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夏侯楙躲入南安城中,令守军紧闭城门,小心守御,不论任何人搦战,都不许开城,连番失利,他已经没有了出战的勇气,对陈武之言,更是不愿听信。

    刘封命人放开西门,命人小心监视,召集诸将升帐,对张苞和赵统言道:“今日所幸没有曹军大将,否则你们两个恐怕要全军覆没,以后带兵,一定要小心谨慎。”

    二人也知道这一战十分冒险,要不是夏侯楙临阵逃走,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胜利,正如刘封所说,如果夏侯楙麾下有大将出来抵挡,后军根本来不及救援。

    两日后诸葛亮统领大军赶到,夏侯楙在城中竟然毫无动静,张苞几次去搦战,都是无人回应,刘封言道:“南安郡壕深城峻,曹军虽败,恐难以攻取,强攻代价太大了。”任何时候,他都不主张强行攻城,在整个汉末年代,不论敌我,刘封都想尽量减少人口的损失,一来是为了防止五胡乱华的悲剧重演,二来他心中还有更宏大的目标,作为一个后来人,眼光怎能只局限于

    这中原九州?

    诸葛亮到城外查视一周,回到帐中,已经放弃了强攻南安城的打算,兵马才到,攻城器械本就不足,这次出其不意夺取陇右,分秒必争,不能在这里浪费太多时间。

    荀方言道:“张苞将军于羌人有恩,何不派人去请羌兵来帮忙?前后夹击,陇右及西凉可唾手而得。”诸葛亮摇头道:“此计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用,我们虽然与羌人交好,皆是利益使然,若是请其相助,得到西凉诸郡,羌人挟恩图报,恐难清算,反而因此结下仇怨,拿下陇西诸郡也非难事,还是我们自己

    解决。”

    众人一听连连点头,在大局方面,还是诸葛亮算的精,而且他对陇右志在必得,魏军准备不足,只有一个夏侯楙,根本不足为虑。

    刘封言道:“既然南安城坚难攻,不如先取天水、安定,夏侯楙乃是当朝驸马,我就不信他们两郡敢见死不救。”

    “吾意原是如此,”诸葛亮笑着看向刘封,微微颔首,却又说道,“只是张苞擒了韩德之子,正好可用,当先取南安,活捉夏侯楙,其余两郡,便可不战而定。”

    “韩瑛?”

    刘封皱起了眉头,先前徐陵为了扰乱韩德注意力,故意在阵前做出斩杀的动作,其实韩瑛并没有死,还被关押在军营中。

    诸葛亮笑道:“韩瑛一家都已战死,血海深仇,自不肯降服,纵然归降,其心难测,不如放他归去。”

    “放了他?”张苞不解,瞪着眼睛就站出来了,“放回去若是他再带兵来攻,岂不是多费周折?”

    刘封和荀方几人却都皱眉不语,一个个思索着诸葛亮的用意,知道他绝非空穴来风。

    夏侯楙自退回南安城中之后,不出战,也不敢出城逃走,蜀军围住三面城门,只放过西门,要么就是故意让他逃走,要么就是有埋伏,只能等待援军。

    眼看蜀军越来越多,诸葛亮的大军也已经赶到,夏侯楙更是心中惶恐,夜不能寐,这一天晚上正在怒骂陈仓守军,忽然士兵报告有人连夜入城,正是韩德之子韩瑛。

    夏侯楙命人将其带上来,见韩瑛和两名曹军只穿薄衣,形容狼狈,如同乞丐一般,瞪了一眼,冷声问道:“你等被蜀军抓俘,不知以死殉国,还有何颜面逃回来?”

    韩瑛忙道:“禀都督,我等三人探得一件机密军情,冒死逃出军营前来报告。”

    “机密?”夏侯楙眼睛一亮,身躯微微前倾,“快快说来!”

    “都督,诸葛亮屯兵城外,大军粮草今夜会从汉中运到,若能成功劫粮,蜀军便不战自退,到时候都督挥兵掩杀,定能一雪前耻,活捉诸葛亮和刘封!”

    韩瑛激动得脸上的横肉在颤抖,身旁两名魏军也连连点头。

    “嗯?”夏侯楙吃了一惊,他虽然无谋,但还不傻,皱眉问道,“诸葛亮用兵谨慎,如此重要的消息,怎会让你们俘虏得知,不会是计吧?”

