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攻守之战,胜利属于坚持到最后的勇者,轲比能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咬牙围攻,绝不退缩,但鲜卑军不会攻城这个弱点可不是仅凭勇力和坚持就能解决的,必须要尽快想出对策才行。
轲比能缓步来至营外,看着远处黑烟滚滚却坚如磐石的陈留,缓缓道:“本汗这这两天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你们可还记得当年我们在云中时,那些从中原避乱来的汉人教了我们许多技巧,其中就有制造机械这些。”
那致轩闻言一怔,旋即苦笑道:“别说那些汉人大多数都死在塞外,就是有活下来的,现在也无法让他们赶来军中帮忙啊!”
轲比能摇头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到附近去抓捕汉人来,让他们为我们做事,这是唯一的办法,只可惜太多人被你们图一时之快给杀了”一提到此事轲比能就恨得牙根痒,这些人进入兖州之后只想着泄愤,却没想到断了自己的后路,如果把那几十万兖州百姓押来前线,用处实在太大了。
那致轩自知理亏,不敢辩驳,顺着轲比能之意问道:“再抓来那些汉人有什么用?”
科比能回头指了指那致轩,怒其不争:“你听好了:那些百姓中必定有能工巧匠,可以让他们制造攻城器械;青壮男子可以让他们先去攻城,消耗守军的弓箭和军器;女子、婴孩都可以拿来当军粮,至于那些老迈的,只要腿脚能动,都可以让他们当奴隶干活这些,你可都明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那致轩恍然大悟,懊悔得直捶自己的脑袋,“那几十万人死得太不值了,太不值了!”
轲比能无奈地摇摇头,他也没想到各部落大开杀戒,将陈留变成了无人之地,吩咐道:“传令下去,从明日开始,各部落分出一半逐步向外探寻,将附近的百姓和粮食全都抢来由中军统一分配。”
那致轩此时对轲比能心服口服,赶忙答应:“遵命!”
轲比能缓缓道:“如果哪个部落抓不来人,攻城的时候就让他们部落的人冲在前面;哪个部落找不来粮食,等饭做好了他们就只能喝汤。”
那致轩浑身一凛:“明白。”
第1674章 屠胡令
司马懿将鲜卑军引入兖州,陈留郡风雨飘摇,消息传到修武,接到急报的刘封和一众武震怒不已。
淇河两岸阴雨连绵半月,虽都为风雨,却大不相同,刘封没有想到,司马懿为了改变局势,居然如此丧心病狂。
“司马老贼,若如此还能得胜,天道何在?”
刘封脸色阴沉,看着洛阳连发来的三道急报气得浑身发抖,先是魏军奇袭司隶境内,紧接着鲜卑军杀入陈留,血洗沿线,烧杀抢掠,将数百里之地变成了荒漠。
徐陵也将那几份急报看了好几遍,沉声道:“司马懿父子先后在扬州、幽州、兖州造成累累血债,必得报应,司马师兵法而亡,司马懿如此作为,必不得好死。”
最后一道急报是今早冒雨送来,将鲜卑军的种种恶行罗列其上,密密麻麻写了一整张纸,字迹潦草,看来连一向沉稳的荀方也难掩心中怒气。
被司马懿断粮之后,鲜卑军从四周劫掠百姓,抓来的男子当苦力,女子夕则奸淫,旦则烹食,称之为“两脚羊”。
等抓来的男子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便强迫他们去攻城,只是被折磨致死的百姓尸体就堵塞浪荡渠,河水殷红,变成了一条血河,直到汝南境内还不见清澈。
“大哥,让我去杀了这帮混蛋,此等灭绝人性的异类,简直就不是人!”
张苞破例地抱着一坛酒在一旁不停地灌着,如果不是这一坛酒,他心中的怒火实在无法平息。
“若非局势非常,我比你更想亲自去中原屠尽这些胡贼,”刘封手中的紫砂茶碗不知何时碎成了粉末,从指缝间洒落地面,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司马懿如此作为,一来是将这个烫手山芋扔掉,二来就是要让我们调兵出动,一旦有了破绽,便是其进攻之时,越到此时,越不能自乱阵脚。”
徐陵点头道:“司马懿如此作为,倒像是孤注一掷,吾料他军中必定也有变故,青州、徐州两路兵败,压力骤增,继续对峙下去,待秋粮收割,魏军便大势已去,故而不得不出此下策,此时求稳便能取胜。”
刘封对沐风吩咐道:“哼,司马老贼心机极深,我料他绝不会将希望只寄托在鲜卑军身上,必定还有其他安排,这几日务必多派细作探马,一定要查明魏军动向,不得有误。”
“遵命!”
