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所言极是,说起来,还是你有办法!”
关索抓着酒葫芦一阵猛灌,离开军营之后,再也不必要担心军法处置了,难得逍遥自在,“只是这一道豪杰令,还有发动当地百姓剿贼,就能调集数万人出动,省去了调兵的钱粮,就算赏给这些人,恐怕还有剩余。”
刘封哑然一笑:“没想到你也会算这些账了,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二来也是调兵实在不便,我偏不能让司马懿这老贼得逞,这次让他见识一下民心究竟有多重要。”
关索笑道:“大哥,我们的目标是轲比能,其他的就交给侠义堂和各路豪杰了。”
刘封微微点头:“不过此事还需谨慎,你我二人毕竟势单力薄,轲比能麾下一万精锐,只需挑出一百高手来,便不好对付,还需找些人来配合方可。”
“那我们岂不是暴露了?”
关索微微皱眉,想了一下说道:“大哥,我看我们两个就够了,到时候你在外面吸引守军注意,我去摸到鲜卑军大营里,找到轲比能宰了就走,谁能奈我何?”
“那可是真正的千军万马,岂容你逞能?”
刘封脸色一肃,言道,“我已让荀方给马谡写信,调三名云羽卫高手前来即可,只是你我两人,连消息都无从得知,如何下手?”
“嘿嘿,这倒也是!”
关索摸着脑袋一阵傻笑,伸了个懒腰,“赶了一夜路,又是淋雨又是渡河,该养养精神了。”
刘封点头道:“休息半日,下午我们到中牟便可与云羽卫的人会合。”
关索冷然笑道:“等过了中牟境内,先宰几个鲜卑狗出出这口恶气。”
第1676章 自己动手
傍晚时分,刘封和关索赶到中牟,来至约定之处,见云羽卫派来的正是凌寒和欧阳路二人,还有一位面容粗犷的少年,却是刘封第一次见。
凌寒本是史阿的弟子,当年在天水刺杀刘封不成,反被王越收为关门弟子,这许多年来潜心练武,武艺大进。
如今王越去世,他已经完全继承了王越的衣钵,虽还不敢称天下第一剑客,但长漠九剑至今罕逢敌手,比刘封这个半吊子剑客可强多了。
另一位欧阳路也曾在长安的时候保护过刘封一段时间,出入西市和孔雀楼那等烦杂之地,都是此人前后照应,为人伶俐,是一位暗器高手,有“千臂蛛王”之称。
乍见到刘封和关索,凌寒也一怔,根本没有认出二人来,若不是刘封手里的紫玉令和关索的双锏,他一时还不敢断定二人的身份。
寒暄一番之后,凌寒介绍了随行的那位络腮胡的少年,此人名叫韩龙,幽州范阳人,三年前加入云羽卫,身手不凡,现在是凌寒的副手。
听到这个名字,刘封不由心头一动,问道:“你可认识幽州刺史王雄?”
韩龙一怔,不知道刘封为何有此一问,摇头苦笑道:“在下自幼便父母双亡,流亡各处学了些本事,后来听说大汉有武大会,就来碰碰运气,像我这等流亡之辈,怎能认识王刺史?”
“哦!”
刘封微微点头,也不知道这个韩龙是否便是当年王雄派去刺杀轲比能的那位勇士,如果这是同一个人,难道 真是某种宿命不成?
历史上轲比能控弦十万,屡寇边境,成为魏国北方之大患,但当时魏国正与东吴交战,无暇北上,便想到了行刺一事,贼酋轲比能杀死,胡人便如一盘散沙,互相攻伐,不再威胁中原。
关于这次刺杀行动,史书中就简单一句话:王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
轲比能死后,鲜卑群龙无首,再度陷入内讧,鲜卑政权土崩瓦解,强大统一的鲜卑不复存在,一举解除了曹魏的北部威胁。
韩龙靠一己之力,一击而中,刺杀轲比能,其勇气和魄力虽不敢与荆轲刺秦、专诸杀僚相比,但与王越当年深入大漠斩胡酋不相上下,一举解决魏国边患,免去了许多用兵牺牲之苦,功莫大焉。
但在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刺客和江湖豪杰的表现已被这些闪亮的光芒所掩盖,今日见到此人,刘封心中多少也有些感慨,三国乱世时期的江湖,到底是一番什么景象?
“大哥?”
