兵,刘封带了荀方、赵统、孟达几人直奔汉中,诸葛亮则传令调回马超为天水太守,整兵出向陈仓进发。

    ******

    陇右连失三郡,夏侯楙兵败被擒,消息传到洛阳,曹叡大惊,连忙升殿设朝。

    看着议论纷纷的群臣,曹叡眉头紧皱,言道:“今驸马已失三郡,今蜀兵已过祁山,前军临渭水之西,谁可为朕退兵?”

    王朗出班奏道:“臣观先帝出征,每用大将军曹真,所到必克;陛下何不拜为大都督前往长安,以退蜀兵?”

    曹叡闻言大喜,于是宣曹真道:“先帝托孤与卿,今蜀兵入寇凉州,威胁中原,将军安忍坐视?”

    曹真奏道:“臣受大恩,怎敢推辞?但需一人做为副将,望陛下恩准。”

    曹叡闻言说道:“有何人才,爱卿但说无妨。”

    曹真答道:“臣举之人乃是太原阳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济。”

    曹叡笑道:“原来是射亭侯,准奏。”

    王朗又奏道:“子丹将军乃社稷之臣,出战必胜,老臣虽驽钝年迈,愿随将军前往长安,共退蜀兵,略尽绵薄之力。”

    曹叡准奏,正要拜曹真为大将,突然近臣慌张而进,跪地奏道:“报陛下,东吴发兵十五万向寿春一带而来。”

    曹叡大惊失色,环顾群臣:“如今西有蜀兵,东有吴军,诸位爱卿有何良策退敌?”

    群臣一阵哗然,只见华歆出班奏曰:“蜀、吴联合,定是两家约好之计,依臣来看,只需击退蜀兵,则东吴不战自退矣。”

    贾充也奏道:“须是陛下御驾亲征,大会诸侯,人皆用命,方可退也。不然,长安有失,关中危矣。”

    太傅钟繇闻言奏道:“凡为将者,智过于人,则能制人。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曹叡急得站了起来,指着群臣怒声道:“如今军情紧急,兵临城下,尔等作此空谈有何益处,曹将军前往长安,还有何人能督军扬州?”

    钟繇犹豫片刻,才奏道:“臣保举一人,可解扬州之围。未知圣意准否?”

    曹叡点手催促道:“卿乃元老大臣,有何人可用,速速召来与朕分忧。”钟繇奏道:“骠骑大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