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8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之后,若能循此路进兵,扰汉军之后,断其粮道,吾于前阵接应,前后夹击,可一举而破汉军矣。”

    州泰大喜道:“都督既有此良策,何不早些派人出兵?”

    司马懿言道:“那刘封诡计多端,若贸然进兵,一旦被其发现,则前功尽弃也!今连月不曾出兵,汉军比料某无进兵无策,如今又天降大雨,汉军守备松懈,此时出兵,方可一击制敌也!”

    辛敞抱拳道:“原来都督多日来早有安排,兵贵神速,如此请下吧!”

    司马懿言道:“此去穿越太行山,行径险要,雨水湿滑,在山中穿行约有半月之久,非胆大心细者不能胜任,诸位谁敢担当此任?”

    州泰马上起身道:“若都督委用,末将自当全力以赴。”

    司马懿微微颔首,州泰用兵谨慎,又有但当,是他心目中的人选之一,环视众将言道:“此去事关此此一战之成败,为防万一,还需再去一路兵马,还有何人敢去?”

    “末将愿往!”

    左都督裴景和前将军徐盖同时起身。

    司马懿扫视二将,顿了一下言道:“就由裴将军与州将军前往,你二人明日前往林虑,领兵从此处进入太行,兵马想到本督安排已久,稍后还有锦囊赐予你二人,进山之后按照锦囊行事即可。”

    “遵命!”

    二将欣然领命。

    “大都督,末将”徐盖一看点将没有他,有些着急了,站在席间有些尴尬。

    司马懿笑道:“徐将军不必性急,除此之外,本督尚有其他安排,此战只许胜,不许败,全军出动,绝无局外之人。”

    众人见司马懿说得轻松,却不由心中一凛,他们明白这极有可能是河内的最终一战,只许胜不许败,对于魏军而言,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徐盖抿了抿嘴,默然坐下,众将也都和他一样,紧盯着帅位上的司马懿,等着下一个将令。

    司马懿端起第二碗酒,缓缓道:“此番进兵,吾欲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虚实并用,叫刘封首尾难顾,还需分一路兵马渡河南下,袭扰兖州境内,此时姜维将兖州兵马尽数调往泰山境内,濮阳、陈留一带必定空虚,若能攻下此二处,则可扭转战局。”

    辛敞吃了一惊:“渡河南下,如今唯有白马、延津二地尚在吾军之手,只怕汉军在酸枣一带还有重兵把守,贸然深入敌军,危险重重。”

    “何止是危险重重?”

    司马懿冷然一笑,沉声道,“此次渡河南下,必定是九死一生!”

    众将闻言无不悚然,却听司马懿又道:“然唯有置之死地,方能有求生之机!若能全取兖州,则中原局势不同,许昌、谯郡之民自会响应,此一路兵若进退得当,克复中原尚未可知矣!”

    王韬蹙眉道:“若渡河南下,必要分配许多兵马,若兵力太少,便如飞蛾扑火,若抽调兵力太多,刘封必有察觉。

    若其趁虚来攻,中军守不住,其余两路岂非前功尽弃?”

    司马懿笑道:“本督既然兵分两路,自然已有对策,南下兵马便由徐盖将军统领,明日便径往黎阳领兵,此处吾已有安排,白马已有渡船接应,过河之后,自由人接应,汝只需按照锦囊行事即可!”

    徐盖没想到司马懿会给他如此危险而又重要的任务,不惧反喜,抱拳道:“末将领命。”

    辛敞想起刚刚离去的轲比能,不知道司马懿究竟如何安排,自己在席间反倒听了个稀里糊涂,在一旁问道:“不知都督这两路兵马,哪一路算陈仓,哪一路又是栈道?”

    司马懿淡笑道:“皆可为陈仓,亦可为栈道,诸位不必多问,自去按照军令行事!”

    众将举杯饮罢,各自低头吃喝,心中却与辛敞一般,如坠云雾之中,但都知道接下来这一战必须要竭尽全力,不可有半点懈怠。

 第1664章 渡河南下

    司马懿他们不知道,轲比能急匆匆返回汲县,是惦记着前几日换回来的那些美酒和卤肉,听说即日就要出兵,便想着赶紧回去将其消耗光,免得浪费。

    回到城中之后,将仅剩的五坛酒搬出来,先灌满自己的三个酒囊,才将几位首领和主要将领招呼来,在府衙之内摆开宴席。

    望着桌上的一盘盘卤猪头肉和烧鹅,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来的各种瓜果,轲比能对刘封又羡慕又是妒忌,这些他此生以来吃过最好的东西,汉军全军竟能经常享用,简直岂有此理。

    他已经不止一次听到部下暗中议论与汉军联盟的可能性,如今大汉强盛不说,若是和他们合作,这些酒肉保证管够,岂不比与魏军联盟整日吃些糙米饭强得多?