关索见刘封忽然发起呆来,推了他一把,“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哦,今日便在中牟过夜,将坐骑留下来,换普通马匹!”
刘封对欧阳路吩咐道,“你去联络县令好生喂养,明日一早我们便赶往开封。”
“遵命!”
刘封又对几人吩咐道:“对了,从明日起,我还叫封剑,我们扮做长安扶风封家之人,你们只可以公子相称,不得暴露身份。”
“是!”
欧阳路去找官府的人寄存马匹,刘封将凌寒二人带进房中,先了解进入荥阳境内这一路魏军的动向。
凌寒作为云羽卫的骨干,自从去年中原境内的狐狼卫被一网打净之后,兖州、豫州、徐州三地的云羽卫都交由他管理,这一带的消息他自然清楚。
凌寒苦叹一声道:“唉,说来惭愧,魏军从黎阳偷入兖州,吾等未能及时发现,造成大患,此事结束之后,马将军将亲自到长安去请罪。”
刘封摆手道:“罢了,行军布阵自有各营斥候细作查探,也不能全怪你们,再说幼常如今自己被困在陈留,想必他也心力交瘁,先退敌要紧。”
凌寒无声摇头,答道:“进入兖州的这一路兵马由徐盖统领,攻下酸枣之后并未袭击荥阳,而是北上占了原武,马将军料其是想去占官渡,已向荀大人和荥阳太守报信,此时想必黄崇在官渡已有准备了。”
刘封皱眉道:“司马懿派轻兵直进,必定还有手段,只是死守恐怕难以退敌,还需主动出击,可叫荥阳调兵相助,若能断其后路夺回原武和酸枣,则其不战自败。”
“殿下不必担忧,鲜卑军已经在做此事了!”
凌寒闻言冷然一笑,“两日前有一万鲜卑军忽然原路折回,直扑酸枣,想必是轲比能恼恨司马懿陷害于他,打算反咬一口,断了魏军后路。”
“胡闹!”
刘封闻言不喜反怒,拍着桌子站起来。
凌寒一怔:“殿下,让胡人去攻打魏军,难道不好么?”
“若是在塞外漠北之地,固然是好,但这是中原腹地,鲜卑军所作所为丧尽天良,难道还要任由其继续祸害司隶境内么?”
刘封脸色阴沉,对几人言道:“这一路鲜卑军想必也是粮草不够分兵来占地抢掠,若让他们在酸枣得到粮草,不但酸枣百姓要遭殃,司隶境内也将不得安宁,必须要尽快阻止。”
“殿下原来是为百姓着想!”
凌寒此时才反应过来,顿时没有了注意,“这该如何是好?
不如我们先去劫杀这一路鲜卑军的头领。”
刘封缓缓点头,握拳道:“必须要在其得到粮草之前将其拦住,与魏军交战,无需假鲜卑军之手,我们自行解决,安抚百姓为主。”
凌寒拉着韩龙的衣袖就往外走:“我们这就出发。”
“慢!”
刘封拦住了凌寒,“胡贼有万人,此事还需筹谋一番,我们的坐骑暂且不必寄存了,叫欧阳路再从府库中挑选两条枪来用。”
凌寒吓了一跳,惊呼道:“殿下要亲自上阵?
这怎么行?”
刘封笑道:“你们真以为我只是个锦衣玉食的麒麟王么?”