沐风马上去增派情报人员。
刘封又转身将张苞的酒坛夺过来,冷声道:“淇河两岸要多加防备,连日大雨,不利于出兵,但要防魏军奇袭,有前车之鉴,更要谨慎,巡逻之事从明日起由继业亲自带兵巡哨,若淇河一带被魏军杀过来,唯你是问。”
“好!”
张苞站起身来,拍着胸脯大吼道,“魏军胆敢在我眼里出现,定叫他血溅三尺。”
刘封忽然灵机一动:“叫赵广随你一同巡视,若见到魏军哨探,尽数射杀,最好杀他几个大将,如果司马老贼不知死活敢露面,就一起除掉。”
“嘿嘿,大哥,你这个安排我喜欢,我马上去找赵老二。”
张苞闻言大喜,急冲冲去找赵广去了。
“唉,悔不该前几日宴会之上放走了老贼,”刘封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案几裂开了几条缝隙,“因我一人之名,却害了兖州数十万百姓。”
“将军,吾等皆不能预料前事,兖州百姓只恨司马老贼,我们只要尽快弥补过失便是,”徐陵安慰刘封道,“还有一路魏军进入司隶境内,却不去攻打荥阳,他们极有可能是去攻官渡,打通中原与河北的联络,如此一来司马懿便可从汲县向中原派兵了,要尽快报知黄崇防范。”
刘封双目微凛,寒声道:“荀方已然料到此举,早已派人通报黄崇,这一路魏军胆敢孤军深入,便叫他们有去无回,留在兖州为那些死去的百姓送葬吧!”
徐陵一怔,自从跟随刘封以来,还从未见他如此狠辣过,向来主张投降不杀的刘封如此决绝,显然是动了真怒,那一路魏军引鲜卑军南下的始作俑者,确实该死。
沉默片刻问道:“陈留郡内鲜卑军近十万,从附近郡县调兵恐也难以征缴,如今洛阳兵力只能守住虎牢关,唯有从伯约处调兵了,叫他分兵驰援陈留。”
“来不及了!”
刘封深深叹了口气,“自泰山郡到陈留郡,即便骑兵急行军也要近一月时间,那时候恐怕连附近的汝南、谯郡等地都要遭殃。”
徐陵皱眉道:“若不从伯约处调兵,如何剿灭胡贼?”
刘封背着手缓步来至门前,雨声如注,缓缓道:“你可知道天底下最大的力量并非军队,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百姓?”
“百姓?”
徐陵一愣,皱眉不语。
“百姓,唯有百姓,才有改变一切的力量!”
刘封吸着门口吹进来的湿润冷气,稍微平静了一些,“司马懿冒天下之大不韪,鲜卑狗贼犯了众怒,他们这是在自掘坟墓。”
徐陵想了好一阵,才疑惑问道:“百姓屡被胡贼残杀,又能改变什么?”
刘封沉声道:“我已命荀方昭告各郡县下达屠胡令,杀死鲜卑军不但能自救,还能领赏,发动全员反击胡贼。”
“将军?”
徐陵吃了一惊,“那些百姓手无寸铁,焉能与残暴的胡人对抗?”
刘封双目微凛:“胡人之所以逞凶,乃是因聚众而力大,若将其分散,他们便处处皆是敌人,保证将其尽数消灭。”
徐陵皱眉道:“轲比能善于统谋,此次绝境之下,抓人为奴,将女子当做两脚羊,足见其能,鲜卑军对其十分尊崇,恐难分散。”
“所以才有擒贼先擒王之说,”刘封转身冷笑道,“若是轲比能和那些部落首领相继先死,胡人便如一盘散沙,不足为惧矣!”
徐陵惊问道:“将军有何良策?”
“刺杀贼酋!”
刘封从腰中抽出青釭剑,发出清冽的寒光,迎映出半边略显沧桑的面庞,“我学剑近十年,该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啊?