    轲比能也不是没有动过这个心思,但他却不能主动开口,在边塞摸爬滚打多年,轲比能并非鲁莽之人,他知道自己一旦主动开口,便占了下风,与汉军谈判便没有许多条件可提。

    甚至还会因此被汉军威胁,一旦汉军故意推诿拖延,又被司马懿知晓此事,到时候鲜卑军里外不是人,那时候处境将会十分危险,最终联盟不成,反成了向汉军妥协。

    另外在部落之内,轲比能也不能主动提及此事,需要有人主动提出,众人商议之后他才好出面,如此方能保住他可汗的颜面,这反复叛变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如果是各部落共同商议的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轲比能心中清楚,刘封和徐陵绝不会无缘无故对他亲近,甚至用粮食换酒肉的时候毫不拒绝,甚至还多送了两坛酒,这是有拉拢他之意,必须要沉住气。

    这是一场博弈,必须要找到最适合的时机,才能赢得最大利益!所以此次司马懿决议出兵,轲比能毫不犹豫便应承下来,便是想借此机会向汉军施压,闹他个天翻地覆,一旦刘封坚守不住,自会找人来拉拢他,那时候便可狮子大开口,予求予取了。

    是夜轲比能等人喝得酩酊大醉,知道第二日中午才醒来,窗外雨声如注,贾充不知何时从牧野回城,已经等了许久。

    见轲比能醒转,赶忙来见,言道:“都督命吾等今夜领精兵出城,留一半兵力在汲县虚立旌旗布成疑兵,即将出征,大王何以如此酗酒误事?”

    “我鲜卑男儿自幼便以酒为茶,喝点酒非但不会误事,反而能壮胆激励士气!”

    轲比能此时已经有了二心,对贾充自然更加不屑,淡然问道:“不知司马都督究竟有何妙计,叫本王待兵马去往何处?”

    贾充言道:“都督命吾等即刻前往黎阳,明日渡河南下,从白马杀入兖州腹地,搅乱中原。”

    “去河南?”

    轲比能揉着隐隐发痛的后脑勺,顿时警觉起来,“还要叫本王渡河,一旦被汉军断了归路,岂不危险?”

    贾充早就料到轲比能会如此警惕,笑道:“大王此言差矣!白马、延津等地都督已派重兵把守接应,此番出兵,非但有大王所部,徐将军也有五万兵马出动,先取酸枣,再分兵攻濮阳、陈留二地,则兖州可一战而定。

    大王非但成为第一个踏入中原的漠北头领,而且还能大肆劫掠一番,何乐而不为?”

    轲比能眼皮一翻,揪着唇角的胡须沉吟道:“如此说来,是合力出兵?”

    “不错!”

    贾充点头道,“如今姜维攻入青州,兖州兵力被其调往泰山一带,刘封大军又在河内被都督牵制,兖州必定空虚,大王只需五万铁骑南下,中原腹地,又有何人能敌大王雄兵?”

    “唔”轲比能一阵沉吟,想到刘封、姜维、张苞、徐陵等人都在前线,兖州却是没有什么大将镇守,点头道,“言之有理。”

    贾充眼底露出喜悦之色,又道:“徐将军今日已经渡河南下,将先一步攻取酸枣,占住酸枣之后,我们将兵分两路,一路攻濮阳,一路取陈留,不知大王愿取那座城?

    我们也好先做部署。”

    “让本王来选?”

    轲比能马上警惕起来,锐利的目光盯着贾充,咄咄逼人。

    上一次出战,就是司马懿让他先选出兵方向,结果受了重创,此次贾充又让他先选,总觉得对方不怀好意。

    贾充笑道:“让大王先选,只因你我双方早有约定,大王所取城池,任由鲜卑军劫掠三日,所以还是大王先选的好。”

    轲比能眼珠一转,思索片刻问道:“嘶这中原之地,本王并不熟悉,军师可有建议?”