凌寒和韩龙一怔,相视一眼,尽是疑惑和不信之色,唯有关索不屑地撇撇嘴,他知道刘封现在的本事可不在他之下,半月前还在大河边上比试过一次,似乎他的枪法又更加凌厉了。
也不管他二人怀疑的眼神,刘封对凌寒吩咐道:“你马上向阳武守将李球传令,叫他即刻引兵往浪荡渠一带行进,准备随时阻击鲜卑军。”
第1677章 沿途阻击
汉代时期的黄河还未改道,流经河北之地,济水的流向倒是与后世的黄河流向差不多,酸枣便位于这两条大河分流之处。
因酸枣境内一片开阔,并无山丘树林,想要据险设伏找不到极为有利的地势,无法对付一万骑兵。
刘封将酸枣和封丘一带的地形熟悉之后,马上命李球连夜行军至万滩,此处遍布芦苇沼泽,到处都是滩涂湿地,故有万滩之称。
按照行程,鲜卑军这两日便能进入酸枣境内,万滩是其必经之处,此地还有不少魏军把守,因为忽然变成了交战之地,附近的百姓纷纷逃往濮阳去了。
第二日刘封和关索等人来至万滩,果然见此处一片开阔,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片良田,眼看就要丰收,大片的庄家和稻田无人看管,却让杂草疯长。
刘封无奈叹道:“兖州四战之地,今年看景象必是丰收之年,本想这两年让其恢复元气,未料司马老贼如此狠毒,此次陈留受到重创,没有十年时间恐怕很难恢复生机了。”
关索几人都默然不语,他们虽然心思不如刘封这般细腻,更不像刘封受过后世教育对百姓和人命看得极重,但也深知战争所带来的创伤之深,尤其是鲜卑军这样屠杀烧抢,没有了人口,一切发展都是空谈。
刚到不久,李球便派人来迎接,共带来三千精兵隐藏在西面的一处村庄之内,这里的百姓听了封丘、小黄等地的惨案,不敢在此久留,在官兵的引导之下早就全部逃走,只留下空荡荡一座镇子。
走过几处庄院,只见里面乱糟糟一片,除了遍地狼藉和撒落的粮食之外,连一个活物都没有,家具、锅碗瓢盆等大件物品都被摔碎在地上,甚至连灶台、土炕也都毁坏,基本只留下一座空房了。
刘封随意走进去两个庄院看了一遍,点头道:“嘿,这坚壁清野搞得还挺像样。”
关索笑道:“百姓们对这些鲜卑狗也十分痛恨,既然不能带走,自然也不能留给他们使用。”
刘封言道:“此番鲜卑军杀入兖州,劫掠了不少财物,待平贼之后,将所得之物尽数送与受害的百姓,算是额外的奖励吧!”
凌寒感慨道:“若是人人能像殿下这般心系百姓,天下必定大治。”
韩龙也在一旁微微点头,这人平时寡言少语,行事低调,到很像刺客的特征。
正说着话,李球闻报从军中赶来,远远看见几个陌生人在村口闲逛,微微一怔,快步迎上来。
“殿下?”
李球疑惑着走过来,虽然没有看到刘封本人,但密令绝不会错,从这几人的拱卫之下看猜测着身份。
“是本王!”
刘封颔首而笑,经过一番历练之后,李球比先前所见之时沉稳多了,“永安一别,数年不见,看来李将军成长不少啊!”
“嘿嘿,殿下谬赞了,不敢当不敢当!”
李球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抱拳道,“末将正欲和潘先生领兵去垣雍城助黄将军拦阻魏军,未料殿下竟亲自来了荥阳,这下我看那些魏军插翅也难逃了。”
刘封言道:“吾此来是为对付鲜卑军,区区数千魏军,交给黄崇一人便足够了吧!”
李球却摇头道:“据探马来报,这一路人马十分精锐,个个十分精悍,恐是司马懿特别挑选的死士,其多下原武之后便直扑官渡港,黄将军担心司马懿在河北还有兵马接应,只带了一般兵马来拦阻,恐怕有些吃力。”
刘封知道李球这是委婉的说法,恐怕是黄崇阻拦不住徐盖的这一支精兵,言道:“你们只需在此一日,消灭了这股鲜卑军便赶往垣雍城,不知此城可否坚守。”
李球言道:“镇守垣雍城是潘先生之计,其言当年此处本为韩邑,虽有破损,但城池坚固,东面地势低洼,魏军来此,必定驻扎城外,可决荥泽水灌之,如此便可破之。”
“哦?”
刘封眉毛一挑。
“这潘先生是何人,竟能献出此等妙计?”
李球笑道:“此人乃是中牟大族潘家之人,曾在北海当差,因司马懿之举而辞官,如今听说魏军引胡人入境,便主动请命来助吾军。”
“很好,”刘封欣然点头,回顾关索几人言道,“尔等可都看到了,这便是民心!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此意!”
关索几人纷纷点头,能够有百姓和世家主动站出来帮忙,足见大汉在百姓心中还是深受认可的,他们这些汉室官差自然也以此为荣。
李球又道:“潘先生曾言此计非他所想,而是古已有之!当年秦将白起从韩王处租借垣雍五年,让秦军驻扎垣雍,遂水淹魏都大梁,一战而定。”
刘封笑道:“借古今用,也是此人的智慧,怎能不算他的计谋?
不过魏军随军军师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