大将军你”咔嚓徐陵脸色大变,忽然一道巨雷从头顶响起,震得他双耳发麻,目瞪口呆。
第1675章 豪杰令
徐陵万万没想到,他劝阻了刘封发兵与魏军交战,却无法阻止刘封亲自去诛杀轲比能。
夜色漆黑如墨,辕门外大雨滂沱,只有箭楼上的火把在冷风中瑟瑟抖动,雨声如注,掩盖了门前人说话的声音。
刘封和关索牵着战马,只有徐另一人相送,这一次出行连亲兵护卫都没有带,让徐陵多少有些担心,但军中也只有关索的那匹马王才勉强跟得上墨麒麟的脚力,其他人就算跟着也会被远远甩开,起不了多大作用。
刘封望着漆黑的夜空,神色坚定:“轲比能大概已经忘了当年在雁门关的约定了,此事既然是由我而起,便由我来结束吧!”
徐陵知道刘封这是说当年联合鲜卑军牵制魏军之事,当时为了攻入西河郡,他和张苞亲自到雁门关帮助轲比能拿下关隘,吸引魏军北上,才能顺利攻下西河和河东。
当初和轲比能便有约定,不可伤害无辜百姓,若有违反,定叫他血溅三尺,有来无归,如今陈留郡的累累血债,虽然和当年之事相隔甚远,但不得不说还是有些因果牵连。
当年之事的始末他和张苞参与其中,自然最清楚不过,如今鲜卑军更加壮大,养虎成患,有司马懿引狼入室之过,也有当年刘封暗中相助之因。
加之前几日宴会之上放走轲比能,是为了离间鲜卑军与魏军的关系,甚至想让双方因此开战,好坐收渔翁之利,谁料司马懿行事更为狠辣,不等轲比能反叛之心萌发,便先将其送入中原,将此祸患远远抛开。
但任何事的决策只看当时利弊,谁也无法预料后事如何,鲜卑军如此丧心病狂,刘封也终于对其失去耐心,这一道屠杀令,必将为中原再添尸骨血腥。
知道此时多劝无益,徐陵只好说道:“将军此去,千万小心,既然侠义堂已经发布紫玉令,緑林豪客尽数出动,吾料贼酋命不久矣,若是可能,将军到了陈留之后,还是多做调度为上!”
此时已过三更,为了掩人耳目,短短几句话之后刘封和关索便跨马冒雨出行,营中只有几个心腹之人知道刘封已不在营中,其余一切如常。
徐陵望着消失在黑夜中的二人,盯着黑夜久久未动,刘封每次只身去冒险,他都心中十分担忧。
如今正值两国交锋最关键之时,不能有任何差池,魏军看似势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越是关键时刻便越不敢大意,只能祈盼他早去早回程。
良久之后转回中军大帐,便见一人正有些局促地等候着,乍一看此人容貌与刚刚离去的刘封一模一样,只是气度神态差了一些,正是他们从军中挑选的替代之人。
徐陵将那人叫到跟前,又仔细嘱咐了许多注意之事,这一段时间刘封不在军中,各项军务由他和张苞共同决策,绝不能让魏军细作探查到消息。
刘封和关索冒雨返回河内,自成皋渡河,过河之后天色已经放晴,第二日一早便到了荥阳,二人已经乔庄改变过,便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并未去府衙找荥阳太守张毣。
此时魏军袭入司隶境内的消息已经传开,百姓们紧闭门户,减少外出,荥阳作为司隶门户重地,本该人人自危才是,但这几日的荥阳城却比以往更加热闹,不但街道上人来人往,就连客栈酒楼也都人满为患,甚至有人临时就谁在城外的树荫之下。
这些人性形形色色,但大多都长得五大三粗,十分彪悍,口音多以关中为主,正是侠义堂发出紫金令之后,各地绿林好汉纷纷奔向中原,剿杀鲜卑军。
这一次侠义堂以“惩恶除贼、侠义冲天”为号令,广发豪杰令,还有丰厚奖励,甚至对剿贼出众的各宗门将会格外扶持,激起了绿林人士的斗志,纷纷从各地涌向陈留。
“大哥,还是这熟悉的味道,”关索在房间里打开窗户看着大堂热闹的人群,个个吆五喝六,言辞粗鄙,却让他觉得格外亲切,“那些鲜卑狗再凶残,还是挡不住天下英雄的豪气。”
刘封点头笑道:“天下英雄何其之多,如今外族入侵,岂能容他飞扬跋扈?
除了军中男儿保家卫国,还要让这些草莽英雄有发挥的余地,唯有如此,他们方知何为大义,也免了许多打斗争端。”
“大哥所言极是,说起来,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