    “都督,消息绝对是真!”韩瑛十分肯定,“消息乃是看守俘虏的蜀军所说,蜀军才到,兵力不足,所以抽调部分守卫前去迎接运粮队,是几名士兵交接时我们偷听到的。”“真有此事?”夏侯楙眉毛一阵跳动,忍不住站了起来,望向门外。

 第163章 引蛇出洞

    “都督,千真万确!”一名魏军急忙答道,“若不是守军抽调一半,属下也没有机会逃脱,此乃天助都督得此大功劳啊!”

    夏侯楙握着拳头,在大厅里来回走动,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人,另外两名他不认识,但韩瑛是绝对不会投降蜀军的,他全家父子都被蜀军斩杀,血海深仇,只想着报仇了。

    “你二人是何人部下?”夏侯楙看向那两名魏军。

    “回禀都督,我二人皆是薛则将军部下。”

    “来人,将薛则、潘遂二将叫来!”夏侯楙马上传令。

    不多时,两名魏将匆匆而来,正是薛则和潘遂,夏侯楙让薛则上前相认,那两人果然是其部下,又将韩瑛带来的消息说了一遍。

    薛则大喜道:“都督不愧为天命之人,此乃天灭蜀军,末将愿带兵出城劫粮!”

    这几天一直在城中巡逻守卫,甚是无聊,还要不时被夏侯楙训骂,潘遂也待的闷了,怕薛则一人得了大功,也连忙请命。

    夏侯楙见两人都如此认定,顿时心下大定,不由哈哈大笑:“好,本督派你二人今夜前去劫粮,韩瑛为本土之人,由他带路,若是烧粮成功,当为此战首功。”

    三人大喜,急忙去领兵,各带五千精兵来到西城门处,夏侯楙亲自在城下为他们壮行,嘱咐二人小心行事。

    城门在浓浓夜色中悄然打开,望着出城而去的士兵,夏侯楙的心也狂跳起来,成败在此一举,兵马才出征,他已经急得手心冒汗了。

    夜凉如水,他干脆来到城上巡视,看着半轮弯月渐渐西沉,一颗心也随之沉下去,四野空旷,一片黢黑,只有点点星光闪烁,不见有任何动静。

    正走着,程武急匆匆赶来,急切道:“都督,蜀军运粮,消息怎会轻易泄露,此必是诸葛亮之计,怎能让兵马出城啊?”

    入城之后,程武几次劝说之后,夏侯楙不堪其烦,直接打发程武去处理城中杂务,不再让他参与军事,方才听到士兵出城,程武不得已才赶来劝说。

    “嗯?”夏侯楙脸色沉了下来,背着手斜眼看向程武,“你是在质疑本督么?韩瑛与蜀军有不共戴天之仇,难道还会欺骗本督不成?”

    程武忙道:“韩瑛或许是真,但这消息若是蜀军故意泄露,便是引蛇出洞之计,如今城中空虚,若蜀军强攻,如何能守?”

    “强攻?”夏侯楙走到城边,通过垛口看着城外点点火光,蜀军大营遍布在外,没有丝毫动静,不由露出得意的笑容。

    用手指着城外,一副指点江山的姿态,尖声大笑道,“你看蜀军阵营毫无动静,可见消息不假,等其兵粮烧尽,焉能不退?”

    “都督快看那边!”程武还要再劝,忽然夏侯楙身边的亲兵指着东南方惊呼。

    只见东南方蜿蜒的山脉轮廓处,一片火光冲天,春天夜风正紧,火势越来越大,霎时间整个山头都烧了起来,如同火龙一般,蔓延近有十余丈。

    “哈哈,哈哈哈,”夏侯楙高兴地从城上跳了起来,指着远处的火光,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是念叨着,“成了,成了”

    程武虽然心中还有疑惑,但看到这么大的火势,也有些不确定起来,如果这真是蜀军的粮草,那这次真的是不战而胜了,等援军到来,陇右便能保住。

    就在此时,城下的蜀军也似乎得到了消息,大营中一片混乱,人喊马叫,各路兵马齐出,同时奔向了起火的方向。

    “快快下城,追击蜀军!”夏侯楙得意忘形,竟要亲自出城追击。

    “都督且慢!”程武还是拦住了夏侯楙,劝道:“诸葛亮用兵老道,刘封诡计多端,就算他们分兵去救粮草,营中定然也有人守护,若是出城,再遇张苞等人,晚上太过危险,还等明日再看吧!”

    夏侯楙听到张苞的名字,顿时停住了脚步,看着外面一片混乱和冲天火光,还是有些心动。

    程武再劝道:“都督,若是蜀军粮草真的被烧,明日便会撤军,到时候再追击不迟,此乃万全之策,何必冒险?”