    贾充眉头微蹙,忽然说道:“前几日大王以粮换酒,都督甚为不悦,便派人打听此酒如何酿造,昨日细作来报,迄今为止,汉军共有三处酿造厂,分别在长安、洛阳和中原”“中原?”

    轲比能忽然双目放光,凑近了贾充追问道,“中原哪座城?”

    一股宿酒的臭味扑鼻而来,贾充皱着鼻子向后躲了躲:“酒厂就在陈留”“好!”

    轲比能闻言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大笑道,“那本王就选陈留。”

    贾充言道:“只是陈留在中原腹地,有些危险,不知道大王能否”“参军莫非轻视本王不成?”

    轲比能又红着眼睛凑了过来,吓得贾充也连忙起身,后退两步,躲避那股难闻的酒味。

    “不敢不敢,就怕大王攻破陈留,汉军援军赶至,未必便能守得住。”

    “哈哈哈”轲比能插着腰仰天一阵大笑,“参军当真以为我鲜卑军不会守城么?

    只要进了城,本王保证同等兵力之下,谁也休想攻进来。”

    贾充点头道:“汉军若想在兖州调集五万兵马,至少也要半月以上,那时候大都督援兵也该赶到了”轲比能忽然转过头来,瞪大眼睛冷哼道:“哼,本王何曾说要出动五万兵马了?”

    贾充心中暗惊:“大王该不会是反悔了吧?

    想当初两军相约,可都是对天盟誓的,大王你”“谁说本王要反悔?”

    轲比能咬着牙一阵冷笑,伸出手转了半圈,缓缓握拳道,“本王要出十万铁骑,踏遍中原”

 第1665章 夜袭白水滩

    江、河、淮、济为四渎。

    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济水,与大河、长江、淮水合称四渎,四者均独流入大海,自汉以来,天子祠五岳四渎,祈为天下丰年为常礼。

    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古泽名,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济水与大河交错,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兖州便位于河济之间,酸枣正是济水第二次浮出水面之后与大河的交界之处。

    盛夏之际,酸枣境内水源充沛,芦苇生长正盛,水鸟层出不群,此处曾为曹军屯田试验之地,成功之后有良田过万顷,成为兖州最重要的产粮之地。

    今年的酸枣同样良田遍地,庄家生长茂盛,到处都是分割整齐的田地,水车遍布,河道纵横,麦穗、稻穗已然饱满,只等天气转凉,天地间便染上金黄之色。

    夏季的夜晚清凉爽朗,月白风清,一队兵马自大河以南向西急速而行,天地间白蒙蒙一片,这些士兵都穿灰色斗篷,朦胧的月色之下,又有欺负的芦苇荡掩映,若不是靠近,很难发现他们的存在。

    这些士兵显然都是精兵,行进的速度极快,而且对这一带的地形似乎极为熟悉,绕过了那些难走的地方,过了延津范围之后,更是加快速度,甚至不顾队形,一路直进。

    一直到后半夜,才到了酸枣境内,来至一片芦苇荡便,四野寂静,便见有许多船只划出,将这些士兵接进了芦苇荡中。

    在水路中穿梭许久,不是惊起一群群水鸟,不多时便看到远处忽明忽灭的火光在闪烁,所有的船只便往那个方向行驶过去。

    这里是一片即为宽阔的浅滩,树林茂密,水草和芦苇十分茂盛,此时芦苇荡最为茂密,足以挡住所有形迹,船只进入芦苇丛之后,转了几个弯,便到了靠岸的地方,这里早有一百人在接应了。

    将轻舟搬到隐蔽处,有人带领着士兵们到了一片草庐之内,这些用芦苇草搭建的草棚有新有旧,平日都是百姓渔夫临时住脚休憩之地。

    重重的芦苇荡将他们隐藏其中,这里十分隐蔽,要不是熟悉这里地形的本地人,莫说是来找人,就是进入其中,也很容易迷路。

    众人各自安置好之后,为首之人将几个伍长集合起来,只见围拢在中间的正是徐盖,奉了司马懿之命先来攻打前站。

    那接应之人言道:“此处名叫青芦淀,再向前三十里便是白水滩,有两千汉军守卫。”

    徐盖微微点头,他此行前来的目标便是占领白水滩,白水滩是酸枣的一处重要屯兵之地,这里本来只是军屯的一处营房,自汉军占了兖州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