    “嗯,说得有理!”夏侯楙这才按捺住心中的冲动,想起张苞等几个蜀将,心中就有些惴惴不安,的确没必要冒险。

    正观望之时,忽然东城外嘈乱起来,一彪兵马从外杀入,烧起大火,蜀军营帐尽数被毁,正是薛则二将领兵而回。

    “都督,我等已经尽数烧毁蜀军粮草,此处营地空虚,趁蜀军还在救火,快快开城!”薛则一脸草灰,看来是少了不少,在城下大叫。

    “哈哈哈,好样的!”夏侯楙大喜,忙命人打开城门迎接大军。

    程武忙道:“夜间看不清楚,若是蜀军埋伏城外,趁乱杀入,实难防御,还是让董禧将军率军在城下防备。”

    “薛则二将大胜归来,你看蜀军大营无人防守,哪里还有什么伏兵?”夏侯楙面现不悦,冷哼一声,传令道:“开城!”

    轰隆隆的闷响声中,南安城的吊桥缓缓降下,城门大开,夏侯楙转身下城准备迎接大军归来。

    才走到台阶一半,忽然听到城门口喊杀声四起,惊得脚下踩空,一个趔趄,从台阶上滚落下来,金盔当当当滚出老远。

    “何何事,发生了何事?”夏侯楙疼得龇牙咧嘴,怒气冲冲地在亲兵搀扶下爬起来,气得脸色铁青。

    程武慌忙跑下来,脸色深沉:“都督,方才进城的并非薛则,而是蜀军所扮,东城门已破,赶紧从西城逃走吧!”

    “怎,怎会如此?”夏侯楙脚下一软,又差点跌坐在地,幸好两名亲兵还搀扶着他,没有出丑。

    “都督快走,否则来不及了!”程武急忙催促,喊杀声越来越近,这一切显然都是用计,那些粮草恐怕也是假的。

    夏侯楙这才猛然惊醒,带着亲兵慌忙往西城门逃窜,身后喊杀声越来越大,整个南安城中已经有蜀军攻入进来。幸好西城门外一直没有蜀军,此时还来不及包围全城,夏侯楙开城之后,仅带着数百亲兵仓皇逃窜。

 第164章 敬贤院

    出城不到一里,身后喊杀声渐弱,还不等夏侯楙松口气,忽然四面鼓响,一队队蜀军列队而出,将他们四面包围。

    “哈哈哈,夏侯都督,你已无路可走,还不早降?”惊慌之中,一个清朗的声音大喊。

    “你是刘封?”夏侯楙看到火把掩映之下,一名将领气宇轩昂,端坐宝马之上,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正是在下,”刘封微微点头,扫视一众魏军,“尔等已被包围,乖乖受降吧,本王从不杀害俘虏,想必你们也知道。”

    魏军面面相觑,知道刘封南征的厉害,蛮人数次被他抓住都放走了,蛮王孟获由此慑服,立誓永不再反。

    “夏侯都督,莫要再无谓挣扎了,军无战心,兵甲不足,又何必如此?”刘封看着一脸颓然的夏侯楙,“就此归降,看在夏侯将军的面子上,本王也不会屈侮于你。”

    夏侯惇当年是曹操的股肱之臣,拔箭噬睛更是让人敬服,想不到英勇一世的夏侯惇,竟会有这么窝囊的儿子,实在让人唏嘘。

    夏侯楙眼见大势已去,无奈叹息,摆摆手,让魏军放下兵器投降,暗自悔恨不听程武之言,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天明时分,南安城已经被拿下,但城头的旗帜并未变换,甚至连城外的大营都没有撤走,连西城外都安排兵马,将城池四面围住。

    这一战除了死伤,共俘虏八千多人,有三千多愿意投降的,其余的都被押往汉中去了,这些俘虏将会被分派到各处去开垦种地,不会白白养活他们。

    这是刘封的一个想法,统一之战,他想尽量减少伤亡,杀俘虏其实是在杀自己人,不投降的都到后方去种地,反正放回去再来当敌人是不可能的,甚至伤兵都给予统一救治,以后都是好劳力。

    当他和诸葛亮说起此事,并说天下百姓都是炎汉子弟的时候,诸葛亮大受触动,刘封的目光竟会如此长远,还在征战,就已经把全天下的士兵当成自己的部下来看了。

    除了在各地安排降兵屯田之外,对于俘虏的将领,刘封也是同样的建议,像夏侯楙这样身份高贵又无用的,可以换取一些利益放回去。

    但是像程武这样有能力的,是绝对不会放回去的,他不肯降服,但也不能将其斩杀,同样押送到汉中,命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